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户籍,能作为抢人的筹码吗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12月22日 13点39分 PT
共 (2)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l
langren
接近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前几天网上有消息,一线城市也加入了抢人大战。原先是二三线城市抢人大战,都是放宽学历,降低入户门槛。前不久,省会城市福州全面放开入户,零门槛。一线城市的深圳,在前几年就已经放低了入户门槛,只要大专毕业就可入户。现在,广州也在效仿,有七个区准备加入抢人大战,筹码是广州户籍,对象是全日制大专毕业生,年龄28岁以内,名之差异化户籍政策。我纳闷,这抢人到底是抢人才?还是抢劳动力?人才需要抢吗?现在人才走到哪里都有优惠政策,他想到哪里就去哪里,入户都不是问题,想离开就离开,一纸户口束缚不住人才。至于大专毕业生,通街都是,算什么人才?有许多找不到工作(在校不好好学习,学无所成,只想当白领,不想干粗重活),只能打道回府,哪里来哪里去。广州真正缺的是低端人口,许多开店铺的老板,招不到打下手的人。低端人口是广州这座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但又是常常被人忽视的群体。他们并非目不识丁,今日中国的年轻人口,至少也是中专文化水平,他们都有一技之长,只是不入城市管理者的法眼。招不到低端人口,说明你这个城市有问题,不是适合每一个人居住的。低端人口,让我想起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柏子,一个帮人撑船的水手,走南闯北,栉风沐雨,微薄的收入只够上岸寻一夜的快活,不敢想未来。柏子的人生,是飘泊的人生。低端人口,就是城市的飘泊者。户籍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们的就业岗位是流动的,今天在这个城市 ,明天可能在那个城市。因此,人才无需抢,劳动力无需抢
,户籍是否真的可以作为抢人筹码值得怀疑。
前几年广州人大有一份调查报告,广州户籍人口九百多万,非户籍人口比户籍人口多一点点,也是九百多万。这九百多万非户籍人口毫无疑问不是用户籍作筹码抢来的,他们是不请自来的。广州这座城市因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提供了无数就业的机会,所以他们不请自来了。另一个广州,非户籍人口的广州,九百多万人,基本上都是不请自来的。
户籍不是抢人的筹码,却是每一个在广州工作居住的人所需要的。为什么呢?大人不需要广州户籍,小孩需要。没有户籍,入幼儿园难,入小学难。所以,才会有无数的留守儿童,不仅是农村有留守儿童,城市也有。比如广东省的地级城市,地级城市的孩子在广州读书,毕业以后多数选择留在广州和珠三角城市,与同样非户籍外来务工者结婚生子,原有的城市是回不去的了,而小孩不能入园入学,也只好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成为城市户口的留守儿童。这就是户籍成为香饽饽的原因。
户籍成为抢人的筹码,户籍成为稀有之物,说明什么呢?说明城市管理者不作为,庸政懒政。非户籍人口,基本都有稳定的职业,工作几年以后,十年以后,工资收入都具备纳税标准,成为广州这座城市的纳税人,都是广州这座城市GDP的创造者。广州不是没
有钱,广州这座城市的钱多得没地方花 。当然,也在建幼儿园,也在建小学校,但投
入似嫌不足,因为学位仍然紧张。因此,让民企办园办学,作为补充。本应该由国家承担的教育责任,让部分民企分担,总有点说不过去。况且,除了贵族学校,民企办的普通学校,不规范,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让非户籍人口家的小孩入高价园,入高价小学,也与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相背离。这就是城市管理者的不作为,长期的不作为,而且没有改正的迹象。因为,拟议中的差异化户籍政策,就没有想过为非户籍的九百多万广州人口每人印发一张广州户口,所以,才有拟议中的“28岁以内的大专生,12个月的社保”可以入户的抢人政策。这拟议中的差异化户籍政策,对原有存量的九百多万非户籍人口是不公平的,先到的大专生没有优先,后到的有优先,明显的不公平。
