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伪仪式感” 正在榨干中国年轻人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4月14日 1点15分 PT
共 (3)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z
zhangyx3
大约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招摇过市的伪仪式感,让生活陷入漩涡。前段时间,南京的高端日料店柒本味因为一条宣传视频突然火了。视频中,有着22年厨师经验的老板娴熟地处理着三文鱼,精细地揉捏着寿司。他给店里订下了一系列规矩,食物不能打包、点餐没有菜单、不接生客,只能老顾客带新顾客,来店用餐,食材必须在端上桌的一分钟内食用。老顾客纷纷称赞,即使是豪华酒店的出品,也比不上柒本味的味道。但是视频一播出,却遭到了网友们的“群嘲”。老板一再强调,“柒本味”就是“吃本味”,却在寿司表面挤上篡改食物本味的蛋黄酱。不仅如此,老板在之前制作寿司的照片中,手部有着明显的疮口,并且带着手表进行食材的处理。
明显,一名专业的寿司师傅,手与食材直接接触,手表很容易藏污纳垢。风波之后有关部门突袭检查,发现其违反《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已经停止经营。在曝光之前,即使人均最低消费要400,来捧场的顾客也只增不减。不知何时开始,网红店繁繁冒出
,渗透进大街小巷,它们花样百出,用一系列规矩增加噱头,似乎规矩越多越花哨,吃的时候仪式感才越强。奇怪的规矩和作秀般的包装让一群人宁愿花上几小时排队,也要追求一顿饭的“仪式感”。
很多人告诉我们,生活需要点仪式感。是的,但所谓仪式感,并不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作秀。吃一顿各种规矩冒着干冰的菜,在周末的午后摆拍一本文艺杂志,不喜欢漫威,却依旧跟风花高价看一场复联4。美其名曰“生活要有一点仪式感”,然而这些充其量不
过是戴上虚伪帽子的“伪仪式感”,早已经一点一点侵蚀我们的日常。
招摇过市的伪仪式感,让生活陷入漩涡。仪式感本是让某一天区别于某天的小确幸,伪仪式感却成了他人显摆造作的借口。表里不一的虚伪下,留下的是生活的一地鸡毛。想起之前,邻居家因为婚礼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二人刚凑上婚房的首付,女生却提出要办一场30万的婚礼,场地要在户外,布置时必须要有她最爱的香槟玫瑰,要求一定是真花。和婚庆公司商量后,对方给出了30万的数字,即使深知对方的经济条件,女生依旧不屈不挠态度坚决。“一辈子就一次的婚礼,为什么不能有一点仪式感?”,她振振有词地质问男生,无奈之下,男生只好拿出原本装修的钱款办了这场开满香槟玫瑰的婚礼,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新娘一脸满足。
本以为新生活会像婚礼一般,延续浪漫和甜蜜,二人却开始因为装修的事争喋不休。钱都花在了婚礼上,新房只能简陋装修,连买张新沙发都要等下月的工资。原本不错的小日子,因为一场婚礼的仪式感变得节衣缩食,矛盾剧增。对生活有仪式感,原本只是为了给平淡的生活加一点甜,但超出现实基础的伪仪式感却让生活一地鸡毛,虚荣一时,最后只会跌得更惨。仪式感原本是一件浪漫的事,而招摇过市的伪仪式感却让人身心疲惫。把面子工程作为衡量仪式感的标准,最后却成为了拖垮生活的罪魁祸首,仪式感让生活不只是生存,伪仪式感却让生活连生存都变得艰难。
a
aywl
大约 5 年
2 楼
所谓的仪式感,很大程度上就是虚荣。
m
m20170327
大约 5 年
3 楼
现在网络发达,人们也没以前那么好骗了。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招摇过市的伪仪式感,让生活陷入漩涡。前段时间,南京的高端日料店柒本味因为一条宣传视频突然火了。视频中,有着22年厨师经验的老板娴熟地处理着三文鱼,精细地揉捏着寿司。他给店里订下了一系列规矩,食物不能打包、点餐没有菜单、不接生客,只能老顾客带新顾客,来店用餐,食材必须在端上桌的一分钟内食用。老顾客纷纷称赞,即使是豪华酒店的出品,也比不上柒本味的味道。但是视频一播出,却遭到了网友们的“群嘲”。老板一再强调,“柒本味”就是“吃本味”,却在寿司表面挤上篡改食物本味的蛋黄酱。不仅如此,老板在之前制作寿司的照片中,手部有着明显的疮口,并且带着手表进行食材的处理。
明显,一名专业的寿司师傅,手与食材直接接触,手表很容易藏污纳垢。风波之后有关部门突袭检查,发现其违反《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已经停止经营。在曝光之前,即使人均最低消费要400,来捧场的顾客也只增不减。不知何时开始,网红店繁繁冒出
,渗透进大街小巷,它们花样百出,用一系列规矩增加噱头,似乎规矩越多越花哨,吃的时候仪式感才越强。奇怪的规矩和作秀般的包装让一群人宁愿花上几小时排队,也要追求一顿饭的“仪式感”。
很多人告诉我们,生活需要点仪式感。是的,但所谓仪式感,并不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作秀。吃一顿各种规矩冒着干冰的菜,在周末的午后摆拍一本文艺杂志,不喜欢漫威,却依旧跟风花高价看一场复联4。美其名曰“生活要有一点仪式感”,然而这些充其量不
过是戴上虚伪帽子的“伪仪式感”,早已经一点一点侵蚀我们的日常。
招摇过市的伪仪式感,让生活陷入漩涡。仪式感本是让某一天区别于某天的小确幸,伪仪式感却成了他人显摆造作的借口。表里不一的虚伪下,留下的是生活的一地鸡毛。想起之前,邻居家因为婚礼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二人刚凑上婚房的首付,女生却提出要办一场30万的婚礼,场地要在户外,布置时必须要有她最爱的香槟玫瑰,要求一定是真花。和婚庆公司商量后,对方给出了30万的数字,即使深知对方的经济条件,女生依旧不屈不挠态度坚决。“一辈子就一次的婚礼,为什么不能有一点仪式感?”,她振振有词地质问男生,无奈之下,男生只好拿出原本装修的钱款办了这场开满香槟玫瑰的婚礼,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新娘一脸满足。
本以为新生活会像婚礼一般,延续浪漫和甜蜜,二人却开始因为装修的事争喋不休。钱都花在了婚礼上,新房只能简陋装修,连买张新沙发都要等下月的工资。原本不错的小日子,因为一场婚礼的仪式感变得节衣缩食,矛盾剧增。对生活有仪式感,原本只是为了给平淡的生活加一点甜,但超出现实基础的伪仪式感却让生活一地鸡毛,虚荣一时,最后只会跌得更惨。仪式感原本是一件浪漫的事,而招摇过市的伪仪式感却让人身心疲惫。把面子工程作为衡量仪式感的标准,最后却成为了拖垮生活的罪魁祸首,仪式感让生活不只是生存,伪仪式感却让生活连生存都变得艰难。
所谓的仪式感,很大程度上就是虚荣。
现在网络发达,人们也没以前那么好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