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

D
Dreamer
楼主 (未名空间)

这篇文章是我对恋爱心理学的一点想法,不一定正确,只代表个人观点。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情感的基础需要,打开电视剧,十部剧有八部就在谈情说爱,古往今来,老套的故事被演绎了千万遍,世人依旧百看不厌。
但,那些文学作品勾勒出的爱情样子真的就是爱情该有的样子吗?
在那些爱情剧里,总会把男主设计得很完美,帅气多金是标配,此外还要才华横溢,聪明绝顶,不论性格如何,对待女主一定是体贴周到、死心塌地,哪怕身边有再多的莺莺燕燕,也不为所动,正好应了一句话,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这只是女性眼里美好的爱情,对于男性来说,他们更向往韦小宝的爱情,环肥燕瘦,来者不拒。)
爱情是人内心的一种情感,说到底无非是一种心理活动,不同人会对其有不同的认知。爱情最浅层次的认知是单纯的迷恋,这种迷恋源自心理补偿的诉求,亦或是虚荣心的满足。
心理补偿的诉求,大部分都与原生家庭有关,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心理上的缺失,那么在他的潜意识里就会希望从另一半身上得到补偿,比如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会不自觉的喜欢上霸道、控制欲强的异性;内心格外自卑的人会被阳光自信、受人瞩目的异性吸引……诸如此类。
虚荣心的满足,这种情况多在年少时出现,比如上学的时候,有些女生会喜欢相长帅气的男生,一些男生会追捧样貌漂亮的女生,都是为了满足自我的虚荣心,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是想借于此得到别人的认可,粉丝对偶像的迷恋也属于这一情况,哪怕是幻想,也能得到心理的满足。
这两种情况的人都不自觉的把自我情感体验放在了第一位,对对方都会产生迷恋心理,即使知道两个人不合适,也很难割舍。
另外,对一些人来说,这两种心理并非二选一,很可能重叠在一起。比如说,一个人可能因为成长家庭经济条件很差,造成心理缺乏安全感,所以会更容易喜欢上有钱人,这即是一种心理补偿,也是一种虚荣心的满足。
深一层的爱情认知会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与内心需求相比,他们更在意一些实际的利益,对恋爱对象会有一些更明确的要求。
首先,这些人会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知,同时也懂得权衡利弊,对对方不会期待太高,在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不是感觉,而是合适,即便条件不能匹配,也要达到互补。
我在豆瓣上看到过一个帖子,很适合用来举例子:
楼主是一名女性,生活在一线城市,她写帖子就是要奉劝那些想结婚的姑娘们,千万不要等所谓有感觉的人出现,因为在婚恋市场,女性是逐年贬值的,肯定越早下手越好。以她身边人为例,很多本地的优质男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有了固定的交往对象,基本上都是门当户对,感情基础牢固,还有一些也在大学期间找到了条件不错的对象,所以毕业之后,女孩子想要通过相亲的方式遇上条件很好男生已经很难了,再等上几年,几率近乎于零,如果这个时候还不肯妥协,就只能被动剩下了。
楼主也说了自己的情况,她的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外貌条件在平均线以上,211大学本
科,大学三年没交往过一个男朋友,大四的时候家里着急了,于是安排了相亲。
相亲过程中,已经遇不上条件与她相当的本地男生,所以条件放宽到外地男生也可以接受,结果遇到了她的老公。
她老公是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比她大几岁,身高长相一般,在国企上班,收入很高,家是外地十八线的小城市,父母家的经济条件还可以,但与女方家有一定差距,此外,性格不错,脾气好,有责任心。
楼主说,她对老公一直没有过怦然心动的感觉,但二人的生活挺和谐,属于互补性。
很多人回复表示不能接受,太现实,没有感情的婚姻怎么会幸福?
楼主回复说,她与老公不算完全没有感情,至少他们很需要彼此,尤其是有了女儿之后。
其实,这就是浅层次的爱情认知对深一层爱情认知的误解,他们错把迷恋当成爱情的真谛,而没有认真考虑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无论是心理补偿以及虚荣心的满足,还是实际需要,本质上都是为了自身考虑,一个考虑是感受,一个考虑是利益。往往,利益比感受更能维持婚姻的长久。
就如当年,刘强东被人“仙人跳”闹得满城风雨,很多人都替奶茶妹妹不值,但对于奶茶妹妹来说,她更在乎的是婚姻带给她的资源,而非一个男人的忠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只是在意的东西不同,仅此而已。
