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卡夫卡论老庄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5月30日 21点6分 PT
共 (8)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g
guvest
大约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谈起中国哲学)卡夫卡说:‘这是一个大海,人们很轻易在这大海里淹没。在孔子的《论语》里,人们还站在坚固的大地上,但到厥后,书里的货色愈来愈扑朔迷离,不成捉摸。老子的格言是坚挺的核桃,我被它沉醉了,但而后我却发明,就像小孩子玩黑色玻璃球那样,我让这些格言从一个思惟的角落滑到另一个思想角落,而涓滴没有进步。经由过程这些格言玻璃球,我实在只发现了我的思想槽十分浅,无奈容纳老子的玻璃球。这是使人懊丧的发现,因而我就结束了玻璃球游戏。这些书中,只要一本我算马马乎乎读懂了,这就是庄子的《南华经》。"
http://www.qinghuagx.com/G_zhishi/2015/0402/2420.html
1850-1920年代欧州第一次试图理解何为现代性的时期,汉学非常活跃。例子多如牛毛。
何以1920年之后,东方这个概念消散了?原因很简单,东土汉学被毁灭。
王国维因为听闻知识分子被残酷批斗的消息,惊惧而自杀(梁启超语)。五四之后的情况,可见一斑。伴随着简化中文之推广,乃是残酷的各地运动。
欧州历史上曾经有过x次中国热。一战后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热阶段。
类似于美国越战之后各种道家图书。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资料。
例如歌德就说过:
“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
这里更明朗,更纯洁,更合乎道德,” ----这说的当然不是后世伦理,美学,....约
等于0的中国。
C
Caravel
大约 4 年
2 楼
西方看中国经典,赞誉比较多的是前鸦片战争时期,西方把中国当成没有宗教束缚的理想国,等打完鸦片战争评价就一落千丈了。
g
guvest
大约 4 年
3 楼
你所说不符合历史事实。不如先查论文再发言。
卡夫卡与王国维基本同时。哥德是1840年之前人。
这是不同阶段的中国热。美国的物质条件好,大诗人
Ezra Pound活到了1972年。
罗素什么的就不多说了。
只有分不清correlation 与causality 的
傻子,才会根据鸦片战争之结果来评价孔孟老庄等诸学。
欧州第一流的学者,没有几个是蠢的。
这方面例子太多了:
https://m.sohu.com/a/317948131_120005162/?pvid=000115_3w_a
“
在黑塞的众多作品中,运用中国思想最娴熟的当属获得诺贝尔奖的《玻璃球游戏》。这本书中经常出现《易经》、中国音乐、竹林七贤等符号,表现了黑塞自由出入于中西文明之间的精神状态。难怪德国汉学家于尔根·韦伯如此评价:“《玻璃球
游戏》是西方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真正领悟中国思想的小说。”
【 在 Caravel(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br>: 西方看中国经典,赞誉比较多的是前鸦片战争时期,西方把中国当成没有宗教束
缚的理
<br>: 想国,等打完鸦片战争评价就一落千丈了。
<br>
C
Caravel
大约 4 年
4 楼
看也看,但是是以猎奇的心理看还是以膜拜的心理看?
西方学者里面,培根好像建议用汉语作为世界语。莱布尼茨写过好几本关于中国哲学的书和文章,讨论易经,儒学和自然神学。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所说不符合历史事实。不如先查论文再发言。
: 卡夫卡与王国维基本同时。哥德是1840年之前人。
: 这是不同阶段的中国热。美国的物质条件好,大诗人
: Ezra Pound活到了1972年。
: 罗素什么的就不多说了。
: 只有分不清correlation 与causality 的
: 傻子,才会根据鸦片战争之结果来评价孔孟老庄等诸学。
: 欧州第一流的学者,没有几个是蠢的。
: 这方面例子太多了:
: https://m.sohu.com/a/317948131_120005162/?pvid=000115_3w_a
: ...................
g
guvest
大约 4 年
5 楼
你这什么膜拜的心理看。
就是五四伪学。
知道外国人以膜拜的心理看了啥,
能给说明什么。
古代的不说。
后来之西方文明之学者,要借鉴alternative approach,去找
中国印度日本都常见。
我们也可借鉴西方汉学之路径。
【 在 Caravel(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br>: 看也看,但是是以猎奇的心理看还是以膜拜的心理看?
