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5月26日 9点2分 PT
共 (348)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第 1 页
1 页
2 页
3 页
4 页
共 4 页
g
guvest
大约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事业。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假如以算力为标准衡量数学水平,有两个历史事实:
第一,二战之后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没有设备赢算盘。中国在设计氢弹时有专门的算盘组。美国设计卫星时,用专门的人力进行纸笔计算。computer的意思是计算组的人员。算盘组当然是秒杀当时美国苏联的纸笔计算组人员。(美国这个情况有电影可以看)
第二,清明上河图里,小店桌子上有两个算盘。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数学是大大领先的。全社会算力碾压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文明分支之下,你讲究数学证明,就跟谈美学一样,是没多大意义的。因为很难形成体系性的史论。
🔥 最新回帖
s
sametime
大约 4 年
348 楼
挣钱这个词我用的不对。
我应该用的词是,解决实际的问题。 只要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钱是自然会来的。
所以我的原话应该是,至少我知道这个楼主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肯定是九章算术没有读好。你教教他吧。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挣不挣钱,不是我关心的事情。
F
FoxMe
大约 4 年
347 楼
挣不挣钱,不是我关心的事情。
【 在 sametime (MAS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至少我知道这个楼主不能挣钱,肯定是九章算术没有读好。你教教他吧。
s
sametime
大约 4 年
346 楼
至少我知道这个楼主不能挣钱,肯定是九章算术没有读好。你教教他吧。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属实。
: 《九章算术》的方程术能解线性方程组,本质等同于矩阵求逆。解线性方程组是AI算法
: 的基本操作,怎么不能挣钱?这些垃圾洋奴确实是垃圾。
s
sametime
大约 4 年
345 楼
学问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是用来索引考据的。
【 在 novawt (novaw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刀真枪地自己发明,哪里有等别人发明成功后,来claim credit容易?
F
FoxMe
大约 4 年
344 楼
属实。
《九章算术》的方程术能解线性方程组,本质等同于矩阵求逆。解线性方程组是AI算法的基本操作,怎么不能挣钱?这些垃圾洋奴确实是垃圾。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开始吹了。你连3/20之nest看了一晚上,还是搞错了。
: 这是人人都看到的。吹inverse matrix对你没好处。
: ,
🛋️ 沙发板凳
s
sorry
大约 4 年
2 楼
难以苟同
g
guvest
大约 4 年
3 楼
不懂是正常的。等到了合适的时代,你就会跟着人云亦云,然后懂了。
【 在 sorry (巭孬嫑莪)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以苟同
B
BoeingCEO
大约 4 年
4 楼
你懂算法就不会这么瞎说八道了
算法里面最重要的是bigO
硬件会被好的算法秒成渣渣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
: 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
: ,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
: 事业。
: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
: 。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
: 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 ...................
B
BoeingCEO
大约 4 年
5 楼
另外
去了解一下P和NP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
: 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
: ,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
: 事业。
: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
: 。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
: 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 ...................
d
dlc
大约 4 年
6 楼
尼玛都是什么样的傻逼写出这种垃圾?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
: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
: 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
: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
: ,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
: 事业。
:
: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
: 。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
: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
: 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
: 假如以算力为标准衡量数学水平,有两个历史事实:
: 第一,二战之后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没有设备赢算盘。中国在设计氢弹时有专门的算
: 盘组。美国设计卫星时,用专门的人力进行纸笔计算。computer的意思是计算组的人员
: 。算盘组当然是秒杀当时美国苏联的纸笔计算组人员。(美国这个情况有电影可以看)
:
: 第二,清明上河图里,小店桌子上有两个算盘。
:
: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数学是大大领先的。全社会算力碾压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文明分支之下
: ,你讲究数学证明,就跟谈美学一样,是没多大意义的。因为很难形成体系性的史论。
l
lgw
大约 4 年
7 楼
这哥们真是,文科生都算不上
【 在 dlc (dalaocu) 的大作中提到: 】
: 尼玛都是什么样的傻逼写出这种垃圾?
t
titi
大约 4 年
8 楼
无知无畏的人还是太多, 高斯用最小二乘寻找谷神星也比不过中国一个破算盘(算盘
罗马也有)。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
: 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
: ,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
: 事业。
: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
: 。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
: 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 ...................
l
lgw
大约 4 年
9 楼
算盘好多文明都有吧
【 在 titi (Rusty)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知无畏的人还是太多, 高斯用最小二乘寻找谷神星也比不过中国一个破算盘(算盘
: 罗马也有)。
g
guvest
大约 4 年
10 楼
你首先要弄清楚高斯比北宋晚七百多年。
第二要理解全社会普及算力和最好的数学家之高端能力是两个维度的事情。
古代西方很早就有更精巧的机械计算装置,但是是无法普及的。清明上河图中算盘是街边店里的寻常之物。
设计一个有普及性的产品是极难的。
【 在 titi(Rusty) 的大作中提到: 】
<br>: 无知无畏的人还是太多, 高斯用最小二乘寻找谷神星也比不过中国一个
破算盘
(算盘
<br>: 罗马也有)。
<br>
g
guvest
大约 4 年
11 楼
只有华夏算盘有横梁,上面两个珠这个设置。兼且有各种算法口诀流传。到80年代,专职会
计仍然要学习和考试珠算。
日本算盘上面有一个珠子,应是别有一功。清明上河图的算盘考证,最早是在50年代。后来日本历史学家也参与了。
算经口诀,硬件,教学和应用体系加起来。
珠算乃是一个延续千年的数学体系。
不是mathematics 。
之前的千年,应为算筹体系。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br>: 算盘好多文明都有吧
<br>
g
guvest
大约 4 年
12 楼
你去数学版查我十多年前的文章。
看不懂可以理解,因为你们不是这一行的。
但是是不是就事论事好一些。
对人做判断有多大意思?
我大三时候就发表过算法方面的论文。本科毕业设计就是算法。
我的话多数人听不懂。主因是多数人是知识之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多数人也就是学习考试。可曾create过知识?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br>: 这哥们真是,文科生都算不上
<br>
l
lgw
大约 4 年
13 楼
是吗,那还信算盘能算原子弹?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去数学版查我十多年前的文章。
: 看不懂可以理解,因为你们不是这一行的。
: 但是是不是就事论事好一些。
: 对人做判断有多大意思?
: 我大三时候就发表过算法方面的论文。本科毕业设计就是算法。
: 二十年来,有x个算法专利,book chapter, papers。光去
: 年主持的AI产品就拿了7个awards。
: 我做的最好的算法,装机量至少有几个B。
: 你们每个人现在用的手机和laptop里,大概率都有我设计的算法和写的firmware 。
:
: 这哥们真是,文科生都算不上
: ...................
l
lgw
大约 4 年
14 楼
装机量几个B啊?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去数学版查我十多年前的文章。
: 看不懂可以理解,因为你们不是这一行的。
: 但是是不是就事论事好一些。
: 对人做判断有多大意思?
: 我大三时候就发表过算法方面的论文。本科毕业设计就是算法。
: 二十年来,有x个算法专利,book chapter, papers。光去
: 年主持的AI产品就拿了7个awards。
: 我做的最好的算法,装机量至少有几个B。
: 你们每个人现在用的手机和laptop里,大概率都有我设计的算法和写的firmware 。
:
: 这哥们真是,文科生都算不上
: ...................
l
lgw
大约 4 年
15 楼
清明上河图那个放大了看不是算盘。现在一般认为算盘是元代传到中国的。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首先要弄清楚高斯比北宋晚七百多年。
: 第二要理解全社会普及算力和最好的数学家之高端能力是两个维度的事情。
: 古代西方很早就有更精巧的机械计算装置,但是是无法普及的。清明上河图中算盘是街
: 边店里的寻常之物。
: 设计一个有普及性的产品是极难的。
:
: 无知无畏的人还是太多, 高斯用最小二乘寻找谷神星也比不过中国一个
: 破算盘
: (算盘
:
: 罗马也有)。
:
g
guvest
大约 4 年
16 楼
珠算之出现,有多种证据,不是只这一条。
清明上河图那个算盘,争论在于横梁不清楚。
即便你按元朝,那也比高斯早四百年。压根不应该放在一起。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明上河图那个放大了看不是算盘。现在一般认为算盘是元代传到中国的。
g
guvest
大约 4 年
17 楼
你最好还是focus on问题。
攻击我毫无意义。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装机量几个B啊?
l
lgw
大约 4 年
18 楼
跟高斯啥关系?珠算就是四则运算,还是外面传来的。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珠算之出现,有多种证据,不是只这一条。
: 清明上河图那个算盘,争论在于横梁不清楚。
: 即便你按元朝,那也比高斯早四百年。压根不应该放在一起。
: : 清明上河图那个放大了看不是算盘。现在一般认为算盘是元代传到中国的。
:
g
guvest
大约 4 年
19 楼
这件事前面的贴已经说清了。
美国同年代计算机也非常罕见和昂贵。按照hidden figures这个电影,卫星是靠人力笔算。
中国原子弹的情况。随便一查就有。
世界范围内
计算机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是在集成电路之后才缓解的。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吗,那还信算盘能算原子弹?
g
guvest
大约 4 年
20 楼
你是不是文科生?
当代Cpu指令集也就是四则运算移位之类的东西。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跟高斯啥关系?珠算就是四则运算,还是外面传来的。
n
nowwhat2012
大约 4 年
21 楼
问题是您老在这个版上胡言很多了。比如动辄说别人“文化知识低”‘我读了多少本书’,‘我有博士学位’, ‘你不懂的’, ‘这个不可说;’
你在本主题里面说的不就是arithmetic吗? 这个不属于数学吗?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去数学版查我十多年前的文章。
: 看不懂可以理解,因为你们不是这一行的。
: 但是是不是就事论事好一些。
: 对人做判断有多大意思?
: 我大三时候就发表过算法方面的论文。本科毕业设计就是算法。
: 我的话多数人听不懂。主因是多数人是知识之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多数人也就是学习
: 考试。可曾create过知识?
:
: 这哥们真是,文科生都算不上
:
g
guvest
大约 4 年
22 楼
我说的是数学。汉字不认识?
之前不是有贴讲过,数学和mathematics不是同一个集合。
【 在 nowwhat2012(Judgment
l
lgw
大约 4 年
23 楼
你查了吗?
这么粉红的,连我国原子弹怎么研制的都搞不清楚,去信地摊文学的用算盘算原子弹。
还吹牛说自己数学多牛,算盘能算啥不能算啥,有点数不?
咱能不能严肃点?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件事前面的贴已经说清了。
: 美国同年代计算机也非常罕见和昂贵。按照hidden figures这个电影,卫星是靠人力笔
: 算。
: 中国原子弹的情况。随便一查就有。
: 世界范围内
: 计算机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是在集成电路之后才缓解的。
: : 是吗,那还信算盘能算原子弹?
:
l
lgw
大约 4 年
24 楼
我是问你高斯和外面传来的算盘有啥关系。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不是文科生?
: 当代Cpu指令集也就是四则运算移位之类的东西。
: : 跟高斯啥关系?珠算就是四则运算,还是外面传来的。
:
g
guvest
大约 4 年
25 楼
你先弄清楚四则运算有多复杂,再讲算法不迟。
http://www.aspen-brand.com/a/taipingyangguanwang/zhengcefagui/2020/1211/13.html
“
彭桓武当时想出了一种被称为“粗估”的办法:一方面用心算对公式进行简化,另一方面集中大批专业人员将复杂步骤逐渐拆分。拆分后的每一步骤具体分配到每个人头上:在电子计算机的算力无法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同时综合运用手摇计算机、算盘、计算尺等工具进行计算,然后再将每个人的计算结果逐一整合起来。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查了吗?
