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苦读三年被逼自杀:研究生博士的抑郁情绪谁来照顾?

M
Mitbbsra
楼主 (未名空间)

以前老一辈人的人总说:“你要好好读书,读书是你一辈子的出路。”

有些人很幸运,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可老一辈人没说:“读书这条路不能走绝,否则可能出不来。”

10.14日凌晨2点,大连理工一名化工研究生因不堪毕业压力,写下了一篇千字长文与世界告别,选择在化工实验室自杀。
一条鲜活的生命,就以这种方式离开。

我不知道他读过多少矛盾纠结的夜晚,只是想到,离开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自杀是唯一一种可以规避的风险。

这世界有好有坏,有人爱也有人恨。

那些不堪读研读博的压力而选择自杀的人,一定是因为太绝望了。因为读书这条路,出口很多。

但越往后,出口就越狭窄。对于高学历学生来说,慢慢的,毕业就成了检验读书是否结束的唯一出口。

去年,一名科大博士不堪延毕压力,留下遗书自杀。今年,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但是世界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死亡而发生丝毫变化。

不用猜,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人因为同样的原因自杀。

可是这本身是一件可以避免的啊。

大连理工的这名研三毕业生,已经在备考公务员,也就是说,他剩下的人生是有规划的。
可即便如此 世界还是没有留住他。

或许,心理健康教育真的要再普及一些,普及到高校去,普及到中学校园去,甚至普及到幼儿园去。

学业压力,工作压力,成长压力都需要一个宣泄口,而能够做好宣泄口的,就是心理咨询的普及,就是心理教育的提供。

否则学再多的知识,提供再多的物质,心病了 ,一切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