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军队科研岗大量扩招硕博,超高待遇引发热议

w
wmrencai
楼主 (未名空间)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最近,因疫情推迟了的 2020 年军队文职考试公告陆续发布。6 月 17 日,博士岗位网上报名正式开始。
图片来源:军队人才网
过去两年,文职考试相较于其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今年疫情影响,工作难找,加上军队文职考试出现了一些变化,这才被炒得热闹哄哄。不过再怎样如火如荼,文职招考的硬条件一直在那里,丝毫没降低。
虽然今年在招考人数上完爆历年规模,扩招比例高达 38%,北京更是再创新高,扩招达到 55%,但对应的岗位要求仍然很多,政治要过硬,学历也不能低。
以军事医学科学院招聘的科研口军队文职为例,即便性别限制少了,可学历要求一点也没少。多数岗位要求博士学历,几乎全都需要硕士以上学历,有不少还专门注明: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
图片来源:军队人才网
面对军方如此大量的高层次人才需求,部分网友依旧「酸」出了屏幕,整齐划一的「我不配」,以及「一来没文化,二来性别不对,三来经验不足」的无奈与心酸透露出很大部分人报考无门的心态。
其实很多学霸倒是不怕学历这道门槛,更多的,恐怕还是不知道这些岗位是怎么回事。

此次招聘单位的科研实力雄厚
还是以科研向的岗位为例,敢要这么多硕博士,其背后的实力肯定是不打折扣的。
这次招聘的军事医学科学院,是医学领域一支实力顶尖的翘楚队伍。大名鼎鼎的 307
医院就隶属于此。
在几十年历史上,这里还先后培养了 27 名两院院士,现有 4 位中科院院士和 5 位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有 9 个医学相关研究所,15 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25 个
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拥有国际、国家和军队级各类实验室、中心和大科学设施等科研平台 41 个,还拥有亚洲最大的医学昆虫标本馆和亚洲唯一的军事医学病理博物馆。
军事医学科学院隶属于军事科学院。
军事科学院创建于 1958 年,在 2017 年进行了调整组建,目前下属八个研究院,以及一个研究生院和两个中心。如果说原来的军事科学院相当于中国社科院的话,那么新的军事科学院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在军队的集合体,是全军科研的「航空母舰」。
图片来源:海淀区政府官网

所以,军事科学院是个非常厉害的科研巨无霸,是货真价实的「办实事,不扬名」。

入职需通过军队文职招考
学霸们如果想进入这么厉害的科研院所,要先通过军队文职招考。
军队文职招考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从 2018 年才刚刚开始,每年 3 月报名,4 月考
试。岗位很多,需要的专业非常多,各行各业都能找到位置。
图片来源:军队人才网
不仅岗位多,需要的人也多,三年来,岗位数量成倍增加。2018 年全国 7144 个岗位
,9297 人;2019 年 15193 个岗位,19523 人;今年岗位有 20197 个,招收人数
27073 人。

从报考指南看,招录的岗位都有编制,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但未必有军籍:在军队层面,文职人员是在军队编制岗位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非现役人员,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
除了编制之外,待遇也不错。
文职人员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基本津贴补贴、特殊津贴补贴、奖励工资。以这次招考到北京市专业技术岗位的高校毕业生为例:本科生每月工资约为 11000 元左右,硕士
研究生约为 12000 元左右,博士研究生约为 15000 元左右。
这还不包括对应国家政策的各种隐性福利。工资以外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都很充分,还有住房补贴。
因为招录考试比较新,报考人数逐年扩增,所以总体上来看,成功率很高。具体报考流程,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差不多:
报考人员根据已发布的招考信息,报名。通过资格初审人员可参加全军招考统一考试;根据分数线,按照招考岗位入围比例,确定考试入围人员名单;组织面试和体检;根据笔面试成绩和体检情况,确定预选对象;最终实施政审考察。
更多报考信息,可参阅军队人才网的报考导图:http://81rc.81.cn/news/2020-06/15/content_9834546.htm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今年针对博士的招录,免去了笔试环节,直接进行面试。
这完全在情理之中,毕竟学历越高,针对他们考核的内容就要适当灵活变化。侧重于综合素质和全面考察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去军队搞科研,你愿意吗?
讲了这么多,军队文职招考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不仅有编制,而且各方面的福利待遇都走在前面。
但从现实报考情况看,依旧有很多人没有选择这份职业。以去年的报考人数为例,全国近 2 万个招考名额,最终只有 22 万人报名。具体到吸引力很高的北京岗位,共有
32791 人竞争 4439 个职位。
相比越来越热的公务员考试,军队文职招考的竞争不算激烈。如果考虑到还有很大把握解决北京户口的话,真可算得上是一条捷径了。
不难想出,很多人没有报考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困扰:
第一,不自由。档案归军队直接管理,所以不太自由。这种不自由,在很多人眼中大概是方方面面的,比如工作内容的选择上,可能自己说了并不算;休息时,如果要出境,可能不那么容易;万一想离职,可能也没那么自由。
第二,没有军籍。虽然有编制,但这跟有军籍是两码事。军队文职人员是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与军队建立联系,服务于军队,也就是普遍意义上的合同工。当然,也有概率可以一直工作到退休年龄。
第三,政策尚不明朗。军队文职人员制度是军队改革的最新产物,很多未来的政策走向还不明确,特别是退出机制以及保障制度。
第四,固有观念束缚。「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深入人心。当然,细究起来,这些说法必定也是在某个具体时代下形成的一套话语体系,现代人也完全不必理会。但在现实层面中,一些古老的观念依旧深入人心。
毫无疑问,施行仅三年的军队文职招考,是军队和社会分子双向选择的一条新途径,也是社会多样化的一种体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军队要实现现代化,就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而人才的择业更加多样化,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代表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百花齐放的进步状态。
至于拘泥于何种原因而放弃或者因何种因素而选择,都是个人处境、规划、思想和观念综合产生的一种最终结果呈现。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相信每位学霸都会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