: 这么粉红的,连我国原子弹怎么研制的都搞不清楚,去信地摊文学的用算盘算原子弹。
: 还吹牛说自己数学多牛,算盘能算啥不能算啥,有点数不?
: 咱能不能严肃点?
g
guvest
大约 4 年
26 楼
高斯是之前一个人拿出来做比较的。我说这比较年代不对。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问你高斯和外面传来的算盘有啥关系。
l
lgw
大约 4 年
27 楼
里面提了计算机,手摇计算机,计算尺和算盘。另外还有白纸和笔。
当时计算机已经十几万次每秒了。你要看当事人回忆多了,没一个提到算盘的,都是用手摇计算机算。因为算盘根本算不了。
就您这发明无数算法,几b用户量的,信这个?你当网上人都是白痴吗?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先弄清楚四则运算有多复杂,再讲算法不迟。
: http://www.aspen-brand.com/a/taipingyangguanwang/zhengcefagui/2020/1211/13.html
: “
: 彭桓武当时想出了一种被称为“粗估”的办法:一方面用心算对公式进行简化,另一方
: 面集中大批专业人员将复杂步骤逐渐拆分。拆分后的每一步骤具体分配到每个人头上:
: 在电子计算机的算力无法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同时综合运用手摇计算机、算盘、计算尺等
: 工具进行计算,然后再将每个人的计算结果逐一整合起来。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
: 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
: : 你查了吗?
: : 这么粉红的,连我国原子弹怎么研制的都搞不清楚,去信地摊文学的用算盘算原
: ...................
l
lgw
大约 4 年
28 楼
还是搞不清楚这两怎么比较的。
算盘又不是国粹,外面传来的,有啥可比的。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斯是之前一个人拿出来做比较的。我说这比较年代不对。
: : 我是问你高斯和外面传来的算盘有啥关系。
: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29 楼
我下面这段话提了算盘,对不对?
历史考证是看多方面证据的。彭桓武本人是传统教育出身。相传小学算盘熟练。
与这条也能对上。
你所谓的当事人回忆,link在哪里,拿来看看。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里面提了计算机,手摇计算机,计算尺和算盘。另外还有白纸和笔。
: 当时计算机已经十几万次每秒了。你要看当事人回忆多了,没一个提到算盘的,都是用
: 手摇计算机算。因为算盘根本算不了。
: 就您这发明无数算法,几b用户量的,信这个?你当网上人都是白痴吗?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30 楼
珠算体系乃是实际大范围应用的系统。不是光算盘那一件器具。
我看历史是要把事情弄清楚。不是为了把什么是贴个什么标签,自我满足一下。
算盘是不是外面传来的,以及什么时候传来的那都无所谓。
我的立论很明确:数学与mathematics是两回事。如果硬要比较,只能比算力。
可以分高端算力,以及全社会普及算力等条目。
比全社会普及算力的话,因为珠算器具便宜,口诀容易操作。
千年来华夏碾压其他地方。
几乎全部的数学史都忽略算力因素。这是个巨大的缺失。
时代的潮流是mathematians与诗人一样,人数越来越少。
算力算法扩张。所以历史研究的这个缺口,必然会被补上。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搞不清楚这两怎么比较的。
: 算盘又不是国粹,外面传来的,有啥可比的。
l
lgw
大约 4 年
31 楼
1960年4月开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的计算工作。邓稼先带领三个学力学的、
三个学数学的大学生和一些辅助人员,分成三个组。开始进行了在原子弹研制史上很有名的所谓“九次计算”工作,即一天三班倒,用4台手摇计算器(后用半自动的电动计算器) ,利用特征线法解流体力学方程,模拟从启爆到碰靶的物质运动的全过程。
全区域要分成上千个网格,每个网点上要解5—6个方程式和计算很多个参量,其中有1/3个点需要算两套参数,有些网格点还要进行多次迭代。除此之外,对每个网格点还要
计算l至2个检验方程。为了保证计算正确,还采用两人对算的做法,可见其工作量之大。20多天后取得第一次计算结果,由于缺乏经验,差分网格取大了,没有体现出几何形状的特点,却发现一些新的物现现象,又提出三种解决方法,又进行了三次计算,即二、三、四次计算。
如果要算到中心,工作量就更大,领导考虑到人手实在不够,就从中子物理组临时抽调三名同志支援。又苦干了两个来月,三次计算所得结果十分接近,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却和苏联专家讲课时讲的技术指标不符合。经过反复验证和讨论,又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物理因素,建立了三个数学模型,形成了第五、六、七次计算,其结果和前三次的结果一样。
此时怀疑原数据的正确性,引起激烈的争论,但因缺乏足夠的理论证据来否定苏联专家讲的那个指标,搞方程的同志又提供重要的依据,不得又不厌其烦地进行了第八、九计算,结果仍然是一样。这样先后花费近1年的时间,共进行了9次计算。
好处是锻炼了队伍,为核武器研制和设计培养了一批人才。秦元勋是5月加入,恰好赶
上这“九次计算”的工作,靠手摇计算器或电动计算器来计算,费时多、进度慢、准确度差,原子弹突破要靠它肯定不行;更清醒地体会到需要使用计算机来计算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美国原子弹过关时,使用了1944年制成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序列受控计算机”,即Mark I。这台机器是电动机械式的,主要部件是普通的继电器,做一次加法需0.3秒。但它
和人的计算相比,则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不仅速度快,而且可以“不知疲倦地”连续工作。正是这台今天看来水平很低的计算机在美国的原子弹突破中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下面这段话提了算盘,对不对?
: 历史考证是看多方面证据的。彭桓武本人是传统教育出身。相传小学算盘熟练。
: 与这条也能对上。
: 你所谓的当事人回忆,link在哪里,拿来看看。
l
lgw
大约 4 年
32 楼
里面没提算盘,就是手摇计算机,计算尺。
利用特征线法解流体力学方程,模拟从启爆到碰靶的物质运动的全过程。全区域要分成上千个网格,每个网点上要解5—6个方程式和计算很多个参量,其中有1/3个点需要算
两套参数,有些网格点还要进行多次迭代。
您数学小天才,怎么用算盘算啊?
事实上,只要不是领导的回忆,而是当事人回忆的,我没见过提算盘的,都是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纸笔。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1960年4月开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的计算工作。邓稼先带领三个学力学的、
: 三个学数学的大学生和一些辅助人员,分成三个组。开始进行了在原子弹研制史上很有
: 名的所谓“九次计算”工作,即一天三班倒,用4台手摇计算器(后用半自动的电动计算
: 器) ,利用特征线法解流体力学方程,模拟从启爆到碰靶的物质运动的全过程。
: 全区域要分成上千个网格,每个网点上要解5—6个方程式和计算很多个参量,其中有1/
: 3个点需要算两套参数,有些网格点还要进行多次迭代。除此之外,对每个网格点还要
: 计算l至2个检验方程。为了保证计算正确,还采用两人对算的做法,可见其工作量之大
: 。20多天后取得第一次计算结果,由于缺乏经验,差分网格取大了,没有体现出几何形
: 状的特点,却发现一些新的物现现象,又提出三种解决方法,又进行了三次计算,即二
: 、三、四次计算。
: ...................
l
lgw
大约 4 年
33 楼
再来一段,
彭公运用他强有力的理论手段,把复杂的方程组予以简化,完成了原子弹反应过程的粗估计算。科学地划分了反应过程的6个阶段,提出了以“突变”为中心,决定各反应过
程特性的主要物理量,为掌握原子弹反应的基本规律与物理图象起了重要的作用。彭公称这种“粗估”简化的方式为“穷人的办法”。
但进入“真刀真枪地”搞型号产品的理论设计时,就需要用计算机来作精确计算了。秦元勋的任务分工就是抓数学、计算和计算机方面的工作。
当时九所买了一台乌拉尔机(即M--103机),货刚到还没折箱组装,中科院计算所刚研制成功一台可交付使用的104计算机,是电子管的,每秒可运算加法一万次。真是及时雨
,恰好赶上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设计而计算。
两位数学家秦元勋和周毓麟及时地组织搞数学的同志编制104机上的程序,当然要先解
决计算方法问题,才好利用104计算机。不仅如此,还高赡远卓,及时地向国家建议向
中科院计算所下达研制更快速的119机和向四机部华东计算机下达研制J-501机任务,从而使这两台计算机及时地有力地支持我国氢弹突破和研制的过关,这一点也是功不可忘的。
1961年4—6月,周毓麟主要负责用冯·诺伊曼提出“人为粘性法”解流体力学方程组遇到的问题,而秦元勋提出用“人为次临界法”解非定常中子输运方程的问题。
1961年5月,周光召调入九所任一室第一副主任,协助邓稼先主仼抓全面的科研组织菅
理工作。为此一室进行调整,王永任书记,主任邓稼先,副主任周光召、秦元勋、周毓麟、何桂莲,分五个科研组:力学组、中子组、金属组、程序组和电子计算机组。
1961年8—10月,程序组编制并通过冯·诺伊曼“人为粘性法”解流体力学方程组程序
;编制并通过“人为次临界法”解非定常中于输运方程的程序,。
1961年9月,周光召从炸药能量的利用率入手,求出炸药所做的最大功,从理论上
证明了用特征线法所作的九次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从理论上证明苏联数据出现的不可能。在这个紧要关口,周光召的证明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结朿两种方案的争论。使大家对压紧过程的流体力学现象有了透彻的理解。与此同时,数学家秦元勋、周毓麟等人研究了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领导编制出第一个反应前的流体计算程序。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104电子计算机上进行九组模拟计算,所得结果
都与手算结果很接近,误差在5%左右,这等于直接验证所编程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
程序的可行性。其中曾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某个时刻的打印纸带上出现了苏联专家曾提到过的数据。原來这个数据是在用人为粘性处理冲击波时,在振荡收敛过程中偶然出现的波峰值,其实是一个应被忽略的数据。
1961年11月,数学家秦元勋、李德元等人,运用“人为次临界法”完成了核材料被压缩到超高临界后能量释放过程的总体计算,完成反应前的总体程序编制。
哪里有算盘屁事?计算机解决问题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下面这段话提了算盘,对不对?
