老了要记住一个字:服

D
Dreamer
楼主 (未名空间)

几天前就一些上了年岁的人,在公众场合的行为写了一篇小文,表达了一下自己的观点。无须讳言,六十二的我,自然也是这个老去的队伍里的一员,尽管可能内心有不甘,但是在自然规律面前,任何借口都没有意义。

老了就是老了,前浪就是要被后浪拍碎。你曾经的豪情万丈,都不如你如今安稳的站在落日的余晖里看着夕阳。
世间事,纵归是要讲究法则的,不尊重法则,或者挑战法则,结果是什么就多说了。
在我看来,人老了,心可以年轻,但是,你得有个度,这个度写着自知自明,写着一个清晰的大字:服。
自知自明这就不多说了,一个人如果掂不出自己的斤两,出什么事儿都不意外。
关于这个“服”字可能有些同龄人会不以为然,觉得凭啥要“服”,服什么,软蛋思维。
对事情的理解所有人不会是一个尺度,所以,对这个服字有不同的解读我不意外。就算我用这个字来告诫自己。

何为服,我觉得服的前提是自己知道自己,知道做事的尺度,知道自己的能力,这似乎又回到了自知自明的话题上,算是做个铺垫。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性格刚猛,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遇事喜欢直来直去,有的人喜欢拐弯抹角。有人总是觉得不服天不服地,也有人懂得敬畏,知道世间事不可以都用强。
人与人之间没有可比性,不去攀比人生会少很多烦恼。别人做的来的事情,你也许只能望而兴叹。家住海边,五一前后的海水水温也就是在十五六度的样子,有一些人就敢下海游泳。其中几个年纪大的老大姐,老大哥们,年纪最大的八十四岁,最小的也都七十挂零,这个不服不行,人家比我大这么多岁却敢在四五月份就入海弄波,我站在海边手试试水都觉得感觉凉手。
知不能而不为,算是智。

有的时候亲眼目睹一些同龄人干着与年龄和经历不相仿的事情,那日在小区东门看到一个上了年岁的男子,喝了点酒管不住自己,扯着嗓子指天骂地,一脚趔趄摔倒在街边的花坛旁,算他幸运没磕碰到,但是酒后无德的玩意儿,真的是让人无话可说。
服老,是服从规律,量力而为。对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而言,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再也回不来,没必要伤感,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精彩和不同。我们作为我们那个时代的亲历者,用青春年华,用无悔的努力诠释了我们的精彩和不一样,如今不管那个时代走了多远,都注定留在我们的心中。但是,我们必须无条件的给后来者让路,不让也不行。
如今的我,最大的爱好就是骑行和拍照,然后通过微信和同龄人,和朋友们分享,我觉得这就很快乐。

9月3日,我将和两个发小同学组成一个骑行小分队,完成一次来回五百多公里的骑行,去当年随着我们父母搬迁的那所曾经的战备医院的旧址去看看,去看看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同学,如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完成,不出意外准时出发。
人要学着服,不要倚老卖老,不要把老当成资本,更不要举着老的招牌为所欲为。这不是高调低调的问题,而是一种对生活对人生最该有的态度。
并非去恭维年轻人,在我看来,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是很难,职场压力,生存压力,生活压力无处不在,车贷,房贷,一座座山都压在身上,但是,奋斗的路需要走,没有捷径可言,除非你家“有矿”,除非你有靠山的“爹妈”。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老年人尽可能不要无端的给年轻人们制造压力。
也是不久前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年轻女孩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之后用语言怼老人的表达,至少我觉得她说的是有道理的。和年轻人高峰时间拥挤,就为了买所谓的打折便宜的东西,那劲头足以让年轻人汗颜,满载而归之后上了公交车就开始一副可怜样,逼着年轻人让座,这样的老人实在不少。

知老服老是老人们的必修课,量力而为,少做违背规律的事情,更不能视公序良俗于不见,不强求自己更不强求别人,随遇而安是最该有的态度了。

我不用别人问我,我都会说:服!

服年轻人,他们的奋斗和付出,他们应当拥有更好的未来。

服那些懂道理的同龄人,心中的那杆秤从来准星都是准确的。
继续服下去!
s
summer13

是那么回事。人总会老,病,死,有心理准备,过最现实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