现在拟议中的“差异化户籍政策”正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正式版本尚未公布。不妨在未正式公布之前,也来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差异化户籍政策,一个大的缺点就是将28岁以上的大专毕业生排除在外。先毕业的大专生算什么?先毕业的大专生,只能通过积分入户。现在积分入户政策虽然日臻完善,但也有不少大专毕业生,因为在体制外企业就业,在办理居住证,外包五险一金等方面存在疏漏,而导致工作居住十几年都入不了户。先毕业的大专生作为广州这座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在广州工作十多年都没有户口的大有人在。差异化户籍政策,无论如何都应该先解决他们的入户难问题。
二、差异化户籍政策,应该优先解决外地城市户口务工人员的户籍问题。外地城市户口务工人员,他们原本就是城市户口,他们没有可回的乡村,只有回不去的城市。他们与农民工有很大的差别。农民工,你白给他广州户籍,他还不一定要。因为要了城市户籍,就必须放弃农村的户籍。农村户籍是有含金量的,当农民有土地可经营。虽说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但经营权属集体所有,国家要拿土地,先拿钱来。因此,城市郊区的农民,遇到国家征收土地,往往是用麻袋去领钱。领钱以后,政府还优先安排工作。就是偏远地区的农民,也不愿轻易丢了农村户口,丢了农村户口,就少了土地的承包。他们宁愿顶着“背井离乡、抛妻别子、不孝男儿”的沉重压力,也不愿放弃农村户口,宁愿荒了土地,苦了老人、妇女和儿童也不愿放弃农村户口。除非城市户口能换来更多的好处,在城市定居能养活一家人,否则,城市户口对他们没有吸引力。所以,解决农民工的城市户籍,应该排在外来城市户口务工人员之后。另外,本省城市户口的务工人员,也应排在外省城市户口之前。所谓差异化户籍政策,就体现在这些方面。
三、差异化户籍政策不能两刀切。一刀是学历(学历还有全日制和在职之分。),以学历为户籍限制,有违法理。没有学历的人就不能入户?低端人口就不能入户?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服务型人口(这些服务型人口在精英面前就是大专以下学历的人口),也不能入户吗?一刀是年龄(本科45岁之限,专科有28岁之限),请问年龄能代表什么?年龄能代表人才?代表工作能力?都不是。28岁以上的大专毕业生,通过工作磨练和自修,许多人都拿到了本科学历(非全日制),工作能力强,报酬不低,每月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些人比不过28岁以下的大专生吗?还有本科45岁之限,也是莫名其妙——45岁至60岁的人才,多为领导型人才,也要排除在户籍之外?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对夫妇两人均是名牌大学毕业,毕业后在成都铁路局工作,不久,来广州工作。他有技术专利(用在银行安全方面的专利技术),以技术入股过外资企业,后外资跑路,只挣了一套房子。男的后来在韩国三星集团广州公司打工,女的一直在台资企业打工,没有换过单位,就业十分稳定。现在男的在广州一家上市科技股份公司任部门副总。他们应该都算是人才吧?以前属于体制外就业,没有学历优惠入户政策。后来,有了学历优惠政策,又刚好生了第二胎,要罚超生费60万,谁知不久又有了准生二胎的政策,他们因此没有交纳超生费。不交费,没商量,入不了户。近几年完全可以入户了,年龄又超过了45岁界限,还是入不了户。他们一家人只好入了深圳户口。没有在深圳工作过一天,在广州工作二十多年,将青春年华都抛洒在了广州这座城市(他们现在仍处在年富力强阶段),却拿不到一纸广州户口。这样的户籍政策,让人啼笑皆非。这两刀下来,许多应该准予户籍的人口就成了刀下鬼。
四、户籍是一个什么东西?我们在讨论户籍政策的合理性时,不能回避户籍政策的法理之问。
户籍是什么?户籍是一个公共产品,是一个人身份的识别,居住地的识别。凡在一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就应该准予户籍。何谓常住人口?在一个地方长期就业(非临时就业,非单位派出),居住,就是常住人口。从法理上讲,一个人只要具有中国国籍,具有稳定就业,具有社保医保,是纳税人,不是盲流,就有获得工作和居住所在城市户籍的资格。简单地说,是中国人,有稳定就业,就有获得当地户籍的资格。户籍获得的首要条件,就是看在哪里就业。中国人可在中国范围就业,就有在中国范围获得当地户籍的权利。
