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获得科研项目、经费门槛低一些,评价标准高一些

w
wmrencai
楼主 (未名空间)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7 月 31 日,科技部正式公布 19 号令《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自
2020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明确了 5 类违规主体,尤其是对于第三方的科学技术服务机构及工作人员,这是首次见到把范围的工作人员纳入违规主体里的;也明确了 6 类
违规行为的具体行为,并且针对 6 类违规行为出了 10 大处理措施。

对于这一规定,有的人认为使得原来的“打招呼”等一些问题从不道德行为变成违规违法行为,能够起一种震慑作用,应该会带来一些改变;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治标不治本”,最终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难以实施。

近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以“科技部 19 号令-科研
乱象的解毒剂还是止痛药?”为主题,组织了专题讨论会。

来自一线的科研学者、领域专家、知名院士以及社会关注科技发展的相关人士通过线上线下,汇聚在一起,从 19 号令发布之后是否能落地、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进行讨论。

此外,大家还从科研乱象的本质出发,探讨标本兼治的方法路径,提出要用“法”、“规”、“情”分类厘清不同的问题。现场讨论积极热烈、观点新颖而发人深省。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张晓东从国际视野深入解读为什么会出现“科研乱象”这个问题,分析了违规事件为什么遏制不住。简而言之,目前“违规”的规模已经扩展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不“违规”就会受到不公平待遇,这种规模使得这个行为在大家已经不是一种不道德了。而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张晓东认为主要来自体制和文化。
从体制上看,科研资源的分配与各种奖项、人才计划密切相关,争取各种奖项与科研项目关系到科研人员及其单位的切身利益。从文化上看,中国是人情社会,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关系高于制度的规定,于是过程中必然产生不确定性,不严格性和不公平性。
在这样一个“身份社会”、“人情社会”中,评审制度怎么来进行?张晓东为此提了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在评审中用制度将“人情社会”分离?第二,如何让大学环境中多一些安宁和自主,少一些不良的行政干预?第三,如何摆脱肤浅甚至误导的量化排名评估?对于这些问题,他坦言,“目前我也没有结论。”

同时,他也建议让获得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门槛低一些,但是要大大提高评价科研成果的标准。少一些所谓的“人才项目奖项”,多一些时间做工作。体制要引导科研人员做真正的有影响的科研,这个体制可以做到的。这样这种“违规”会大大下降,而且真正的“智者”不会靠违规换来,学者应该“热爱真理的荣誉要胜过热爱人的荣誉。”
科研管理要严肃与宽容并重
“自律的科技生态要在“他律”的监控下才能形成。严明的纪律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清晰的规矩是万万不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国杰这样说到。关于李国杰院士的发言全文请查阅学术头条往期内容:李国杰院士谈科技部“19号令”:严肃与宽容

2017 年 4 月,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发现 2012 年至 2016 年间,有 107 篇刊登在《
肿瘤生理学》期刊上的论文涉嫌“同行评审”造假,宣布这些来自中国的论文集中撤稿。这也是“19号令”的由来之一。

李国杰谈了自己的两点感想。第一点是,良好的学风主要靠引导,不是管出来的。不违规是及格的标准,严惩科技违规的是发展科技的必要条件。要相信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在兢兢业业的做科研,不是在有意造假。至于申请人才帽子、评奖时“打招呼”托人帮忙,确实很普遍。这是一股必须刹住又很难根绝的歪风。第二点感想是科技界更迫切需要的是宽容。辨别一个科研成果的真伪和价值是很细致的事情,既要宽容又要耐心。探索性的基础研究要想获得奇葩的果实,就要不拘一格的“广种”,充分地信任和包容,突破现有思维的边界。

“总之,如果把所有的科研都当成修桥修路一样的包工队来管,违规的事肯定会减少,科技是否真的上去了就难说了。”

