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研发30分钟检测新冠;教育部:不盲目追求留学生规模

w
wmrencai
楼主 (未名空间)


清华团队研发核酸检测卡盒 
居家检测30分钟之内出结果


传统的核酸检测慢、操作流程复杂、假阴性比例高,无法满足即时检测的需求。

随着疫情防控态势逐渐趋稳,社会生产生活正常秩序逐渐恢复。让每一个有需要的人都能够得到方便、快捷、灵敏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当前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复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日前,清华大学药学院白净卫、李寅青与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刘鹏课题组在北京市科委和清华大学自主研发计划支持下联合研发的一体化自助式SARS-CoV-2核酸检测卡盒(BINAS),在解决以上问题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卡盒具有居家检测的便捷性,两个推
杆一推一拉之间,30分钟内即可实现“样本入、结果出”!

浙江大学教授团队发明“量脸定制”护目镜


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昆教授团队日前研制出一款“量脸定制”的护目镜。该护目镜通过三维测量佩戴者的脸部形状生成个性化定制,并用3D打印技术完成生产,可解决护目镜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问题。

全球首堆按期完工 彰显我国核电实力
将于年底投产


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能够按期完成,彰显了我国核
电实力。

2015年5月7日

工程正式开工
福清核电5号机组核岛反应堆厂房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标志着工程正式开工,也标志着
我国成为除美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外,少数具有三代核电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国家之一,跻身核电技术第一阵营。

2017年5月25日

穹顶吊装
伴随着汽笛声响,重约340吨的穹顶精准落在45米高的核反应堆堆顶。福清核电5号机组成功实现穹顶吊装。穹顶吊装是核电工程建设的重要节点,意味着机组建设由土建工程全面转入设备安装为主的施工阶段。

2017年11月10日

安装蒸汽发生器
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台蒸汽发生器引入16.5米平台,正式拉开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蒸汽发
生器安装的序幕。蒸汽发生器是核岛主设备之一,它相当于核电厂的“肝”和“肺”,与压力容器和一回路管道共同构成反应堆的第二道屏障。

2018年5月16日

稳压器吊装
福清核电5号机组稳压器顺利吊装。至此,福清核电5号机组一回路主设备(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泵壳、稳压器)全部吊装就位完成。

2020年3月31日

不锈钢覆面安装
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堆不锈钢非能动堆腔注水箱水密封试验合格,标志着不锈钢覆面安
装工程全面进入施工收尾阶段,为其后续装料等里程碑节点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如果一切顺利,福清核电5号机组有望于今年底前正式投产运行。

教育部:不盲目追求来华留学生规模


近日,教育部党组专门下发通知,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

通知强调,各单位严格执行《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各项要求,不盲目追求国际化指标和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严格招生审核、过程管理和评审制度,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不断加强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法律法规、国情校情和文化风俗等方面的教育,增进中外学生的交流和友谊,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发展的理解和认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中美科研人员合作
首次制备单原子间量子纠缠态


中美科研人员近日联手在分子的量子纠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5日消息,该校杜江峰院士领导的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合作,首次制备了单原子和单分子之间的量子纠缠态,并且通过定量表征手段,确定产生的量子纠缠超过临界阈值。

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自然》上。据介绍,这项成果对于未来考虑使用分子进行量子信息处理有重要推动作用。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f
funstock

五矛网站继续吹牛。厉害了我的国。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