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再奔一个!

d
dragontooth
楼主 (未名空间)


自从Gopro支架坏了之后,很久没有录自己的网球视频了。最近终于换了一个,发一个
视频表示庆祝。

对手是曾经打过NCAA 篮球,球队是Texas Tech;身高1米98。大概因为经常陪他的女儿们打球,所以基本以切削为主。
https://youtu.be/SjS6wsLzSII


g
gjg

我先纸上谈兵抛砖引玉,
楼主身体素质看来不错,经常锻炼的。第一眼背影有点像szww:)

总的感觉是经常被球挤压到
正手时身体后仰
我不会单反,但是和老费比,身体好像开得太早太大

【 在 dragontooth (Iron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从Gopro支架坏了之后,很久没有录自己的网球视频了。最近终于换了一个,发一个
: 视频表示庆祝。
: 对手是曾经打过NCAA 篮球,球队是Texas Tech;身高1米98。大概因为经常陪他的女儿
: 们打球,所以基本以切削为主。
: https://youtu.be/SjS6wsLzSII


f
furthermore

单反动作有点不对。抽的时候拍头朝下时间太长。

【 在 dragontooth (Iron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从Gopro支架坏了之后,很久没有录自己的网球视频了。最近终于换了一个,发一个
: 视频表示庆祝。
: 对手是曾经打过NCAA 篮球,球队是Texas Tech;身高1米98。大概因为经常陪他的女儿
: 们打球,所以基本以切削为主。
: https://youtu.be/SjS6wsLzSII


f
furthermore

话说LZ这是西方握拍?业余里面不多见。
f
furthermore

被挤到应该是步法和预判的问题。

【 在 gjg (工具钢)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先纸上谈兵抛砖引玉,
: 楼主身体素质看来不错,经常锻炼的。第一眼背影有点像szww:)
: 总的感觉是经常被球挤压到
: 正手时身体后仰
: 我不会单反,但是和老费比,身体好像开得太早太大

g
gjg

有些球也许是。但我觉得很多时候是lz习惯等球比较近和低的时候再刷,比如33s那个
。或者1:16时看自己feed的那个球

不过楼主打得挺稳的,我自己的动作问题更多,而且经常打不了几下。对手是texas
tech
的,lz多半也是tx的了吧

【 在 furthermore (网版客观帝) 的大作中提到: 】
: 被挤到应该是步法和预判的问题。

f
furthermore

我以前也是习惯低位击球。和我邻居打了几次,他的球蹦的高,等再落下来我要退出底线很远了。我没办法只好强迫自己
打前点,打高点。发现其实打高点更舒服。

【 在 gjg(工具钢) 的大作中提到: 】
<br>: 有些球也许是。但我觉得很多时候是lz习惯等球比较近和低的时候再刷,比如
33s那个
<br>: 。或者1:16时看自己feed的那个球
<br>: 不过楼主打得挺稳的,我自己的动作问题更多,而且经常打不了几下。对手是
texas
<br>: tech
<br>: 的,lz多半也是tx的了吧
<br>

s
szww

身材是挺象哈,难道是失散多年的兄弟...:)

【 在 gjg (工具钢)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先纸上谈兵抛砖引玉,
: 楼主身体素质看来不错,经常锻炼的。第一眼背影有点像szww:)
: 总的感觉是经常被球挤压到
: 正手时身体后仰
: 我不会单反,但是和老费比,身体好像开得太早太大

d
dragontooth


【 在 furthermore (网版客观帝)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反动作有点不对。抽的时候拍头朝下时间太长。

动作的确还有待提高,多谢指点.

d
dragontooth


【 在 gjg (工具钢)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先纸上谈兵抛砖引玉,
: 楼主身体素质看来不错,经常锻炼的。第一眼背影有点像szww:)
: 总的感觉是经常被球挤压到
: 正手时身体后仰
: 我不会单反,但是和老费比,身体好像开得太早太大

多谢夸奖,不打球的时候也跑跑步,已经跑了12个马拉松.

步法的确是重中之重,提高起来也非一日之功,只有慢慢努力了.

正手比反手问题大,经常找不到准确的击球点,失误率高多了.反手反而比较稳定.
d
dragontooth


【 在 gjg (工具钢)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球也许是。但我觉得很多时候是lz习惯等球比较近和低的时候再刷,比如33s那个
: 。或者1:16时看自己feed的那个球
: 不过楼主打得挺稳的,我自己的动作问题更多,而且经常打不了几下。对手是texas : tech
: 的,lz多半也是tx的了吧

多谢指点,这些问题自己都没意识到.

