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产业转移花落中国属当之无愧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8月20日 17点48分 PT
共 (4)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h
haoihcs
接近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上世纪8,90年代一台IBM大型机都是几百万美元,一套数据库软件几十万美元,IBM/AT机上万美元,几根电线加个控制器构成个局网也是几万美元。一辆三菱重型集卡近50万美元,零部件更是天价。另外各种成套设备,工程机械,实验设备,客机等等,都是用贵重的外汇天价进口的。这些外汇当中好多都是几万,几十万女工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那时候每月工资100元左右,彩色胶卷也差不多100元。易拉罐可乐10元,肯塔基套餐吃去工资的3分之1。改革开放以后光是客机至少购买了5000架。中国百姓用的家电里面的元器件大部分都是进口或外资企业在国内生产的。功能机时代3000元的手机除去外壳和组装,剩下都是外资企业赚走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体量的增大,大量外企赚的钵满满盆。
随着外资企业的赚取巨额利润,自然而然要把利薄的产品淘汰,或转移到海外。同时伴随着在中国市场销量的扩大,同时日美欧之间的竞争又促使企业转向在消费地生产。特别是美资由于美资企业在制造工艺上竞争不过日本,转而把制造外包给同样细致手巧的东亚韩国人,港台人,最后又为了节省跟多的成本,这些外包企业又搬到了中国大陆,富士康是典型。并且来的时候,都是被当作大爷一样供着,好吃好喝好玩。土地1亩地
最低的时候1个美元,再加上3免2减的税收优惠,外企老板那个不是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
笔者亲身经历曾带一家美国铝业集团下属的日本公司去江浙考察建厂。当时在日本国内同业竞争有4家,其中2家在中国建厂后产品价格下调了1-2成。剩下2家不去海外建厂的话就意味着丢失市场份额,可能被慢慢淘汰。这家日本公司也是被客户反复提醒,最终无奈才去银行贷款,到中国去建厂的。后来在国内建厂后产品全部出口日本,15年内由最初1条产线,扩大到12条。日本国内产线由8条减少到3条,产能从业内第三升到第一
。公司整体运营成本大幅度下降。是典型的互利互惠。
日本通缩30年,国民收入不增反降,而这期间除食品,汽车,学费以外,商品价格持续低迷。因此除非一部分大牛公司,或独占企业以外,一般企业执意坚持在日本国内生产的话基本上是死一条。更别提国际竞争了。像打印机行业,美国的惠普,加日本6大公
司,谁不到海外生产谁先死。成品企业搬到中国大陆,后面跟这的是零部件,原料企业。
同时期华尔街资本大佬,眼睛只顶着企业盈利和分红。利益最大化推动了国际贸易分工体制的发展。中国刚好启动改革开放,又敢于以极其优惠的条件诱致外企,再加上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自己建立起来的产业基础,无缝衔接了先进国家的产业转移。和今天依然三天两头停电的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产业转移花落中国当之无愧。
此外每年中国都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为产业转移输送各类人才。有家日企在菲律宾和大陆都有工厂。都用CAD编程序加工零部件。加工角度30度时,没问题。30.21度时,
CAD也会犯错。菲律宾人就发现不了,产生大量次品。中国工厂的员工不仅都能发现CAD错误,还自己用三角函数,复素数做计算,正确定位坐标,从没出现次品。这些都是现场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成的工作。日本本土员工都很难做到。从这一点上看,不是西方看上谁,接纳了谁,谁就能取得中国这样伟大成就的。
政治,永远是经济的奴隶。政客,永远是资本利益集团的马仔,当年美国政客欢迎中国加入WTO也只是尽马仔的义务。与意识形态,和促进中国的民主化没有半毛关系,更别
提所谓的当时欢迎中国是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了,自然会变成民主国家,这种假冒圣母婊的论调了。何况美国人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施舍别人那。看看今天的菲律宾,被美国殖民50年,独立后又向美爹跪了70年。前后120年菲律宾得到了什么那。除去一个向美爹
学来的选举制度以外,就只有毒品在菲律宾的泛滥了。越战期间美军军机源源不断的把从泰国金三角买来的毒品运到菲律宾,除去转运到米国以外都在菲律宾卖掉了。菲律宾人民期盼难美国施舍120年了,就得到这两样东西。老百姓不是还得靠做菲佣,养家糊
口吗,怪老杜反美那。
所以说那些一边为能够享受从中国大陆进口的质优价廉的物质生活,而对美爹感恩戴德,一边把中国的成就归结为西方对中国的接纳和施舍,而指责中国对美爹忘恩负义的人。只能说是舔到了愚蠢的地步。
本站合作媒体:gomai 留园网
a
aywl
接近 5 年
2 楼
咱们打赌,再给菲律宾2千年,还是做佣人的命!
