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洋人不肯戴口罩和抢卫生纸之间有什么逻辑关联?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3月15日 21点46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l
lifanyi
5 年多
楼主 (未名空间)
两周前新西兰终于迎来了落地靴子,从一月初,闭关锁国通往亚洲的飞机航线邮路纷纷关闭,结果从伊朗输入一例新冠病毒确诊,随后是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游轮进口病例,已经连续8例,数字肯定还要增加。
然后之前一直很佛系的专家纷纷承认自己低估了疫情,把整个国家当钻石公主号计算,一举就算出5000人死亡人数的可能性来,玩人命过山车哪这是,不过看纽村小孩上学的二乎劲,这政要的数学和逻辑水平也就不新鲜了。
其实全球化下,虽然岛国有避难天然屏障,新西兰也不可能独善其身,病例输入应该在意料之中。但一例确诊那天,随即超市哄抢,米面告罄,就觉得有点荒唐。听在东区台湾超市工作的朋友说,很多人米买五包,三公斤装的面条拿五六包,这得吃到什么时候啊,难怪国内有人说非典时候囤的盐现在还没吃完呢。我美国的同学说超市在抢购,鸭子说日本超市里几周前厕纸都抢光,货架全空。都是几周前就开始了。看来灾难面前,谁也别笑话谁,人类恐惧百态差不多。
过年前后,我们家几号人分散在各国分舵都在折腾口罩,我在纽村买了美国产的外科口罩寄北京,鸭子在日本买了中国产的口罩寄给我和国内,后来国外疫情疫情,八子又寄要口罩到英国给日本和桐桐和鸭子,因为伦敦和东京早都买不着口罩了。几百个口罩,在我们手里绕着地球折腾,现在踏实了,新西兰和中国之间EMS关闭,日本和中国之间
EMS关闭。
全世界的口罩的抢购主体应该都是华人,以我们家为例,同一拨口罩们先是寄回来现在又是寄出去。为全世界贡献了天价邮寄费。
西人实在没有戴口罩的习惯,包括政府层面的指导也是这个方向,口罩是为了保护别人的,不是保护自己,你不舒服有症状了,怕咳嗽喷抹影响和传染别人,才需要戴口罩,健康人不用戴口罩,健康人勤洗手就好了。
政府如此号召,一来是民族习惯如此,比如纽村,人口密度不大,除了有限几个有红绿灯的城市,都是广大的乡村,羊牛比人多,看到有人戴口罩,人们会紧张,觉得异样,歧视事件已经屡有发生。
看过一个新闻,一个意大利议员戴着口罩进入议会,因此被嘲。在发言时,他情绪激动,把口罩摘下,对着众人说“我去过三个疫区,戴口罩是为大家安全着想,如果你们是聪明人,你们也早就戴上口罩了!”说完,怒摔话筒。意大利封城后,据说居民还挂横幅抗议,拒戴口罩要自由。
政府不号召全民戴口罩第二个原因也没有货,他们也不可能像中国那样,有举全国之力,巨量生产口罩的能力,没有的东西号召啥。
不抢口罩总得抢点啥,各国都在众志成城抢厕纸。这个我一直有点不解,广泛求索,有人说因为厕纸和口罩的原材料一样,抢大厕纸就是抢口罩,这个我完全不同意,原材料一样的东西多了去了,就跟大炼钢铁时代,囤再多的金属锅碗瓢盆,也没见谁炼出有用的钢来啊。还有的视频说用厕纸把口罩前后包起来,可以延长口罩的使用寿命,这个我也不能同意,外国人连口罩都拒绝戴,怎么就一步进阶到用厕纸包口罩了呢。
罗胖的解释我觉得有点道理,他说厕纸可以长期存放,是生活必需品,不会浪费,早晚用得到。总之灾难来了,茫然无措,总得做点什么,进超市抢点体积大的,又便宜囤得起,一大包子一大包子的,囤起来有囤的感觉,有成就感,慢慢用呗。
至于吃的,我问我美国同学说囤食物能囤多少呢,中国疫情那么严重也没缺吃的,我国内家群里天天大餐晒着,比我吃得好一百倍。同学说,美国没那么方便的快递!真出了事,美国政府不会像中国政府那样管人民吃喝哒,我们得靠自己,囤食物可以理解,那囤子弹几个意思啊,有人说子弹是美国的双黄连。
纽村和美国一样,第一波超市抢购主要力量是华人。今天看了一句话挺逗,上半场国内抗疫,下半场世界抗疫,海外华人全程抗疫。个人觉得华人在近代史中经历战乱连绵,苦难深重,基因里饥饿记忆清晰,所以我们有深刻的危机意识,所以灾难来了,华人更敏感,反应更迅速,也容易反应过激。全世界华人都一条心,有点风吹草动,先把超市抢空再说。类似日本是地质灾害大国,在地震海啸防御方面,就特别未雨绸缪,千钧一发。
西人不是不知道死,不是不知道害怕,是因为平和小康时间长达几代人,平时不会琢磨天塌下来怎么办这样的事,他们钱都不存,更不存粮了。但等他们迟钝地反应过来了,会发生真正的洪荒恐慌,那是一种心理没有预警机制轰然倒塌的恐慌。
