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也作为家长

D
Dreamer
楼主 (未名空间)

说说我娃。今年6年级。

孩子的妈妈是幼教,带着他在自己园里长大,中大班的时候孩妈就跟我说:“我们家这个,以后最多中上——你知道吧,我们看的孩子多了——他努力一下可以到中上——最多也就中上了。”当时我也没怎么在意,我自己做学问,知到这种属于民间的学问,“中上”是个什么概念呢?在多大范围比较呢?都不清楚。而且谁能预言将来呢?

娃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信心满满,特别是周围有很多羡慕的眼光。学校老师知到我在可以算是本地知名学校工作,从校长到美术老师,都对我家娃有那么点说不出的尊重。邻居也知道我们家是知识分子家庭,有好多藏书,他家娃跟我们同年级不同班,看见我们家就说,“这个孩子,以看就是读书很好的。”我心里自然也有点美滋滋。第一学期末,还收获了一个“xx校好家长”的荣誉。

但是到了一年级下学期,状况就开始出现了,语文娃默生词总是错好多,若是回头默一个月前的,基本是默20个错10左右的样子。这让我们一下子也有点懵,咋回事呢?想着慢慢来吧,到放假有时间帮他整理。好在一年级总的功课没有什么难度,就一个汉字记忆问题,想想或许只是这方面能力发展慢一点,多努力一下吧。到了暑假,当然就把默词语放在首要位置。我还跟他讲字形,说古代偏旁部首的来历的故事,以期让他能更好记忆,除此以外当然是反复默写,把每次默的错词专门记在一个本子上,默完回头再来一遍。但是结果是,每次默,只要隔得时间长一些的,大致就只能对一半,隔得近的也很少全对。这样问题就逐渐积累起来,到了二年级,先前的词还有一批没记牢,新的词又来了。但是每次默词,错误量大致也就在一半左右,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

二年级的时候,在娃妈的强烈要求下,带娃去学了奥数。当时的想法是,反正也就是学着,也不要求一定要学得怎么样。后来随着学校课业的问题越来越多,常常需要花更多时间重复学校里的功课,也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去认真对待奥数了,通常是一个板块头一两道还能做,后面常常有困难,我只是抽周末或放假偶尔空时当智力游戏跟他讲一两道题。但是因为奥数可家长是坐在后面听的,有几件事我印象很深。第一件,孩子从小都会被周围的大人夸,聪明、记性好,我娃一直就认为自己记性很好。有一次老师课间让他们做游戏,比比谁的记性好,他就举了手,几个孩子上去后,老师给了个无规律数字,看谁能记住,结果另几个孩子都记住了,可是我娃没记住。第二件,中场休息的时候,有时会问一下他上一节课上的内容。在这方面我总是努力保护他的学习兴趣,抓一些有趣或是和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有意无意地去引导他思考,其实也就是一、两分钟回忆一下学的东西。但是娃遇到这些诱导,往往是躲开。有一次我看到另一个爸爸也是用这种方式跟孩子谈题,也是一、两分钟的事,然后就可以去玩儿了,那个孩子在爸爸跟他说时,就能够定神,从眼神就能看出在沉入思考的样子,而且从这种对有规律的问题的理解中能得到思考的快感的样子。跟我家娃急着跑去玩抓人游戏的情况很不一样。第三件,上课是自己选座,有次跟一个好动的孩子坐一桌。边上一会儿笔掉在地上,一会儿橡皮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我家娃视线就随着他,另一边得孩子却是随着老师。这个比较好解释,因为孩子从思考中的不到乐趣,缺乏成就感,自然就会通过注意别的事情来补偿。关键还在于,我家娃在学校不是那种捣蛋违规,好动打闹的孩子。老师都觉得他安静内敛,谨慎遵纪。