在Arlington, 差不多在Dallas 和 Fort Worth的正中间.

d
dragontooth


【 在 furthermore (网版客观帝)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以前也是习惯低位击球。和我邻居打了几次,他的球蹦的高,等再落下来我要退出底
: 线很远了。我没办法只好强迫自己
: 打前点,打高点。发现其实打高点更舒服。
:
: 有些球也许是。但我觉得很多时候是lz习惯等球比较近和低的时候再刷,
: 比如
: 33s那个
:
: 。或者1:16时看自己feed的那个球
:
: 不过楼主打得挺稳的,我自己的动作问题更多,而且经常打不了几下。对
: 手是
: texas
: ...................

如果能在球到达最高点之前打上,会省不少力气.但是非常考验控制的功力和击打实际的精确性.
球速慢的时候还容易一些,快了就有点困难.

f
furthermore

对比一下老瓦的单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H3Egjk9VfI


看起来你可能是因为击球点太低并且下蹲不够所以拍子竖得厉害。你调整一下击球点估计就解决了。而且你经常反手是横向抽球,应该是往上抽球才能打出上旋,打出力量,控制落点。

【 在 dragontooth (Iron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动作的确还有待提高,多谢指点.

s
szww

牛人!12个马拉松...我只几次走过马拉松的距离...连半马拉都没参加过...
你正反手是同样握拍吗?正手改握拍方法吧...:)

【 在 dragontooth (Iron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谢夸奖,不打球的时候也跑跑步,已经跑了12个马拉松.
: 步法的确是重中之重,提高起来也非一日之功,只有慢慢努力了.
: 正手比反手问题大,经常找不到准确的击球点,失误率高多了.反手反而比较稳定.

V
VitD

关于反手,虽然我是双反,但我觉得你的击球后的转身和随挥有点太夸张,可以参考一下老费的动作。

另外底线无论正反手击球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的平衡,尽量不要用脚尖着地。

【 在 dragontooth (Iron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从Gopro支架坏了之后,很久没有录自己的网球视频了。最近终于换了一个,发一个
: 视频表示庆祝。
: 对手是曾经打过NCAA 篮球,球队是Texas Tech;身高1米98。大概因为经常陪他的女儿
: 们打球,所以基本以切削为主。
: https://youtu.be/SjS6wsLzSII


d
dragontooth


【 在 furthermore (网版客观帝)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比一下老瓦的单反: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H3Egjk9VfI
: 看起来你可能是因为击球点太低并且下蹲不够所以拍子竖得厉害。你调整一下击球点估
: 计就解决了。而且你经常反手是横向抽球,应该是往上抽球才能打出上旋,打出力量,
: 控制落点。

多谢指点,最近正在改正反手动作.老瓦的单反的确赏心悦目.


d
dragontooth


【 在 szww (剩者为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牛人!12个马拉松...我只几次走过马拉松的距离...连半马拉都没参加过...
: 你正反手是同样握拍吗?正手改握拍方法吧...:)

惭愧! 当初带我入门的兄弟基本没怎么指点,握拍什么的都是自学成才.选择目前的握法就是看上它正反手一样,不用调整.后来经高人指点,也曾试过改握法.不过时间长了,肌
肉记忆已经根深蒂固,改起来不是一般的困难,大概以后只有这么着了.

d
dragontooth


【 在 VitD (VitD)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反手,虽然我是双反,但我觉得你的击球后的转身和随挥有点太夸张,可以参考一
: 下老费的动作。
: 另外底线无论正反手击球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的平衡,尽量不要用脚尖着地。

多谢指点.老费的动作简洁有效,一直梦寐以求,不过感觉需要一定天赋.对我来说也许瓦林卡这样的暴力单反更适合,所以动作看起来是有点夸张.

身体平衡这点说的很对,以后的确要多加注意.
V
VitD

单反转身基本上是90度的幅度,老费,老瓦都一样,击球后身体正对球网,而你几乎是180度,击球后身体侧对网 ,幅度太夸张。
【 在 dragontooth (Iron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谢指点.老费的动作简洁有效,一直梦寐以求,不过感觉需要一定天赋.对我来说也许瓦
: 林卡这样的暴力单反更适合,所以动作看起来是有点夸张.
: 身体平衡这点说的很对,以后的确要多加注意.

d
dragontooth


【 在 VitD (VitD)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反转身基本上是90度的幅度,老费,老瓦都一样,击球后身体正对球网,而你几乎是
: 180度,击球后身体侧对网 ,幅度太夸张。

重新看了一下录像,你说的没错-转身幅度的确太大,过于夸张,需要改正.

