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信

c
conure
楼主 (未名空间)

我是一个鸟类爱好者,喜欢在自然界观赏野鸟,也喜欢自己养鸟玩赏,尤其喜欢鹦鹉。鹦鹉毛色鲜艳,聪明伶俐,理所当然地受到大众的青睐。过去十几年我一直关注欧美国家的鹦鹉行情,一个多月前我开始浏览我国鹦鹉论坛,对我国宠物鹦鹉的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

我国宠物鹦鹉的现状真是今非昔比,繁荣程度令人震惊。坐标在国内的鹦鹉,粗略数下来有近七十种,几乎涵盖所有常见宠物鹦鹉品种,并且保有量惊人。中端的绿颊锥尾鹦鹉已经是白菜价,高端的灰鹦鹉和凯克鹦鹉价格也相对低廉。我的直觉是我国鹦鹉交易量远超欧盟和美国,总保有量应该还有差距。另一方面,鹦鹉论坛上弥漫着悲观和恐惧气氛。频繁有人询问什么鹦鹉合法,有人担心自己的鹦鹉会被森林公安没收,常有买卖鹦鹉吃官司获重刑的新闻。网上鹦鹉交易普遍使用暗语和哑谜,像地下工作者接头。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显示现行的法律出了问题。

曾经我国的大部分国土有鹦鹉栖息,驯养鹦鹉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礼记•曲礼》有云:“鹦鹉能言,不离飞鸟。”说明至少两千
多年前
驯养鹦鹉已经广为人知。东汉祢衡在宴会上看到有人进献鹦鹉,当场作《鹦鹉赋》曰:“绀趾丹嘴,绿衣翠衿。”,短短八个字概括了大绯胸鹦鹉的外貌特征,祢衡还知道它在
野外的习性,算是鹦鹉达人。宋太祖赵匡胤曾收到陇州进献的一只黄鹦鹉,认为是天降祥瑞。既然是祥瑞,那应该纯黄而没有杂色,我猜是人工培育的大绯胸鹦鹉黄化变种,体现出当时人工培育鹦鹉水平之高,规模之大,和传承之久。要知道以当今鹦鹉养殖理论和技术之发达,尚未见有人培育出黄化大绯胸鹦鹉,已披露的几例黄化小绯胸鹦鹉,都有显著的杂色。

我国驯养海外鹦鹉也是古已有之。唐太宗曾有一只白鹦鹉,“首有十红羽,齐于翅。”这
是摩鹿加凤头鹦鹉,原产于印尼的斯兰岛,是泰国境内的陀洹国进贡的。杨贵妃有一只会背颂诗词的白鹦鹉名为雪花女,“冠有五羽,若萱华,作轻黄色,怒则尽张”,该描述
欠准确,可能是某朝臣偷着瞄了一眼。这是一只中型葵花凤头鹦鹉,来自印尼阿鲁群
岛。宋徽宗曾创作《五色鹦鹉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这只鹦鹉画得惟妙惟
肖,是一只华丽吸蜜鹦鹉,来自印尼苏拉威西岛。明朝外来鹦鹉已经普及,东南沿海城市的洋货店里有大量出售,城郊有出逃鹦鹉形成的入侵种群。《本草纲目•禽部
》有
云:“白鹦鹉,出西洋南番,大如母鸡。”凤头鹦鹉之多,已经被药圣李时珍瞄上了。

古代文人墨客在鹦鹉身上觅得创作灵感的大有人在,比如唐朝的王维、岑参、刘禹锡、白居易和杜牧等文学大家,都写过有关鹦鹉的文学作品。白居易的鹦鹉诗句:“人怜巧语
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通过描写鹦鹉剪翅难飞,歌舞妓身陷朱门,表达了对弱者的怜悯,及对自由和平等社会的向往。唐朝皮日休的
诗句:“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描述当年陇民登险峰取幼鸟的艰难,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痛恨。这些鹦鹉题材的作品既有文学价值又有社会价值,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髓。宋朝欧阳修也创作过鹦鹉题材的作品,他还自己养过一只人工繁殖的葵花凤头幼鸟,取名玉兔,可惜很快就被他养死了。

近代中国百年积弱,鹦鹉文化也陷入低谷。上世纪八十年代,市面上只有原色虎皮鹦
鹉,九十年代才见到玄凤和牡丹鹦鹉,偶尔可见一两只野生大、小绯胸鹦鹉。记得当时一只原色玄凤要价一千元,可知当年鹦鹉品种和数量之匮乏。过去这二十来年,我国鹦鹉无论是品种还是总量,都发生了爆炸式增长,是人类鹦鹉驯养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宠物品质高的鹦鹉品种在我国应有尽有,小型的包括南美的绿颊锥尾鹦鹉、太阳锥尾
鹦鹉、和尚鹦鹉、凯克鹦鹉、非洲的塞内加尔鹦鹉等;中型的包括南美的蓝头鹦鹉、橙翅亚马逊鹦鹉、南太平洋的戈芬氏凤头鹦鹉等;大中型的包括中南美的黄帽、黄颈、黄肩、蓝前亚马逊鹦鹉、非洲的灰鹦鹉、南太平洋的折中鹦鹉、蓝眼凤头鹦鹉等。我估计我国鹦鹉总保有量在一千万以上,养鹦鹉的家庭大概有四百万个,占现有家庭总数百分之一。

