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讨论,中国的“随礼”文化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l
lucas88662
楼主 (未名空间)

理性讨论,中国的“随礼”文化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中秋节加上国庆节在同一天上演,这在中国的节气中都是非常少见的存在。两节归于一节,的确有一种喜上加喜的感觉,而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让人们在中秋节和国庆节这一天选择结婚的数量也变得多了起来根据统计,光是在国庆节这一天举行婚礼的,中国年轻人的数量就占到了2020年的一整年的40%左右,换言之人们似乎在10月份结婚已经变
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而集中结婚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让不少拥有多个朋友,并且多个朋友还赶在同一天结婚的年轻人,钱包不是特别厚实的,年轻人被随份子搞的有一些欲哭无泪。

最近在网上有这样的一个非常热门讨论的话题,那就是一些人在国庆期间光是随礼就随出去多少钱的讨论,结果显示大部分朋友多的年轻人如果以5000块钱工资来计算的话,国庆期间至少要参加5~7场婚礼,基本上一整个月的奋斗和打工赚来的钱,基本上就被
完全掏空了。

当然不少人肯定会说,结婚这件事情绝对不是常态,也有人说即便是随礼也到时候有回收的那一天,不过在我看来,在目前大部分人。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或者说只注重眼前的生活状况来看的话,未来的回收回来的礼金肯定感受不会像现在这般的强烈毕竟这种等额交换,同时又夹杂着所谓的货币贬值的考虑在其中的话这样的随份子和随礼是否有他真正存在的必要和价值,我要在这里打一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