: 历史考证是看多方面证据的。彭桓武本人是传统教育出身。相传小学算盘熟练。
: 与这条也能对上。
: 你所谓的当事人回忆,link在哪里,拿来看看。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34 楼
我倾向于认为,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谁擅长用什么就用什么。
就好比今日之mac,linux,windows。
在当时,计算机到手摇计算器很有限。考虑到
1.当日算盘技术之发达以及普及程度,
2.计算人才与算盘人才之重合度
这两条,在当时的项目中,假如没有用到算盘反而是不可想象的。
假如你是项目领导,有海量的算盘专家,不用才是傻子。
除了上面那条,以下类似的文本所在多有。
https://new.qq.com/omn/20210419/20210419A02YDY00.html
”
但我国经济实力有限,国内只有一台高速计算机,九成时间用在了原子弹上,氢弹方面的计算几乎靠得都是人工。于敏小组的组员,人手必备一个计算尺和算盘,每天需要在成千上万的稿纸上进行密密麻麻的演算,几班人马轮番上阵,不分昼夜。
“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1960年4月开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的计算工作。邓稼先带领三个学力学的、
: 三个学数学的大学生和一些辅助人员,分成三个组。开始进行了在原子弹研制史上很有
: 名的所谓“九次计算”工作,即一天三班倒,用4台手摇计算器(后用半自动的电动计算
: 器) ,利用特征线法解流体力学方程,模拟从启爆到碰靶的物质运动的全过程。
: 全区域要分成上千个网格,每个网点上要解5—6个方程式和计算很多个参量,其中有1/
: 3个点需要算两套参数,有些网格点还要进行多次迭代。除此之外,对每个网格点还要
: 计算l至2个检验方程。为了保证计算正确,还采用两人对算的做法,可见其工作量之大
: 。20多天后取得第一次计算结果,由于缺乏经验,差分网格取大了,没有体现出几何形
: 状的特点,却发现一些新的物现现象,又提出三种解决方法,又进行了三次计算,即二
: 、三、四次计算。
: ...................
l
lgw
大约 4 年
35 楼
接着来
1962年10月,在九所院内安装了一台乌拉尔(M—103)电子管计算机,每秒1千次浮点运
算速度,可以在“三号院”内进行计算了。
秦元勋最善长定性分析,对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在不同区域中的解的的定性行为作出分析。他又善长学习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的量纲分析和量级分析技巧,两者相结合,可以给出较为准确的解的近似表达式。对原子弹的设计是允许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设计出的物理参数组是有一定误差哟、,也有一定的误差容许限度,可以用一种相当粗糙的估计,根据一些关键量的差别来控制性质的变化。秦元勋曾把彭桓武先生的这套“绝活”形象地概括为“3=oo”,意思是有两个量相比较,如果其中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大三倍时
,则在它们相加或相减关系时,可以在初步估计时忽略其中较小的量。
附图是他计算的一小公式,告诉我算盘怎么算?怎么开三次方,四次方。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下面这段话提了算盘,对不对?
: 历史考证是看多方面证据的。彭桓武本人是传统教育出身。相传小学算盘熟练。
: 与这条也能对上。
: 你所谓的当事人回忆,link在哪里,拿来看看。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36 楼
你先学会就事论事。
“您数学小天才,怎么用算盘算啊?"
这话不去掉。就不理你了。
我讲这个算法问题,还有一个背景是重论五四。建立新复古路线。
从白话文的起源开始。愿意看的话,你去找我的旧帖。搜我的ID和金瓶梅就可以。
我理解你反感五四以后,各种“祖先也阔过”的比附。以及后来的各种粉红。
但那都是简化中文里的东西。我也是反对的。
我讲的复古,是真复古。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里面没提算盘,就是手摇计算机,计算尺。
: 利用特征线法解流体力学方程,模拟从启爆到碰靶的物质运动的全过程。全区域要分成
: 上千个网格,每个网点上要解5—6个方程式和计算很多个参量,其中有1/3个点需要算
: 两套参数,有些网格点还要进行多次迭代。
: 您数学小天才,怎么用算盘算啊?
: 事实上,只要不是领导的回忆,而是当事人回忆的,我没见过提算盘的,都是手摇计算
: 机,计算尺,纸笔。
: 1/
l
lgw
大约 4 年
37 楼
你这是报告文学,文科生粉红小编写的。我说的是当事人没有提算盘的。
要是你这数学天才写段文章介绍原子弹计算,那肯定是算盘排第一位啊,另外算盘怎么开四次方?公式我前面贴了。
再贴一段,看见没,三位科学家用计算尺做最后核算,没用算盘。还一人一计算尺,一算盘。要是一人发十卷手纸,是不是没手纸就爆不了原子弹了?
-------------------------------------
1964年10月14日下午,首次核试验委员会在场区召开了全体会议,决定16日15时爆炸。14日深夜,距零爆前只有40多个小时,作为现场总指挥的张爱萍上将心里越发担心由于中子过早点火而导致失败的可能性,于是给二机部发了一份“紧急电报”,要一份最后的计算资料,要九院的科学家们保证:依据他们的计算结果,试验成功的概率在99%以上。这时大多数技术数据资料已经送到试验基地。刘杰部长指派物理学家周光召和黄祖洽,数学家秦元勋去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在8小时内作出回答。三位科学家只能凭自己
的记忆用计算尺进行核算,花了一整天的功夫,核算完毕,三人同时在送给中央专委的备忘录上签了字,说明成功的概率能够达到99%的要求,交给刘部长上报中央。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倾向于认为,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谁擅长用什么就用什么。
: 就好比今日之mac,linux,windows。
: 在当时,计算机到手摇计算器很有限。考虑到
: 1.当日算盘技术之发达以及普及程度,
: 2.计算人才与算盘人才之重合度
: 这两条,在当时的项目中,假如没有用到算盘反而是不可想象的。
: 假如你是项目领导,有海量的算盘专家,不用才是傻子。
: 除了上面那条,以下类似的文本所在多有。
: https://new.qq.com/omn/20210419/20210419A02YDY00.html
: ”
: ...................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38 楼
另外三次方,四次方都是凸函数。我不会珠算。
但是设计个算法那是很容易的。只要牛顿法就可以了。中国古代类似于低阶法,比牛顿法慢。
但是算力可以灭天才。
最后,
abacus是turing complete的。一切可算的,都可珠算。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接着来
: 1962年10月,在九所院内安装了一台乌拉尔(M—103)电子管计算机,每秒1千次浮点运
: 算速度,可以在“三号院”内进行计算了。
: 秦元勋最善长定性分析,对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在不同区域中的解的的定性行为作出分
: 析。他又善长学习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的量纲分析和量级分析技巧,两者相结合,可以
: 给出较为准确的解的近似表达式。对原子弹的设计是允许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设计出的
: 物理参数组是有一定误差哟、,也有一定的误差容许限度,可以用一种相当粗糙的估计
: ,根据一些关键量的差别来控制性质的变化。秦元勋曾把彭桓武先生的这套“绝活”形
: 象地概括为“3=oo”,意思是有两个量相比较,如果其中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大三倍时
: ,则在它们相加或相减关系时,可以在初步估计时忽略其中较小的量。
: ...................
l
lgw
大约 4 年
39 楼
那你扯啥,不会珠算,然后拼命吹你心目中国粹,实际引进的算盘。你这算汉奸行为不?既然提到于敏,来段氢弹计算:
1966年是氢弹原理试验年。为了确保1967年使氢弹能赶在法国人之前炸响,为稳妥起见,在1966年初九院的工作会议上,决定在年内临时增加一次氢弹原理试验。为了抢时间,决定以当时现有的备用型号产品A2923与596L中间加管子连接起来,作为新的试验产
品。这种球柱球结构产品行不行?仍需要通过计算机上的数值计算来验证,来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的数据,就需要有二维程序来计算。但是当时理论部的实际情况是尚没有一个能用于计算的二维计算程序可用,正在编制的二维程序有十一室的“椭球”程序、十二室的“三角网格”程序和十三室的“锥流管”程序;更何况当时交付可使用的最快的计算机有北京的119机和上海的J-501机,每秒五万次运算速度。计算机的内存和运算速度都限制上不了真正的二维程序。
秦元勋作为专门负责抓数学、计算、计算机的副主任,面对无程序可用的窘境,感到压力很大,感到内疚。促使他下决心,狠抓二维方法过关。他在总结前阶段二维方法探索的经验基础上,大胆地创新,提出“天然差分”的崭新思想。写出完整的很有前瞻性、非常有新意的《天然差分系统》的计算方法。但这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急紧关头是蒙特卡罗方法组的同志用半年时间编制出可适用的“切片程序”,用于氢弹原理试验模型和氢弹试验模型的计算,提供了二维效应的数据,解了“燃眉”之急。
“切片程序” 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二维程序,至多算是一维半程序,甚至是1.25维程
序。因为开始仅在引光菅和引光层中计算轴向、切向维,其它壳层皆不算,而且分点分得很粗。其原因是节约内存和“计时”。在求解二维方程时也采用双向一维交替隐式格式:即在算径向时,把轴切向的量认为巳知;而算轴切间时,把刚算出的径向量和原先量取平均作为巳知,这样交替算一遍后的结果就作为二维计算的结果。故“切片法”又称“双向一维法”。不要小看这维数上只比一维增加“一点点”,可在氢弹理论设计过程中起到别的程序无法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像“嗽叭口”,“戴帽子”,“削屁股”,“偏心”等二维效应只能靠“切片程序”耒计算。试验成功后于敏对这个程序给出高度的评价:“使我尤其高兴的是当时我们使用的计算方法精度不高,但是在几个关键物理量上,试验结果却与设计值十分符合。”
看见没计算机算的。跟算盘一点狗屁关系都没有。我忍住了没加惊叹号。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外三次方,四次方都是凸函数。我不会珠算。
: 但是设计个算法那是很容易的。只要牛顿法就可以了。中国古代类似于低阶法,比牛顿
: 法慢。
: 但是算力可以灭天才。
l
lgw
大约 4 年
40 楼
从下面这段看出,当时计算机水平不错了,每秒五十万次。就是这样,还是不够。没提算盘,遗憾啊。
我贴这么多了,我也说过,我看过当事人回忆没提算盘的。你能贴个当事人回忆用算盘的吗?别弄啥激情荡漾的新浪小编写的就行。你们这些粉红,天天吹牛逼,真实史料是一点不看啊。
由于当时计算机的发展水平所限,1967年可使用的北京109丙计算机,速度是每秒10万
次;上海655机速度是每秒50万次。尽管单位领导很重视,1967年氢弹试验成功后,立
即举办全所的“天然差分”学习班,组织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去研制程序,但实现过程中迂到的实际的困难是很大的,难以想象的。故暂且不论当时未能赶上后续的氢弹研制过程中发挥作用,以至于后来有以雷昌镇为代表的人,投下毕生的精力,孜孜不倦地做工作,坚持近二十多年的努力才出成果,才研制成功可以用于国家型号任务计算的实用程序,使秦元勋的这一原始思想得以实现。可见,研制出一个可真正实用的二维流体力学程序是多么地不容易!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扯啥,不会珠算,然后拼命吹你心目中国粹,实际引进的算盘。你这算汉奸行为不
: ?既然提到于敏,来段氢弹计算:
: 1966年是氢弹原理试验年。为了确保1967年使氢弹能赶在法国人之前炸响,为稳妥起见
: ,在1966年初九院的工作会议上,决定在年内临时增加一次氢弹原理试验。为了抢时间
: ,决定以当时现有的备用型号产品A2923与596L中间加管子连接起来,作为新的试验产
: 品。这种球柱球结构产品行不行?仍需要通过计算机上的数值计算来验证,来提供理论
: 依据和相关的数据,就需要有二维程序来计算。但是当时理论部的实际情况是尚没有一
: 个能用于计算的二维计算程序可用,正在编制的二维程序有十一室的“椭球”程序、十
: 二室的“三角网格”程序和十三室的“锥流管”程序;更何况当时交付可使用的最快的
: 计算机有北京的119机和上海的J-501机,每秒五万次运算速度。计算机的内存和运算速
: ...................
l
lgw
大约 4 年
41 楼
那句话有啥问题,你说了,有二十几个算法专利,几B用户量,不算数学小天才?