我国数以千万计的鹦鹉的主体由虎皮、桃面牡丹和玄凤鹦鹉构成,大概占百分之七十至八十。虎皮鹦鹉有三十二个基础变种,能组合出几百种可辨识的毛色,桃面牡丹和玄凤鹦鹉也相差不远,这三种鹦鹉数量虽多,却不会让人觉得单调。太平洋、玫瑰、秋草、光辉、横斑和红额这几种小型鹦鹉繁殖周期短,变种多,宠物品质独特,是数量榜上的后起之秀。绿颊锥尾鹦鹉,俗名小太阳,有十几个变种,和尚和月轮鹦鹉各有二十几个变种,这三种鹦鹉广受欢迎,变种数量远比原色数量多。其余的五十多种鹦鹉大概占不到百分之十的份额,其中太阳锥尾鹦鹉数量最多,灰鹦鹉和折中鹦鹉数量应该可观,其他大中型和大型鹦鹉如亚马逊属、凤头科和金刚科的也常见,但价格仍然很昂贵。

我国现有的大型亚马逊鹦鹉有小黄帽、大黄帽、黄颈、黄肩和蓝前,囊括所有最受欢迎的亚马逊鹦鹉品种,数量也非常可观。南美丽亚马逊体型硕大,虽然聪明却不会说话,常被充做小黄帽骗新手,在我国数量不大,我猜是通过鹦鹉蛋走私进来的。大型金刚鹦鹉中蓝黄和绿翅的数量很大,一些混血金刚也不算少。紫蓝金刚是世界上最大的鹦鹉,国内外数量都很少,价格在十万级别,以至于有退休的种鸟也被拿来出售。我国的大型凤头鹦鹉种类多,数量大,或许是因为海上货运能绕过边检。数量众多的品种有摩鹿
加、雨伞、蓝眼、葵花系列,数量少的是红尾和棕榈凤头。鹦鹉的基因池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与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子库无异,可能关系到国家和民族长远的利益。

在欧美发达国家鹦鹉人工驯养是一个成熟的产业,包括繁殖、鸟粮、笼具、玩具、寄
宿、医疗等方面。近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欧盟国家的宠物鹦鹉保有量在两千六百万只,位居世界第一,美国的宠物鹦鹉保有量在一千五百万只,应该比我国多,排在第二。以美国为例,宠物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是一点二个百分点,鹦鹉产业大约占宠物产业的百分之五,每年的贡献大约是一百亿美元。用相同的比例推算,我国的鹦鹉产业可达六百亿元,如果拿我国狗产业的数据按美国狗产业与鹦鹉产业的比例推算,则我国鹦鹉产业的贡献是一百亿元,之间的五百亿元差额就是提升空间。如果政府不限制,我国鹦鹉产业可望在几年内拉动上百亿元增长,十年后达到五百亿元规模。鹦鹉产业链的大部分节点适合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开展,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机会。

我国有数千年的农耕史,人民天生具有超凡的养殖欲望和养殖能力。比如我国水产养殖每年产量五千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央视农业台的养殖节目中,野生禽类的品种不胜枚举,都能规模化和产业化。相对来说,鹦鹉养殖规模小,场地和设备简
单,口粮是鸡饲料的成本,鹌鹑的食量,但产出的却是仅次于凤凰的价值,妥妥的高附加值产业。以前看到《朝鲜时报》上有文章说,韩国人养殖能力超强,向中国出口大量鹦鹉云云,我就笑了。我国的养殖大军只要动动手指,其他国家的鹦鹉养殖业都不用混了,鹦鹉走私也会消停了,原产地之外不会有人再打野生鹦鹉的主意。鹦鹉属于“耐用消
费品”,市场特点更像毛皮类养殖。像小太阳这样价格跌到只有美国的七八分之一,对整
个鹦鹉繁殖和驯养体系不是好事。

