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外人带手机进粮库?此地无银三百两!

z
zhangyx2
楼主 (未名空间)

此前,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一处收储库点被曝储备玉米存在“水泡粮”“筛下物”等问题,中储粮7月14日晚公布调查结果,称网传这批玉米存在数量质量的问题与事实基本
不符。8月2日,继上述事件后,网传中储粮肇州直属库有限公司近期发布公告,要求外来人员禁止携带手机及其他录像、录音设备进入库区。8月2日晚近11时,@中储粮集团 针对此事发布情况说明,解释了库区内要求禁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原因,批评了肇州直属库简单机械发布公告的做法,并公布了惩治措施。(8月3日《北京日报》)
  继黑龙江肇东直属库被爆储备玉米质量问题后,肇州直属库发公告称禁止外来人员“携带手机及其他录像录音设备进入库区”,如此明显的“此地无银三百两”,中储粮居然还能“解释”,真是让人醉了。
  “玉米一捏就碎,还有厚厚一层杂质。”7月初,一则反映黑龙江肇东直属库外租
仓点储备玉米质量问题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举报者在视频中称,她竞拍下的这批
5000吨国储玉米,很多一捏就碎,玉米堆里还有20多厘米厚的筛下物(灰、渣等杂质),“水泡粮、酒精粮就是这样的。”
  7月14日,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发布通报称,经初步核查,视频反映的这
批玉米数量质量问题与事实基本不符,仓内个别点位的质量问题不代表整仓玉米质量状况。通报还表示,关于视频中反映外租收储库点青冈荣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人员违规额外收取装车费等问题,中储粮在通报中表示经查基本属实,下一步将依法进行处理。
  “玉米一捏就碎,还有厚厚一层杂质”居然是真的,但只属于“个别问题”。既然是“仓内个别点位的质量问题”,当然就不能“代表整仓玉米质量状况”,这点辩证法大家还是懂的,而且貌似也讲得通。有关人员违规收取装车费也是真的,通报承认“基本属实”,但并没有交代是否属于“个别现象”,也没有运用辩证法说“不代表普遍状况”。
  倘若储备粮食的质量问题真的只是个别现象,粮库又何必发公告禁止外来人员“携带手机及其他录像录音设备进入库区”?敞开大门,让群众进去看个究竟,拍个清楚,不是更能证明储备粮的“整体质量情况”是好的,从而彻底消除公众的质疑和忧虑吗?  针对网上“掩盖问题、回避监督”的质疑声,中储粮的情况说明给出两点解释:首先,今年黑龙江省政策性粮食拍卖销售力度持续加大,截至7月末销售数量超过3000万
吨,为去年全年的2倍。由于大规模粮食拍卖成交和集中出库,作业期间现场机械设备
较多,来往车辆频繁,加之提货人员对库区环境比较陌生,因而在作业区因为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产生人员安全隐患。
  使用手机会产生“人员安全隐患”,难道是指手机爆炸,引起火灾吗?倘若如此,那就不应该只禁止“外来人员”携带手机,而且连“内部人员”也要禁止。如果真的存在这种安全隐患,为何这么多年都没发现,没禁止,直到出了负面新闻才突然想起?
  情况说明还称,针对前期粮食销售出库过程中个别客户“以点概面、影响舆论”的行为,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对直属库加强出库期间现场管理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不过,由于对直属企业指导不够、工作考虑不细,发生了肇州直属库对外发布公告,简单机械规定禁止携带手机进入库区的事件,一定程度上造成隐瞒回避粮食出库作业情况的印象。
  如果中粮库黑龙江分公司对直属库“加强出库期间现场管理”提出的“相关工作要求”,并不包括拒绝、回避监督的内容,肇州直属库又怎么可能发布公告,禁止外来人员携带手机进入库区?既然肇州直属库发布上述公告,不是由于自己的“误解”所致,而是因为中粮库黑龙江分公司“对直属企业指导不够、工作考虑不细”,当然就意味着他们的理解基本正确,“隐瞒回避粮食出库作业情况”并不是“错觉”,而是真实意图。
  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称,近期公司将在全辖区直属企业开展有关公众开放日活动,欢迎社会各界莅临检查指导,共建“阳光粮仓”。既然要建“阳光粮仓”,就应该在平时敞开大门接受群众和媒体监督,又岂能仅限于“公众开放日”?
  粮库“禁外人带手机进粮库”是明显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有拒绝监督 、掩盖
问题的嫌疑,有关部门应该及时介入调查,别让它继续“自圆其说”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