其次,怎么用算盘算啊,很简单开个四次方。我拿过珠算冠军,起码80年代,我是不知道怎么算开平方的。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先学会就事论事。
: “您数学小天才,怎么用算盘算啊?"
: 这话不去掉。就不理你了。
: 我讲这个算法问题,还有一个背景是重论五四。建立新复古路线。
: 从白话文的起源开始。愿意看的话,你去找我的旧帖。搜我的ID和金瓶梅就可以。
: 我理解你反感五四以后,各种“祖先也阔过”的比附。以及后来的各种粉红。
: 但那都是简化中文里的东西。我也是反对的。
: 我讲的复古,是真复古。
T
TheMatrix
大约 4 年
42 楼
你这个查资料的功力我是服。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句话有啥问题,你说了,有二十几个算法专利,几B用户量,不算数学小天才?
: 其次,怎么用算盘算啊,很简单开个四次方。我拿过珠算冠军,起码80年代,我是不知
: 道怎么算开平方的。
g
guvest
大约 4 年
43 楼
卷六中首先提出了归除开平方﹑开立方的珠算算法。
这是百度说的明朝珠算书。你自己去查。
【 在 TheMatrix(TheMatrix) 的大作中提到: 】
<br>: 你这个查资料的功力我是服。
<br>
g
guvest
大约 4 年
44 楼
还是那句话。你先学会就事论事。
假如一个人品行,学问,etc一无可取的话。理都多余。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句话有啥问题,你说了,有二十几个算法专利,几B用户量,不算数学小天才?
: 其次,怎么用算盘算啊,很简单开个四次方。我拿过珠算冠军,起码80年代,我是不知
: 道怎么算开平方的。
p
pinfish
大约 4 年
45 楼
围观智障
l
lgw
大约 4 年
46 楼
还明朝珠算书? 原文呐?开个103的四次方看看。原子弹那公式里是四次方,怎么用算
盘开吧。告诉你没法开,平方还可以糊弄。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卷六中首先提出了归除开平方﹑开立方的珠算算法。
: 这是百度说的明朝珠算书。你自己去查。
:
: 你这个查资料的功力我是服。
:
g
guvest
大约 4 年
47 楼
出口伤人对你有什么好处?没好处则有坏处。
日损月损,你不想想未来会走到什么地方么。
或者想想你现在这个样子,是怎么来的。
【 在 pinfish (小刺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围观智障
T
TheMatrix
大约 4 年
48 楼
你这个算学和数学分开算的立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算盘的历史我不清楚,算盘在五六十年代两弹一星中所起的作用我也不清楚。说实话,提不起兴趣来查资料。lgw在这一点上非比常人。
清明上河图中的算盘我看到了。说是铜钱的确牵强。
算盘是图灵完备,这个是怎么论的我不知道,但是我愿意接受,也不想考据。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卷六中首先提出了归除开平方﹑开立方的珠算算法。
: 这是百度说的明朝珠算书。你自己去查。
:
: 你这个查资料的功力我是服。
:
T
TheMatrix
大约 4 年
49 楼
他回贴没有引用,你怎么知道是回你?说不定是回lgw呢。不过回贴不引用,以至于别
人都不知道回谁,也是奇葩。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出口伤人对你有什么好处?没好处则有坏处。
: 日损月损,你不想想未来会走到什么地方么。
: 或者想想你现在这个样子,是怎么来的。
s
sametime
大约 4 年
50 楼
三角函数表和对数表都是1600-1650年左右完成的。为什么说中国算力很牛?
这个版上有几个人(我怀疑是一个人)好像没什么常识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发生过什么主要的事情。
l
lgw
大约 4 年
51 楼
那两都是贴主的马甲。
【 在 sametime (MAS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角函数表和对数表都是1600-1650年左右完成的。为什么说中国算力很牛?
: 这个版上有几个人(我怀疑是一个人)好像没什么常识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发生过什么主要
: 的事情。
g
guvest
大约 4 年
52 楼
你压根不理解计算是怎么回事。
得先看邱奇论题。
因为算盘是寄存器机器,是图灵完备的。所以
凡是可计算的,都可珠算(如果算盘够大)。
再说你扯这个开平方有啥意思,你忘了1+x 平方根的泰勒展开了?
加法乘法叠加,不就可以开平方了。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明朝珠算书? 原文呐?开个103的四次方看看。原子弹那公式里是四次方,怎么用算
: 盘开吧。告诉你没法开,平方还可以糊弄。
g
guvest
大约 4 年
53 楼
lgw压根不会查资料。
现在简化中文网站几乎都没法看。
要看资料,得先看博物馆和期刊。
然后才看其余。
无穷大的算盘是图灵完备的。可以构造停机问题。
https://www.gauravmanek.com/projects/2016/abacus-machine/
【 在 TheMatrix (TheMatrix)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算学和数学分开算的立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 算盘的历史我不清楚,算盘在五六十年代两弹一星中所起的作用我也不清楚。说实话,
: 提不起兴趣来查资料。lgw在这一点上非比常人。
: 清明上河图中的算盘我看到了。说是铜钱的确牵强。
: 算盘是图灵完备,这个是怎么论的我不知道,但是我愿意接受,也不想考据。
g
guvest
大约 4 年
54 楼
不管他骂谁。道理都是一样的。对不对。
就这个风范,我提醒他是为他好。不然3,5年就掉坑里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 在 TheMatrix (TheMatrix)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回贴没有引用,你怎么知道是回你?说不定是回lgw呢。不过回贴不引用,以至于别
: 人都不知道回谁,也是奇葩。
g
guvest
大约 4 年
55 楼
你知道宋朝是哪些年吧?
再者你考虑的是高端算力,不是普及算力。
徐光启明确感知到了算盘算力之落后,组织人学习了
笔算法。但是进程被打断了。现在三角函数等一些中文翻译就是明朝末年来的。
【 在 sametime (MAS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角函数表和对数表都是1600-1650年左右完成的。为什么说中国算力很牛?
: 这个版上有几个人(我怀疑是一个人)好像没什么常识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发生过什么主要
: 的事情。
p
pinfish
大约 4 年
56 楼
你解个五次方程试试?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57 楼
你们是不是都不知道8086啥现代PC的指令集也都是最简单的计算步骤组成的,
所以觉得珠算太简单,与复杂的计算任务联系不起来?
开平方,代数方程啥的都出来了。还有人嘲笑我是文科生。
凡是可计算的,都可以珠算。你记住算了。
要知道为什么,那很难。
核潜艇与珠算: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2478135
【 在 pinfish (小刺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解个五次方程试试?
l
lgw
大约 4 年
58 楼
三角函数,对数,开高方。
你牛,算一下。别不会珠算在这瞎吹。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是不是都不知道8086啥现代PC的指令集也都是最简单的计算步骤组成的,
: 所以觉得珠算太简单,与复杂的计算任务联系不起来?
: 开平方,代数方程啥的都出来了。还有人嘲笑我是文科生。
: 凡是可计算的,都可以珠算。你记住算了。
: 要知道为什么,那很难。
: 核潜艇与珠算:
: https://pic1.zhimg.com/80/v2-12ebb081ce2548ee0147cec84bfa9bec_1440w.jpg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2478135
C
Caravel
大约 4 年
59 楼
粗粒度上可以这么看,类似于卡尔达肖夫指数,可以用来表征文明的程度。
比如有地球现在计算能力的文明,肯定已经解决了平面几何,微积分,数理逻辑等问题。
但是等级差不多的,会掩盖真实实力的差别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
: 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
: ,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
: 事业。
: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
: 。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
: 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 ...................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60 楼
不说开平方,开四次方不能珠算了?
我早就贴了“凡可计算者,都可以珠算”的理论根据。
你跟课本较劲有多大意思。
再说这几个基础函数。
这些基础函数,哪个不能用bisection?或者拉格朗日插值,查表等等办法。
我说你是不是离开大学就没用过数学。还好意思说我是文科生。
你会珠算,那是算法之消费者。
我早就说了,消费者是看不懂生产者的话的。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角函数,对数,开高方。
: 你牛,算一下。别不会珠算在这瞎吹。
l
lgw
大约 4 年
61 楼
另外你以后发链接,看一下自己贴的东西,好吧。别那么大派头。
就这句话“由于当时国内没有手摇计算机,制造过程中大量的复杂运算只能噼里啪啦地打算盘。为了保证运算结果的准确,黄旭华和同事们往往是两个人一起算一组数字,只有答案一样才能通过。而那些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部件配重,他们就在入口放一个磅秤,凡是拿进船台的都要过秤。”
你信吗?我前面贴了那么多,都是讲用手摇计算机的。到他这没有。
看样子还是九院的人踏实,有啥说啥。
顺便贴个图,56年我国一个县财会部门就用上手摇计算机了。十几年后核潜艇总师说国内没有手摇计算机。当时国内计算机每秒已经50万次了。
怪不得中国核潜艇这么差劲,学风决定的。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是不是都不知道8086啥现代PC的指令集也都是最简单的计算步骤组成的,
: 所以觉得珠算太简单,与复杂的计算任务联系不起来?
: 开平方,代数方程啥的都出来了。还有人嘲笑我是文科生。
: 凡是可计算的,都可以珠算。你记住算了。
: 要知道为什么,那很难。
: 核潜艇与珠算:
: https://pic1.zhimg.com/80/v2-12ebb081ce2548ee0147cec84bfa9bec_1440w.jpg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2478135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62 楼
算力碾压的情况下,未解决的问题,或者说算力之外的问题,会被淘汰的。
我怀疑华夏历史上不是没有理念为基础的mathematics萌芽。但是是被淘汰了。
历史都是一圈圈的。今日之数学(我说的不是mathematics)其实也是如此。
mathmatician只能越来越往算力靠拢,不然占用人类研究资金之比例只能逐步归零。
整个地球还剩下几个诗人,你看看就知道了。这是一样的情况。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粗粒度上可以这么看,类似于卡尔达肖夫指数,可以用来表征文明的程度。
: 比如有地球现在计算能力的文明,肯定已经解决了平面几何,微积分,数理逻辑等问题。
: 但是等级差不多的,会掩盖真实实力的差别
l
lgw
大约 4 年
63 楼
你算一个。我还可以说凡可计算者都可心算呐。
我贴这么多了,总结下,1,两弹计算和算盘没关系。2,所谓解放军储备八岁孩子练算盘准备核战后,那或者是胡说,或者是害人。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说开平方,开四次方不能珠算了?
: 我早就贴了“凡可计算者,都可以珠算”的理论根据。
: 你跟课本较劲有多大意思。
: 再说这几个基础函数。
: 这些基础函数,哪个不能用bisection?或者拉格朗日插值,查表等等办法。
: 我说你是不是离开大学就没用过数学。还好意思说我是文科生。
: 你会珠算,那是算法之消费者。
: 我早就说了,消费者是看不懂生产者的话的。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64 楼
有手摇计算机那还要有人会用才行。按照电影和其相关资料,
最早美国发卫星,买了IBM,仍然主要也是靠手算。原因很简单,程序员还没培训出来
呢。
再说了,原子弹一事,有链接说那时候手摇计算机有几台。
另外,这个照片怎么解释?
