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敷不是万能的,这些疾病不能用!

d
dairui
楼主 (未名空间)

冬季气温骤降,很多中老年朋友常会出现各种疼痛和不适,热敷被当作一种“万能疗法”而被广泛使用,关节出现僵硬、疼痛用热敷,受凉导致了腹痛、腹泻会用热敷,眼睛干涩、落枕、扭伤等也会用热敷,这些操作真的正确吗?家住天津市武清区的张先生近日便因为热敷出了问题,因为感到小腿疼痛、麻木,在朋友的建议下用热水袋热敷小腿,结果导致小腿出现了多处红肿和水疱,且持续多日未消,只能去医院救治。

热敷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尤其是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中常用。因为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从而有益于疾病的恢复。而中医将热敷作为一种外治疗法,通过药物和穴位的配合,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使治疗更直接有效。常见的慢性腰颈痛、退化性膝关节炎、肌肉疲劳或痉挛、受凉导致的腹痛等,确实可以用热敷的方法来缓解。但需要注意的是,热敷不是万能的,作为一种治疗方法,错误的热敷甚至会导致病情加重,适得其反。

普通热敷不能治病

热敷本身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对疼痛等不适的确有一定的作用,但不用药物的普通热敷仅仅是缓解症状而已,并不能治病。如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膝关节炎,主要是因为膝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外伤或过度劳累等,导致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膝关节滑膜炎,这才导致膝盖肿痛,特别是上下楼梯、坐起立行时更明显,有的还会伴有弹响、积液。热敷虽能通过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暂时缓解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膝关节的病理改变,属于“治标不治本”。重要的还是要防止关节软骨进一步磨损,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膝关节劳累,如果有关节内游离体,则可以通过关节镜进行清理。对大多数人而言,腰腿痛和颈肩痛主要是因为长期姿势不良,脱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或局部炎症所致,热敷后虽然会感觉舒适,但如果不消除病因,病情仍会反复加重。

有些疾病不能用热敷

急性运动损伤不宜热敷:

当发生崴脚、肌肉拉伤等急性损伤时,72小时内不要采用热敷的方法,否则会加重内部出血和肿胀。可以采取休息、冷敷、压迫和抬高的方法,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有效地减少出血和水肿,同时,还有局部麻醉和止痛的作用。

糖尿病老人不宜热敷:

长期患有糖尿病的老人,会因为末梢神经功能减退,出现感觉障碍,对温度的感觉不如正常人敏感,张先生便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烫伤。另外,中风患者、幼儿也不宜盲目热敷,最好在热敷前让家人帮忙试好温度,热敷时注意观察皮肤的情况,如果出现红肿等情况,要及时停止。

温热病症者不宜热敷:

此类患者常表现为易上火,特别怕热,或伴有口臭、便秘,女性还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等。另外,皮肤表面有炎症或溃烂者、结膜出血者,也要避免热敷。尤其是面部危险三角区(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有感染时,因该处血管丰富又无瓣膜,且与颅内海绵窦相通,盲目热敷会导致血管扩张,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炎症扩散,从而诱发严重的颅内感染和败血症,非常危险。

热敷要选择正确的方法

热敷从最简单的双手搓热敷于局部开始,还包括将毛巾放在热水中加热外敷,再到利用
加热后的中药液、热盐包、炒热的黄豆包、热水袋等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两种。

干热敷:

常用于解痉、镇痛、保暖,比如热水袋就是常用的方法,但要防止烫伤,灌入热水后(灌入量为热水袋容量的1/2~2/3),挤出袋内空气,拧紧塞子后倒提热水袋看是否漏水,最后装入布套中或用毛巾包裹热敷。也可以采用盐包干热敷,取食盐一碗置于锅内,在炉火上炒热,然后取布袋一个,将炒热的盐放入布袋内,缓缓上下推动。可用来缓解胸腹饱闷胀痛、颈肩腰腿痛等症。

湿热敷:

与干热敷相比,湿热敷的穿透力更强,但操作较复杂。常用的方法如:将毛巾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放在需要热敷的部位,然后盖上干毛巾保持热度,用于消炎、镇痛的效果较好。有的人湿热敷时会在水里加一些中药,对于寒证患者,可以加艾叶、红花等温通经脉的中药,但如果不了解自己的症状,不要盲目加药,以免耽误或加重病情。湿热敷后20分钟方能外出,以防受凉感冒。湿热敷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状况,及时更换敷布,每3~5分钟一次,以保持适当温度。

不论是采用哪种方法,热敷的温度不宜过高,通常40℃~50℃即可,热敷20分钟左右。如果在皮肤比较娇嫩的部位热敷,温度需要再低一些。如眼部的麦粒肿、泪囊炎、皮下瘀血等均可以采取热敷的方法(急性结膜炎禁止做眼部热敷),热敷温度应低于40℃,如果采用湿热敷,可以先把热水倒入一敞口杯中,眼部置于杯口上方,用热气熏蒸眼部。另外,要避免长时间固定在一个部位热敷,应随时检查局部皮肤的变化,出现发红应及时更换位置或停止,以免造成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