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叹!教师的幸福指数 @ 职称评审制度,关系竟然是这样的

w
wmrencai
楼主 (未名空间)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Facebook


“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陈宝生在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2020年要解决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问题,更好发挥绩效工资激励导向作用。

要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推动地方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引导教师安心从教。

要尊重教师职业专业性,全面清理和规范针对教师的各类督查、检查、考核、评比,各类社会性事务进校园,各种报表填写,抽调借用教师等行为。

是什么让教师跪着?

这需要好好梳理加以清理,才能让教师真正站起来。

在笔者看来,让教师“跪着”的主要因素是当前的职称评审制度,以及与之紧密关联的绩效工资制度、对教师的行政管理与评价。

要让教师站起来,必须取消职称评审制度,实行基于职务的教师管理、评价新体系。

由于职称和工资、待遇紧密挂钩,而评职称的权力掌握在教育行政部门,进而行政部门可以以评职称为由,给教师下达各种行政任务,并把完成任务情况,以指标方式纳入评价体系,这导致教师“不堪重负”。

如,为达到评职称的指标,必须搞课题、发表论文,另外,还得搞好和领导的关系。

从现实看,真正在第一线努力教书的教师,往往很难获评高级职称,而有行政职务者,在行政主导的评价体系中是具有“天然优势”的。

当前我国正在给教师减负,要求减轻教师的非教学压力和负担,然而,如果不取消职称评审制度,教师的非教学压力是难以减轻的。

因为整体的评价机制未变。而评职称的过程,对当前的教师来说,可谓是折磨,教师的职业荣誉与尊严,有不少是在这一过程中被磨掉的。

教师本人对评职称不满,认为职称制度不合理,可是,为了评上职称,不得不迎合,而围绕职称评审的“跑要”、论文代写、成果挂名等问题,也进一步败坏教育形象,并没有起到激励教师,提高教师地位的作用。

如我国为发展乡村教育,要求评高级职称,必须有乡村从教或支教的经历,这貌似向乡村教师倾斜,然而,这却变为评职称的“跳板”,获得可评高级职称的经历后,就离开乡村学校。

这是典型的职称和职务两张皮问题。

在诸多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并不评职称,也没有所谓职称评审制度,对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实行的是终身教职制度+年薪制+教师同行评价。

教师根据职务享有规定的年薪,年薪由职务与从教年限决定,这鼓励教师长期(终身)从教,安心从教,与之对应,对教师的教育能力与教育贡献,实行专业同行评价,以此促进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我国实行的中小学职称评审制度+绩效工资制度+教师注册制度,这些制度的出发点,是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励教师做出更大的贡献,把不合格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

但是,从具体实践看,却让学校办学更为急功近利,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增强,而教师的专业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

其中,绩效工资制度饱受争议,不少教师质疑把本属于自己的工资部分拿出来搞绩效是何道理?教育的绩效究竟是什么?是学生分数,还是各类考核、评价的结果?

以学生分数为绩效,这助长唯分数论;以完成各类考核、评价为绩效,这让不合理的考核评价合理化,形式主义严重。

而教师五年一注册制度,也让人担心,有的对教育不满,提出批评意见的教师,会被领导评价不合格而不被注册。

写在最后:

要让教师站起来教书育人,要从教育规律和教师职业属性出发,从根本上说,要解决两大问题。

一是教师的待遇问题,只有切实保障教师待遇,才能提高教师地位,当前,我国已有条件对教师实行年薪制。

二是教师的权利问题,只有落实教师教育权,才能让教师有教育尊严,有职业荣誉感。

这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是,必须履行教育投入责任,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并深入推进教育放管服改革,要放权给学校,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推进学校实行教育家办学,让学校回归教育。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内容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删除处理。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