现在美国就是这样,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洋人加入第二波哄抢。这时候想想囤子弹的人们如果没的吃了,那还不枪杆子里出粮食啊,越想越灰心,啥也不囤了,物竞天存,爱咋咋吧。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两周前新西兰终于迎来了落地靴子,从一月初,闭关锁国通往亚洲的飞机航线邮路纷纷关闭,结果从伊朗输入一例新冠病毒确诊,随后是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游轮进口病例,已经连续8例,数字肯定还要增加。
然后之前一直很佛系的专家纷纷承认自己低估了疫情,把整个国家当钻石公主号计算,一举就算出5000人死亡人数的可能性来,玩人命过山车哪这是,不过看纽村小孩上学的二乎劲,这政要的数学和逻辑水平也就不新鲜了。
其实全球化下,虽然岛国有避难天然屏障,新西兰也不可能独善其身,病例输入应该在意料之中。但一例确诊那天,随即超市哄抢,米面告罄,就觉得有点荒唐。听在东区台湾超市工作的朋友说,很多人米买五包,三公斤装的面条拿五六包,这得吃到什么时候啊,难怪国内有人说非典时候囤的盐现在还没吃完呢。我美国的同学说超市在抢购,鸭子说日本超市里几周前厕纸都抢光,货架全空。都是几周前就开始了。看来灾难面前,谁也别笑话谁,人类恐惧百态差不多。
过年前后,我们家几号人分散在各国分舵都在折腾口罩,我在纽村买了美国产的外科口罩寄北京,鸭子在日本买了中国产的口罩寄给我和国内,后来国外疫情疫情,八子又寄要口罩到英国给日本和桐桐和鸭子,因为伦敦和东京早都买不着口罩了。几百个口罩,在我们手里绕着地球折腾,现在踏实了,新西兰和中国之间EMS关闭,日本和中国之间
EMS关闭。
全世界的口罩的抢购主体应该都是华人,以我们家为例,同一拨口罩们先是寄回来现在又是寄出去。为全世界贡献了天价邮寄费。
西人实在没有戴口罩的习惯,包括政府层面的指导也是这个方向,口罩是为了保护别人的,不是保护自己,你不舒服有症状了,怕咳嗽喷抹影响和传染别人,才需要戴口罩,健康人不用戴口罩,健康人勤洗手就好了。
政府如此号召,一来是民族习惯如此,比如纽村,人口密度不大,除了有限几个有红绿灯的城市,都是广大的乡村,羊牛比人多,看到有人戴口罩,人们会紧张,觉得异样,歧视事件已经屡有发生。
看过一个新闻,一个意大利议员戴着口罩进入议会,因此被嘲。在发言时,他情绪激动,把口罩摘下,对着众人说“我去过三个疫区,戴口罩是为大家安全着想,如果你们是聪明人,你们也早就戴上口罩了!”说完,怒摔话筒。意大利封城后,据说居民还挂横幅抗议,拒戴口罩要自由。
政府不号召全民戴口罩第二个原因也没有货,他们也不可能像中国那样,有举全国之力,巨量生产口罩的能力,没有的东西号召啥。
不抢口罩总得抢点啥,各国都在众志成城抢厕纸。这个我一直有点不解,广泛求索,有人说因为厕纸和口罩的原材料一样,抢大厕纸就是抢口罩,这个我完全不同意,原材料一样的东西多了去了,就跟大炼钢铁时代,囤再多的金属锅碗瓢盆,也没见谁炼出有用的钢来啊。还有的视频说用厕纸把口罩前后包起来,可以延长口罩的使用寿命,这个我也不能同意,外国人连口罩都拒绝戴,怎么就一步进阶到用厕纸包口罩了呢。
罗胖的解释我觉得有点道理,他说厕纸可以长期存放,是生活必需品,不会浪费,早晚用得到。总之灾难来了,茫然无措,总得做点什么,进超市抢点体积大的,又便宜囤得起,一大包子一大包子的,囤起来有囤的感觉,有成就感,慢慢用呗。
至于吃的,我问我美国同学说囤食物能囤多少呢,中国疫情那么严重也没缺吃的,我国内家群里天天大餐晒着,比我吃得好一百倍。同学说,美国没那么方便的快递!真出了事,美国政府不会像中国政府那样管人民吃喝哒,我们得靠自己,囤食物可以理解,那囤子弹几个意思啊,有人说子弹是美国的双黄连。
纽村和美国一样,第一波超市抢购主要力量是华人。今天看了一句话挺逗,上半场国内抗疫,下半场世界抗疫,海外华人全程抗疫。个人觉得华人在近代史中经历战乱连绵,苦难深重,基因里饥饿记忆清晰,所以我们有深刻的危机意识,所以灾难来了,华人更敏感,反应更迅速,也容易反应过激。全世界华人都一条心,有点风吹草动,先把超市抢空再说。类似日本是地质灾害大国,在地震海啸防御方面,就特别未雨绸缪,千钧一发。
西人不是不知道死,不是不知道害怕,是因为平和小康时间长达几代人,平时不会琢磨天塌下来怎么办这样的事,他们钱都不存,更不存粮了。但等他们迟钝地反应过来了,会发生真正的洪荒恐慌,那是一种心理没有预警机制轰然倒塌的恐慌。
现在美国就是这样,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洋人加入第二波哄抢。这时候想想囤子弹的人们如果没的吃了,那还不枪杆子里出粮食啊,越想越灰心,啥也不囤了,物竞天存,爱咋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