但有些人,虽然认清了事实,对自己也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知,表面上需求条件互补,但内心却过分计较对方的短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拎不清。
同样是豆瓣上看到的帖子,男方是一线城市的土族,有三套商铺收租,父母身体健康,有退休金,本人985本科毕业,国企上班,收入尚可,工作稳定,相貌普通,身高不足
170cm。对女方的要求,学历至少是一本本科,不介意女方外地户口,以及家庭经济条
件,但必须年轻漂亮,身高至少165cm以上。
不过,他还有一个格外要求,不喜欢因为他家的经济条件才看上他的女孩儿,而是要找一个不在乎金钱的。据他所说,身边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儿追他,可他一个都没看上,因为他知道,她们都图他的钱。
我用更直白的语言解释一下他的想法:虽然“我”很有钱,但你要视金钱如粪土,即使“我”其貌不扬,你也要爱“我”这个人,但如果你不是个天仙(包括年龄偏大,个子偏矮),对不起,“我”不能接受你。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男方要求女方年轻漂亮属于合理要求,但女方如果要求男方钱多且舍得给自己花钱,就会被贴上物质的标签,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孩子,嫁给一个有钱的大叔,大多人都会觉得女孩子贪图的是钱,却不说大叔贪图美色。这也是在婚恋市场上,男女关系不对等的一种体现。
回到上面的例子,也许会有人说,男方提出这样的要求是怕遇到感情骗子,利用结婚骗钱然后再离婚,且不说会有几个女孩子肯拿自己的婚姻当儿戏,如果真不放心,完全可以签订一份婚前协议,保障双方的利益。
很多对婚前协议十分排斥,认为签订了协议感情就没那么纯粹了,婚姻不是为了追求纯粹的感情,而是一份二人共同生活的保障,其实,又有多少情侣在结婚前真的一点都不为自己打算?给多少彩礼钱,陪送多少嫁妆,婚房加几个人的名字等等这些都算是婚前协议,所以婚前能够开诚布公,总比婚后相互提防算计要好得多。
婚前协议是保障双方的合理利用,通过协议可以提前了解到,你要与之结婚的那个人究竟会不会刻薄,或是还是贪婪?如果与预期差异太大,也可以及时折损。
世俗的婚姻很现实,所以在婚前撕碎所有空幻不实的面纱,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最深层次的爱情认知是精神上的追求,是两个高贵灵魂的相互吸引,需要双方在精神上高度契合,从而达到无我的境界。
一个追求爱情最高境界的人必然对另一半有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会轻易爱上一个人,一旦爱上了就是一生一世。他们很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哪怕今生遇不到真爱,也甘愿忍受孤独,不会向世俗妥协。
他们在爱情里不会算计自我的得失,而是感恩遇到对方,成为彼此的支撑与力量,这样的爱情不能强求,也不需要委曲求全,在这样的爱情里,双方是绝对平等的关系,没有牺牲,只有守护,这是很多人都向往的爱情,但只有极少的人才有如此高的认知。
说起这样的爱情,我首先想到的是钱钟书先生与杨绛先生,干净纯粹,成就了最好的爱情,也是最好的婚姻。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我见到她(杨绛)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杨绛先生也曾说过,“我一生最大的功劳,就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让钱钟书的天性没有受到压迫,没有受到损伤。”
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
D
Dreamer


我如果能在爱上一个人的同时想这么多。我估计自己一定已经爱无能。

【 在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篇文章是我对恋爱心理学的一点想法,不一定正确,只代表个人观点。
: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情感的基础需要,打开电视剧,十部剧有八部就在谈
: 情说爱,古往今来,老套的故事被演绎了千万遍,世人依旧百看不厌。
: 但,那些文学作品勾勒出的爱情样子真的就是爱情该有的样子吗?
: 在那些爱情剧里,总会把男主设计得很完美,帅气多金是标配,此外还要才华横溢,聪
: 明绝顶,不论性格如何,对待女主一定是体贴周到、死心塌地,哪怕身边有再多的莺莺
: 燕燕,也不为所动,正好应了一句话,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这只是女性眼里美好
: 的爱情,对于男性来说,他们更向往韦小宝的爱情,环肥燕瘦,来者不拒。)
: 爱情是人内心的一种情感,说到底无非是一种心理活动,不同人会对其有不同的认知。
: 爱情最浅层次的认知是单纯的迷恋,这种迷恋源自心理补偿的诉求,亦或是虚荣心的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