<br>: 西方学者里面,培根好像建议用汉语作为世界语。莱布尼茨写过好几本关于中国
哲学的
<br>: 书和文章,讨论易经,儒学和自然神学。
<br>
F
FoxMe
大约 4 年
6 楼
西方学者引用中国文学是常见的。我记得有一本学术著作的引言里有老子的一句话:
A long journey starts with but a single 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平时讲话也会说到Chinese proverb。可能是有文化的人。
n
nile
大约 4 年
7 楼
不是蔑视他们的智商,他们永远无法理解东方思想。
s
sansudaoist
大约 4 年
8 楼
确实如此。
靠翻译,不懂汉语,基本上对老庄哲学,都是看不懂的。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谈起中国哲学)卡夫卡说:‘这是一个大海,人们很轻易在这大海里淹没。在孔子的《论语》里,人们还站在坚固的大地上,但到厥后,书里的货色愈来愈扑朔迷离,不成捉摸。老子的格言是坚挺的核桃,我被它沉醉了,但而后我却发明,就像小孩子玩黑色玻璃球那样,我让这些格言从一个思惟的角落滑到另一个思想角落,而涓滴没有进步。经由过程这些格言玻璃球,我实在只发现了我的思想槽十分浅,无奈容纳老子的玻璃球。这是使人懊丧的发现,因而我就结束了玻璃球游戏。这些书中,只要一本我算马马乎乎读懂了,这就是庄子的《南华经》。"
http://www.qinghuagx.com/G_zhishi/2015/0402/2420.html
1850-1920年代欧州第一次试图理解何为现代性的时期,汉学非常活跃。例子多如牛毛。
何以1920年之后,东方这个概念消散了?原因很简单,东土汉学被毁灭。
王国维因为听闻知识分子被残酷批斗的消息,惊惧而自杀(梁启超语)。五四之后的情况,可见一斑。伴随着简化中文之推广,乃是残酷的各地运动。
欧州历史上曾经有过x次中国热。一战后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热阶段。
类似于美国越战之后各种道家图书。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资料。
例如歌德就说过:
“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
这里更明朗,更纯洁,更合乎道德,” ----这说的当然不是后世伦理,美学,....约
等于0的中国。
西方看中国经典,赞誉比较多的是前鸦片战争时期,西方把中国当成没有宗教束缚的理想国,等打完鸦片战争评价就一落千丈了。
你所说不符合历史事实。不如先查论文再发言。
卡夫卡与王国维基本同时。哥德是1840年之前人。
这是不同阶段的中国热。美国的物质条件好,大诗人
Ezra Pound活到了1972年。
罗素什么的就不多说了。
只有分不清correlation 与causality 的
傻子,才会根据鸦片战争之结果来评价孔孟老庄等诸学。
欧州第一流的学者,没有几个是蠢的。
这方面例子太多了:
https://m.sohu.com/a/317948131_120005162/?pvid=000115_3w_a
“
在黑塞的众多作品中,运用中国思想最娴熟的当属获得诺贝尔奖的《玻璃球游戏》。这本书中经常出现《易经》、中国音乐、竹林七贤等符号,表现了黑塞自由出入于中西文明之间的精神状态。难怪德国汉学家于尔根·韦伯如此评价:“《玻璃球
游戏》是西方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真正领悟中国思想的小说。”
【 在 Caravel(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br>: 西方看中国经典,赞誉比较多的是前鸦片战争时期,西方把中国当成没有宗教束
缚的理
<br>: 想国,等打完鸦片战争评价就一落千丈了。
<br>
看也看,但是是以猎奇的心理看还是以膜拜的心理看?
西方学者里面,培根好像建议用汉语作为世界语。莱布尼茨写过好几本关于中国哲学的书和文章,讨论易经,儒学和自然神学。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所说不符合历史事实。不如先查论文再发言。
: 卡夫卡与王国维基本同时。哥德是1840年之前人。
: 这是不同阶段的中国热。美国的物质条件好,大诗人
: Ezra Pound活到了1972年。
: 罗素什么的就不多说了。
: 只有分不清correlation 与causality 的
: 傻子,才会根据鸦片战争之结果来评价孔孟老庄等诸学。
: 欧州第一流的学者,没有几个是蠢的。
: 这方面例子太多了:
: https://m.sohu.com/a/317948131_120005162/?pvid=000115_3w_a
: ...................
你这什么膜拜的心理看。
就是五四伪学。
知道外国人以膜拜的心理看了啥,
能给说明什么。
古代的不说。
后来之西方文明之学者,要借鉴alternative approach,去找
中国印度日本都常见。
我们也可借鉴西方汉学之路径。
【 在 Caravel(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br>: 看也看,但是是以猎奇的心理看还是以膜拜的心理看?
<br>: 西方学者里面,培根好像建议用汉语作为世界语。莱布尼茨写过好几本关于中国
哲学的
<br>: 书和文章,讨论易经,儒学和自然神学。
<br>
西方学者引用中国文学是常见的。我记得有一本学术著作的引言里有老子的一句话:
A long journey starts with but a single 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平时讲话也会说到Chinese proverb。可能是有文化的人。
不是蔑视他们的智商,他们永远无法理解东方思想。
确实如此。
靠翻译,不懂汉语,基本上对老庄哲学,都是看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