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炮击金门解放军彻底失败

p
philphy
楼主 (未名空间)

1985年,胡耀邦总书记接见香港记者陆铿时公开表示,表示“军事上确实没有能力”。

1958年是解放军解放金门决心最大的一次。即使如此,金门岛守军达到了10万人,整个岛屿要塞化,太武山已经被挖空。解放军如果要占领金门,必须一次投送兵力达到20万人才有可能。否则如果一次只能投送一两万,就成了逐次增兵,进入僵持,被迫撤退。

世界战争史上,恐怕只有盟军曾经在诺曼底组织过这样级别的登陆行动。

炮击金门期间,解放军起初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恐吓蒋介石,让他再重演一遍大陈岛撤退的先例,主动金门撤走。然而蒋介石并未将金门岛和大陈岛同等对待,坚持守备金门岛以便未来留下一个“反攻大陆”的跳板。此后半个月,解放军炮击集中在料罗湾的运输船,目的在于掐断金门的补给线,让十万大军失去补给,而被迫撤退。而补给线并未受到重大影响,甚至有美制重炮运上了金门。金门重炮的还击,标志着切段补给线的失败。在目的未能达到的情况下,登陆又没有足够的船只,只能放弃占领金门。

这并不是为了什么大义,而是军事上无法达成目的的客观事实。军事就是军事,事实就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