到后来的情况读者就很容易想到了,三年级是一个分水岭,数学从前还抱着满分的希望,这时候开始基本只能在班级中游(尽管分数还在90左右,题也还是没有难度)。语文随着一些较长问题的出现,成绩基本降到70分左右。英语因为还比较初级,还能考上80多分。这就促使我进一步考虑其中的原因,期间查了很多资料,基本没有得不到明确的答案。事实上明确地针对孩子学习状况的研究是非常少的。

三年级暑假的时候,孩子写的作文已经比较复杂了。我决定有时间就给他写范文,让他学写或是仿写。结果是尽管我花了很多时间,想了很多办法去跟他讲文章构成,句子调整,也找了很多小学生范文给他做阅读材料,但是他的文章还是老样子。这个情况使得我得出了一个很重要得结论:一个孩子,如果他没有形成一定的认知框架,或者说整体思维水平没有到那个“份儿”上,跟他讲的这些都没有真正的用处。就在同一时期,我在心理学论坛上看到了关于儿童阅读困难(失读症)的报告。我意识到,尽管我家娃没有到一种“症”的程度,但是有很多情况跟对于都困难儿童的描述很相似,比如总是混淆pq、bd,尽管这种情况在减少,但是还是比一般孩子更明显,直到娃五年级,还会把这几个字母互相写错。还有就是娃常常表现出容易听错爸妈的话、新闻里的句子一类,总是容易问“什么?是xx吗?”这些情况粗看是不显著的,只有作为我自己这样专业敏感性特别强的人才会留意到。我想人的各种能力都是呈正态分布的,任何一个点上都会有个体落在上面。我家娃若是在曲线中间略偏左一点,或许我们也只能安心接收这样的事实。这个时期,我为了准备一篇论文,还读了一些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书籍和研究。越是深入这个领域,越是发现心智本身的不可测度。

到了五年级,面临小升初,我跟娃妈两个人都非常焦虑,尽管在理智上我能够解释很多东西,面临着自己深爱的娃,可能面对将来不如意的生活,作为家长很难淡定下来。娃妈最终做决定要给娃上国际学校,我没说什么,就是问她一句,你觉得我们经济上承担得了吗?娃妈掌管家庭财务,她说算过了,可以,月光族就是了。我说反正你准备好了就行。这时倒也放下心了,因为路选好了。可是到了11月,我们带娃去考了一家国际学校,英语考下来差一大截。这下我们又慌了神,原本以为挺容易,这下又没了底,又得重新规划,做好准备他没法上国际学校。不过就在过年这一两个月里,我们集中花时间给他报补了下英语。其实关于英语,我们一直在进行课外阅读,Oxford reading tree 已经读到地九套,按理说这应该有国内初三的水平,但是娃的各种考试总是不行。不过后来庆幸,我们最想上的一家学校,本来基本不抱希望,觉得补一年英语再考的,没想到居然考上了。

现在这家学校上预初,上学期末家长接待,班主任语文老师是这样跟我说:这个孩子,没什么地方可以让我批评的,挺内向的,话不多,遵章守纪,上课作业看他也都是蛮认真在听的。可是——是不是有点得过且过呢?我回答说:我不太同意你用“得过且过”这样带有价值倾向的词汇,孩子的性格一方面是遗传的,另一方面我们也无法解释原因。孩子的阅读量也比较大,我们读完了《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现在在读《堂吉诃德》。数学的话,我看他最近常常出现不及格,我就带者他一起写作业,两个人每一题一起做,做完对答案,对的就过,不对先说思路,思路对了再对过程,找问题,错题过后找时间再做。问题是,现实就是如此。之后我还问了老师为什么阅读只能读学校规定的书目。老师说:是因为要让孩子读书,其实是可以自己选书读的,但是有的孩子根本不读书,向你们加这种情况其实是很特殊的,你们可以选自己的书读。

