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恶果终来有实证了!

d
daemonself
楼主 (未名空间)

中国大西北正在变暖变湿

▲今年雨水多,8月莫高窟附近戈壁沙漠泛起绿意。(敦煌研究院供图 孙志军 摄)▲
今年雨水多,8月莫高窟附近戈壁沙漠泛起绿意。(敦煌研究院供图 孙志军 摄)
  (一)

  反正看到这条新华社的新闻,心头还是一震,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的信号。

  不仅仅可能改变中国的生态格局经济格局,甚至对世界地缘政治带来深远影响。

  因为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就是:寒冷、干旱是中国西北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但科学研究表明,西北正出现变暖变湿的新趋势。

  文章提到了几个小细节。

  细节一,兰州市区和机场间,荒山变绿了。

  陈宝福是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的一名司机,长期往返兰州市区与机场间。近几年,他发现这段路变了。

  “以前这70多公里路基本上都是荒山。最近几年雨水多,光秃秃的山都变得绿茸茸。下雨的时候看去,有点南方的感觉。”陈宝福说。

  细节二,敦煌石窟周围的戈壁,竟然长了草。

  在离兰州千里之外的敦煌,干旱的气候使得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保存千年。然而今年莫高窟两度因雨暂时关闭,石窟周围的戈壁沙漠竟然长了草。

  细节三,科学家的预测。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就敏锐地关注到西北降雨量增多的情况。他后来提出西北气候可能正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推断。

  “此后30年的情况证实了这一推断。我们运用全球气候模式,预测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1世纪中叶。”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说。

▲今年雨水多,8月莫高窟附近戈壁沙漠泛起绿意。(敦煌研究院供图 孙志军 摄)▲
今年雨水多,8月莫高窟附近戈壁沙漠泛起绿意。(敦煌研究院供图 孙志军 摄)
  这些都有数据支撑。

  这篇新华社报道就提到:1961年以来西北呈升温趋势,大部降水增多。2000年后暖湿化更为显著。

  以甘肃为例,1961年至2015年,平均每10年升温0.29摄氏度,降水东西有异,河西走廊每10年降水增加4毫米至12毫米。2018年甘肃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7.7%。

  中科院等机构的研究显示,降水增多在西北的中西部地区尤为显著,如新疆大部、祁连山区、河西走廊及青藏高原。但在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增幅不明显,部分地区甚至略有减少。

  此外,冰川融水量增加、河流径流量增加、湖泊水位上升等现象,也在西北大部出现。

  为什么会这样?

  新华社报道引述中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可能是西北气候暖湿化的根本原因。

  丁一汇说,对于西北而言,水汽主要来自阿拉伯海和印度洋。随着北极变暖,来自北冰洋的水汽也在增加。在气流作用下,三个地方的水汽集中到西北,水汽输送加强,西北降水增多。

  这也或多或少解释了一个我的疑惑。

  因为去过西北的朋友都说,最近几年,延安等很多地区,原来的黄土高坡都变绿了,绿得让人意想不到。

  这当然有退耕还林政策的因素,但只有这个因素吗?

  现在或许有了答案。

  大西北降水明显变多了,天气也变暖和,如果这种变化能够持续,西北真的再不是寒冷、干旱的大西北了。

▲今年雨水多,8月莫高窟附近戈壁沙漠泛起绿意。(敦煌研究院供图 孙志军 摄)▲
今年雨水多,8月莫高窟附近戈壁沙漠泛起绿意。(敦煌研究院供图 孙志军 摄)
  (二)

  探讨气候变化,不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但一个直觉,这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不仅仅影响中国,还必然影响世界。

  几点粗浅看法吧:

  第一,西北将不是原来的西北。

  水是生命之源,缺水是西北不少地区最大的难题。因为缺水,生态不宜居,发展经济也困难。

  但生态的改变,显然将对西北带来积极影响。简单地说,荒山将更容易变绿,甚至都不需要人为去种树种草;庄稼收成将明显增加,极大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沙漠戈壁,未必一直就会是沙漠戈壁。

  想一想都让人激动,大西北有着广袤的土地,但可惜很多都是沙漠、戈壁、荒山,如果有一天真变绿色了,变得像东北那样了,那将是怎样的场景。

  这当然有空想的成分,但也不要怀疑大自然的伟力。这不是一年两年的变化,放在百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轴里,有什么变化不可能呢?

  到那时,西北还是原来的西北吗?还会有孔雀东南飞?

