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加勒万河谷人员伤亡事件可能是场“意外”?

q
qqdouzhuan
楼主 (未名空间)


印军在拉达克的边境道路

中印边境对峙两个多月以来,原本已得到管控的紧张局势因6月15日发生的两军人员肢
体接触事件而加剧。发生在加勒万河谷的“肢体接触”直接导致中印边境时隔45年后再次出现人员伤亡。

事件发生后,解放军西部战区发表声明,指出“印军违背承诺,再次越过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引发双方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我们要求印方严格约束一线部队,立即停止一切侵权挑衅行动,与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对话会谈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上来。”

随后中国外长表示,“加勒万河谷现地局势已经趋缓情况下,印军再次跨越实控线蓄意挑衅,甚至暴力攻击中方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进而引发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我们要求印方对此开展彻底调查,严惩肇事责任人,严格管束一线部队。印方务必不要对当前形势做出误判,务必不要低估中方维护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连续多个“严重违背”指明了印军蓄意挑衅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两个“务必”显示中方维护领土主权之决心以及对印度可能采取过激行为的警告。

从上述声明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此次人员伤亡事件的严重性。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印边境局势伴随着两国关系的向好发展,整体保持了和平态势。即使出现偶发性对峙,也多以谈判方式解决。近年来发生的洞郎对峙、天南河谷帐篷对峙以及屡见不鲜的班公湖肢体接触,都未酿成人员死亡的严重后果。

且此次中印边境西段多个地点出现对峙已经持续两月有余,与加勒万河谷相比,双方在班公湖的对峙更加复杂敏感。为什么以前的对峙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而此次出现?为什么伤亡发生在双方已然达成脱离接触共识的加勒万河谷?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梳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印度《The Print》网站报道称,发生6月15日晚间的肢体冲突导致导致20名印度陆军人员死亡,其中包括比哈尔联队第16营指挥官桑托什·巴布上校(Col Santosh Babu)。具体过程大致如下:

6月6日,中印双方将军级会谈就事态降级达成共识,商定了对峙人员脱离接触程序,双方设置在河谷的帐篷也逐步减少,中方人员撤回边境实控线(LAC)中国一侧。6月15日晚,印军指挥官认为中方人员继续在本国领土上进行设施建设,“未完成全部降级程序”,遂率领印军士兵越线阻挠。这导致双方从最初的口头争吵演变为相互推搡,进而升级到石块和棍棒打斗。随后,更多部队涌入现场,双方数百人在河谷两侧狭窄斜坡上使用原始兵器进行搏斗,数个小时的打斗一直持续到午夜。


加勒万河谷地形图,下图左侧黄线为印度边境道路,紧邻什约克河与加勒万河交汇处,右侧红线为中印边境实控线。

由于地势狭小,不少印军士兵掉入什约克河与加勒万河交汇处的河流与石块而受伤。直到第二天早上,印军人员才发现这些阵亡士兵的尸体包括坠入冰冷河水里因温度过低而亡的士兵。据印度陆军统计,当晚包括巴布上校在内的3人死于“肢体冲突”,其他17
人因坠落河流被冻死。

6月16日,印度外交部回避越线问题,声称“中方偏离双方达成的降级共识,试图单方
面改变地区现状”。紧接着,印度官方大打悲情牌,盛赞阵亡人员表现出的卓越勇气,并为巴布上校和其他死亡士兵举行高规格葬礼。此外,印度国防部将对中印边境实控线(LAC)附近不使用枪支协议进行审查。(易评君注:根据中印两国于1996年达成的协
议,任何一方不得在实控线两公里内开枪和开炮)

回顾此次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偶发因素+必然因素”共同导致了人员伤亡的结果,其
中偶发因素大于必然因素。

所谓偶发因素主要指,在持续两个多月的对峙和肢体接触过程里,双方一线人员都积累了相当程度的情绪,特别是印军认为己方在班公湖肢体接触时吃了亏,有必要在其他地方“找回颜面”。加之印度并不承认现有实控线,且印军长期以来习惯了越线挑衅,加剧双方情绪对立,这种情绪很容易因为对方不友好举动而失控。

由于加勒万河谷两侧高山林立,地形狭小,故而出现了印军士兵坠入河谷之现象。需要指出的是,印军边防公路就位于什约克河沿岸,紧邻加勒万河谷与什约克河交汇口,转运伤员并不太困难,然而打斗发生在夜间,加之印军医疗保障能力较差,这才出现17名士兵被冻死的现象。相比之下,中印双方于5月初在班公湖畔发生的肢体接触,虽然印
军实力不济有军官和士兵受伤,但一来湖畔地形平坦,二来中方对印军人员进行了必要医疗救助,因而没有出现人员死亡。

所谓必然因素是指印度自2019年10月取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自治权,设立“查谟和克什米尔”与拉达克两个中央直辖区,空前加强了对中印边境西段地区的经略。这种对外示强很大程度上源于莫迪政府和印人党执政策略的调整。由于印度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继续推进经济改革的成果下降难度上升,为了获得民众支持,对外示强激发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就成了必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印度取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持续数十年的“自治”地位,公开表达对巴控克什米尔的主权要求。

与此同时,由于印巴双方实力差距不断拉大,印度加大了对北方地区(中印边境)的经略,其表现之一就是力争在2022年前后完成61条战略通道的修建计划。这些战略通道涵盖中印边境从西到东的各个区块。正是印军加速修建连接列城到道拉伯格玉尔的道路与桥梁,威胁中方安全,才致使双方在加勒万河谷对峙。


印度媒体称双方人员打斗时,中方人员使用了缠有铁丝的棍棒(狼牙棒)

从战略层面来看,印度在巩固对东段的实际控制权后,必然会在相对弱势的西段加强投入,以寻求在西段地区侵蚀中方控制力,减轻本国战略压力。所谓得陇望蜀,欲壑难填就是如此。此外,印度自1962年至今,始终回避问题症结,通过曲解事实营造“受害者”情绪,这种情绪是印军继续奉行蚕食侵占政策,幻想通过军事冒险实现主权诉求的行为根源。

至于此次人员伤亡事件是否会导致中印两国兵戎相见,目前这种概率并不高。首先,中印作为有核国家,爆发大规模战争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维持边境稳定与中印关系整体大局,仍是双方决策者的共识(6月17日,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再次举行将军级会谈)。
其次,中印关系具有一定独立性,印度在处理对华、对美俄关系时不会轻易放弃左右逢源策略,避免过早选边而失去战略灵活和独立自主性。1962年边境战争失败后,印度拒绝放弃“不结盟政策”换取美国军事支持,恰是其大国梦想与独立自主思维的体现。因此,我们在处理对印关系时,需正视这种独立性,无需事事与美国扯到一起进而束手束脚。

尽管此次事件是一起偶发意外,印军人员伤亡亦非我们所乐见,但事件主要责任依然在印度身上。印度政府特别是印军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不改,中印边境对峙事件与偶发性肢体接触就不会真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