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正能救赎和治愈我们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的觉醒和明白

j
jiuna
楼主 (未名空间)

仔细观察,其实这个世界上,有高人,也有普通人,还有精英,每一个阶层的颜色不一样,生活方式也就自然不一样!

每年春去春来,花开花谢,大自然生生不息。地球人来人往,长寿者如彭祖,短命者如同殇子,生死相间,人类生生不息。

据统计,每天都会数百万人离开这个世界,让生命归于沉寂,让一切归于原状。每天也都有数百万人出生,他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在数百万家长欣慰的笑容里,带着哭声,他们降临到这个世界。

生之前和死之后的事情,都与自己无关,在漫长的时间当中,我们所拥有的,不过是生死之间极为短暂的一刹那。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我们只是曾经寄居在世界的一个过客,在寄居之时,我们对这个世界尽情装饰,我们对这个世界进行雕琢,按照自己喜欢或者厌恶去选择塑造生活的样子,或者被生活塑造成某个样子。

人生无论结果如何,都只是这样一群寄居的人,不断地做些奇怪的事情。最终,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过客却没了过客的从容。

小时候我们就读过这样的一句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只是曾经一直不明白这句诗的真正内涵,直到现在,才渐渐懂了一些。

懂了什么呢?我们是这个世界的客人。虽然我们常常以主人的身份自居,用主人的身份去改造我们所处的环境,但是我们并不拥有,我们只是经历。

也许你会迷糊,我买了房子,难道房子还不是我的吗?我买了车子,难道车子还不是我的吗?

我会告诉你,你买了房子,法律会规定,你拥有了房子的使用权,也就是说,你可以随意使用那100多平方米的空间。

但是这样就是拥有了吗?未必吧,房子的使用期是70年,70年之后,它就不再是你的,他可能会被拆了,然后会有一个新的房间出现。

当你只能在回忆里找到那一套房子,你还会觉得他属于你吗?或者,百年之后,你离开这个世界,它如果属于你,你能带走他吗?你带不走,他会迎来送往,对住在里面的人表示欢迎,任何人都是一样。

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房子于你是过客,你于房子也是过客。这个世界也是这样,每天的太阳,都会迎接无数新的生命,会送走无数生命,每一个生命似乎都拥有他,但也都不曾拥有他。

我们只是在这个世界上,活过一阵子,做了一些事情,看了一些风景,仅此而已。顾城说:你说,你不爱种花,因为害怕看见花瓣,一片片地凋落。是的,为了避免一切结束,你避免了所有的开始。是的,我们不能因为最终都会失去,就不去热爱这个世界。正如我们不能因为生命终有一死,就选择不生一样。

做人谁不追求富足的生活呢?可是,追求人生富足的生活大有学问。古人云:“贫而不学不富,富而不学不贵,贵而不学不久。”可见,要追求富足的生活要从学习开始,人只有爱上了学习,就能增强知识和学问,使自己谋生的本领更强了,如此才能使自己够富足起来。

重要的是学习不仅能够提高人的谋生本领,还能够从学习中少了物质追求的欲望,多了精神追求的享受,以学习为乐,以读书为快,这样就能知足常乐。老子说:“知足不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的平安。知足者富,小富则安,小爱则满。这不是不知进取,只是做人的良好心态,更是做人的智慧,这才是很多人心中的一种理想生活。

追求富足的生活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没有好心态,就会盲目攀比,那就永远不会知足,有的人有了一百万还想赚到一千万,掉进了“钱眼”,无法自拨,苦恼不安,透支了身体,钱有了却没有快乐、也没有幸福。一个人能够快乐,在于自己的心态,要知晓知足才是富。知足是一种心态。

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珍馐百味,日食只需三餐。没有豪华的别墅,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小屋便是幸福;没有万贯家财,家人和睦健康便是幸福。人的物质生活很好满足,也不好满足,好满足是知足常乐;不好满足就是人心太贪。做人知足常乐就有做到两点:保持清醒头脑,只讲物质享受扩大了欲望人生没有快乐。

人需要物质享受,这也是人生存之本能,可是,做人又不能没有精神追求,没有精神的追求,就会沉迷于物质享受中不能自拔,物欲是难以满足的,人一旦掉进物欲享受之坑,就难有精神快乐和幸福了,做人要知足,这个知足就是物质生活要知足,不能被名利所迷惑。

有的人之所以不能知足,就是攀比心理比出来的,有的人比高不比低;比上不比下,如此之比是一种不正确之比,也是消极之比,自然比不出快乐,比不幸福。

过去有一句话是:”生活上低标准,工作上严要求。”就是说做人要不比生活享受,要比干好工作,现在人更讲究实惠,但不管怎么说,做人活着既要有德,也要有知足的心态,做人没有品质,没有境界,钱再多,物质再丰厚,也难有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有句话说得好:“心态不好的人永远是弱者”。

