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动的offer想到六年前的自己

d
dailu
楼主 (未名空间)

看了第一期,很现实,但还是隐隐引起生理不适。先说说我自己吧,五院本科+本校学
硕,一年海外交流无学位,读书轨迹算是老老实实。硕士期间跟着女神导师做了三个国家项目(多是辅助工作,但导师非常好愿意挂我名)。又在老师的帮助下,以自己第一作者导师第二作者发了C刊(当时为读博做准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放弃读博)。凭借
着导师的帮助,研二拿了国奖(我们的导师像妈妈一样,她对每个学生都尽心尽力,是我们学校很出名的美女博导。我们的同门们有进了外交部、国际组织、国际仲裁庭、也有去了红圈所、外资所、中级法院等不错的单位)。我的简历虽不闪亮,但自认也还能够拿出手。

2014年下半年,研三上学期和谈了五年的男朋友领证(他满25,经部队批准可以结婚,是的,我是军嫂,和老公一直异地),年末在定居城市着手找第一份工作。一开始是一家红圈主任团队,带教律师很真诚,告诉我半年试用期,半年后考核是否留用,工作范围为IPO等非诉业务,不接触诉讼业务,试用期工资5000加中午一餐。此外还有一家大
所高伙团队,试用期四个月,工作范围为诉讼及顾问单位的常法。这完全是两条不同的路。那会儿我的室友以及同级同门已经提前几个月去了红圈实习,IPO非诉,我比较细
致的了解了非诉的工作内容,当时潜意识就觉得非诉会离法律思路越来越远;长时间的伏案码字、加班、出差并不适合我目前已婚且长期分居一个月见两次的生活现状;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当时的我认为非诉很多是模板化、格式化工作,在投行券商带领下,律师自身的作用不大,几年后业务技能上恐有瓶颈(无意冒犯非诉律师,只是当时的个人想法,多有得罪请见谅)。若选择诉讼,相关的投资并购等非诉业务也是能做的,但是诉讼技巧不会丢(后来我在做诉讼的同时,也会为上市公司顾问单位做并购投资等专项服务,也接触投行和券商)。然后再看看大所,有诉讼也涉及一些非诉业务,牌子在全国也知名,又有熟悉的师兄师姐,于是决定舍弃红圈去大所。(但现在和红圈的带教律师及团队关系也非常好,业务上时不时也帮忙)

说下这个大所的面试,大致问了几个专业问题,比如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类的流程、相关司法解释,以及一些争议解决中的问题,然后就是私人情况,了解的比较详细,比如什么时候结婚的,打算什么时候要小孩,家庭经济情况,未来三年家人能否给予经济支持,以及在本地是租房还是买房。我的专业情况及家庭情况他们比较满意,所以当场就定了,下午办理了入职。

接着就开启了我目前为止遭受过的人生最大煎熬。现在一想起还是有点难受,很心疼当时的自己但是比前些年释怀太多。

接着就具体说说大所工作。

大所整体风格是严肃、保守、严谨的,很像心动offer里君合所展现出来的风格,但没
君合高端。每个团队会因合伙人的风格而有细微差异,但都大差不差。恰好我在的团队风格尤为保守。团队分为合伙人、主办律师、律师助理、行政人员,每个主办律师配备2-3名固定律助,定期进行轮换。律助除了辅助主办律师工作,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审
理、草拟合同。律助里面有1-2名律助主管,所有律助审核的合同全部经律助主管统一
复审后再发往顾问单位。除合伙人和主办律师外,律助均无固定工位,每天上下班自带电脑和各类案卷资料,因此对于每天要挤早晚高峰一小时地铁的我(那会儿不会开车)来说简直是折磨,上班四个月,电脑包的皮质手提带已全部磨破,那会儿电脑都挺重的,再加上案卷材料,到现在我的腱鞘炎都挺严重,腕关节受损,左手不能提太重的东西。每天基本要加班到10点过,凌晨一两点也是常态,周末基本能休息一天就不错了,甚至春节期间还要轮番值班🙄当然这些身体上的累都是可以忍受的,毕竟选择律
师这行都需要有加班的觉悟,并且在长期高强度的加班中也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心动offer里面,丁辉写错了事务所名称,排名第八,我可太理解了。有天合伙人把我
们叫到会议室,让我们写事务所全称,因为在前一天发客户的邮件中,有助理将事务所名字写错一个字,这个助理第二天被解雇了,对于事务所来讲,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事,合伙人给我们讲了事务所名字的由来,以及申请这个名字耗费了多大力气,最后衍生到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上。那天的测验还好其他助理全部通过,但给初入社会的我带来了冲击,严谨中的无情、压抑、严酷。

冲击仅仅才开始。入职后合伙人将我分配与一位白白胖胖的女律师做助理,女律师看起来慈眉善目,笑眼弯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也给人很职业的感觉,她是主办律师中资历和能力排名第二的,我暗自庆幸自己跟了一位有能力又有亲和力的女律师,下定决心再苦再累都要好好干熬出头。团队还有几名女律师,其中有一位是标准白富美,因为长得冷艳,看起来很有攻击性,实际是她不会骂你也不会给你难看,因为她自身的优越条件,她都不屑于搭理你,因此反而是最没有攻击性的一位。团队有名男律师,虽然脾气火爆,但是对事不对人,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是对助理最好的一位,我到现在依然很敬重他。

