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编辑”,清华校长讲话何以刷屏?

z
zhangyx2
楼主 (未名空间)

最近,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的讲话在社交平台刷屏。
“2020年,没有一个清华学生因发表SCI论文数量不够,而无法申请学位”,邱勇说,
以后在清华大学,学生申请学位答辩,教师提交参加学术评价申请,都不数论文,也就是不以论文发表数量为依据。
邱勇还表示,大学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
公众期待公正的学术评价机制
按说,这本来只是清华大学一个校内政策的调整,但这段讲话短视频最近两天却在社交媒体上热传,引发众多关注。
这其实说明,在有关部门提出对科研人员评价要坚决扭转“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不良倾向这一大背景下,如何探索建立公正的学术评价机制这一问题,早已跃出学术圈,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就此去看,邱勇的讲话,无疑颇具现实意义:对“苦论文数量久矣”的学生和教师来说,“不数论文”显然是利好。
但也应看到,邱勇校长讲的这番话,其实是在强调许多“圈内人士”一直以来秉持的常识性观点。
比如说,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本来应该以其完成的学位论文为评判的核心依据。只要学位论文经过同行评议合格并通过答辩,就应该获得学位。
在此基础上,若还要求学生必须在某些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方可授予学位,这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
很多学校提这样的要求,理由是要提高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但事实上,还有一个没有说出口的原因:许多学校都是靠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支力量去提高本校的学术产量,确保学校在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评估中取得好成绩。这也有助于各高校在国内外各类排行榜争得好名次。
这种做法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是长远而明显的。这一点,国内外舆论已经形成共识,毋庸赘述。
比起论文数量,研究成果的创新性更为重要。
问题的症结仅在学校吗?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个问题的症结,并不完全在高校自身,板子全部打在学校身上,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其实,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高校及学科评价机制,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
邱勇的讲话中还特别强调“大学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这确实是比较直接的意见。
应该看到,近年来,我国学术共同体的发育建设,并没有跟上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步伐。而社会对学术期刊的宏观评价机制也不尽合理,即使许多学术期刊被很多学校列为核心或权威期刊,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再者,由于这些年各高校对教师及研究生学术发表的要求大幅提高,无形中让一些学术期刊成了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眼中的香饽饽。在利益驱使之下,一些学术期刊通过收取版面费等获利不菲,某种意义上,为学术舞弊行为提供了空间。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现象已经走出了国门。国际上一些人看准了中国学术界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巨大需求,并因此形成了一个造假舞弊的黑色产业链。
从这个角度去看,邱勇提出“高校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编辑和审稿人”,极具现实针对性。
倒不是要完全否定学术期刊的价值,这里的“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编辑和审稿人”其实也该加上前缀“完全”二字——不能完全把学术评价标准交给学术期刊,论文也未必是评判学生或教师学术能力的唯一准绳。
话又说回来,把学术权力从期刊编辑和审稿人手中“夺”回来,只是高校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迈出第一步。
必须看到,当下高校如何在行政权力、经济权力之外确立真正的学术评判体系,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我们期待清华大学等国内顶尖名校能够尽快迈出坚实的步伐。这不仅事关高校教师及广大研究生的合理权益,更事关我国学术及科研的创新能力建设。
这或许才是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讲话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