人类驯养的鹦鹉,按鹦生经历可以分为三类:野生被捕获的,笼中鹦鹉喂养的,人工喂养的。野外捕获的成鸟没有宠物品质,是用来做种鸟的。野生鹦鹉走私死亡率高,风险大,重新配对不容易,只在建立人工繁殖种群的初期有必要,之后就得不偿失。笼中鹦鹉喂养的宠物品质不佳,做种鸟最合适,都生活在鹦鹉农场里,退休前不见外人。看到媒体报道我国大量从欧洲、泰国和韩国进口种鸟,从其他国家和地区应该也有进口。人工喂养的鹦鹉宠物品质佳,数量最大,市场上买卖的都是这一类。繁殖季节有犯罪分子走私鹦鹉蛋和幼鸟,这些人工喂养的宠物品质也佳。鹦鹉的寿命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建立一个成熟的鹦鹉繁殖种群要很多年,这样的种群能做到种鸟自给自足,野外捕捉的种鸟可以忽略不计。

当前野生鹦鹉保护的前沿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灰鹦鹉是非洲原产的鹦鹉中最受追捧的,因其人工繁殖很发达,野外种群受到冲击较小。以前我在新闻里看到加拿大有规模巨大的养殖工厂,数千对灰鹦鹉同时在厂房里孵蛋育雏。南太平洋的鹦鹉品种大多数是无危级别,相当多的鹦鹉品种鸟多为患,受威胁的只有橘冠凤头一种。中南美很多国家仍然允许合法捕鹦鹉,对非法偷猎鹦鹉也不监管。研究表明,从原始森林中将鹦鹉捕获再运到城市里,会有四分之三的损失,存活下来的鹦鹉百分之九十成为本地人的宠物。中南美国家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家庭拥有鹦鹉,远高于其他地区。由此看来,当地政府和人民对鹦鹉数量减少负绝大部分责任,域外的鹦鹉爱好者只对百分之二到三的鹦鹉损失负
责,是非常次要的责任。

不久前来我国推销人造肉的超越公司执行长布朗说过一句刺耳的话:“中国人吃一口肉,
亚马逊森林就冒一股烟。”暴露了一种有代表性的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思想。十九世纪的
海上皮毛贸易,差点使北美西海岸的海獭灭绝,西方人一句话总结此事件,这是清朝的王公贵族对海獭裘皮的需求推动的。美国在一九九二年禁止野生鹦鹉进口,背景是国内鹦鹉市场基本饱和,欧洲直到二零零七年才禁止野生鹦鹉进口。在捍卫本国利益方面,欧美是我们的榜样。我国的发展是靠实干,不是靠剥削和掠夺,我们的官员和学者面对无理指责时要理直气壮,守住立场。我国承担份内的国际责任,但不上杆子替别人家扫雪,要拒绝洋奴买办思想,也拒绝新封建朝贡思想。

我国现行法律几乎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然后依照严格的标准,把符合条件并有利用价值的物种收入解禁名录,这个出发点非常好。我国的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制度灵活性高,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前在央视农业台看到,林业部门给在公路上抢救刺猬的农村小伙送证上门,鼓励人工养殖。现在问题出在广大鹦鹉爱好者其实是“消费者”,这个
许可证的门槛高不可攀,同时宠物鹦鹉名录千呼万唤不出来,以至于全国有七八十万鹦鹉爱好者在懵懂之中成为违法甚至犯罪分子,有几百万人成为包庇分子。有法不依、随机执法就成为必然,法律成为儿戏,丧失应有的尊严。新闻报道里有很多荒唐的判例,出售几只自己繁殖的鹦鹉,受到的刑罚比杀死上万只野鸟还重,出售几十只自己繁殖的鹦鹉,受到的刑罚比拐卖儿童还重。投入到鹦鹉产业的资金举步维艰,历经多年建立起来的鹦鹉人工养殖体系正在崩塌。

宠物鹦鹉之于一部分鹦鹉爱好者,有如好友、情人、子侄,对另一部分人可能是豪车、名表、限量包,拥有宠物鹦鹉既是人权又是特权,对幸福感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环顾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可以合法驯养和交易鹦鹉,欧美可以,同为儒家文化圈的港台地区和日韩可以,唯独大陆不可以。人无我有,就满意,人有我无,就悲愤,此乃人之常情。网上常见鹦鹉爱好者痛心疾呼:“只有移民了!”少数人机缘巧合拿到许可证,有人在网
上倒卖许可证,都让无证的大多数人感到强烈的人与人不平等,有许可证的人也心存委屈,严重伤害到人民的幸福感。能不能驯养鹦鹉已经上升到制度自信和社会稳定的高度了。

综上所述,驯养鹦鹉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成熟的繁殖和驯养技术,有规模庞大的人工繁殖种群,有可靠的亲本来源,对野生鹦鹉种群的保护有益处。鹦鹉产业对经济有较大贡献,未来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对边远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有很大助益。在现行法律体系下,有数以百万计的守法公民落入违法和犯罪陷阱,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丧失尊严。驯养鹦鹉合情合理却不合法,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幸福感和制度自信。我在此强烈呼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尽快出台《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萌宠野生动物名录》,尽快实行人工繁殖鹦鹉与野外种群不同的管理措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