我早说了,做这种项目,必然是能有什么计算资源就用什么计算资源。
考虑那时候计算资源之分布,不用算盘才是不对头的。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外你以后发链接,看一下自己贴的东西,好吧。别那么大派头。
: 就这句话“由于当时国内没有手摇计算机,制造过程中大量的复杂运算只能噼里啪啦地
: 打算盘。为了保证运算结果的准确,黄旭华和同事们往往是两个人一起算一组数字,只
: 有答案一样才能通过。而那些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部件配重,他们就在入口放一
: 个磅秤,凡是拿进船台的都要过秤。”
: 你信吗?我前面贴了那么多,都是讲用手摇计算机的。到他这没有。
: 看样子还是九院的人踏实,有啥说啥。
: 顺便贴个图,56年我国一个县财会部门就用上手摇计算机了。十几年后核潜艇总师说国
: 内没有手摇计算机。当时国内计算机每秒已经50万次了。
: 怪不得中国核潜艇这么差劲,学风决定的。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65 楼
“
由于资料封锁、设备简陋,安装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里的精密零件的形状和体积,是靠简单手摇计算机甚至算盘计算出来的;”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10/14/nw.D110000gmrb_20201014_1-06.htm
你要找什么链接,各方都可以找出来无数种。
最好的办法是看那时候的计算资源分布。然后考虑项目实际情况。
从理论的角度来讲,
你压根就不知道计算是怎么回事。
从实践的角度来讲,你问的都是啥基础函数。
你这些胡扯八道有多大意思。前面我给了理论根据的链接。
你慢慢学吧。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算一个。我还可以说凡可计算者都可心算呐。
: 我贴这么多了,总结下,1,两弹计算和算盘没关系。2,所谓解放军储备八岁孩子练算
: 盘准备核战后,那或者是胡说,或者是害人。
s
sametime
大约 4 年
66 楼
人家在1600年左右建立对数表和三角函数表,说明人家有这方面的计算需求。而中国没有。 这是事实吧?
如果连对数表和三角函数表都不需要,你要说计算能力很高,不令人信服。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知道宋朝是哪些年吧?
: 再者你考虑的是高端算力,不是普及算力。
: 徐光启明确感知到了算盘算力之落后,组织人学习了
: 笔算法。但是进程被打断了。现在三角函数等一些中文翻译就是明朝末年来的。
s
sametime
大约 4 年
67 楼
“徐光启明确感知到了算盘算力”这确实是事实。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知道宋朝是哪些年吧?
: 再者你考虑的是高端算力,不是普及算力。
: 徐光启明确感知到了算盘算力之落后,组织人学习了
: 笔算法。但是进程被打断了。现在三角函数等一些中文翻译就是明朝末年来的。
n
nowwhat2012
大约 4 年
68 楼
> 告诉我算盘怎么算?怎么开三次方,四次方。
探讨一个纯技术问题: 当年朱载育是怎么用算盘算2的开12次方的?这个好像不能避开开三次方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接着来
: 1962年10月,在九所院内安装了一台乌拉尔(M—103)电子管计算机,每秒1千次浮点运
: 算速度,可以在“三号院”内进行计算了。
: 秦元勋最善长定性分析,对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在不同区域中的解的的定性行为作出分
: 析。他又善长学习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的量纲分析和量级分析技巧,两者相结合,可以
: 给出较为准确的解的近似表达式。对原子弹的设计是允许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设计出的
: 物理参数组是有一定误差哟、,也有一定的误差容许限度,可以用一种相当粗糙的估计
: ,根据一些关键量的差别来控制性质的变化。秦元勋曾把彭桓武先生的这套“绝活”形
: 象地概括为“3=oo”,意思是有两个量相比较,如果其中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大三倍时
: ,则在它们相加或相减关系时,可以在初步估计时忽略其中较小的量。
: ...................
s
sametime
大约 4 年
69 楼
就一个数用2分法试还是可以的。
【 在 nowwhat2012 (Judgment da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告诉我算盘怎么算?怎么开三次方,四次方。
: 探讨一个纯技术问题: 当年朱载育是怎么用算盘算2的开12次方的?这个好像不能避开
: 开三次方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70 楼
朱载育怎么算的我不知道。
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你从1到1.1之间找1万个点,求其12次方。
这12个(x,y)点连接起来的折线,就是12次方这个曲线的一个逼近。
然后你插值或者插表就可以了。
【 在 nowwhat2012 (Judgment da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告诉我算盘怎么算?怎么开三次方,四次方。
: 探讨一个纯技术问题: 当年朱载育是怎么用算盘算2的开12次方的?这个好像不能避开
: 开三次方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71 楼
最暴力的办法是建立12次方的表。然后反过来查一下。
现在计算机里面算exp(x)最快最稳的办法之一就是查表。
2分法写个能用的,对一般人有点难度。
高级类似查表的办法有CORDIC等等。
【 在 sametime (MAS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一个数用2分法试还是可以的。
s
sametime
大约 4 年
72 楼
朱就是解一个数,他不是要建立一套系统。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暴力的办法是建立12次方的表。然后反过来查一下。
: 现在计算机里面算exp(x)最快最稳的办法之一就是查表。
: 2分法写个能用的,对一般人有点难度。
: 高级类似查表的办法有CORDIC等等。
n
nowwhat2012
大约 4 年
73 楼
对, 老朱就是算一个数。
我原以为他建立了一个通用的算法来算开12次方。
【 在 sametime (MAS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朱就是解一个数,他不是要建立一套系统。
s
sametime
大约 4 年
74 楼
有啥问题需要他建立了一个通用的算法来算的?炮弹的抛物线,还是股票的投资汇报率?
【 在 nowwhat2012 (Judgment d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 老朱就是算一个数。
: 我原以为他建立了一个通用的算法来算开12次方。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75 楼
实际计算的算法都是跑在对数的规定上的。
例如ieee 浮点数。再比如数值计算书上有的浮点数公理啥的。
纯数学算法则是另一回事,有的是极难说清的。
【 在 nowwhat2012 (Judgment d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 老朱就是算一个数。
: 我原以为他建立了一个通用的算法来算开12次方。
s
sametime
大约 4 年
76 楼
有啥难说清的。拿本numeric recipes不就基本都知道了。
不要神秘话知识。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计算的算法都是跑在对数的规定上的。
: 例如ieee 浮点数。再比如数值计算书上有的浮点数公理啥的。
: 纯数学算法则是另一回事,有的是极难说清的。
l
lgw
大约 4 年
77 楼
用算筹啊。
算筹比算盘高级多了,可以堆公式
算盘被一通口诀做做加减还可以。推不出新东西来。算筹可以。
【 在 nowwhat2012 (Judgment 02da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告诉我算盘怎么算?怎么开三次方,四次方。
: 探讨一个纯技术问题: 当年朱载育是怎么用算盘算2的开12次方的?这个好像不能避开
: 开三次方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78 楼
numeric recipes不是纯数学算法。
纯数学算法是处理数学对象的,不是真实数字。
【 在 sametime (MAS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啥难说清的。拿本numeric recipes不就基本都知道了。
: 不要神秘话知识。
s
sametime
大约 4 年
79 楼
上句话你说的对,我看错了你的意思。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numeric recipes不是纯数学算法。
: 纯数学算法是处理数学对象的,不是真实数字。
a
affineV
大约 4 年
80 楼
结构
g
guvest
大约 4 年
81 楼
我也知道结构好。Dieudonne的《现代分析引论》国内有翻译。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完
全被shock了。觉得这是图书馆第一宝典。
然而人不能跟时代较劲。多年前我持此论,几乎得罪了数学版所有人。他们误以为我的意思是数学很简单。
但是事实如何呢?你写个python 查查历史上数学版和java版之重叠ID。成堆的人骂完
我没几年,就转马工了。----这不是个拿大包多赚钱的问题。
往具体的计算上靠拢。
实是符合数学之理念本质的发展趋势。
当然,如果你奥赛金牌,名师名校,愿意也有条件以生命写诗。那也没啥。
我亦从未放弃诗歌创作。
历史研究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其可以与现实对正。
不是为了键盘。
以我的浅见,从事mathematics 的人,只能是越来越少。因为其从学理上
来说,不是数学之核心。这就好比同一道数学题,依赖算力的办法,灭elegant
solution。
mathematician 会越来越少。mathematics 越来越难。
【 在 affineV()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构
q
qed
大约 4 年
82 楼
没有正确的物理模型中提取出正确的计算需求这个前提下,计算能力有个毛线的用处?
你造原子弹用上了算盘不过因为有前面的前提而已,
有谁是不用算盘的就造不出原子弹的?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
: 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
: ,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
: 事业。
: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
: 。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
: 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 ...................
g
guvest
大约 4 年
83 楼
之前我说"数"是要明人事通鬼神的,与道不二(秦九韶说的)。
所以不可通过与mathematics比附来衡量其地位(这是吴文俊干的事)。
没人懂。
提出算力这个测度,是为了用另一个办法来论证,
以“数学”比附mathematics可导致悖谬。
算力不仅仅在物理项目中有用。财务,建筑,...都有用。
你读下史记张丞相列传(张苍,荀子之徒,秦朝图书管理员。九章算术作者之一)。
中国数学这些工作,被系统性的贬低为没有系统,不公理化,....
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珠算口诀,教学,应用,...属于其他科系。不是mathematics。
你用mathematics的标准衡量“数学”。
就好比用mathematics衡量
physics,ee,cs,me...等计算格式设计,那是看不下去的。
我记得法国有个大数学家二战时期躲到巴西教ME,
他就觉得那些课都是弱智。
还有本数学书要公理化摄动计算,可耻的失败了。
你老学物理的,这个道理应该是显然的。
【 在 qed (小白兔终于熬成了大灰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正确的物理模型中提取出正确的计算需求这个前提下,计算能力有个毛线的用处?
: 你造原子弹用上了算盘不过因为有前面的前提而已,
: 有谁是不用算盘的就造不出原子弹的?
R
Roshou16
大约 4 年
84 楼
自古打算盘世界第一的国度,数学应该是世界老大
自古掌握镀铬技术的国度,冶金技术应该是世界老大
那为啥要买洋枪、洋炮?自己造、自己算不香吗?
那为啥没见弄出牛顿三定律、相对论、电学、通信理论、计算机科学?
C
Caravel
大约 4 年
85 楼
现代数学家反而不需要多少计算能力,当年华罗庚等人没有计算机也照样做学问,华罗庚常年带着算盘,还是金坛当学徒打下的根底,加上算盘,华罗庚算力能跟当年的搞速算的史丰收打个平手。
丘成桐上央视,结果倍主持考了一个绕来绕去的小学数学题,当场没算出来,只好自嘲道数学家一般不会加减法。
g
guvest
大约 4 年
86 楼
东亚之外,没有“数”学这回事。
科学危机,mathematics逐渐消失。
全世界会走到数学。
数学的定义为:
周教六艺,数实成之。学士大夫,所从来尚矣。其用本太虚生一,而周流无穷,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讵容以浅近窥哉?若昔推策以迎日,定
律而知气。髀矩浚川,土圭度晷。天地之大,囿焉而不能外,况其间总总者乎?爰自河图、洛书,闿发秘奥,八卦、九畴,错综精微;极而至于大衍、皇极之用。而人事之变无不该,鬼神之情莫能隐矣。圣人神之,言而遗其粗;常人昧之,由而莫之觉。要其归,则数与道非二本也。
【 在 Roshou16 (肉手儿)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古打算盘世界第一的国度,数学应该是世界老大
: 自古掌握镀铬技术的国度,冶金技术应该是世界老大
: 那为啥要买洋枪、洋炮?自己造、自己算不香吗?
