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政德,经德,顺便看台湾现政府有没有德

w
wohenpang
楼主 (未名空间)

我理解的武德,就是在经济政治等非战争手段都失效的前提下,以最充足的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对双方来说都是最小的牺牲和代价结束战争(若能在大兵压境兵临城下之时,签订“城下之盟”休战撤兵,也不失为武德的一种)。这需要发展压倒性的军事科技和军事实力,也包括科学指挥,情报确凿及时,军纪严明等。相反,不讲武德,就是在明知能有机会快速取胜的情况下,还故意拖延,将敌方政府和社会民众都拖入持久战的泥潭,搞无差别轰炸破坏,不管军用民用设施一率损毁,严重损坏敌方的经济民生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摧毁敌方的优势产业,工矿企业,能源水利等),造成严重的人道灾难和环境灾难,导致弱势一方的“有生力量”,特别是精英人才的大量死亡和流失。

武德的前提是政治道德(仁政,德政,大道之行),或者说相得益彰。若无充分理由,和平相处也并非无望时即实施压倒性的战争,就算武德昭彰,可违背政德,仍不免深刻而全面持久的损失。但一个反例是,一个实力不强的小部落,比如设想北方某游牧民族小部落,倔强的骚扰挑战主体民族,不愿意接受与主体民族的经济(乃至文化)融合,不愿意通过和平贸易的手段解决经济自缺、互缺、互补性问题,将主体民族屡次示好当成软弱可欺,在屡次遭受主体民族的打击后,仍在强烈的复仇情绪与彪悍好斗的群体性格的驱使下,稍稍积累一些力量,或者“趁你病要你命”,屡犯不改的烧杀抢掠,那么,主体民族将其彻底打垮,打散,驱逐,吞噬(分散融合),极端情况下甚至施以屠杀,这对于主体民族的边境安全边民性命,对于小刺头部落民众长期遭受的无尽战乱之苦来说,仍可算得上是政德加武德。或许中国古代一些北方南方民族部落的消失,即遵循了类似的逻辑。

引申一下,如果台湾政府继续鼓吹煽动分离主义情绪,搞去中国化,去中华化,销毁民族认同,伙同岛独极端思潮/域外反华势力将台湾社会绑上反华战车,对岛内中华派施
以反华台独恐怖,那么,这部分人就成为了中华主体民族的刺头儿。对于这种不惜破坏岛内团结和平稳定,迫害岛内中华派,破坏两岸关系,严重违背其“政德”基础的政府(更别提将台湾社会驱入不自量力战火的缺武德行为),大陆政府对其讲“武德”,就有点可笑了。反而应该对这样的政府,对任何有岛独排华倾向的个人,企业,都掐断其经济命脉,扼住其政治生命,从实体到其精神理论文化基础,皆予驱逐,消灭,封禁,斩草除根,从而永远结束这片土地上的岛独排华倾向,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才能够缔造永久的和平,才是武德,政德,经德的完整体现。

说到经德,赢利是经济的内生动力,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赚钱就是对员工最大的道德(还得有适当的分配)。对于金融资本来说,保值增值就是最大的道德。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类财富,这就是经德。但要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经德还需要与政德相辅相成。经德之行,不免走向社会达尔文主义,金融资本与大企业垄断市场,垄断高额利润,影响公平和谐。政德则努力平衡各阶层利益和各族群、各国利益。政德的基础是从辖区内的民生幸福着想,从纯利己(对内迎合煽动保守民粹,对外无原则不要脸的“xx优先”),到利己不害人,再到利己利人。

顺便也说下当年国民政府率众抗战,在极其艰苦,力量悬殊的条件下,坚持抗战,付出巨大牺牲,是不是有违弱者政府应有的武德呢?就像汪伪政府说的,他们主张的“和平”是为了保守民族实力,缔造“日中共荣”,既有武德也有政德?考虑到同源于中华文化圈的日本,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如果当年的日本务实一些,能够了解中华主体民族纷乱羸弱表象之下的民族韧性,充分尊重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从一个绩优学生的角度协助中华民族走出战乱,协助振兴近代中国落后的工业/科技/经济,协助改造当时中国陈旧腐败的思想和人事/政治,补足中国务实精神的欠缺,而不是以“老师/教官”的身份试图压制和领导中国(还推广皇民化,日文及日式礼仪教育),那么中日战争的结局或许会截然不同。我这说辞里有点汉奸的意思,若在当年或许也成为“中日和平”的吹鼓手,甚至被侵略者奉为上宾(实为幌子/迷魂药),但历史不容假设,日本
人的岛民意识,战略短视也从来没有进步(从向中华学习,到明治维新时期向西方学习,不可谓不谦虚不努力不实干,只可惜小成之际,民粹翻身做了主人;当今中华崛起,日人不得不吃力的重新调整心态);作为日本人的小学生,一度还成为日人家奴的一些台湾精英们,其短视精神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本站合作媒体:魏习加 留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