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霸道好战的本性改不了

s
swyswag
楼主 (未名空间)

美国总统拜登执政刚满月,美军就对位于叙利亚东部的民兵组织目标突施空袭。按照美国国防部的说法,此次空袭是对近期美军和多国联军人员在伊拉克遭到袭击的回应,但这一做法已引发极大争议。许多人不由感慨,穷兵黩武的美国还真是一点没变。

此次空袭规模不大,但象征意义十分明显。毕竟这是目前已知的拜登政府对外发动的首次军事打击。在袭击发生前,拜登一直试图对外传递信号,表示美国愿意向伊朗打开外交大门,修复在特朗普任内千疮百孔的美伊关系,并同意由欧洲牵头与伊朗就特朗普宣布放弃的伊核协议前景进行会谈。但这一轮空袭下来,外界普遍感受到了拜登的强硬,也进一步看到,军事打击,依然是美国对外战略工具箱中的重要武器。

事实上,冷战结束后,美国就从未放弃过以军事干涉、颠覆政权、长臂管辖等方式维护霸权。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由两极对立走向美国独霸,但即便如此,美国也没有放弃进一步扩张军事影响。单极过渡格局下的美国气势如虹,老布什和克林顿政府先后提出“新世界秩序”以及“接触和扩大”政策,目标都是维护其全球霸主地位。在冷战结束后的十年间,不受外力束缚的美国,肆无忌惮地联合盟友发动了多场海外军事行动。

克林顿政府一度将重心转向经济领域,但接连遭遇的安全危机让美国对外政策发生新的转变。在经历了海地、波斯尼亚等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干预科索沃危机,成为美国对外政策从克制转向强硬的分水岭。小布什执政后,美国以军事等强硬方式对外干涉走向新的巅峰。越过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先发制人的打击捍卫美国霸权,也成为“小布什主义”的核心要素。奥巴马上台后秉持“不做蠢事”原则,更注重“伸手外交”,海外军事行动也多采取“轻脚印”、低成本等“背后领导”方式。但这样的战略收缩,某种程度也是其国力走衰所决定的。

到了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被发挥到极致,其不仅将国际形势视为“大国竞争”全面回归的时代,更将俄罗斯与中国定位为所谓的“战略竞争对手”,大打贸易战、科技战、意识形态战,试图让相对优势日益缩小的美国“再次伟大”。为摆脱发展军事实力的限制,特朗普政府还退出了《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等多个军控协议,刺激军备竞赛升级、冲击全球战略稳定。拜登这次急不可耐地空袭叙利亚更加证明,无论美国总统是谁,一个好战的美国不会改变。穷兵黩武、霸道好战、自私自利仍是美国的本质属性。

期盼和平是人类共识,但战争灾难仍然困扰着世界。冷战之后,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接踵而来,兵戎相见、民族冲突、教派血斗,战争恶魔的脚步声不停响起……而乱源,正是追逐绝对霸权的美国。构建能够有效制止战争的国际秩序任重道远,探索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道路依然漫长。美国如此不顾负面后果、不顾他国主权,不断去点燃地区“火药桶”,只会打开更加可怕的“潘多拉之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