: 那为啥没见弄出牛顿三定律、相对论、电学、通信理论、计算机科学?
g
guvest
大约 4 年
87 楼
你把“数学家”三个字改成mathematicans,这样就顺畅多了。
数学的定义,按照秦九韶的书:
周教六艺,数实成之。学士大夫,所从来尚矣。其用本太虚生一,而周流无穷,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讵容以浅近窥哉?若昔推策以迎日,定
律而知气。髀矩浚川,土圭度晷。天地之大,囿焉而不能外,况其间总总者乎?爰自河图、洛书,闿发秘奥,八卦、九畴,错综精微;极而至于大衍、皇极之用。而人事之变无不该,鬼神之情莫能隐矣。圣人神之,言而遗其粗;常人昧之,由而莫之觉。要其归,则数与道非二本也。
五四之简化中文大规模的disinformation古籍,导致人视而不见。这段话我贴了不止一遍了。
你学个mathematics能“顺性命”吗?能“经世务”,"类万物"?显然,数学不是
mathematics。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代数学家反而不需要多少计算能力,当年华罗庚等人没有计算机也照样做学问,华罗
: 庚常年带着算盘,还是金坛当学徒打下的根底,加上算盘,华罗庚算力能跟当年的搞速
: 算的史丰收打个平手。
: 丘成桐上央视,结果倍主持考了一个绕来绕去的小学数学题,当场没算出来,只好自嘲
: 道数学家一般不会加减法。
g
guvest
大约 4 年
88 楼
btw,你这段话的意思我同意。
Tao有个blog专门说此事。我记得他说
mathematicans的计算是关于math objects/concept的。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代数学家反而不需要多少计算能力,当年华罗庚等人没有计算机也照样做学问,华罗
: 庚常年带着算盘,还是金坛当学徒打下的根底,加上算盘,华罗庚算力能跟当年的搞速
: 算的史丰收打个平手。
: 丘成桐上央视,结果倍主持考了一个绕来绕去的小学数学题,当场没算出来,只好自嘲
: 道数学家一般不会加减法。
s
straybird00
大约 4 年
89 楼
专门灌水的老傻逼的帖子也mark。 F2老傻逼,你是不是感觉很好。
R
Roshou16
大约 4 年
90 楼
神马玩意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东亚之外,没有“数”学这回事。
: 科学危机,mathematics逐渐消失。
: 全世界会走到数学。
: 数学的定义为:
: 周教六艺,数实成之。学士大夫,所从来尚矣。其用本太虚生一,而周流无穷,大则可
: 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讵容以浅近窥哉?若昔推策以迎日,定
: 律而知气。髀矩浚川,土圭度晷。天地之大,囿焉而不能外,况其间总总者乎?爰自河
: 图、洛书,闿发秘奥,八卦、九畴,错综精微;极而至于大衍、皇极之用。而人事之变
: 无不该,鬼神之情莫能隐矣。圣人神之,言而遗其粗;常人昧之,由而莫之觉。要其归
: ,则数与道非二本也。
n
novawt
大约 4 年
91 楼
依我看,中国人用算盘,纯属多余,因为连三岁小孩都会掰手指做加减,不用学习任何算法口诀,所以按照算力要以全民参与度的多少来衡量这个标准来说的话,中国人用算盘
是中国数学倒退的标志,要深刻反省。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
: 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
: ,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
: 事业。
: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
: 。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
: 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 ...................
n
novawt
大约 4 年
92 楼
F2是个什么梗?
【 在 straybird00 (bigwatergun马甲) 的大作中提到: 】
: 专门灌水的老傻逼的帖子也mark。 F2老傻逼,你是不是感觉很好。
l
lgw
大约 4 年
93 楼
珠算口诀限制数学想象力。
国内就有报道珠算班小孩子,没算盘不会算加减了。毁人
【 在 novawt (novawt) 的大作中提到: 】
: 依我看,中国人用算盘,纯属多余,因为连三岁小孩都会掰手指做加减,不用学习任何
: 算法口诀,所以按照算力要以全民参与度的多少来衡量这个标准来说的话,中国人用算盘
: 是中国数学倒退的标志,要深刻反省。
Y
YXLM
大约 4 年
94 楼
我觉得,这里面有语文问题。
数学的核心不是算力,科学的核心才是算力。这就如同说,你作为一个人,核心是什么?这个其实不太好说。但如果你任职当程序员,那你担任程序员这个职位的核心能力,应该就是编程能力。
有算力和用算力是两回事。
例如,西方军队、警察很有武力,但是到处施暴扰乱法律和秩序的,却是穆斯林和黑命贵。为什么?因为西方政府不肯用武力镇压坏人,军队和警察的武力是他们用来保卫政客安全,防止人民抗议的。
这种情况下,武力就很没用。
在历史上,中国的算力长期有优势,但却未必能体现在科学和社会中。
n
novawt
大约 4 年
95 楼
我觉得没啥语文问题。他的思路就是过去发动群众大炼钢铁那一套:没有高炉,土法上马,依靠人多,就能赶英超美。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这里面有语文问题。
: 数学的核心不是算力,科学的核心才是算力。这就如同说,你作为一个人,核心是
: 什么?这个其实不太好说。但如果你任职当程序员,那你担任程序员这个职位的核心能
: 力,应该就是编程能力。
: 有算力和用算力是两回事。
: 例如,西方军队、警察很有武力,但是到处施暴扰乱法律和秩序的,却是穆斯林和
: 黑命贵。为什么?因为西方政府不肯用武力镇压坏人,军队和警察的武力是他们用来保
: 卫政客安全,防止人民抗议的。
: 这种情况下,武力就很没用。
: 在历史上,中国的算力长期有优势,但却未必能体现在科学和社会中。
m
minquan
大约 4 年
96 楼
你太蠢了。
要说开三次方不行还能吓唬人。
能开平方咋就不能开四次方?
开四次方就是开两次平方,笨蛋。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明朝珠算书? 原文呐?开个103的四次方看看。原子弹那公式里是四次方,怎么用算
: 盘开吧。告诉你没法开,平方还可以糊弄。
m
minquan
大约 4 年
97 楼
中国算盘上梁有2个珠子,下梁有5个,而日本算盘简化为1个珠子和4个珠子。
事实上如果只计算十进制,就用日本算盘足够,然而中国算盘是可以算16进制的。
传统上16进制的应用是算重量,因为中国的重量是16进制的。
明代有个掌柜的,专门研究了各种珠算,包括16进制的各种计算,后来流传到日本。
16进制的算盘,本质上就等于计算机,这是毋庸置疑的。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是不是都不知道8086啥现代PC的指令集也都是最简单的计算步骤组成的,
: 所以觉得珠算太简单,与复杂的计算任务联系不起来?
: 开平方,代数方程啥的都出来了。还有人嘲笑我是文科生。
: 凡是可计算的,都可以珠算。你记住算了。
: 要知道为什么,那很难。
: 核潜艇与珠算:
: https://pic1.zhimg.com/80/v2-12ebb081ce2548ee0147cec84bfa9bec_1440w.jpg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2478135
c
chebyshev
大约 4 年
98 楼
练珠算口诀,和设计珠算口诀是两回事。
做题家跟出卷子的,不能是一伙的。
毁人这就对了。这世界哪里需要那么多数理化的。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珠算口诀限制数学想象力。
: 国内就有报道珠算班小孩子,没算盘不会算加减了。毁人
: 算盘
1
2
…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事业。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假如以算力为标准衡量数学水平,有两个历史事实:
第一,二战之后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没有设备赢算盘。中国在设计氢弹时有专门的算盘组。美国设计卫星时,用专门的人力进行纸笔计算。computer的意思是计算组的人员。算盘组当然是秒杀当时美国苏联的纸笔计算组人员。(美国这个情况有电影可以看)
第二,清明上河图里,小店桌子上有两个算盘。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数学是大大领先的。全社会算力碾压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文明分支之下,你讲究数学证明,就跟谈美学一样,是没多大意义的。因为很难形成体系性的史论。
🔥 最新回帖
挣钱这个词我用的不对。
我应该用的词是,解决实际的问题。 只要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钱是自然会来的。
所以我的原话应该是,至少我知道这个楼主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肯定是九章算术没有读好。你教教他吧。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挣不挣钱,不是我关心的事情。
挣不挣钱,不是我关心的事情。
【 在 sametime (MAS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至少我知道这个楼主不能挣钱,肯定是九章算术没有读好。你教教他吧。
至少我知道这个楼主不能挣钱,肯定是九章算术没有读好。你教教他吧。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属实。
: 《九章算术》的方程术能解线性方程组,本质等同于矩阵求逆。解线性方程组是AI算法
: 的基本操作,怎么不能挣钱?这些垃圾洋奴确实是垃圾。
学问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是用来索引考据的。
【 在 novawt (novaw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刀真枪地自己发明,哪里有等别人发明成功后,来claim credit容易?
属实。
《九章算术》的方程术能解线性方程组,本质等同于矩阵求逆。解线性方程组是AI算法的基本操作,怎么不能挣钱?这些垃圾洋奴确实是垃圾。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开始吹了。你连3/20之nest看了一晚上,还是搞错了。
: 这是人人都看到的。吹inverse matrix对你没好处。
: ,
🛋️ 沙发板凳
难以苟同
不懂是正常的。等到了合适的时代,你就会跟着人云亦云,然后懂了。
【 在 sorry (巭孬嫑莪)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以苟同
你懂算法就不会这么瞎说八道了
算法里面最重要的是bigO
硬件会被好的算法秒成渣渣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
: 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
: ,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
: 事业。
: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
: 。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
: 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 ...................
另外
去了解一下P和NP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
: 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
: ,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
: 事业。
: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
: 。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
: 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 ...................
尼玛都是什么样的傻逼写出这种垃圾?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
: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
: 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
: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
: ,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
: 事业。
:
: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
: 。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
: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
: 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
: 假如以算力为标准衡量数学水平,有两个历史事实:
: 第一,二战之后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没有设备赢算盘。中国在设计氢弹时有专门的算
: 盘组。美国设计卫星时,用专门的人力进行纸笔计算。computer的意思是计算组的人员
: 。算盘组当然是秒杀当时美国苏联的纸笔计算组人员。(美国这个情况有电影可以看)
:
: 第二,清明上河图里,小店桌子上有两个算盘。
:
: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数学是大大领先的。全社会算力碾压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文明分支之下
: ,你讲究数学证明,就跟谈美学一样,是没多大意义的。因为很难形成体系性的史论。
这哥们真是,文科生都算不上
【 在 dlc (dalaocu) 的大作中提到: 】
: 尼玛都是什么样的傻逼写出这种垃圾?
无知无畏的人还是太多, 高斯用最小二乘寻找谷神星也比不过中国一个破算盘(算盘
罗马也有)。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
: 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
: ,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
: 事业。
: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
: 。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
: 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 ...................