k
kongjiecom
接近 5 年
3 楼
中美谁都没错,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徒弟里上进的有错吗,反客为主,师傅当然不干,都没错。利益没有对错,这不是理工科 是文科 没有是非对错
k
kongjiecom
接近 5 年
4 楼
都全力以赴自己该做的事 竞争才有进步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上世纪8,90年代一台IBM大型机都是几百万美元,一套数据库软件几十万美元,IBM/AT机上万美元,几根电线加个控制器构成个局网也是几万美元。一辆三菱重型集卡近50万美元,零部件更是天价。另外各种成套设备,工程机械,实验设备,客机等等,都是用贵重的外汇天价进口的。这些外汇当中好多都是几万,几十万女工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那时候每月工资100元左右,彩色胶卷也差不多100元。易拉罐可乐10元,肯塔基套餐吃去工资的3分之1。改革开放以后光是客机至少购买了5000架。中国百姓用的家电里面的元器件大部分都是进口或外资企业在国内生产的。功能机时代3000元的手机除去外壳和组装,剩下都是外资企业赚走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体量的增大,大量外企赚的钵满满盆。
随着外资企业的赚取巨额利润,自然而然要把利薄的产品淘汰,或转移到海外。同时伴随着在中国市场销量的扩大,同时日美欧之间的竞争又促使企业转向在消费地生产。特别是美资由于美资企业在制造工艺上竞争不过日本,转而把制造外包给同样细致手巧的东亚韩国人,港台人,最后又为了节省跟多的成本,这些外包企业又搬到了中国大陆,富士康是典型。并且来的时候,都是被当作大爷一样供着,好吃好喝好玩。土地1亩地
最低的时候1个美元,再加上3免2减的税收优惠,外企老板那个不是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
笔者亲身经历曾带一家美国铝业集团下属的日本公司去江浙考察建厂。当时在日本国内同业竞争有4家,其中2家在中国建厂后产品价格下调了1-2成。剩下2家不去海外建厂的话就意味着丢失市场份额,可能被慢慢淘汰。这家日本公司也是被客户反复提醒,最终无奈才去银行贷款,到中国去建厂的。后来在国内建厂后产品全部出口日本,15年内由最初1条产线,扩大到12条。日本国内产线由8条减少到3条,产能从业内第三升到第一
。公司整体运营成本大幅度下降。是典型的互利互惠。
日本通缩30年,国民收入不增反降,而这期间除食品,汽车,学费以外,商品价格持续低迷。因此除非一部分大牛公司,或独占企业以外,一般企业执意坚持在日本国内生产的话基本上是死一条。更别提国际竞争了。像打印机行业,美国的惠普,加日本6大公
司,谁不到海外生产谁先死。成品企业搬到中国大陆,后面跟这的是零部件,原料企业。
同时期华尔街资本大佬,眼睛只顶着企业盈利和分红。利益最大化推动了国际贸易分工体制的发展。中国刚好启动改革开放,又敢于以极其优惠的条件诱致外企,再加上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自己建立起来的产业基础,无缝衔接了先进国家的产业转移。和今天依然三天两头停电的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产业转移花落中国当之无愧。
此外每年中国都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为产业转移输送各类人才。有家日企在菲律宾和大陆都有工厂。都用CAD编程序加工零部件。加工角度30度时,没问题。30.21度时,
CAD也会犯错。菲律宾人就发现不了,产生大量次品。中国工厂的员工不仅都能发现CAD错误,还自己用三角函数,复素数做计算,正确定位坐标,从没出现次品。这些都是现场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成的工作。日本本土员工都很难做到。从这一点上看,不是西方看上谁,接纳了谁,谁就能取得中国这样伟大成就的。
政治,永远是经济的奴隶。政客,永远是资本利益集团的马仔,当年美国政客欢迎中国加入WTO也只是尽马仔的义务。与意识形态,和促进中国的民主化没有半毛关系,更别
提所谓的当时欢迎中国是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了,自然会变成民主国家,这种假冒圣母婊的论调了。何况美国人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施舍别人那。看看今天的菲律宾,被美国殖民50年,独立后又向美爹跪了70年。前后120年菲律宾得到了什么那。除去一个向美爹
学来的选举制度以外,就只有毒品在菲律宾的泛滥了。越战期间美军军机源源不断的把从泰国金三角买来的毒品运到菲律宾,除去转运到米国以外都在菲律宾卖掉了。菲律宾人民期盼难美国施舍120年了,就得到这两样东西。老百姓不是还得靠做菲佣,养家糊
口吗,怪老杜反美那。
所以说那些一边为能够享受从中国大陆进口的质优价廉的物质生活,而对美爹感恩戴德,一边把中国的成就归结为西方对中国的接纳和施舍,而指责中国对美爹忘恩负义的人。只能说是舔到了愚蠢的地步。
本站合作媒体:gomai 留园网
咱们打赌,再给菲律宾2千年,还是做佣人的命!
中美谁都没错,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徒弟里上进的有错吗,反客为主,师傅当然不干,都没错。利益没有对错,这不是理工科 是文科 没有是非对错
都全力以赴自己该做的事 竞争才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