  第二,西北更北,也不再是苦寒之地。

  从寒冷、干旱,变得湿润、温暖,变化的不仅仅只有中国大西北,还有整个北半球的苦寒之地。

  大片的荒原、戈壁乃至沙漠,将可能转化成绿地乃至良田,这将给未来人类带来多大的福音。从这个角度看,俄罗斯的远东,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与大西北变暖变湿相一致的,其实是全球气候的变暖。正是因为气候变暖,北极冰川正在融化,这将使得北极航道变成可能。以前的冰山之地,正在成为未来贸易的黄金水道。

  谁掌握了贸易通道,谁就在未来地缘政治博弈中占据主动。所以,最近几年,围绕着北极航道,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出击态势。

  特朗普心心念念想买格陵兰岛,当丹麦政府婉拒后甚至一怒之下拒绝访问丹麦,绝不仅仅只看重格陵兰的丰富矿产资源。特朗普不相信气候变化,但并不妨碍他未雨绸缪乃至采取非常手段。

  有一种说法,中国古代边患最严重的时候,正是北方气候极端的时候,游牧民族第一选择,就是向南扩张掠夺求得生存。这改变了中国历史,也改变了世界历史。

  大西北正重新绿起来,也将改变中国历史,改变世界历史。

  第三,这是一个相当长期的历史,也是相当长期的博弈。

  新华社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宗省认为,气候变化为西北带来新机遇,但西北干旱的本底环境不会改变,应协调好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关系,尽可能满足生态用水需求,以应对新挑战。

  确实,这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既不能视而不见,但也不能盲目乐观。但这也意味着,这将是一个相当长期的博弈。

  更要看到,气候变化确实也是双刃剑。
l
locarno
2 楼

早些年我从兰州开车去武威,一路都看不到绿树。哪天西部适合人居了,对中国真不是特别坏的结果
G
GoLost
3 楼

加拿大西伯利亚新疆沙漠都可以住好多人
b
bud
4 楼

据研究,汉唐时期西北一带比现在暖和很多。

l
lygod
5 楼

我记得今年上半年兰州居然发水灾,而且兰州同学说雨下的太多了。
l
locarno
6 楼

不用研究,看看石油/煤分布就知道几千万年前,北极圈都是丛林密布的。地球比现在
热的时候多了去了。

百年以后,再生能源必须发展起来,不然人类就必须减少人口了,要么战争,要么节育。因为化石能源要用光了。至于全球变暖,就是个伪命题。

【 在 bud (BUD)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研究,汉唐时期西北一带比现在暖和很多。

r
robertfrost
7 楼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的保暖效果,远低于水蒸气。树木多了,蒸腾作用变强,天空一直有水汽,自然局部缓和点。--此外,树木多了,二氧化碳含量不升反降,打脸变暖教啪啪的。
M
Milanol
8 楼

这个也是胡扯。

全球变暖都未必存在,这个所谓全球变暖的后果之一也是一群人拍拍脑袋扯淡。这帮人还说了,变暖不可逆转,可这完全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

这个观察,之后的结论就是中国西北和俄罗斯气候会变好,美国会变成大片沼泽,天佑中华,国运昌隆,美国气数已尽。

都是上面喜欢听什么,下面就去找证据。这个现在肯定能火,因为其结论符合国内的舆论环境。

其实很多变暖教,反变暖教,中国的美国的,这些讨论都是根据政治和经济需求,先定结论再找证据。总能找点东西说的头头是道。
D
DreamTiger
9 楼


至少数据证明,甘肃是在变暖。至于全球变暖是不是伪命题,你需要拿出证据。

“以甘肃为例,1961年至2015年,平均每10年升温0.29摄氏度.”

在我看来,全球变暖是个现象,客观存在。但全球变暖是人类造成的,这个结论
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而美国可以逆转这个趋势,更是无稽之谈。

【 在 locarno (洛卡)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研究,看看石油/煤分布就知道几千万年前,北极圈都是丛林密布的。地球比现在
: 热的时候多了去了。
: 百年以后,再生能源必须发展起来,不然人类就必须减少人口了,要么战争,要么节育
: 。因为化石能源要用光了。至于全球变暖,就是个伪命题。

h
houge
10 楼

一群人净扯没用的。

问题的关键现在是去陕北买几个窑洞,几年以后会不会等同于北京的单元房筒子楼?

l
locarno
11 楼


变暖这个命题,不只在温度变化本身。还在于这个变化引申出的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变化,局部温度升高是客观事实,没谁否定。