算盘好多文明都有吧
【 在 titi (Rusty)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知无畏的人还是太多, 高斯用最小二乘寻找谷神星也比不过中国一个破算盘(算盘
: 罗马也有)。
你首先要弄清楚高斯比北宋晚七百多年。
第二要理解全社会普及算力和最好的数学家之高端能力是两个维度的事情。
古代西方很早就有更精巧的机械计算装置,但是是无法普及的。清明上河图中算盘是街边店里的寻常之物。
设计一个有普及性的产品是极难的。
【 在 titi(Rusty) 的大作中提到: 】
<br>: 无知无畏的人还是太多, 高斯用最小二乘寻找谷神星也比不过中国一个
破算盘
(算盘
<br>: 罗马也有)。
<br>
只有华夏算盘有横梁,上面两个珠这个设置。兼且有各种算法口诀流传。到80年代,专职会
计仍然要学习和考试珠算。
日本算盘上面有一个珠子,应是别有一功。清明上河图的算盘考证,最早是在50年代。后来日本历史学家也参与了。
算经口诀,硬件,教学和应用体系加起来。
珠算乃是一个延续千年的数学体系。
不是mathematics 。
之前的千年,应为算筹体系。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br>: 算盘好多文明都有吧
<br>
你去数学版查我十多年前的文章。
看不懂可以理解,因为你们不是这一行的。
但是是不是就事论事好一些。
对人做判断有多大意思?
我大三时候就发表过算法方面的论文。本科毕业设计就是算法。
我的话多数人听不懂。主因是多数人是知识之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多数人也就是学习考试。可曾create过知识?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br>: 这哥们真是,文科生都算不上
<br>
是吗,那还信算盘能算原子弹?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去数学版查我十多年前的文章。
: 看不懂可以理解,因为你们不是这一行的。
: 但是是不是就事论事好一些。
: 对人做判断有多大意思?
: 我大三时候就发表过算法方面的论文。本科毕业设计就是算法。
: 二十年来,有x个算法专利,book chapter, papers。光去
: 年主持的AI产品就拿了7个awards。
: 我做的最好的算法,装机量至少有几个B。
: 你们每个人现在用的手机和laptop里,大概率都有我设计的算法和写的firmware 。
:
: 这哥们真是,文科生都算不上
: ...................
装机量几个B啊?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去数学版查我十多年前的文章。
: 看不懂可以理解,因为你们不是这一行的。
: 但是是不是就事论事好一些。
: 对人做判断有多大意思?
: 我大三时候就发表过算法方面的论文。本科毕业设计就是算法。
: 二十年来,有x个算法专利,book chapter, papers。光去
: 年主持的AI产品就拿了7个awards。
: 我做的最好的算法,装机量至少有几个B。
: 你们每个人现在用的手机和laptop里,大概率都有我设计的算法和写的firmware 。
:
: 这哥们真是,文科生都算不上
: ...................
清明上河图那个放大了看不是算盘。现在一般认为算盘是元代传到中国的。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首先要弄清楚高斯比北宋晚七百多年。
: 第二要理解全社会普及算力和最好的数学家之高端能力是两个维度的事情。
: 古代西方很早就有更精巧的机械计算装置,但是是无法普及的。清明上河图中算盘是街
: 边店里的寻常之物。
: 设计一个有普及性的产品是极难的。
:
: 无知无畏的人还是太多, 高斯用最小二乘寻找谷神星也比不过中国一个
: 破算盘
: (算盘
:
: 罗马也有)。
:
珠算之出现,有多种证据,不是只这一条。
清明上河图那个算盘,争论在于横梁不清楚。
即便你按元朝,那也比高斯早四百年。压根不应该放在一起。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明上河图那个放大了看不是算盘。现在一般认为算盘是元代传到中国的。
你最好还是focus on问题。
攻击我毫无意义。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装机量几个B啊?
跟高斯啥关系?珠算就是四则运算,还是外面传来的。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珠算之出现,有多种证据,不是只这一条。
: 清明上河图那个算盘,争论在于横梁不清楚。
: 即便你按元朝,那也比高斯早四百年。压根不应该放在一起。
: : 清明上河图那个放大了看不是算盘。现在一般认为算盘是元代传到中国的。
:
这件事前面的贴已经说清了。
美国同年代计算机也非常罕见和昂贵。按照hidden figures这个电影,卫星是靠人力笔算。
中国原子弹的情况。随便一查就有。
世界范围内
计算机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是在集成电路之后才缓解的。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吗,那还信算盘能算原子弹?
你是不是文科生?
当代Cpu指令集也就是四则运算移位之类的东西。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跟高斯啥关系?珠算就是四则运算,还是外面传来的。
问题是您老在这个版上胡言很多了。比如动辄说别人“文化知识低”‘我读了多少本书’,‘我有博士学位’, ‘你不懂的’, ‘这个不可说;’
你在本主题里面说的不就是arithmetic吗? 这个不属于数学吗?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去数学版查我十多年前的文章。
: 看不懂可以理解,因为你们不是这一行的。
: 但是是不是就事论事好一些。
: 对人做判断有多大意思?
: 我大三时候就发表过算法方面的论文。本科毕业设计就是算法。
: 我的话多数人听不懂。主因是多数人是知识之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多数人也就是学习
: 考试。可曾create过知识?
:
: 这哥们真是,文科生都算不上
:
我说的是数学。汉字不认识?
之前不是有贴讲过,数学和mathematics不是同一个集合。
【 在 nowwhat2012(Judgment
你查了吗?
这么粉红的,连我国原子弹怎么研制的都搞不清楚,去信地摊文学的用算盘算原子弹。
还吹牛说自己数学多牛,算盘能算啥不能算啥,有点数不?
咱能不能严肃点?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件事前面的贴已经说清了。
: 美国同年代计算机也非常罕见和昂贵。按照hidden figures这个电影,卫星是靠人力笔
: 算。
: 中国原子弹的情况。随便一查就有。
: 世界范围内
: 计算机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是在集成电路之后才缓解的。
: : 是吗,那还信算盘能算原子弹?
:
我是问你高斯和外面传来的算盘有啥关系。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不是文科生?
: 当代Cpu指令集也就是四则运算移位之类的东西。
: : 跟高斯啥关系?珠算就是四则运算,还是外面传来的。
:
你先弄清楚四则运算有多复杂,再讲算法不迟。
http://www.aspen-brand.com/a/taipingyangguanwang/zhengcefagui/2020/1211/13.html
“
彭桓武当时想出了一种被称为“粗估”的办法:一方面用心算对公式进行简化,另一方面集中大批专业人员将复杂步骤逐渐拆分。拆分后的每一步骤具体分配到每个人头上:在电子计算机的算力无法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同时综合运用手摇计算机、算盘、计算尺等工具进行计算,然后再将每个人的计算结果逐一整合起来。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查了吗?
: 这么粉红的,连我国原子弹怎么研制的都搞不清楚,去信地摊文学的用算盘算原子弹。
: 还吹牛说自己数学多牛,算盘能算啥不能算啥,有点数不?
: 咱能不能严肃点?
高斯是之前一个人拿出来做比较的。我说这比较年代不对。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问你高斯和外面传来的算盘有啥关系。
里面提了计算机,手摇计算机,计算尺和算盘。另外还有白纸和笔。
当时计算机已经十几万次每秒了。你要看当事人回忆多了,没一个提到算盘的,都是用手摇计算机算。因为算盘根本算不了。
就您这发明无数算法,几b用户量的,信这个?你当网上人都是白痴吗?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先弄清楚四则运算有多复杂,再讲算法不迟。
: http://www.aspen-brand.com/a/taipingyangguanwang/zhengcefagui/2020/1211/13.html
: “
: 彭桓武当时想出了一种被称为“粗估”的办法:一方面用心算对公式进行简化,另一方
: 面集中大批专业人员将复杂步骤逐渐拆分。拆分后的每一步骤具体分配到每个人头上:
: 在电子计算机的算力无法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同时综合运用手摇计算机、算盘、计算尺等
: 工具进行计算,然后再将每个人的计算结果逐一整合起来。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
: 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
: : 你查了吗?
: : 这么粉红的,连我国原子弹怎么研制的都搞不清楚,去信地摊文学的用算盘算原
: ...................
还是搞不清楚这两怎么比较的。
算盘又不是国粹,外面传来的,有啥可比的。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斯是之前一个人拿出来做比较的。我说这比较年代不对。
: : 我是问你高斯和外面传来的算盘有啥关系。
:
我下面这段话提了算盘,对不对?
历史考证是看多方面证据的。彭桓武本人是传统教育出身。相传小学算盘熟练。
与这条也能对上。
你所谓的当事人回忆,link在哪里,拿来看看。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里面提了计算机,手摇计算机,计算尺和算盘。另外还有白纸和笔。
: 当时计算机已经十几万次每秒了。你要看当事人回忆多了,没一个提到算盘的,都是用
: 手摇计算机算。因为算盘根本算不了。
: 就您这发明无数算法,几b用户量的,信这个?你当网上人都是白痴吗?
珠算体系乃是实际大范围应用的系统。不是光算盘那一件器具。
我看历史是要把事情弄清楚。不是为了把什么是贴个什么标签,自我满足一下。
算盘是不是外面传来的,以及什么时候传来的那都无所谓。
我的立论很明确:数学与mathematics是两回事。如果硬要比较,只能比算力。
可以分高端算力,以及全社会普及算力等条目。
比全社会普及算力的话,因为珠算器具便宜,口诀容易操作。
千年来华夏碾压其他地方。
几乎全部的数学史都忽略算力因素。这是个巨大的缺失。
时代的潮流是mathematians与诗人一样,人数越来越少。
算力算法扩张。所以历史研究的这个缺口,必然会被补上。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搞不清楚这两怎么比较的。
: 算盘又不是国粹,外面传来的,有啥可比的。
1960年4月开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的计算工作。邓稼先带领三个学力学的、
三个学数学的大学生和一些辅助人员,分成三个组。开始进行了在原子弹研制史上很有名的所谓“九次计算”工作,即一天三班倒,用4台手摇计算器(后用半自动的电动计算器) ,利用特征线法解流体力学方程,模拟从启爆到碰靶的物质运动的全过程。
全区域要分成上千个网格,每个网点上要解5—6个方程式和计算很多个参量,其中有1/3个点需要算两套参数,有些网格点还要进行多次迭代。除此之外,对每个网格点还要
计算l至2个检验方程。为了保证计算正确,还采用两人对算的做法,可见其工作量之大。20多天后取得第一次计算结果,由于缺乏经验,差分网格取大了,没有体现出几何形状的特点,却发现一些新的物现现象,又提出三种解决方法,又进行了三次计算,即二、三、四次计算。
如果要算到中心,工作量就更大,领导考虑到人手实在不够,就从中子物理组临时抽调三名同志支援。又苦干了两个来月,三次计算所得结果十分接近,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却和苏联专家讲课时讲的技术指标不符合。经过反复验证和讨论,又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物理因素,建立了三个数学模型,形成了第五、六、七次计算,其结果和前三次的结果一样。
此时怀疑原数据的正确性,引起激烈的争论,但因缺乏足夠的理论证据来否定苏联专家讲的那个指标,搞方程的同志又提供重要的依据,不得又不厌其烦地进行了第八、九计算,结果仍然是一样。这样先后花费近1年的时间,共进行了9次计算。
好处是锻炼了队伍,为核武器研制和设计培养了一批人才。秦元勋是5月加入,恰好赶
上这“九次计算”的工作,靠手摇计算器或电动计算器来计算,费时多、进度慢、准确度差,原子弹突破要靠它肯定不行;更清醒地体会到需要使用计算机来计算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美国原子弹过关时,使用了1944年制成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序列受控计算机”,即Mark I。这台机器是电动机械式的,主要部件是普通的继电器,做一次加法需0.3秒。但它
和人的计算相比,则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不仅速度快,而且可以“不知疲倦地”连续工作。正是这台今天看来水平很低的计算机在美国的原子弹突破中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下面这段话提了算盘,对不对?
