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清醒”95后: 赚到钱就撤退

c
ccccczyhh
楼主 (未名空间)

“我不是想要在这个行业创造什么传奇,我只是接受它给我比普通行业的pay更高的薪
酬,就是要让我来卷的,我迅速卷完,拿到我自己想要的东西就ok。”

说这句话的王欢出生于1995年,今年还不到26岁,本科毕业后通过校招进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目前工作节奏是早上9:30到晚上11点,周末可以双休。

她用“人间清醒”来形容他们这一代人,成长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背景下,用她的话说,一入学就注册了人人网,又在一个月后迅速抛弃了它,转而投入手机里的各种APP的
怀抱。

上一代互联网从业者谈梦想、谈改变世界,这一代年轻人明显变得更加实际。他们早早开始实习,清楚一旦入行,要承受何等高强度的工作。而她希望得到的东西也很清楚:高薪资、漂亮的履历、职业经验等等,最终都抽象成一个概念:对未来有很多选择权。

2017年开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互联网超越金融,成为收入最高的行业,现在平均年薪超过16万,比金融多出两成。知名大公司的薪资更有竞争力,网上流传着一份大厂起薪,应届毕业生入职就能拿到30万年薪并不罕见。

高薪背后,加班、过劳被视作必要的代价。林迪的第一份工作从早十点到晚十点,这样的节奏她花了一星期就适应了。换到另一家佛系大厂,每天大巴六点发车,办公室的同事就消失了一大半,她一开始反而压力很大,担心自己是不是拿错了offer,所在部门
是不是快被裁了,花了一两个月才消除这种恐惧感。

2018年加入大厂的林彭辉告诉一条,他的感受是,过度竞争不仅仅是一个公司层面的问
题。他的同事中也有不少人在主动加班,主动“卷”。比如说,他的工作单位原本取消了普通员工强制写日报、周报的要求,但新来的小朋友不但主动写,还图文并茂,插入各种花哨的统计图表。老一点的同事会吐槽他们是“奋斗逼”、“工贼”,但林彭辉其实有一些理解他们。

这代人的过度竞争并不是从工作后才开始的。他们从小过着出了学校又进补习班的生活,周末也没休息,比996还苦。大家都只会奔着一个目标去,只有超过身边的人才能获
得安全感。

作为“次新人”,他只好跟着“新人们”跑起来。“教育、金融、律所,哪个不加班呢?也许挣得还没有互联网多,人际关系还比互联网更复杂。”他这样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