理清内在逻辑,管好科研经费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黄铁军认为,科研不正之风的一个典型表现是原本应该追求卓越,却变成了追求名利。“经费猛于虎,如果用不好,就会反噬科研,吃掉国家的创新精神。”
现在有一个非常扭歪曲的逻辑:经费多项目多居然与科研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画上了等号。这种不正之风危害极大,一是改变了科研投向,造成投入多,产出少;二是浪费科研人员的精力,“打招呼不一定通过,不打招呼肯定通不过。”三是毒害青年人才,刚刚进入学术圈的青年不“打招呼”路子就没法往前走。

黄铁军强调,我们应该思考几个问题:科研项目到底为了什么?我们该支持什么东西?谁该负责任?黄铁军建议,提出明确科研经费的责任,首先要把科技项目分类管理,自由探索项目和目标导向项目。两者的管理方式和责任主体完全不同。自由探索类项目是原始创新的主要来源,要发挥科研人员主观能动性,研究方向和内容由科研人员选定,评审专家和管理部门应该尽量少干预,因此,这类项目经费的责任主体是科研人员,科研管理的任务是优秀科研人员的遴选和动态淘汰。
另一类是目标导向项目,需要从国家和行业需求出发,确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设立的项目是否有价值,责任在管理部门和专家组,管理采用类似企业合同的方式约定和执行,通过竞争方式择优选择科研团队。
此外,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要对经费要有敬畏之心。“比的不是钱多钱少,而是贡献的多少;多占是耻辱,浪费即违规”,要树立这样的规矩意识,不要被经费猛虎吃掉了。

专家学者积极谈论,精彩发言摘录

与会的多位专家学者也在本次讨论中提出了一些对“19 号令”的疑惑与自己的感受,
学术头条摘录了部分学者的精彩发言:(以下隐去姓名)
所谓科研乱相,是病入膏肓还是发展阶段而已?

A:目前科研的很多问题主要是由于时间积累不够,属于发展阶段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和改革解决;我认为“19 号令”至少起到警醒作用。没有区分清楚科研是目
标管理还是过程管理,就无法发挥科研共同体作用。法制角度看,科研经费的法律属性是什么,合同法处理还是行政法处理?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B:我认为中国科研已经病入膏肓。核心问题是科学定义问题,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错误的定义认知导致科研经费浪费及乱象。过程管理有问题,不产生结果就觉得无法判断论文结果是否科学结果。应该要用科学评价科学,工程评价理论。圈子评议会把原始创新评掉。

C:现在科研的问题,某种程度是现在媒体发达,很多声音被放大了;不同的方法,适
应不同的社会阶段;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吸引人才投身科研。但是仅 19 号令这样的规则是不够的,整个社会的功利主义都要有改变。孤立要求科研界的风轻云淡是不现实的。

D: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对于科研乱象要抓住底线问题,对于底线问题不能松,比如
财务是个底线问题。虽然问题很严重,但并不代表中国就完蛋了,中国科研还在发展阶段。从最近 AI 方面的报告来看,中国的科技发展还是有进步、有竞争力的。但最终还是要结果导向,要像北斗一样做出事实来。

科研乱象的标和本是什么?19 号令治标还是治本,还是标本兼治?

A: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是普遍规律,那么现在社会对科技的高期盼是否合理?所有的
国家都有科技精神和科技规范的问题,中国是有独有的问题,但其他国家也都各自有过程。用法和规能治的,多为标,划红线;情的问题可能才涉及到真正的本,让科研人员有回归初心的出发点。体制改革和科研伦理规范、科学精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后者发达国家已经做的比较全面。法规托底,教育塑造。

B:科研腐败最终可能要靠法律来制约。19 号令里提到的问题,哪些应由法来管,法、
规、情还是要厘清。19 号令还是没有分清的。

C:应该标本兼治。19 号令对治标肯定有用,各单位都遵守的话假以时日会有效果。改
革正在路上,政府、团体、个人都提更好的做法和建议,还是有希望的。从科技口切入改变关系文化,建设风清气正的环境尤其是有希望的。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