户籍政策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人口普查。在计划生育政策下,超生的都要罚款。不愿交罚款,许多超生家庭的子女就成为黑人黑户。遇到人口普查了,国家也头痛,只好全部给予户口登记。现在城市户籍登记,也面临相似的问题,面对长期在城市工作居住的人群,是给户口,还是不给户口?不给户口,法理上是说不过去的。因此,修改和完善户籍政策,及时提供户籍这一公共产品,满足常住人口对户籍的需求,就成为当务之急。当然,户籍政策还需面对一些难点,比如城市增容问题,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的增容问题,只有通过增容,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外来务工人口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方面的需求。因此,差异化户籍政策还是有必要的。正视问题,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讲——人口的增容,必须要与城市的硬件设施配套(比如幼儿园、学校、医院)。因此,符合入户政策的人口可能要按时间先后排队等候入户。比如就业时长,或三、五年,或七、八年,或十年以上。当然不需要等到买够社保年龄,等到人家退休才给人家办户口。城市增容不是钱的问题,有就业就有纳税,有纳税就有钱。城市增容不是外来务工者的事,是城市管理者的题中应有之义,责无旁贷。在城市增容达不到理想状态时,排队等候入户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不能是无限期的。是否能够及时提供城市人口需要的公共产品,是否能及时解决常住人口的户籍问题,应该作为城市管理者政绩考核的指标之一。
从国家管理层面讲——人居与户籍必须一致。人在哪里就业和居住,户籍就应该在哪里,居住证与户籍应该合一。好处是:农村户籍的人口,在外就业,必须放弃农村户口,必须放弃对农村资源的占有。放弃以后,多出的农村资源收归国家,给今后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留足空间,给国家持有一定股权的“农业和工贸业公司”创造可能(条件)。——实现户籍自由迁徙。为建立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和大配置创造条件,给经济双循环夯实人力资源基础。哪里需要劳动力,可以从全国范围内配置。人力资源是应该流动的,与之配套的户籍也应该是流动的,户籍随人走,是正题。——给祖国的花朵们健康的成长环境。随父母就业所在地上学的孩子不被歧视,能一视同仁享受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给全国的退休人员开方便之门。现在退休人员每年要到原退休所在地认证,医保卡不能在异地买药,很不方便。——压缩盲流。因为现在的户籍政策,导致城市一半以上的居住人口没有户籍。没有户籍的人,他随便在哪里租房居住,你都管不到,或者很难管到。特别是他们当中的盲流,他们当中好吃懒做专做坏事的人,许多恶性治安案件,都发生在这些人身上。——城市一半人口是外来非户籍务工者,他们为就业所在地城市经济做出了贡献,却享受不到所在地城市的公共福利,享受不到作为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很不合理的。——鼓励生育,必须完善户籍政策。现在新出生人口呈断崖式下跌,有许多因素,其中就有户籍的因素。年轻的育龄夫妇,没有户籍,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讨生活,他们敢生吗?没有户籍,小孩入园难,入学更难。生一胎都难,生二胎更难。谁还敢生第二胎?
户籍,是公民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标志。有户籍,才有国家。户籍与国家的概念是连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长期没有户籍,那么,国家这个崇高的概念在他们心目中就会模糊起来。我爱国家,国家爱我吗?如果国家爱我,为何一纸户籍又如此吝啬呢?