知足者富,得闲是福,这八个字既平实,也很有内涵,两者相互联系,互为作用,得闲不是没有事儿可干,而是人心不被物欲所累,心中想着发大财、发横财,做人总是打自己的小九九,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损人利已,如此之人就没有闲时了。做人只有保持一颗清净之心、宁静之心,吾日三省吾身,如此才能消除浮躁心态,少了一些物欲的诱惑,多了一些宁静,没有了物欲之累,诱惑之苦恼,人活着就轻松了许多,也就快乐了几分。现代社会人们之累、人们之苦,并不体力之累、体力之苦,而是心累,心累就是物质欲望过高了。

清代诗人有诗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知足的人才能有闲时,不知足者是没有闲时的,满脑子是赚钱得利,满脑子是物欲享受,满脑子是各种诱惑,弄得人精疲力尽,想入非非,如此哪有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呢?

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生就是一个既定的事实,而“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生死之间,怎么把生死之间这个短暂而仓促的过程过好,才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

如何去生呢?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又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对于前者,我们是过客。对于后者,我们是主人。过客需有过客的从容,主人需有主人的样子。

只是,在过客和主人之间,我们常常容易失衡,于是,过客没了过客的从容,变得面目狰狞;主人也没了主人的样子,反而成了奴隶的姿态。

实际上,这也是人一辈子都在努力平衡的两种关系: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外界的关系。两种关系处得好,则万事大吉,处不好,则痛苦、纠结、烦恼便一股脑儿来了。

在自己和自己、自己和外界两种关系,几乎都是同时出现,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和外面不同的时候,他就有了自我。随着那个自我不断变得清晰,这两种关系就不断变得明显。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发现人和狗的差别。他会发现,他作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外界的界限随着心智的成熟不断清晰。

我们和外界的关系,是复杂的,因为外界不仅仅是那不会说话的物质世界,更有有血有肉的人的世界。

父母亲人、朋友同事、陌路相逢的人,他们会对我们形成很大的影响,他们会对我们形成要求和期待。

但我们终究要明白,我们的一生,只能自己去完成,他人爱莫能助,他人无能为力。父母有他们的生活,子女也有他们的生活。我们不能为了他人而活着,他人也不是为我们而活,所有的生命,都是为了自我完成。

当你于这个世界兜兜转转,历经千山万水,跨过人山人海,看惯了缘起缘散,最后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你发现,你的生命并没有因此而浪费,并没有任何遗憾。

天地间,一过客,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完成了自己的生命。任何时候,我都敢对自己说,我问心无愧,对任何人任何事,我都做了我该做的,他们的归于他们,我的归于我。

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救赎,因为时间帮助我们学会了淡忘,放下,原谅,释怀等等。但我觉得,真正救赎我们,治愈我们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的觉醒和明白。

觉醒靠的是悟,而明白,则需要不断的解剖自己,了解自己。可见,想要自我救赎,就得不断领悟,自我了解,自修自渡。

不断领悟,自我了解,自我成长,人生需要沉淀,生活要懂取舍,沉淀后的人生,会更加通透而干净,取舍后的生活,会更加精致而简单。

沉淀靠悟,取舍也要靠悟,悟透了,你自然能够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于得失之间,淡定从容。

人生有得有失,有聚有散,有喜有悲,有好有坏等等,我们只有认清现实,看透事物本质,悟透人心人性,明白自己,我们才能想通,看淡,放下,活得自在。

不过,人生最难的,就是明白自己,因为我们都身在局中,难免被局所困,看不清自己,我们只有跳出自己的局限,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人有千千结,才有千千劫,劫,可能是自己的心结所致,也可能是自己的行为所致,所以修心修行,才能了结渡劫,自我救赎,重获新生。自我救赎,就是渡自己脱离苦海,了结因果,得到解脱,收获自在人生。

人生路上,我们难免会犯下一些错,错过一些东西,留下或多或少的后悔和遗憾,所以,我们都需要不断成长,自修自渡,自我救赎,以求心安。

做人要明白,成长的本质,就是自我救赎,将曾经看不淡的看淡,放不下的放下,忘不了的淡忘......最后,让自己得到解脱,得到救赎。

人活着,可以不成熟,但不能不成长,因为只有不断成长,我们才能不断的完成自我救赎。
s
skl

肿摸器人进化开始追求深层次的东西了
s
skl

老子倡导的小国寡民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方式也是为了防止相互攀比,信息交流的越频繁越攀比这是人性不是讲道理就能化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