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养老院都在赔钱,中国2.5亿老人的晚年谁来扛?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5月18日 9点37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z
zhangyx5
大约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北京向西,在六环的良乡出口往南1.5公里处,坐落着一处16万平方米的老年公寓。拥
有奇石湖景主题公园、开心农场、人工湖、智能化设备等,这家名为德隆睿颐苑的老年公寓,是北京最大的综合养老机构。不同于北京及周边其他高端养老机构动辄每月1万
元,甚至2万多元的费用,这家老年公寓将价格定为每月3000元到6000元不等。然而,
平民化的费用加特色的基础设施,并未吸引大量老人入住,1000多张床位只有300多人
入住。运营四年多,这家机构仍处于亏损状态。
负责人张德伦在一次行业研讨会上曾自我剖析说,“在模式的创新方面可能有点问题”,与会的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症结在于:在15分钟养老圈内,缺少一家大的医疗机构。换句话说,“养”高分,“医”不及格。因医养结合不到位,导致盈利难,这是中国民营养老机构的“通病”。医疗服务不到位、不可及,会让中高端老年消费者,“拿着钱犹豫不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80%以上的民营养老机构均处于亏损状态。 “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需进一步衔接、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在一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如何解决医养结合的痛点?相关部门提出“制定医养签约服务规范”,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
此举对于“有养缺医”的养老机构能否奏效?“说不好,有待观察。”一名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全国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已有2万多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
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目前看,“尚未对医养结合带来颠覆性的创新,带量带效益的作用也有限”。对于民营养老机构来说,用长期护理保险与完善的人才培养系统,或能厘清“谁付费”“谁提供服务”等核心问题,以小博大,拆除掉阻挡老年人与资本“入住”的挡板。养老这件事,由事业化逐渐向市场化转变,可仍基本沿用了旧有的体制。如今的民营养老机构仍然根据床位数量来做预算、建设养老设施,政府的补贴也按照床位数来发放。
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共有约750万张养老床位,
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超过30张。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称,今后3年-5年将增加普惠性养老床位100万张以上。地方政府也纷纷为养老
床位设定目标,如南京市规划到2020年,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应不低于45张。养老床位的建设成本高昂,少则10万元起,一线城市甚至高达五六十万元,政策性补贴只有1万到6万元不等。一家机构建设多少张养老床位,能达到投入与运营的最佳状态,并无定论。中民养老规划院院长苏志钢告诉《财经》记者,在养老产业发达的日本,大多数机构床位数介于50张至100张,“小机构星罗棋布,形成嵌入式布局,整个行业重服
务质量,并不一味追求数量”。在中国,拥有几百张养老床位,已经是养老机构的标配,一些医院也加入了冲养老床位的行列。可数量多,并不意味着运营状况一定好,养老机构的运营状况,看的是入住率。一般入住率达到70%营收平衡,80%能盈利,100%盈利很可观。”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教授屠其雷告诉《财经》记者,低于50张床位的机构经营会很难,50张到200张比较得当,“目前全国民营养老机构平均
入住率40%多、不到50%,80%的民营机构是亏损的”。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北京向西,在六环的良乡出口往南1.5公里处,坐落着一处16万平方米的老年公寓。拥
有奇石湖景主题公园、开心农场、人工湖、智能化设备等,这家名为德隆睿颐苑的老年公寓,是北京最大的综合养老机构。不同于北京及周边其他高端养老机构动辄每月1万
元,甚至2万多元的费用,这家老年公寓将价格定为每月3000元到6000元不等。然而,
平民化的费用加特色的基础设施,并未吸引大量老人入住,1000多张床位只有300多人
入住。运营四年多,这家机构仍处于亏损状态。
负责人张德伦在一次行业研讨会上曾自我剖析说,“在模式的创新方面可能有点问题”,与会的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症结在于:在15分钟养老圈内,缺少一家大的医疗机构。换句话说,“养”高分,“医”不及格。因医养结合不到位,导致盈利难,这是中国民营养老机构的“通病”。医疗服务不到位、不可及,会让中高端老年消费者,“拿着钱犹豫不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80%以上的民营养老机构均处于亏损状态。 “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需进一步衔接、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在一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如何解决医养结合的痛点?相关部门提出“制定医养签约服务规范”,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
此举对于“有养缺医”的养老机构能否奏效?“说不好,有待观察。”一名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全国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已有2万多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
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目前看,“尚未对医养结合带来颠覆性的创新,带量带效益的作用也有限”。对于民营养老机构来说,用长期护理保险与完善的人才培养系统,或能厘清“谁付费”“谁提供服务”等核心问题,以小博大,拆除掉阻挡老年人与资本“入住”的挡板。养老这件事,由事业化逐渐向市场化转变,可仍基本沿用了旧有的体制。如今的民营养老机构仍然根据床位数量来做预算、建设养老设施,政府的补贴也按照床位数来发放。
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共有约750万张养老床位,
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超过30张。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称,今后3年-5年将增加普惠性养老床位100万张以上。地方政府也纷纷为养老
床位设定目标,如南京市规划到2020年,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应不低于45张。养老床位的建设成本高昂,少则10万元起,一线城市甚至高达五六十万元,政策性补贴只有1万到6万元不等。一家机构建设多少张养老床位,能达到投入与运营的最佳状态,并无定论。中民养老规划院院长苏志钢告诉《财经》记者,在养老产业发达的日本,大多数机构床位数介于50张至100张,“小机构星罗棋布,形成嵌入式布局,整个行业重服
务质量,并不一味追求数量”。在中国,拥有几百张养老床位,已经是养老机构的标配,一些医院也加入了冲养老床位的行列。可数量多,并不意味着运营状况一定好,养老机构的运营状况,看的是入住率。一般入住率达到70%营收平衡,80%能盈利,100%盈利很可观。”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教授屠其雷告诉《财经》记者,低于50张床位的机构经营会很难,50张到200张比较得当,“目前全国民营养老机构平均
入住率40%多、不到50%,80%的民营机构是亏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