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应寻求与中国合作

G
GYCS
楼主 (未名空间)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一直基于一个简单的观念,小布什总统在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之后对这个观念作出最好的表达:你要么与我们为伍,要么与我
们为敌。美国应该引领,盟国则应该追随,而反对美国至尊地位的国家将会遭殃。

这个观念既天真又简单,而现在过时了:美国面前没有不共戴天的敌人,也不再领导一个所向披靡的联盟,而且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远比对抗获利更多。

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曾是美国领导地位荒唐的化身。相比之下,乔·拜登的外交政策是意外之喜。然而,拜登对于中国和美国领导地位的早期对外政策宣言却是有问题的。

拜登最近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发言充分透露他的政府在上任之初的想法。有三个值得担忧的理由。

首先,有作为世界领袖的“美国归来”这种相当幼稚的想法。美国现在只是在回归多边主义,它完全搞砸了新冠疫情防控,而且在1月20日之前还一直在激烈抗拒缓解气候变
化。美国仍需治愈特朗普留下的众多严重创伤,不只是1月6日的叛乱,还要解决为什么去年11月有7500万美国人投票支持特朗普。这意味着要对付如今充盈着共和党的一大波白人至上主义文化。

其次,拜登宣称,“欧美伙伴关系是且必须是我们21世纪期望达成的所有目标的基石,就像我们在20世纪所做的那样”。果真如此吗?我是一个亲欧派,是欧盟的坚定支持者,但美国和欧盟只占10%的世界人口。

跨大西洋联盟不能也不应成为“我们21世纪期望达成的所有目标的基石”;它只是一块重要和积极的砖石。我们需要世界所有地区共同承担全球治理,而不是单靠北大西洋或其他任何地区。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说,北大西洋与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存在持久的联系。

再次,拜登声称世界处于一场巨大意识形态斗争中。

拜登的对华外交政策应该从寻求合作,而不是推定冲突开始。中国领导人已经承诺,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争取与中国在这些领域展开接触将是美国外交的明智之举。

合作并非如美国保守派一再声称的那样是怯懦。美国和中国都可以从合作中获益良多:和平、扩大的市场、加速的技术进步、避免新的军备竞赛、防控新冠疫情、强劲的全球就业复苏以及共同努力抗击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