谢谢指点.

x
xqzhangok

能否发个支架的图片,一直在找可以挂到网上的支架,谢谢

【 在 dragontooth (Iron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从Gopro支架坏了之后,很久没有录自己的网球视频了。最近终于换了一个,发一个
: 视频表示庆祝。
: 对手是曾经打过NCAA 篮球,球队是Texas Tech;身高1米98。大概因为经常陪他的女儿
: 们打球,所以基本以切削为主。
: https://youtu.be/SjS6wsLzSII


x
xqzhangok

反手动作比正手好,正手击球点离身体太近,试试让击球点离身体远一点,击球前拍子的轨迹由内向外和由下向上的刷球。
i
ipi

确实像szww :)

【在 gjg(工具钢)的大作中提到:】
:我先纸上谈兵抛砖引玉,
:楼主身体素质看来不错,经常锻炼的。第一眼背影有点像szww:)

d
dragontooth


【 在 xqzhangok (天涯共此时)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否发个支架的图片,一直在找可以挂到网上的支架,谢谢

长这样的,下面是个大力夹: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30r.1.14.170.1dbe29feS9lyOl&id=
580668535078&ns=1&abbucket=4

之前也是打算拿来挂在网子上,后来发现夹在圆筒铁柱子上更合适.

d
dragontooth


【 在 xqzhangok (天涯共此时)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手动作比正手好,正手击球点离身体太近,试试让击球点离身体远一点,击球前拍子
: 的轨迹由内向外和由下向上的刷球。

多谢指点.一直都有这个问题-击球点离身体太近,但改起来很费劲. 击球轨迹问题和基
本动作有密切关系,最近反手刚刚有了点心得.但愿下次的视频能好点.

反手的稳定性一直都比正手强,平均力量也不相上下.再这么下去有发展成加斯奎特的趋势.

个人感觉是反手的击球点比较容易固定,做得好可以稳定在身前,步法也相对更好掌握. 不知大家有什么高见?

g
gjg

我曾在dfw区域住过多年,去年还在Arlington呆过一个周末

【 在 dragontooth (Iron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谢指点,这些问题自己都没意识到.
: 在Arlington, 差不多在Dallas 和 Fort Worth的正中间.

g
gjg

还是腰左右的高度发力最舒服。打上升期难度挺大的,那个时间窗口相对小,对步伐要求高,我试着打经常是晚了。打高点不容易发力和控制。
你面对5.0+能舒服地打上升,功力不凡啊!在哪里?版友们可以去挑战了:)

【 在 furthermore (网版客观帝)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以前也是习惯低位击球。和我邻居打了几次,他的球蹦的高,等再落下来我要退出底
: 线很远了。我没办法只好强迫自己
: 打前点,打高点。发现其实打高点更舒服。
:
: 有些球也许是。但我觉得很多时候是lz习惯等球比较近和低的时候再刷,
: 比如
: 33s那个
:
: 。或者1:16时看自己feed的那个球
:
: 不过楼主打得挺稳的,我自己的动作问题更多,而且经常打不了几下。对
: 手是
: texas
: ...................

f
furthermore

是很难,但是觉得也比我退到围栏等球掉下来好点,否则太远了打不过去:)
我就是2.5-3.0的水平。不用挑战就知道我稳输LOL

【 在 gjg (工具钢)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腰左右的高度发力最舒服。打上升期难度挺大的,那个时间窗口相对小,对步伐要
: 求高,我试着打经常是晚了。打高点不容易发力和控制。
: 你面对5.0+能舒服地打上升,功力不凡啊!在哪里?版友们可以去挑战了:)

c
cvi

楼主动作有自己的特点,打得放松,失误少,赞!
【 在 dragontooth (Iron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从Gopro支架坏了之后,很久没有录自己的网球视频了。最近终于换了一个,发一个
: 视频表示庆祝。
: 对手是曾经打过NCAA 篮球,球队是Texas Tech;身高1米98。大概因为经常陪他的女儿
: 们打球,所以基本以切削为主。
: https://youtu.be/SjS6wsLzSII


h
happybob

我个人感觉你击球时地盘不稳,影响发力和击球精度。

d
dragontooth


【 在 cvi (扣子饭)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动作有自己的特点,打得放松,失误少,赞!

多谢夸奖!

d
dragontooth


【 在 happybob (happybob)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个人感觉你击球时地盘不稳,影响发力和击球精度。

的确,自己反复看录像发现还是准备动作到位时间有点晚,脚步需要提高.

看职业球员动作基本是球落地的时候已经脚步站定,拉好架势准备最后一击了,而我经常在击球前一瞬间支撑脚才堪堪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