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雅虎之死不怪MM (转载)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16年2月4日 8点24分 PT
共 (10)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o
onetiemyshoe
大约 9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Francisco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雅虎之死不怪MM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3 19:59:47 2016, 美东)
发信人: Scolari (Scolari),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是不是IT公司女人和阿三做CEO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3 19:14:56 2016, 美东)
基本就没戏了
-------------- My Comments --------
雅虎的Marissa一上任,就开始砍阿三。
可惜无力回天。 雅虎阿三之多:
掌握PM,掌握SCHEDULE,
掌握项目成败,掌握人事。
掌握小道消息。
剩下的阿三一直怠工抵制她,
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她, 不停
给她下套子。外面的阿三也会
里应外合。
Marissa一上来,就应该彻底
100%阿三滚蛋,而且整个行业全部打阿三。
现在的AA 其实针对阿三。 老中得注意
1)跟三划清界限,不要被误伤
2)不要被三利用当挡箭牌
3)跟老美要团结,不要当工贼,
多提供三的黑材料。
h
hypervisorII
大约 9 年
2 楼
卧槽 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f
fandango
大约 9 年
3 楼
雅虎死了不怪 MM, 雅虎要是牛逼了就全是她的功劳是吧。
股沟现在牛逼是因为天才的老中们,如果将来傻逼了就全是劈柴造的?
哥们,我虽说是著名的阿三
[email protected]
,但是实在有点看不过去
o
onetiemyshoe
大约 9 年
4 楼
Y其实连JERRY YANG回去
都不能回天。 怎么能指望MM?
那以前Y在媒体CEO手下就大量
烙印化。 MM2014年末坚决砍掉
烙印CENTER。 显然是已经看出
烙印CENTER混吃混喝了。
但是梁子就已经结下。 印度媒体
对MM从此就抹黑为主。
MM有可能没有意识到硅谷的烙印,自己
手下的烙印都在拖她的后腿。 MM还是太软
没有对HQ的烙印进行大清洗。 所以她现在
的各种“罪状”其实主要都是“不出活”。
烙印想让上司/顾客的上司难看,磨洋工的
本事难道诸位没有领教过吗?
e
edwardgao
大约 9 年
5 楼
嗯,砍阿三也会死,招阿三也会死,阿三从门口路过也会死。
【 在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的大作中提到: 】
: Y其实连JERRY YANG回去
: 都不能回天。 怎么能指望MM?
: 那以前Y在媒体CEO手下就大量
: 烙印化。 MM2014年末坚决砍掉
: 烙印CENTER。 显然是已经看出
: 烙印CENTER混吃混喝了。
: 但是梁子就已经结下。 印度媒体
: 对MM从此就抹黑为主。
: MM有可能没有意识到硅谷的烙印,自己
: 手下的烙印都在拖她的后腿。 MM还是太软
: ...................
b
bjik
大约 9 年
6 楼
lz有什么证据证明MM砍的都是三哥呢?
【 在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的大作中提到: 】
: Y其实连JERRY YANG回去
: 都不能回天。 怎么能指望MM?
: 那以前Y在媒体CEO手下就大量
: 烙印化。 MM2014年末坚决砍掉
: 烙印CENTER。 显然是已经看出
: 烙印CENTER混吃混喝了。
: 但是梁子就已经结下。 印度媒体
: 对MM从此就抹黑为主。
: MM有可能没有意识到硅谷的烙印,自己
: 手下的烙印都在拖她的后腿。 MM还是太软
: ...................
e
edwardgao
大约 9 年
7 楼
有证据的话可爱的mm要去坐牢了
【 在 bjik (找工作中) 的大作中提到: 】
: lz有什么证据证明MM砍的都是三哥呢?
