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员送餐时猝死,“无劳动关系”岂成平台免责金牌

z
zhangyx2
楼主 (未名空间)

半个月前,43岁的饿了么骑手韩某伟在配送了33单外卖后,倒在了第34单外卖配送途中。经警方调查,韩某伟系猝死。其家属在追究其工伤保险责任由谁承担时,被饿了么告知,韩某伟与平台并无任何关系,平台出于人道主义,愿给家属提供2000元,其他则以保险公司理赔为主。饿了么网上订餐平台隶属于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蜂鸟配送”则是该公司旗下的送餐平台。在《蜂鸟众包用户协议》里,有一项特别提示,明确表示蜂鸟众包仅提供信息撮合服务,用户与蜂鸟众包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劳动/雇佣关
系。(1月6日红星新闻)
  饿了么外卖骑手送餐时猝死,饿了么却表示外卖员与平台无任何关系,平台出于“人道主义”给2000元。我以为,饿了么如此无情甩锅,既不人道,也不厚道,“无劳动关系”更不能成为外卖平台的免责金牌。
  去年9月,《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引发热议,文章指出:由于规定的配送
时间越来越短,外卖骑手也越来越难,不得不超速、闯红灯、逆行,外卖员遭遇交通事故的数量急剧上升。因为在系统的设置中,配送时间是最重要的指标,而超时是不被允许的,一旦发生,便意味着差评、收入降低,甚至被淘汰。
  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主要靠从外卖骑手的辛苦钱中“抽水”获取利润,为了尽可能多地赚取利润,制定各种苛刻的规则,特别是不断压缩配送时间,让广大外卖员不得不超速、闯红灯。饿了么靠骑手拼命送餐来赚钱,骑手出了工伤事故,它却说“无劳动关系”,甚至“无任何关系”,还能更无耻吗?
  外卖平台靠骑手的劳动获取利润,虽然二者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也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这是无法抵赖的。饿了么外卖骑手穿着饿了么的衣服穿街走巷送餐,接受饿了么送餐平台的派单和严格的奖惩制度考核,虽然二者关系有别于传统的劳动关系,但在本质上并无区别。这就好比农民工在建筑工地干活,就算没有与包工头签订合同,也不能否定其劳动关系的真实存在。
  2017年年底,美团技术团队在一篇介绍智能配送系统优化升级的文章指出,优化算法让平台降低了19%的运力损耗,过去5个骑手能送的餐,现在4个骑手就能送了。最后
,成本作为文章的结语出现,效率、体验和成本,将成为平台追求的核心指标。
  由此可见,外卖平台主要靠压减配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赚取利润的,饿了么所谓“仅提供信息撮合服务”纯属无稽之谈,也与饿了么抽取外卖提成、为外卖员发放资金奖励、对外卖员进行严格管理和考核的事实不符。
  退一步来说,即便二者之间不能理解为劳动关系,至少可以认为是雇佣关系。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向雇佣人提供劳务,雇佣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权利义务关系。雇员在完成雇主所交付的工作任务中,使自己遭受损害,雇主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外卖平台的骑手在送餐时猝死,平台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无论二者究竟是劳动关系还是雇佣关系。
  但在现实中,类似韩某伟这样的骑手送餐途中猝死的事件还有多起,且多数因与平台无劳动关系而未获得赔偿。2019年1月,西安曾发生一起美团骑手送餐途中猝死事件
。法院裁定,送餐平台只是信息发布服务平台,不参与实际商业行为和交易行为,并非劳务用工的主体,亦非劳务报酬的支付方,在平台上注册并进行交易的商家和消费者才是实际的劳务用工方及劳务报酬支付方。
  近年来,餐饮外卖行业发展迅猛,2019年产业规模已达6536亿元,外卖员总数已突破700万人。2020年2月,“网约配送员”正式成为新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外卖行业作为新业态,其实已经日渐成为“新常态”,劳动主管部门应该与时俱进,对该行业的劳动关系进行规范管理,不能一直把它作为特殊情况来看待,不能一直让“无劳动关系”成为外卖平台的免责金牌,否则,何以维护数量如此庞大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