嫌二氧化碳多,可以种树,简单实用。你看那些政客哪个支持。

【 在 DreamTiger (钟爱你一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至少数据证明,甘肃是在变暖。至于全球变暖是不是伪命题,你需要拿出证据。
: “以甘肃为例,1961年至2015年,平均每10年升温0.29摄氏度.”
: 在我看来,全球变暖是个现象,客观存在。但全球变暖是人类造成的,这个结论
: 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而美国可以逆转这个趋势,更是无稽之谈。

l
locarno
12 楼

另外一个理由,把现在地球的温度放在生命存在之后地球温度变化这个范畴来考虑,地球变暖这个结论就是个笑话。

所以变暖这个结论,要加上很多前提,才成立。

【 在 DreamTiger (钟爱你一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至少数据证明,甘肃是在变暖。至于全球变暖是不是伪命题,你需要拿出证据。
: “以甘肃为例,1961年至2015年,平均每10年升温0.29摄氏度.”
: 在我看来,全球变暖是个现象,客观存在。但全球变暖是人类造成的,这个结论
: 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而美国可以逆转这个趋势,更是无稽之谈。

D
DreamTiger
13 楼


所以我说不用走极端,承认变暖这个事实,但不接受人类导致变暖这个假设。

至于种树,中国政客和人民支持。实话说,美国,除了沙漠地带,其他地方
真没啥地方需要额外种树的。一堆人还嫌后院树太大,怕倒掉。

【 在 locarno (洛卡) 的大作中提到: 】
: 变暖这个命题,不只在温度变化本身。还在于这个变化引申出的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变化
: ,局部温度升高是客观事实,没谁否定。
: 嫌二氧化碳多,可以种树,简单实用。你看那些政客哪个支持。

l
locarno
14 楼

种树就是一说,要是二氧化碳真的是主因,美国中部大农村把部分农田种上树也没啥。

但树种多了,地球自动放火烧林子。

现在变暖教是把变暖当饭碗,不是真想解决问题。

【 在 DreamTiger (钟爱你一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说不用走极端,承认变暖这个事实,但不接受人类导致变暖这个假设。
: 至于种树,中国政客和人民支持。实话说,美国,除了沙漠地带,其他地方
: 真没啥地方需要额外种树的。一堆人还嫌后院树太大,怕倒掉。

D
DreamTiger
15 楼


这个我同意。现在把地球变暖政治化,是个问题。现在很多关于气候变化
的讨论,集中在讨论是否有变化,而不是这个变化是谁造成的,属于舍本
逐末。

【 在 locarno (洛卡) 的大作中提到: 】
: 种树就是一说,要是二氧化碳真的是主因,美国中部大农村把部分农田种上树也没啥。
: 但树种多了,地球自动放火烧林子。
: 现在变暖教是把变暖当饭碗,不是真想解决问题。

l
lsheng
16 楼

以前 那里有丝绸之路,伊拉克也是水草丰美的地方,以前甚至有空中花园,不像现在
这么干。这点变化不说明什么。

【 在 daemonself (mit行为艺术专业博士后导师)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大西北正在变暖变湿
: ▲今年雨水多,8月莫高窟附近戈壁沙漠泛起绿意。(敦煌研究院供图 孙志军 摄)▲
: 今年雨水多,8月莫高窟附近戈壁沙漠泛起绿意。(敦煌研究院供图 孙志军 摄)
:   (一)
:   反正看到这条新华社的新闻,心头还是一震,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的信号。
:   不仅仅可能改变中国的生态格局经济格局,甚至对世界地缘政治带来深远影响。:   因为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就是:寒冷、干旱是中国西北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但科学
: 研究表明,西北正出现变暖变湿的新趋势。
:   文章提到了几个小细节。
:   细节一,兰州市区和机场间,荒山变绿了。
: ...................

t
tran299
17 楼

西部适合人居了, 南部东部 就不一定 适合人居了 ~~

【 在 locarno (洛卡)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些年我从兰州开车去武威,一路都看不到绿树。哪天西部适合人居了,对中国真不是
: 特别坏的结果

E
Emerald01
18 楼

你以为西部适合居住的时候,东部就还适合居住吗。。。适合居住的条件其实很苛刻,稍微调一调就全都不一样了

【 在 locarno (洛卡)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些年我从兰州开车去武威,一路都看不到绿树。哪天西部适合人居了,对中国真不是
: 特别坏的结果

P
PAC4
19 楼


【 在 locarno (洛卡)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研究,看看石油/煤分布就知道几千万年前,北极圈都是丛林密布的。地球比现在
: 热的时候多了去了。
: 百年以后,再生能源必须发展起来,不然人类就必须减少人口了,要么战争,要么节育
: 。因为化石能源要用光了。至于全球变暖,就是个伪命题。

几千万年前?

考虑大陆漂移了吗?

z
zzdwcm
20 楼

这个还要研究吗?唐代陇西贵族集团是一个强大的势力,陇西在哪?就在现在的甘肃一代,那时候那一代农业发达,人口众多,从汉代开始就是一个重要的地区。董卓也是西凉太守。

【 在 bud(BUD)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研究,汉唐时期西北一带比现在暖和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