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中产阶层的养老精神生活

m
mitbbs1
楼主 (未名空间)

主要其实不是教会
而是积极参与各种行业学会,乡村俱乐部,邻里互助,学区委员会,慈善NGO等组织
里面都是专业人士,同行,互通信息和有无
这算是后工业社会,或称信息社会,比较健康的社交方式

陆华从高竞争环境走出来的

支撑陆华在社会生存的理念,就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也就是我强,我比你们都强;如果谁告诉他你并不比别人强,ta的三观就崩溃了,资源有限名额有限,不比别人强在底层社会就意味着社死,整个人就像惯性反应一样被抽掉主心骨一样瘫软;很多到了60岁都是如此心理,甚至还要在下一代身上找补
由于幼年的生活和教育水平低下,导致跨文化跨语言的学习能力低下,只能终日为基本的生存而挣扎,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孩子人文教育的缺失,不太懂得享受生活和生命本身的乐趣,不太懂得享受思想的美、艺术的美、文字的美,闲适的美。晚年知识面狭窄、信息闭塞、而这一切与从小缺乏人文和艺术教育有关。而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导致了趣味寡薄、偏执局促、人生目标单一。
20 世纪50 年代以后,中国大学生接受的人文、通识教育普遍不足,高等学校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狭隘化、片面化,这种封闭式的专业教学,让大多数学生早早丧失了求知兴趣。专业壁垒成了不愿意跨界学习的借口,人为设置关闭了看世界精彩的窗户。

如果是农村的,有可能兄弟姐妹之间都看不顺眼,你凭啥比我强or凭啥你上大学我家里蹲,搞不好为了分二亩祖产老死不相往来
同学会之间也是各种攀比或者各种酸溜溜的互相吹捧,都是同学,凭啥你事业有成,而我在四线苦苦挣扎,你当初上学时哪点比我强;其实人家无论语言,文法,原生家庭,格局哪点都比他强,但是因为教育没有分层,当初一个锅里吃饭的,所以接受不了

所以教会填补了大部分educated陆华和农村国华的老年精神生活有其必然性,看起来帮助小刘让他们有成就感,觉得被社会需要
但是教会有其局限,从罗马时代传播开始一般都是社会弱势群体五保户,能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时间久了会给人更多的无力感;更适用了社会底层或边缘群体

西方社会发展成熟这么多年,老年人自然分层
选择不同的养老精神生活style有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