o
onetiemyshoe
大约 9 年
8 楼
【 在 edwardgao (IT人士)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证据的话可爱的mm要去坐牢了
http://techcrunch.com/2014/10/07/yahoo-lays-off-employees-in-india-reportedly-up-to-2000-affected/
砍在印度的烙印还是很方便的。
可是梁子结下了。 美国的烙印
自然会给她下绊子。
Y家的领导班子很明显没有一个
烙印。 但是底下的烙印管理马工
因为历史原因绝对不少。 清洗
不干净,就是不出货的隐患。
再看看100年老公司IBM。 IBM2012
的烙印比老美还多。
http://www.firstpost.com/business/believe-it-or-not-ibm-employs-more-indians-than-americans-547123.html
IBM也在印度猛裁员
http://www.thehindu.com/business/ibm-to-cut-15000-jobs-globally-layoffs-start-from-bangalore/article5689540.ece
但是在美国裁烙印还有顾忌。
还要提防烙印的怠工报复里外勾结
制造流言。
IBM的NUMBERS 也不好。
但是得有耐心把整个ECOSYSTEM
都清理了,才能解决问题。
但是这种情况,真是不好办。
要知道烙印抹黑MM也不是
一天两天,老中得注意支持砍烙印的
老中老美。 而不是喊喊团结口号,
对(可能的)盟友落井下石。
o
onetiemyshoe
大约 9 年
9 楼
老中好像有种不懂事的习惯。
烙印对上层,特别是漂亮MM,
自然就有一种无耻狂舔的姿态。
看看烙印以前看思科CHAMBERS,
CARLY FIORINA如痴如狂的热情。
后来转看狗家的LARRY PAGE。
一旦上层人走茶凉,或者被架空了,
或者上层砍了烙印, 烙印才会理性地
开骂。 对烙印盟友,烙印会极度支持,
不会公开说坏话的。
老中不懂事,就是经常不知道内情,
却帮烙印传一些流言,幸灾乐祸,
抹黑烙印想抹黑的人(包括老中)。 这样
老中永远没法团结任何人的,连自保都不够。
o
onetiemyshoe
大约 9 年
10 楼
发信人: SetTimer (RumorKiller),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Yahoo有一多半是被华尔街搞死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4 11:10:11 2016, 美东)
如果不是华尔街鼠目寸光 只看重财报 怎么可能在搜索方兴未艾时砍掉搜索
如果不是华尔街利益熏心 猪油蒙了心 怎么可能把yahoo邮箱搞得乱七八糟 广告塞满
搜索和邮箱这两个吸引用户的东西倒了 yahoo自然就倒了
老梅确实比较败家 但yahoo真正败亡是在前ceo (也是女的)砍掉搜索开始
这个决策当然更可能是被华尔街那般杀鸡取卵的sb逼出来的
根本不是技术的原因 互联网技术的半壁江山都是yahoo搞出来的
----------- My comments ------
有道理。华尔街很多烙印。
2014年末, MM砍了印度
讨饭中心以后。 MM成了
烙印第一公敌。总部残留
烙印怠工,里应外合,造谣,
动乱”军“心。 啥都干。
必须从ECOSYSTEM中全面
清除烙印。才能有生路。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JobHunting/33134895.html
中国人请华尔街金融大师帮助制定
国策之前,都应该好好看看雅虎
的前车之鉴。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雅虎之死不怪MM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3 19:59:47 2016, 美东)
发信人: Scolari (Scolari),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是不是IT公司女人和阿三做CEO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3 19:14:56 2016, 美东)
基本就没戏了
-------------- My Comments --------
雅虎的Marissa一上任,就开始砍阿三。
可惜无力回天。 雅虎阿三之多:
掌握PM,掌握SCHEDULE,
掌握项目成败,掌握人事。
掌握小道消息。
剩下的阿三一直怠工抵制她,
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她, 不停
给她下套子。外面的阿三也会
里应外合。
Marissa一上来,就应该彻底
100%阿三滚蛋,而且整个行业全部打阿三。
现在的AA 其实针对阿三。 老中得注意
1)跟三划清界限,不要被误伤
2)不要被三利用当挡箭牌
3)跟老美要团结,不要当工贼,
多提供三的黑材料。
股沟现在牛逼是因为天才的老中们,如果将来傻逼了就全是劈柴造的?
哥们,我虽说是著名的阿三[email protected],但是实在有点看不过去
都不能回天。 怎么能指望MM?
那以前Y在媒体CEO手下就大量
烙印化。 MM2014年末坚决砍掉
烙印CENTER。 显然是已经看出
烙印CENTER混吃混喝了。
但是梁子就已经结下。 印度媒体
对MM从此就抹黑为主。
MM有可能没有意识到硅谷的烙印,自己
手下的烙印都在拖她的后腿。 MM还是太软
没有对HQ的烙印进行大清洗。 所以她现在
的各种“罪状”其实主要都是“不出活”。
烙印想让上司/顾客的上司难看,磨洋工的
本事难道诸位没有领教过吗?
