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Nature重磅 | 新冠病毒的起源被解密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5月8日 1点26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w
wmrencai
大约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iNature
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病原体被鉴定为SARS-CoV-2。截至目前(5月7日),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385万例,死亡人数达26万。这些数字每天都会更
新,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尽管蝙蝠可能是SARS-CoV-2的宿主,但尚不清楚任何可能有助于向人类转移的中间宿主的身份。
2020年5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肖立华,沈永义及广州动物园陈武共同通讯在Nature&#
160;发表题为“Isolation of SARS-CoV-2-related coronavirus from Malayan
pangoli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从马来亚穿山甲中分离出的一种冠状病毒在E,M,N和S基因中分别与SARS-CoV-2具有100%,98.6%,97.8%和90.7%的氨基酸同一性。特别地,穿山甲-CoV的S蛋白内的受体结合结构域实际上与SARS-CoV-2的受体结合结构域相
同,具有一个非关键氨基酸差异。
比较基因组分析的结果表明,SARS-CoV-2可能源自穿山甲-CoV-样病毒与蝙蝠-CoV-
RaTG13-样病毒的重组。在分析的25种马来亚穿山甲中有17种检测到了穿山甲冠状病毒
。被感染的穿山甲显示出临床症状和组织学变化,并且抗穿山甲-CoV的循环抗体与SARS-CoV-2的S蛋白反应。穿山甲中与SARS-CoV-2高度相关的冠状病毒的分离表明它们有潜
力充当SARS-CoV-2的中间宿主。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野生动植物贸易,则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可能对公共健康构成威胁。
另外,2020年3月26日,香港大学管轶和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Identifying SARS-CoV-2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广西和广东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多个穿山甲样本进
行检测,并在穿山甲样本中发现了冠状病毒,属于此次新冠病毒的两个亚型,其中一个受体结合域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多个谱系及其与SARS-CoV-2的相似性的发现表明,穿山甲应被视为新型冠状病毒出现的可能宿主,该研究再次强调应禁止交易穿山甲等野生动物(点击阅读)。
2020年3月19日,云南大学张志刚团队在Current Biology 在线发表题为“
Probable Pangolin Origin of SARS-CoV-2 Associated with the COVID-19 Outbreak”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之前发表的马来穿山甲病毒组学数据(该数据由2019年3月24日无法救护成功的穿山甲肺的样本获取)进行重新组装和全面系统地分析,发现这批马来
穿山甲携带SARS-CoV-2相近的冠状病毒(命名为Pangolin-CoV),其与SARS-CoV-2和
BatCoV RaTG13的基因组相似性分别为91.02%和90.55%。总而言之,这项研究表明穿山
甲物种是SARS-CoV-2的天然库。同时,该研究也呼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点击阅读)。
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被认为是从动物传播的,病原体被鉴定为SARS-CoV-2。到2020年1月,怀疑
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感染了该病毒。自2020年1月以来,该病毒
已迅速传播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其他国家。
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病原体被鉴定为SARS-CoV-2。截至目前(5月7日),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385万例,死亡人数达26万。这些数字每天都会更
新,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
穿山甲冠状病毒可能诱发穿山甲肺部的病理变化(图源自Nature)
与SARS-CoV和MERS-CoV的情况相似,蝙蝠仍然是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可能起源物种。然而,SARS-CoV和MERS-CoV通常在进入人类之前先进入中间宿主,例如果子狸或骆驼。这一事实表明,SARS-CoV-2可能是通过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类的。考虑到最早的冠状病毒病2019(COVID-19)患者报告未在海产品市场上暴露,因此找到中间的SARS-CoV-2宿主来阻止种间传播至关重要。
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表征(图源自Nature)
在这项研究中,从马来亚穿山甲中分离出的一种冠状病毒在E,M,N和S基因中分别与
SARS-CoV-2具有100%,98.6%,97.8%和90.7%的氨基酸同一性。特别地,穿山甲-
CoV的S蛋白内的受体结合结构域实际上与SARS-CoV-2的受体结合结构域相同,具有一个非关键氨基酸差异。
比较基因组分析的结果表明,SARS-CoV-2可能源自穿山甲-CoV-样病毒与蝙蝠-CoV-
RaTG13-样病毒的重组。在分析的25种马来亚穿山甲中有17种检测到了穿山甲冠状病毒
。被感染的穿山甲显示出临床症状和组织学变化,并且抗穿山甲-CoV的循环抗体与SARS-CoV-2的S蛋白反应。
穿山甲中与SARS-CoV-2高度相关的冠状病毒的分离表明它们有潜力充当SARS-CoV-2的中间宿主。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野生动植物贸易,则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可能对公共健康构成威胁。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