我以上的看法,不一定正确,表达出来,只是供城市管理者参考。我对完善广州的户籍政策寄予希望。我家对面就是政府的街道办事处,每天坐在阳台上就看得见街道办事处外墙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语,看得见镶嵌在大厅墙上“为人民服务”五个鲜红的大字。我想,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是追求社会公正;共产党人的使命是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我举双手支持共产党勤政为民,因为我就是民的一分子。我希望拟议中差异化户籍政策,能让没有户籍的所有外来务工常住人口早日获得广州市户籍。建设一个新广州,让所有外来务工常住人口融入广州,成为新广州人。让广州成为更具经济包容、政治包容、文化包容的城市,让广州成为世人赞美的一流的宜居的国际大都市。
e
edmca
接近 4 年
2 楼
主要原因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前几天网上有消息,一线城市也加入了抢人大战。原先是二三线城市抢人大战,都是放宽学历,降低入户门槛。前不久,省会城市福州全面放开入户,零门槛。一线城市的深圳,在前几年就已经放低了入户门槛,只要大专毕业就可入户。现在,广州也在效仿,有七个区准备加入抢人大战,筹码是广州户籍,对象是全日制大专毕业生,年龄28岁以内,名之差异化户籍政策。我纳闷,这抢人到底是抢人才?还是抢劳动力?人才需要抢吗?现在人才走到哪里都有优惠政策,他想到哪里就去哪里,入户都不是问题,想离开就离开,一纸户口束缚不住人才。至于大专毕业生,通街都是,算什么人才?有许多找不到工作(在校不好好学习,学无所成,只想当白领,不想干粗重活),只能打道回府,哪里来哪里去。广州真正缺的是低端人口,许多开店铺的老板,招不到打下手的人。低端人口是广州这座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但又是常常被人忽视的群体。他们并非目不识丁,今日中国的年轻人口,至少也是中专文化水平,他们都有一技之长,只是不入城市管理者的法眼。招不到低端人口,说明你这个城市有问题,不是适合每一个人居住的。低端人口,让我想起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柏子,一个帮人撑船的水手,走南闯北,栉风沐雨,微薄的收入只够上岸寻一夜的快活,不敢想未来。柏子的人生,是飘泊的人生。低端人口,就是城市的飘泊者。户籍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们的就业岗位是流动的,今天在这个城市 ,明天可能在那个城市。因此,人才无需抢,劳动力无需抢
,户籍是否真的可以作为抢人筹码值得怀疑。
前几年广州人大有一份调查报告,广州户籍人口九百多万,非户籍人口比户籍人口多一点点,也是九百多万。这九百多万非户籍人口毫无疑问不是用户籍作筹码抢来的,他们是不请自来的。广州这座城市因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提供了无数就业的机会,所以他们不请自来了。另一个广州,非户籍人口的广州,九百多万人,基本上都是不请自来的。
户籍不是抢人的筹码,却是每一个在广州工作居住的人所需要的。为什么呢?大人不需要广州户籍,小孩需要。没有户籍,入幼儿园难,入小学难。所以,才会有无数的留守儿童,不仅是农村有留守儿童,城市也有。比如广东省的地级城市,地级城市的孩子在广州读书,毕业以后多数选择留在广州和珠三角城市,与同样非户籍外来务工者结婚生子,原有的城市是回不去的了,而小孩不能入园入学,也只好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成为城市户口的留守儿童。这就是户籍成为香饽饽的原因。
户籍成为抢人的筹码,户籍成为稀有之物,说明什么呢?说明城市管理者不作为,庸政懒政。非户籍人口,基本都有稳定的职业,工作几年以后,十年以后,工资收入都具备纳税标准,成为广州这座城市的纳税人,都是广州这座城市GDP的创造者。广州不是没
有钱,广州这座城市的钱多得没地方花 。当然,也在建幼儿园,也在建小学校,但投
入似嫌不足,因为学位仍然紧张。因此,让民企办园办学,作为补充。本应该由国家承担的教育责任,让部分民企分担,总有点说不过去。况且,除了贵族学校,民企办的普通学校,不规范,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让非户籍人口家的小孩入高价园,入高价小学,也与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相背离。这就是城市管理者的不作为,长期的不作为,而且没有改正的迹象。因为,拟议中的差异化户籍政策,就没有想过为非户籍的九百多万广州人口每人印发一张广州户口,所以,才有拟议中的“28岁以内的大专生,12个月的社保”可以入户的抢人政策。这拟议中的差异化户籍政策,对原有存量的九百多万非户籍人口是不公平的,先到的大专生没有优先,后到的有优先,明显的不公平。