这次月考娃语文还是没上七十。

下面我会写一点思考。



思考

1.大脑和认知

著名的进化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写道:“遗传可以预测一个孩子
性格的50%,家庭至多能解释性格的5%,还有45%来自哪里,我们不知道。”(《心智探奇》)这里说的是性格,一方面,性格对学业还是有影响的,特别追求身体刺激的孩子,对于激励相对弱的思考性活动不热衷是可以想见的。像我家娃就是一个诸事不争的性格,出去露营,跟同学一个帐篷,临早晨时人家翻身把被子卷走了,他觉得不好意思去叫醒人家,就把衣服拿过来盖着。反映在学习上也是一样,他不因为赶不上别人就特别焦虑,只要还平稳,他也就这么过。另一方面心智能力有多少是遗传的?多少是后天的,其实我们也不知道。

今天有很多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大脑,最近一项对5万多个样本的大脑遗传学特征的研究
显示(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9043061/),认知、记忆等能力和大
脑皮层的面积显著正相关,但是和厚度没有明显关联。这些研究究竟会揭示什么我们还不清楚,但是它促使我们反思我们的文化。我们学校的教育文化严重地依赖“努力——成功”这样的因果假设的,可以说没有这个假设,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失去了最根本的伦理依据。对于那些“不成功”的孩子,在一个公开的话语情境中,大家都会倾向于教导他,更努力一点。而把孩子“笨”放在一个私下语境中,因为这不是可以公开谈论的,不符合价值理念的。

尽管“笨”其实未必合适,从大脑的角度看,我们目前并没有智力差异的明显证据,但要注意的是,也没有关于“努力”的明显证据。一个孩子上课容易走神,通常我们假定在他走神的背后还有一个隐藏的机制,个人可以控制这个机制,从而控制上课走神,如果一个人最终没有成就我们所希望的那种控制,那么这个人就应该为此承担责任,而且责任是具有伦理内涵的而非一个简单的结果。那么这种隐藏的机制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把这种假设称谓一种关于人类心灵的形而上学,它进而成为一种教育的形而上学。

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在研究语言时也谈到,人类思维都基于框架,只有符合既有框架的东西才会被纳入。从认知层面看,比如我娃,我们似乎感觉他记忆里不太强,但是也有让我大为吃惊之处。我曾让他听在线的名著故事,作为文化熏陶。有一个故事是瓦格纳的歌剧《莱茵河的黄金》,之后我完全忘记了,但是他却能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把故事复述出来。还有他听完《悲惨世界》之后就要看书,期间还看了电影,书读完了,他说:书肯定比电影好看。但是看完了《战争与和平》他就觉得不好看。所以一个人的大脑是如何逐渐形成它的认知框架的,我们并不知道。而且关于“聪明”和“笨”,其实也只是民间的观察,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比如爱走神的孩子肯定学习稍差,这是对的吗?研究显示(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8452259/)走神是
一种很自然的状态,会开车的朋友都经历过,一旦你上了熟悉的回家的路,你的脑海中很快会想到其他事情,就跟你走路回家不必时时想着怎么走一样。当代大脑研究更倾向于把大脑看成一个多线程并行的处理系统(《意识新探》)。只有当下最急迫的事务才会被提交给意识,其它都是无意识地运行的。至于什么会被提交,大脑有一个自己地运算标准,我们至今尚无法获知。很多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源于一些本该交给无意识地事务反复被提交给意识,你想想如果一个人每次回家在每个点上都需要重新确认怎么走,那不就是一种精神疾病了吗?创伤后应激综合征就是这么个情况,患者反复诉说或重复一个行为,强迫症也有着类似的表现。

但是,大脑的运行层次不意味着有一个更深的专门对伦理负责的心灵,由他来管制一切。心智本身只是一个“水平”地在时间中展开的结构(https://mp.weixin.qq.com/s/
d5az7Vt7i7gCxrP-FANBLQ)。我们可以把它比作织围巾,人的一部分是出生前就已经织好的,出生以后继续织,并没有一个什么人在织这条围巾,它就是生活本身,我在这里敲打键盘这件事已经被织就了。一个人是所有这些事件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