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消费卷,是煮鸡蛋还是什锦炒蛋?

l
langren
楼主 (未名空间)

新冠疫情以来,为了关心群众生活和恢复经济发展,许多城市出台了"惠民″消费卷,
动辄几千万元至数亿元。看到外地城市的这类新闻,读了标题就不再仔细去看,心里虽觉得欣慰,但毕竟还不是自己所在城市。日前,前几年GDP已迈入万亿元俱乐部、历史
上颇有"小上海"盛名的本市,政府部门召开了6000万元电子消费卷专题发布会。这消费卷新设两大APP平台,据说参考借鉴国内其他城市政府消费卷做法的基础上,推出此惠
及市民和商家的活动方案。

看完报载此消费卷内容,不由想到开国将军张震关心士兵伙食的故事。建国后,行伍出身的张震将军下部队基层时问事务长,鸡蛋每个重量多少?得到50~70克的回答,他就满意地笑了;座谈会上,他问战士每月津贴多少?与会首长答不上来,他就谈谈"三不
知″军阀的轶事。他曾规定,每天战士伙食中的鸡蛋只能是煮鸡蛋。后来的人不明白缘故,他说,水蒸蛋、炒鸡蛋容易掺杂,防止干部克扣士兵只有煮鸡蛋。这在当时经济环境中,受到大家拥护,在社会上传为美谈,至今网络上还常能读到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扯上消费卷并非风马牛。如今的这消费卷,首先要用手机下载专用"APP",接
着注册、申领、搖号、发放、使用。并设有"门槛"的消费大奖池,120天里七次开奖,
前六次中大奖者,每人新能源汽车一辆,整个活动最后特别奖中彩者,将获得一辆价值30万元特斯拉新能源車。如果这是商家开展的,让利广告、薄利多销,不能不说方案推出者脑洞大开,奖励丰厚。而政府部门用这种办法发放消费卷,虽然谈不上直接有克扣之嫌,但确难逃是"煮鸡蛋″,还是"什锦炒蛋″之问。当然如果这消费卷资金来源是税收,则无疑有克扣或低效的疑问。

面向市民的消费卷,既然是指市民,不会用手机下载软件并要会一系列操作的老年、幼年等等市民则被排除在外;用作奖品的七辆汽車,没有说明来自社会捐赠,只能是包含在消费卷的总款额里,获彩的几个人甜头不少,却多少总是分去了"众人头上一杯羹″。

其实,消费卷成为"煮鸡蛋″并不烦难,现成渠道就有不少条。如凭前不久各小区、村
落防疫通行证,实名发放、领取消费卷即可,至于对商家的奖励可凭消费卷收到多少为准。问题是,现在的消费卷发放者是重视了"什锦炒蛋"的花俏华丽、声名大作,而另眼看待了"煮鸡蛋″的实惠实际。不管是否能获得"煮鸡蛋″式的消费卷,总想为此先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