【 在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的大作中提到: 】
: Y其实连JERRY YANG回去
: 都不能回天。 怎么能指望MM?
: 那以前Y在媒体CEO手下就大量
: 烙印化。 MM2014年末坚决砍掉
: 烙印CENTER。 显然是已经看出
: 烙印CENTER混吃混喝了。
: 但是梁子就已经结下。 印度媒体
: 对MM从此就抹黑为主。
: MM有可能没有意识到硅谷的烙印,自己
: 手下的烙印都在拖她的后腿。 MM还是太软
: ...................
【 在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的大作中提到: 】
: Y其实连JERRY YANG回去
: 都不能回天。 怎么能指望MM?
: 那以前Y在媒体CEO手下就大量
: 烙印化。 MM2014年末坚决砍掉
: 烙印CENTER。 显然是已经看出
: 烙印CENTER混吃混喝了。
: 但是梁子就已经结下。 印度媒体
: 对MM从此就抹黑为主。
: MM有可能没有意识到硅谷的烙印,自己
: 手下的烙印都在拖她的后腿。 MM还是太软
: ...................
【 在 bjik (找工作中) 的大作中提到: 】
: lz有什么证据证明MM砍的都是三哥呢?
: 有证据的话可爱的mm要去坐牢了
http://techcrunch.com/2014/10/07/yahoo-lays-off-employees-in-india-reportedly-up-to-2000-affected/
砍在印度的烙印还是很方便的。
可是梁子结下了。 美国的烙印
自然会给她下绊子。
Y家的领导班子很明显没有一个
烙印。 但是底下的烙印管理马工
因为历史原因绝对不少。 清洗
不干净,就是不出货的隐患。
再看看100年老公司IBM。 IBM2012
的烙印比老美还多。 http://www.firstpost.com/business/believe-it-or-not-ibm-employs-more-indians-than-americans-547123.html
IBM也在印度猛裁员http://www.thehindu.com/business/ibm-to-cut-15000-jobs-globally-layoffs-start-from-bangalore/article5689540.ece
但是在美国裁烙印还有顾忌。
还要提防烙印的怠工报复里外勾结
制造流言。
IBM的NUMBERS 也不好。
但是得有耐心把整个ECOSYSTEM
都清理了,才能解决问题。
但是这种情况,真是不好办。
要知道烙印抹黑MM也不是
一天两天,老中得注意支持砍烙印的
老中老美。 而不是喊喊团结口号,
对(可能的)盟友落井下石。
烙印对上层,特别是漂亮MM,
自然就有一种无耻狂舔的姿态。
看看烙印以前看思科CHAMBERS,
CARLY FIORINA如痴如狂的热情。
后来转看狗家的LARRY PAGE。
一旦上层人走茶凉,或者被架空了,
或者上层砍了烙印, 烙印才会理性地
开骂。 对烙印盟友,烙印会极度支持,
不会公开说坏话的。
老中不懂事,就是经常不知道内情,
却帮烙印传一些流言,幸灾乐祸,
抹黑烙印想抹黑的人(包括老中)。 这样
老中永远没法团结任何人的,连自保都不够。
标 题: Yahoo有一多半是被华尔街搞死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4 11:10:11 2016, 美东)
如果不是华尔街鼠目寸光 只看重财报 怎么可能在搜索方兴未艾时砍掉搜索
如果不是华尔街利益熏心 猪油蒙了心 怎么可能把yahoo邮箱搞得乱七八糟 广告塞满
搜索和邮箱这两个吸引用户的东西倒了 yahoo自然就倒了
老梅确实比较败家 但yahoo真正败亡是在前ceo (也是女的)砍掉搜索开始
这个决策当然更可能是被华尔街那般杀鸡取卵的sb逼出来的
根本不是技术的原因 互联网技术的半壁江山都是yahoo搞出来的
----------- My comments ------
有道理。华尔街很多烙印。
2014年末, MM砍了印度
讨饭中心以后。 MM成了
烙印第一公敌。总部残留
烙印怠工,里应外合,造谣,
动乱”军“心。 啥都干。
必须从ECOSYSTEM中全面
清除烙印。才能有生路。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JobHunting/33134895.html
中国人请华尔街金融大师帮助制定
国策之前,都应该好好看看雅虎
的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