现在拟议中的“差异化户籍政策”正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正式版本尚未公布。不妨在未正式公布之前,也来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差异化户籍政策,一个大的缺点就是将28岁以上的大专毕业生排除在外。先毕业的大专生算什么?先毕业的大专生,只能通过积分入户。现在积分入户政策虽然日臻完善,但也有不少大专毕业生,因为在体制外企业就业,在办理居住证,外包五险一金等方面存在疏漏,而导致工作居住十几年都入不了户。先毕业的大专生作为广州这座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在广州工作十多年都没有户口的大有人在。差异化户籍政策,无论如何都应该先解决他们的入户难问题。
二、差异化户籍政策,应该优先解决外地城市户口务工人员的户籍问题。外地城市户口务工人员,他们原本就是城市户口,他们没有可回的乡村,只有回不去的城市。他们与农民工有很大的差别。农民工,你白给他广州户籍,他还不一定要。因为要了城市户籍,就必须放弃农村的户籍。农村户籍是有含金量的,当农民有土地可经营。虽说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但经营权属集体所有,国家要拿土地,先拿钱来。因此,城市郊区的农民,遇到国家征收土地,往往是用麻袋去领钱。领钱以后,政府还优先安排工作。就是偏远地区的农民,也不愿轻易丢了农村户口,丢了农村户口,就少了土地的承包。他们宁愿顶着“背井离乡、抛妻别子、不孝男儿”的沉重压力,也不愿放弃农村户口,宁愿荒了土地,苦了老人、妇女和儿童也不愿放弃农村户口。除非城市户口能换来更多的好处,在城市定居能养活一家人,否则,城市户口对他们没有吸引力。所以,解决农民工的城市户籍,应该排在外来城市户口务工人员之后。另外,本省城市户口的务工人员,也应排在外省城市户口之前。所谓差异化户籍政策,就体现在这些方面。
三、差异化户籍政策不能两刀切。一刀是学历(学历还有全日制和在职之分。),以学历为户籍限制,有违法理。没有学历的人就不能入户?低端人口就不能入户?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服务型人口(这些服务型人口在精英面前就是大专以下学历的人口),也不能入户吗?一刀是年龄(本科45岁之限,专科有28岁之限),请问年龄能代表什么?年龄能代表人才?代表工作能力?都不是。28岁以上的大专毕业生,通过工作磨练和自修,许多人都拿到了本科学历(非全日制),工作能力强,报酬不低,每月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些人比不过28岁以下的大专生吗?还有本科45岁之限,也是莫名其妙——45岁至60岁的人才,多为领导型人才,也要排除在户籍之外?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对夫妇两人均是名牌大学毕业,毕业后在成都铁路局工作,不久,来广州工作。他有技术专利(用在银行安全方面的专利技术),以技术入股过外资企业,后外资跑路,只挣了一套房子。男的后来在韩国三星集团广州公司打工,女的一直在台资企业打工,没有换过单位,就业十分稳定。现在男的在广州一家上市科技股份公司任部门副总。他们应该都算是人才吧?以前属于体制外就业,没有学历优惠入户政策。后来,有了学历优惠政策,又刚好生了第二胎,要罚超生费60万,谁知不久又有了准生二胎的政策,他们因此没有交纳超生费。不交费,没商量,入不了户。近几年完全可以入户了,年龄又超过了45岁界限,还是入不了户。他们一家人只好入了深圳户口。没有在深圳工作过一天,在广州工作二十多年,将青春年华都抛洒在了广州这座城市(他们现在仍处在年富力强阶段),却拿不到一纸广州户口。这样的户籍政策,让人啼笑皆非。这两刀下来,许多应该准予户籍的人口就成了刀下鬼。
四、户籍是一个什么东西?我们在讨论户籍政策的合理性时,不能回避户籍政策的法理之问。
户籍是什么?户籍是一个公共产品,是一个人身份的识别,居住地的识别。凡在一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就应该准予户籍。何谓常住人口?在一个地方长期就业(非临时就业,非单位派出),居住,就是常住人口。从法理上讲,一个人只要具有中国国籍,具有稳定就业,具有社保医保,是纳税人,不是盲流,就有获得工作和居住所在城市户籍的资格。简单地说,是中国人,有稳定就业,就有获得当地户籍的资格。户籍获得的首要条件,就是看在哪里就业。中国人可在中国范围就业,就有在中国范围获得当地户籍的权利。
