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破五唯”后,科研绩效考核为何仍遭不少教师非议?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12月6日 22点51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w
wmrencai
接近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Facebook
让子弹慢一点飞:论科研绩效
作者 | 李明阳(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快到年底了,许多高校又开始进行年终科研绩效统计。
科研绩效与教师收入、职称级别升降、研究生导师资格去留密切相关,故而高校的辛勤园丁无不重视。
在这“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年代,讨论废除科研绩效已经变得不现实,普通教师所能做的,只能是适应这种工厂化、商业化运作的管理体制。
笔者不少朋友在高校工作,经常在微信群里讨论大学绩效考核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的科研绩效指标体系,客观地说,在有关部门三令五申的文件精神指导下,包含的范围已经大大超出了“五唯”的范围。
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科技推广、政策建议、大学生竞赛、知识产权转让的指标也不断增加,基本囊括了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
然而,与政策制定的初衷相反的是,这样一套貌似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遭到了不少教师的非议, 原因主要在这样几个方面:
1、绩效指标偏高,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教师的实际能力范围。
如果不用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方法,即使采取牺牲教师健康、抛弃正常家庭生活的“996”、“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也难以完成学校下发的绩效。
一些“双一流”学校优势学科的科研绩效,甚至高达学校规定的10倍,即使连国家重点学科的普通教师也难以完成居高不下的绩效。
2、变动频繁,朝令夕改。
一些学校设立专门负责制定调整科研绩效的发展规划处,主要职责就是研究各项高大上工程排名的指标体系、分析各种提升学校排名的达标捷径、政策手段。
相当一部分高校每年都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调整。一旦发现教师某项指标完成情况不够好,第二年马上会调低该项指标分值。
如果前一年教师指标完成情况良好,第二年会大幅度调高科研绩效完成基数。
3、不同类型指标权重相差悬殊,科学性偏低。
总体而言,科研项目、高大上SCI论文权重高、分值大,教学、社会服务权重小、分值
低,导致实际工作中的唯论文、唯项目、轻教学倾向愈演愈烈。
当然,管理者在制定指标权重的时候,也根本没有考虑到科学性高低的问题,完全是对标高大上工程指标体系、简单跟风的结果。
4、绩效完成情况受外界方针政策影响较大。
笔者朋友所在的学校,往年靠一些无法转让、虚假转让的专利勉强完成学校规定的绩效定额。今年在财政部、科技部新政影响下,专利申请获批数量大幅度下降,专利带来绩效分值大大缩水。
很多高校的SCI论文绩效点根据分区制定,分区发生调整,绩效点也会发生变化。
按照去年的分区方法,笔者的另外一个朋友今年好不容易完成学校的绩效点,哪想到发表的论文降级了,今年又难以达标。
生态学有个“中等干扰”理论,大意是说,适度的干扰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强度过大、频次过高的扰动,则会摧毁整个生态系统。
如果将急功近利的科研绩效比作一种扰动,同样会对高校科研生态系统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认真分析最近几年高校出现的乱象,莫不与这种急功近利的科研绩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人性的角度,在生活成本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希冀戴着年年绩效考核的精神枷锁、时时受到降职降薪威胁、拿着低廉基本工资的园丁,会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投身科研创新、满腔热情投身教书育人,是不现实的。
让子弹哥慢一点飞吧,为了中国科研的光明未来,也为了在高校求学的数千万莘莘学子!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Facebook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Facebook
让子弹慢一点飞:论科研绩效
作者 | 李明阳(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快到年底了,许多高校又开始进行年终科研绩效统计。
科研绩效与教师收入、职称级别升降、研究生导师资格去留密切相关,故而高校的辛勤园丁无不重视。
在这“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年代,讨论废除科研绩效已经变得不现实,普通教师所能做的,只能是适应这种工厂化、商业化运作的管理体制。
笔者不少朋友在高校工作,经常在微信群里讨论大学绩效考核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的科研绩效指标体系,客观地说,在有关部门三令五申的文件精神指导下,包含的范围已经大大超出了“五唯”的范围。
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科技推广、政策建议、大学生竞赛、知识产权转让的指标也不断增加,基本囊括了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
然而,与政策制定的初衷相反的是,这样一套貌似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遭到了不少教师的非议, 原因主要在这样几个方面:
1、绩效指标偏高,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教师的实际能力范围。
如果不用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方法,即使采取牺牲教师健康、抛弃正常家庭生活的“996”、“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也难以完成学校下发的绩效。
一些“双一流”学校优势学科的科研绩效,甚至高达学校规定的10倍,即使连国家重点学科的普通教师也难以完成居高不下的绩效。
2、变动频繁,朝令夕改。
一些学校设立专门负责制定调整科研绩效的发展规划处,主要职责就是研究各项高大上工程排名的指标体系、分析各种提升学校排名的达标捷径、政策手段。
相当一部分高校每年都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调整。一旦发现教师某项指标完成情况不够好,第二年马上会调低该项指标分值。
如果前一年教师指标完成情况良好,第二年会大幅度调高科研绩效完成基数。
3、不同类型指标权重相差悬殊,科学性偏低。
总体而言,科研项目、高大上SCI论文权重高、分值大,教学、社会服务权重小、分值
低,导致实际工作中的唯论文、唯项目、轻教学倾向愈演愈烈。
当然,管理者在制定指标权重的时候,也根本没有考虑到科学性高低的问题,完全是对标高大上工程指标体系、简单跟风的结果。
4、绩效完成情况受外界方针政策影响较大。
笔者朋友所在的学校,往年靠一些无法转让、虚假转让的专利勉强完成学校规定的绩效定额。今年在财政部、科技部新政影响下,专利申请获批数量大幅度下降,专利带来绩效分值大大缩水。
很多高校的SCI论文绩效点根据分区制定,分区发生调整,绩效点也会发生变化。
按照去年的分区方法,笔者的另外一个朋友今年好不容易完成学校的绩效点,哪想到发表的论文降级了,今年又难以达标。
生态学有个“中等干扰”理论,大意是说,适度的干扰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强度过大、频次过高的扰动,则会摧毁整个生态系统。
如果将急功近利的科研绩效比作一种扰动,同样会对高校科研生态系统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认真分析最近几年高校出现的乱象,莫不与这种急功近利的科研绩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人性的角度,在生活成本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希冀戴着年年绩效考核的精神枷锁、时时受到降职降薪威胁、拿着低廉基本工资的园丁,会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投身科研创新、满腔热情投身教书育人,是不现实的。
让子弹哥慢一点飞吧,为了中国科研的光明未来,也为了在高校求学的数千万莘莘学子!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