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双一流”异地布局,新的王牌大学和高教城市将诞生?

w
wmrencai
楼主 (未名空间)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近期,国内多所“双一流”高校推进了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在高校和城市之间愈来愈紧密的合作下,现有地区的高教局面有望改变。

建研究院,遍布各城

高校与城市的合作,研究院成为绝对主力。

浙江大学和上海、北京大学与威海和青岛、华中农业大学与襄阳、西交大和西安、复旦与广州、电子科大与衢州在近期都与合作城市成立了新研究院。


兰州大学公开招聘深圳和上海研究院负责人2名,上海和深圳2个校外研究院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东北大学在2019年与佛山签署合作,共同建设佛山研究生院,今年5月设计方案正式出
炉,预计2020年12月开工,2023年5月竣工,建筑面积超过23万平方米。


西电与广州今年共建的研究院5月28日正式破土动工,九月份准备正式运行。

新成立的研究院符合当地发展或高校自身的优势,比如北京大学在威海市的海洋研究院,浙江大学与上海的高等研究院,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华中农业大学与襄阳的现代农业研究院,复旦大学与广州的精准医学研究院等。

除了研究院,高校的合作还有其它类型。吉林大学推进珠海校区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布局广州,成立中国科大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清华与重庆市共建科创中心,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北有山东,南有湾区

双一流的数量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的高教资源。

在合作的城市上,威海、珠海、佛山、襄阳、深圳和衢州暂无双一流高校,与国内顶尖高校的合作成为高教实力上强有力的补充。

相比之下,高校所在地的双一流数量则有明显优势,北京有34所遥遥领先,上海有14所,成都、西安和武汉各有7所。而西部地区的兰州1所和东北地区的长春和沈阳的2所则
少了许多。

南方的粤港澳大湾区一直都是高校合作的热门地区。深圳、珠海、佛山、广州四个城市入选。参与其中的高校有吉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等。

在合作城市方面,北方的山东有青岛、威海两个城市,北京大学共建的威海海洋研究院和计算社会科学研究院。

威海、青岛和粤港澳大湾区都属于沿海地区,由此可见沿海地区更有可能受高校的欢迎。
签署合作协议

青岛作为北方重要的沿海城市,着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北京大学与青岛深化双方在信息科学、工学、数学等领域的合作,北大在威海构建“1+4+N”创新平台体
系,打造“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

粤港澳大湾区前来合作的高校众多,而复旦大学和吉林大学则“颇有渊源“。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是高校在地方办学的成功案例之一,吉大是最早入驻珠海的一流大学,双方的合作长达20年。

复旦在广州的精准医学研究院堪称大手笔,精准医学研究院是总投资500亿元大湾区精
准医学产业基地的重磅项目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项目效果图

出席研究院签约的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也是曾经的中山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许宁生在任中山大学时,广州南沙在医学产业已和中山大学牵手,而如今南沙和复旦再次牵手。

东北出关,西部南下 ,清北走出一线

东北高校走出山海关,西部高校南下入驻粤港澳大湾区,清北身处于全国的高教中心北京也走出了一线城市,高校的发展已经不限于自身所在的城市。

西部的兰州大学布局上海和深圳,西电和东北高校到大湾区建研究院,高校和城市有着相互补充的地方,而重庆和山东等地区也有清北顶尖高校人才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

在这样的形势下,会诞生实力更强的大学还是高教资源更强大的城市?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