iNature
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病原体被鉴定为SARS-CoV-2。截至目前(5月7日),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385万例,死亡人数达26万。这些数字每天都会更
新,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尽管蝙蝠可能是SARS-CoV-2的宿主,但尚不清楚任何可能有助于向人类转移的中间宿主的身份。
2020年5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肖立华,沈永义及广州动物园陈武共同通讯在Nature&#
160;发表题为“Isolation of SARS-CoV-2-related coronavirus from Malayan
pangoli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从马来亚穿山甲中分离出的一种冠状病毒在E,M,N和S基因中分别与SARS-CoV-2具有100%,98.6%,97.8%和90.7%的氨基酸同一性。特别地,穿山甲-CoV的S蛋白内的受体结合结构域实际上与SARS-CoV-2的受体结合结构域相
同,具有一个非关键氨基酸差异。
比较基因组分析的结果表明,SARS-CoV-2可能源自穿山甲-CoV-样病毒与蝙蝠-CoV-
RaTG13-样病毒的重组。在分析的25种马来亚穿山甲中有17种检测到了穿山甲冠状病毒
。被感染的穿山甲显示出临床症状和组织学变化,并且抗穿山甲-CoV的循环抗体与SARS-CoV-2的S蛋白反应。穿山甲中与SARS-CoV-2高度相关的冠状病毒的分离表明它们有潜
力充当SARS-CoV-2的中间宿主。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野生动植物贸易,则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可能对公共健康构成威胁。
另外,2020年3月26日,香港大学管轶和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Identifying SARS-CoV-2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广西和广东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多个穿山甲样本进
行检测,并在穿山甲样本中发现了冠状病毒,属于此次新冠病毒的两个亚型,其中一个受体结合域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多个谱系及其与SARS-CoV-2的相似性的发现表明,穿山甲应被视为新型冠状病毒出现的可能宿主,该研究再次强调应禁止交易穿山甲等野生动物(点击阅读)。
2020年3月19日,云南大学张志刚团队在Current Biology 在线发表题为“
Probable Pangolin Origin of SARS-CoV-2 Associated with the COVID-19 Outbreak”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之前发表的马来穿山甲病毒组学数据(该数据由2019年3月24日无法救护成功的穿山甲肺的样本获取)进行重新组装和全面系统地分析,发现这批马来
穿山甲携带SARS-CoV-2相近的冠状病毒(命名为Pangolin-CoV),其与SARS-CoV-2和
BatCoV RaTG13的基因组相似性分别为91.02%和90.55%。总而言之,这项研究表明穿山
甲物种是SARS-CoV-2的天然库。同时,该研究也呼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点击阅读)。
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被认为是从动物传播的,病原体被鉴定为SARS-CoV-2。到2020年1月,怀疑
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感染了该病毒。自2020年1月以来,该病毒
已迅速传播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其他国家。
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病原体被鉴定为SARS-CoV-2。截至目前(5月7日),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385万例,死亡人数达26万。这些数字每天都会更
新,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
穿山甲冠状病毒可能诱发穿山甲肺部的病理变化(图源自Nature)
与SARS-CoV和MERS-CoV的情况相似,蝙蝠仍然是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可能起源物种。然而,SARS-CoV和MERS-CoV通常在进入人类之前先进入中间宿主,例如果子狸或骆驼。这一事实表明,SARS-CoV-2可能是通过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类的。考虑到最早的冠状病毒病2019(COVID-19)患者报告未在海产品市场上暴露,因此找到中间的SARS-CoV-2宿主来阻止种间传播至关重要。
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表征(图源自Nature)
在这项研究中,从马来亚穿山甲中分离出的一种冠状病毒在E,M,N和S基因中分别与
SARS-CoV-2具有100%,98.6%,97.8%和90.7%的氨基酸同一性。特别地,穿山甲-
CoV的S蛋白内的受体结合结构域实际上与SARS-CoV-2的受体结合结构域相同,具有一个非关键氨基酸差异。
比较基因组分析的结果表明,SARS-CoV-2可能源自穿山甲-CoV-样病毒与蝙蝠-CoV-
RaTG13-样病毒的重组。在分析的25种马来亚穿山甲中有17种检测到了穿山甲冠状病毒
。被感染的穿山甲显示出临床症状和组织学变化,并且抗穿山甲-CoV的循环抗体与SARS-CoV-2的S蛋白反应。
穿山甲中与SARS-CoV-2高度相关的冠状病毒的分离表明它们有潜力充当SARS-CoV-2的中间宿主。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野生动植物贸易,则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可能对公共健康构成威胁。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今日头条搜索:未名人才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