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与“躺平”青年都时代觉醒者

z
zhangyx2
楼主 (未名空间)

知道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在魏末晋初有“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

如果放在当代,他们可能被视为七个“精神病人”,因为他们不关心房价,不关心孩子教育问题,只顾着自己心性而随意洒潇自由。但这是在古代,则被世人所推崇,是文人的一种崇高精神,因为他们不仅不关心房价,也不关心教育,甚至面对死亡,也来一句“死便埋我”,这是何等的超凡脱俗呢?

原因,在当时,他们所处的是动荡时期,文人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只得用这种清淡,饮酒醉,佯狂的方式来排解内心的苦闷。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当代我们后人看来,对“竹林七贤”很是敬重,但事实上在当代,已经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开始喜欢上“佛系”“逃避”的生活,因为他们已经被生活压的透不过气来了。

不知何时起,网络上出现“躺平”青年,其实,对于这个词的出现,有专家说“躺平”青年是不奋斗的意思,关键是在当代社会,奋斗的青年又有几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竹林七贤”作为文人,当现实无法满足自己的理想时,只得用“清淡”“饮酒”“佯狂”的方式来掩饰自己,他们不向权贵妥协,用自己最后仅有的尊严来活着。而当代的“躺平”青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当社会的资源被慢慢地垄断,留给他们的机会越来越少的时候,而一套房子便让他们失去奋斗的目标,把理想和希望都破灭掉。

当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一生的努力只为供一套房子时,便会觉得人生活着没有意思,于是当一辈子“房奴”,不如当“躺平”青年。因此,对于社会上“躺平”青年越来越多的时候,在责怪他们不上进,不努力的同时,也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一想,为何他们甘愿当“躺平”青年呢?

一个时代,一种现象的产生,必有它存在的道理,如今“躺平”青年的存在,在专家们埋怨他们不努力上进的时候,我恰恰认为这是当代青年的一种觉醒,他们不再像父辈一样为一套房子而活着,他们懂得了人生的享受,知道了人生短暂,把所谓的“面子”“成功论”统统都抛在脑后。

房子只是每个人的居住之地,当“躺平”青年发现,自己一辈子为它而消耗生命的时候,觉得不值,何必又为它而卖命!所以,在这一代觉醒的“躺平”青年下,原先那一套忽悠人的方法也就失灵了。

竹林七贤的“清淡”“饮酒”都是不得志之下的放纵,而“躺平”青年不再为房子而奋斗,为理想而奋斗,因为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再怎么努力,都已经无法完成理想和目标。与其苦哈哈每日为一套房子而奔波,不如做个“躺平”青年享受人生呢?

每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不同,对于“躺平”青年,专家们不要过多的指责,我们更应该想一想,为什么解放初,中国青年对未来是充满着希望,日子过的有奔头,为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呢?

那是因为他们知道,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面包会有的,汽车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而如今的青年则恰恰相反,他们相信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面包可能会有的,汽车可能会有的,但房子永远不会有的,当理想和目标与自己遥不可及的时候,又何必自己为难自己呢?这便是大多数“躺平”青年存在的原因,望善待之来改变他们的命运,而不是讽刺和埋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