户籍政策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人口普查。在计划生育政策下,超生的都要罚款。不愿交罚款,许多超生家庭的子女就成为黑人黑户。遇到人口普查了,国家也头痛,只好全部给予户口登记。现在城市户籍登记,也面临相似的问题,面对长期在城市工作居住的人群,是给户口,还是不给户口?不给户口,法理上是说不过去的。因此,修改和完善户籍政策,及时提供户籍这一公共产品,满足常住人口对户籍的需求,就成为当务之急。当然,户籍政策还需面对一些难点,比如城市增容问题,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的增容问题,只有通过增容,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外来务工人口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方面的需求。因此,差异化户籍政策还是有必要的。正视问题,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讲——人口的增容,必须要与城市的硬件设施配套(比如幼儿园、学校、医院)。因此,符合入户政策的人口可能要按时间先后排队等候入户。比如就业时长,或三、五年,或七、八年,或十年以上。当然不需要等到买够社保年龄,等到人家退休才给人家办户口。城市增容不是钱的问题,有就业就有纳税,有纳税就有钱。城市增容不是外来务工者的事,是城市管理者的题中应有之义,责无旁贷。在城市增容达不到理想状态时,排队等候入户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不能是无限期的。是否能够及时提供城市人口需要的公共产品,是否能及时解决常住人口的户籍问题,应该作为城市管理者政绩考核的指标之一。
从国家管理层面讲——人居与户籍必须一致。人在哪里就业和居住,户籍就应该在哪里,居住证与户籍应该合一。好处是:农村户籍的人口,在外就业,必须放弃农村户口,必须放弃对农村资源的占有。放弃以后,多出的农村资源收归国家,给今后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留足空间,给国家持有一定股权的“农业和工贸业公司”创造可能(条件)。——实现户籍自由迁徙。为建立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和大配置创造条件,给经济双循环夯实人力资源基础。哪里需要劳动力,可以从全国范围内配置。人力资源是应该流动的,与之配套的户籍也应该是流动的,户籍随人走,是正题。——给祖国的花朵们健康的成长环境。随父母就业所在地上学的孩子不被歧视,能一视同仁享受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给全国的退休人员开方便之门。现在退休人员每年要到原退休所在地认证,医保卡不能在异地买药,很不方便。——压缩盲流。因为现在的户籍政策,导致城市一半以上的居住人口没有户籍。没有户籍的人,他随便在哪里租房居住,你都管不到,或者很难管到。特别是他们当中的盲流,他们当中好吃懒做专做坏事的人,许多恶性治安案件,都发生在这些人身上。——城市一半人口是外来非户籍务工者,他们为就业所在地城市经济做出了贡献,却享受不到所在地城市的公共福利,享受不到作为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很不合理的。——鼓励生育,必须完善户籍政策。现在新出生人口呈断崖式下跌,有许多因素,其中就有户籍的因素。年轻的育龄夫妇,没有户籍,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讨生活,他们敢生吗?没有户籍,小孩入园难,入学更难。生一胎都难,生二胎更难。谁还敢生第二胎?
户籍,是公民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标志。有户籍,才有国家。户籍与国家的概念是连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长期没有户籍,那么,国家这个崇高的概念在他们心目中就会模糊起来。我爱国家,国家爱我吗?如果国家爱我,为何一纸户籍又如此吝啬呢?
我以上的看法,不一定正确,表达出来,只是供城市管理者参考。我对完善广州的户籍政策寄予希望。我家对面就是政府的街道办事处,每天坐在阳台上就看得见街道办事处外墙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语,看得见镶嵌在大厅墙上“为人民服务”五个鲜红的大字。我想,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是追求社会公正;共产党人的使命是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我举双手支持共产党勤政为民,因为我就是民的一分子。我希望拟议中差异化户籍政策,能让没有户籍的所有外来务工常住人口早日获得广州市户籍。建设一个新广州,让所有外来务工常住人口融入广州,成为新广州人。让广州成为更具经济包容、政治包容、文化包容的城市,让广州成为世人赞美的一流的宜居的国际大都市。
主要原因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