说回带我的律师,我以为我遇到像我导师一样的良师,和她的相处中,我渐渐感觉开始变味。比如,一开始她让我去楼下便利店买指定品牌指定口味的咖啡,我说楼下便利店没有了(并拍了照为证),可以换一种口味试试吗,她就让我找到为止再回办公室;比如她问我家住哪个小区,拍婚纱多少钱,去哪里度的蜜月(她比我大九岁,但结婚不久),我如实相告后,她没有说话,面无表情,具体何意我想我们都懂;又比如某天她带我去客户单位的楼盘,只告诉我在某立交桥辅道等她,辅道那么长我问她具体定点位置,她说辅道就是辅道,哪有什么具体位置,然后我在大冬天早上提着电脑包穿着高跟鞋在辅道上狂奔;又比如第一次她带我出去,她不会告诉我车牌号,只告诉我一辆白色雷克萨斯,当我询问车牌是多少时,她嘴角上扬说雷克萨斯你认识吗…我开始意识到我被针对了,我反复想过我到底哪里得罪她了,在我离职前我知道了这个可笑的原因,她说你太软弱了,你没有律师的气场,你不适合当律师,我们需要的是直接能上手的律师,不需要一个从头开始学的人,你可以去国企试试。是的,她明里暗里不止一次告诉我“你不适合当律师”。后来的工作中,也是各种嫌弃我做的不多,效率不高(这一点我不反对,并且目前为止我也赞同,那会儿确实工作效率低了,给她工作应该造成了不便,或者说没有达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后来她也厌倦了遮遮掩掩吧,隔三差五去合伙人那里告我,比如我吃完午饭碰到她,没和她打招呼(当时在事务所楼下,我和一群律助一起,几名主办律师走过来,我们都是一起打的招呼,我只单独给她打招呼未免太傻逼了吧);比如晚上加班,我一点过就睡了,丢下她一个人加班到三点(我请示了她,她说可以去睡了,好吧,我的请示一开始就是错的,太没眼见力了);又比如我和她出去办事,我穿的是平跟皮鞋,没穿高跟鞋🙄着装不规范;再比如拖着我出去陪她买
手机,结果出停车场找不到停车卡,把我一顿骂,最后在她座位下找到了…每次投诉扣200,我工资一个月满打满算1700(本科1300),扣的所剩无几。工作上就还好,没有
出过什么错,挑剔最多的就是做事慢。那段时间我一回到家要加很晚的班,身体很累但是心更累,因为我不知道第二天又是面对怎样的挑剔和羞辱(最严重的一次,当着整个办公室的面把资料扔我身上,而且那天我工作也没犯错,仅仅只是因为她工作原因被合伙人骂了,我眼泪在眼眶打转,但忍住没流下来。我原生家庭虽算不上非常富裕,但也算小康,婆家条件比我家好太多,公婆都享受国家疗养待遇,尚且对我关怀备至宽容有佳,从小到大我没受过这样的侮辱)。电话里常常把负面情绪发泄到老公身上,那段时间我和老公的感情是我们这十多年来最差的时期,我有些抑郁,我本来是非常怕鸡的人,看都不敢看一眼,电视里的也不敢看,卡通图片都不行,那段时间我敢看甚至都敢摸,就离变态不远了。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我在批注合同时写了个“需”字,带教律师说应该是“须”,我说好的马上修正,但是我嘴贱多说了一句,其实“需”字也解释的通(我会回嘴也是长期被压制的原因,那会儿心里就是不吐不快)。然后多米诺骨牌便倒塌了,她开始狂躁了,和几个主办律师吐槽我,说我竟敢顶嘴,又去合伙人那里告发我。合伙人是个很严厉的人,但是客观来讲,也是个好人,愿意栽培年轻人。后来合伙人决定由另一个男律师带我,就是前文提到过的男律师,他是团队排第一的主办律师。当天他就找我谈心,聊了很多,说之前带我的律师性格就是那样,清高一点对谁都看不上(这些主办律师之间恩怨情仇也是很精彩),现在他来带我,主攻诉讼,虽然他没做到合伙人的位置,但他自认是一个没有坏心眼的人,业务能力也还过关,所以让我好好调整心态,我学习不错,会有不错的发展。这番话今天想起依然很感动很温暖。我仔细思考了一晚,衡量了利弊,也因为年轻气盛,虽然大所平台不错,我跟着新的带教律师也能学到很多,但我不愿意和一个一直羞辱我的人继续合作(现在恍然明白我是被pua了),第二天我辞职了,学到了不少,各种意义上。

之后我老公休冬常假,到处玩了一个多月,年中把婚礼办完,去了一家精品所,人不多但业务较高端。老板是中国第一批执业律师,经常担任各仲裁案件首席仲裁员,是我现实生活中遇到过最具人格魅力的人之一。对待手下的律师非常好,除了从业务技能上带我们,也愿意给我们机会自己发展客户,所以现在我是固定授薪+自己较固定案源。17
年我家装修,时不时去工地,老板鼎力支持,一次工资没扣。19年怀孕产假休了接近一年,工资奖金一分没少,娃出生后,第一时间将娃的图片发过去,老板立马发了个大红包,说自己多了个漂亮的小外孙女儿。今年上半年产后复工,也是尽量给予支持,因为离家非常近,中午都会抽时间回家陪陪孩子。现在我的工作、生活幸福感满满。

我总结的经验就是,择业还是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要一味迷恋红圈或大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毕竟我们不仅只有工作,还有家人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