: 历史考证是看多方面证据的。彭桓武本人是传统教育出身。相传小学算盘熟练。
: 与这条也能对上。
: 你所谓的当事人回忆,link在哪里,拿来看看。
里面没提算盘,就是手摇计算机,计算尺。
利用特征线法解流体力学方程,模拟从启爆到碰靶的物质运动的全过程。全区域要分成上千个网格,每个网点上要解5—6个方程式和计算很多个参量,其中有1/3个点需要算
两套参数,有些网格点还要进行多次迭代。
您数学小天才,怎么用算盘算啊?
事实上,只要不是领导的回忆,而是当事人回忆的,我没见过提算盘的,都是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纸笔。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1960年4月开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的计算工作。邓稼先带领三个学力学的、
: 三个学数学的大学生和一些辅助人员,分成三个组。开始进行了在原子弹研制史上很有
: 名的所谓“九次计算”工作,即一天三班倒,用4台手摇计算器(后用半自动的电动计算
: 器) ,利用特征线法解流体力学方程,模拟从启爆到碰靶的物质运动的全过程。
: 全区域要分成上千个网格,每个网点上要解5—6个方程式和计算很多个参量,其中有1/
: 3个点需要算两套参数,有些网格点还要进行多次迭代。除此之外,对每个网格点还要
: 计算l至2个检验方程。为了保证计算正确,还采用两人对算的做法,可见其工作量之大
: 。20多天后取得第一次计算结果,由于缺乏经验,差分网格取大了,没有体现出几何形
: 状的特点,却发现一些新的物现现象,又提出三种解决方法,又进行了三次计算,即二
: 、三、四次计算。
: ...................
再来一段,
彭公运用他强有力的理论手段,把复杂的方程组予以简化,完成了原子弹反应过程的粗估计算。科学地划分了反应过程的6个阶段,提出了以“突变”为中心,决定各反应过
程特性的主要物理量,为掌握原子弹反应的基本规律与物理图象起了重要的作用。彭公称这种“粗估”简化的方式为“穷人的办法”。
但进入“真刀真枪地”搞型号产品的理论设计时,就需要用计算机来作精确计算了。秦元勋的任务分工就是抓数学、计算和计算机方面的工作。
当时九所买了一台乌拉尔机(即M--103机),货刚到还没折箱组装,中科院计算所刚研制成功一台可交付使用的104计算机,是电子管的,每秒可运算加法一万次。真是及时雨
,恰好赶上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设计而计算。
两位数学家秦元勋和周毓麟及时地组织搞数学的同志编制104机上的程序,当然要先解
决计算方法问题,才好利用104计算机。不仅如此,还高赡远卓,及时地向国家建议向
中科院计算所下达研制更快速的119机和向四机部华东计算机下达研制J-501机任务,从而使这两台计算机及时地有力地支持我国氢弹突破和研制的过关,这一点也是功不可忘的。
1961年4—6月,周毓麟主要负责用冯·诺伊曼提出“人为粘性法”解流体力学方程组遇到的问题,而秦元勋提出用“人为次临界法”解非定常中子输运方程的问题。
1961年5月,周光召调入九所任一室第一副主任,协助邓稼先主仼抓全面的科研组织菅
理工作。为此一室进行调整,王永任书记,主任邓稼先,副主任周光召、秦元勋、周毓麟、何桂莲,分五个科研组:力学组、中子组、金属组、程序组和电子计算机组。
1961年8—10月,程序组编制并通过冯·诺伊曼“人为粘性法”解流体力学方程组程序
;编制并通过“人为次临界法”解非定常中于输运方程的程序,。
1961年9月,周光召从炸药能量的利用率入手,求出炸药所做的最大功,从理论上
证明了用特征线法所作的九次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从理论上证明苏联数据出现的不可能。在这个紧要关口,周光召的证明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结朿两种方案的争论。使大家对压紧过程的流体力学现象有了透彻的理解。与此同时,数学家秦元勋、周毓麟等人研究了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领导编制出第一个反应前的流体计算程序。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104电子计算机上进行九组模拟计算,所得结果
都与手算结果很接近,误差在5%左右,这等于直接验证所编程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
程序的可行性。其中曾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某个时刻的打印纸带上出现了苏联专家曾提到过的数据。原來这个数据是在用人为粘性处理冲击波时,在振荡收敛过程中偶然出现的波峰值,其实是一个应被忽略的数据。
1961年11月,数学家秦元勋、李德元等人,运用“人为次临界法”完成了核材料被压缩到超高临界后能量释放过程的总体计算,完成反应前的总体程序编制。
哪里有算盘屁事?计算机解决问题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下面这段话提了算盘,对不对?
: 历史考证是看多方面证据的。彭桓武本人是传统教育出身。相传小学算盘熟练。
: 与这条也能对上。
: 你所谓的当事人回忆,link在哪里,拿来看看。
我倾向于认为,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谁擅长用什么就用什么。
就好比今日之mac,linux,windows。
在当时,计算机到手摇计算器很有限。考虑到
1.当日算盘技术之发达以及普及程度,
2.计算人才与算盘人才之重合度
这两条,在当时的项目中,假如没有用到算盘反而是不可想象的。
假如你是项目领导,有海量的算盘专家,不用才是傻子。
除了上面那条,以下类似的文本所在多有。
https://new.qq.com/omn/20210419/20210419A02YDY00.html
”
但我国经济实力有限,国内只有一台高速计算机,九成时间用在了原子弹上,氢弹方面的计算几乎靠得都是人工。于敏小组的组员,人手必备一个计算尺和算盘,每天需要在成千上万的稿纸上进行密密麻麻的演算,几班人马轮番上阵,不分昼夜。
“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1960年4月开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的计算工作。邓稼先带领三个学力学的、
: 三个学数学的大学生和一些辅助人员,分成三个组。开始进行了在原子弹研制史上很有
: 名的所谓“九次计算”工作,即一天三班倒,用4台手摇计算器(后用半自动的电动计算
: 器) ,利用特征线法解流体力学方程,模拟从启爆到碰靶的物质运动的全过程。
: 全区域要分成上千个网格,每个网点上要解5—6个方程式和计算很多个参量,其中有1/
: 3个点需要算两套参数,有些网格点还要进行多次迭代。除此之外,对每个网格点还要
: 计算l至2个检验方程。为了保证计算正确,还采用两人对算的做法,可见其工作量之大
: 。20多天后取得第一次计算结果,由于缺乏经验,差分网格取大了,没有体现出几何形
: 状的特点,却发现一些新的物现现象,又提出三种解决方法,又进行了三次计算,即二
: 、三、四次计算。
: ...................
接着来
1962年10月,在九所院内安装了一台乌拉尔(M—103)电子管计算机,每秒1千次浮点运
算速度,可以在“三号院”内进行计算了。
秦元勋最善长定性分析,对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在不同区域中的解的的定性行为作出分析。他又善长学习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的量纲分析和量级分析技巧,两者相结合,可以给出较为准确的解的近似表达式。对原子弹的设计是允许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设计出的物理参数组是有一定误差哟、,也有一定的误差容许限度,可以用一种相当粗糙的估计,根据一些关键量的差别来控制性质的变化。秦元勋曾把彭桓武先生的这套“绝活”形象地概括为“3=oo”,意思是有两个量相比较,如果其中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大三倍时
,则在它们相加或相减关系时,可以在初步估计时忽略其中较小的量。
附图是他计算的一小公式,告诉我算盘怎么算?怎么开三次方,四次方。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下面这段话提了算盘,对不对?
: 历史考证是看多方面证据的。彭桓武本人是传统教育出身。相传小学算盘熟练。
: 与这条也能对上。
: 你所谓的当事人回忆,link在哪里,拿来看看。
你先学会就事论事。
“您数学小天才,怎么用算盘算啊?"
这话不去掉。就不理你了。
我讲这个算法问题,还有一个背景是重论五四。建立新复古路线。
从白话文的起源开始。愿意看的话,你去找我的旧帖。搜我的ID和金瓶梅就可以。
我理解你反感五四以后,各种“祖先也阔过”的比附。以及后来的各种粉红。
但那都是简化中文里的东西。我也是反对的。
我讲的复古,是真复古。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里面没提算盘,就是手摇计算机,计算尺。
: 利用特征线法解流体力学方程,模拟从启爆到碰靶的物质运动的全过程。全区域要分成
: 上千个网格,每个网点上要解5—6个方程式和计算很多个参量,其中有1/3个点需要算
: 两套参数,有些网格点还要进行多次迭代。
: 您数学小天才,怎么用算盘算啊?
: 事实上,只要不是领导的回忆,而是当事人回忆的,我没见过提算盘的,都是手摇计算
: 机,计算尺,纸笔。
: 1/
你这是报告文学,文科生粉红小编写的。我说的是当事人没有提算盘的。
要是你这数学天才写段文章介绍原子弹计算,那肯定是算盘排第一位啊,另外算盘怎么开四次方?公式我前面贴了。
再贴一段,看见没,三位科学家用计算尺做最后核算,没用算盘。还一人一计算尺,一算盘。要是一人发十卷手纸,是不是没手纸就爆不了原子弹了?
-------------------------------------
1964年10月14日下午,首次核试验委员会在场区召开了全体会议,决定16日15时爆炸。14日深夜,距零爆前只有40多个小时,作为现场总指挥的张爱萍上将心里越发担心由于中子过早点火而导致失败的可能性,于是给二机部发了一份“紧急电报”,要一份最后的计算资料,要九院的科学家们保证:依据他们的计算结果,试验成功的概率在99%以上。这时大多数技术数据资料已经送到试验基地。刘杰部长指派物理学家周光召和黄祖洽,数学家秦元勋去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在8小时内作出回答。三位科学家只能凭自己
的记忆用计算尺进行核算,花了一整天的功夫,核算完毕,三人同时在送给中央专委的备忘录上签了字,说明成功的概率能够达到99%的要求,交给刘部长上报中央。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倾向于认为,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谁擅长用什么就用什么。
: 就好比今日之mac,linux,windows。
: 在当时,计算机到手摇计算器很有限。考虑到
: 1.当日算盘技术之发达以及普及程度,
: 2.计算人才与算盘人才之重合度
: 这两条,在当时的项目中,假如没有用到算盘反而是不可想象的。
: 假如你是项目领导,有海量的算盘专家,不用才是傻子。
: 除了上面那条,以下类似的文本所在多有。
: https://new.qq.com/omn/20210419/20210419A02YDY00.html
: ”
: ...................
另外三次方,四次方都是凸函数。我不会珠算。
但是设计个算法那是很容易的。只要牛顿法就可以了。中国古代类似于低阶法,比牛顿法慢。
但是算力可以灭天才。
最后,
abacus是turing complete的。一切可算的,都可珠算。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接着来
: 1962年10月,在九所院内安装了一台乌拉尔(M—103)电子管计算机,每秒1千次浮点运
: 算速度,可以在“三号院”内进行计算了。
: 秦元勋最善长定性分析,对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在不同区域中的解的的定性行为作出分
: 析。他又善长学习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的量纲分析和量级分析技巧,两者相结合,可以
: 给出较为准确的解的近似表达式。对原子弹的设计是允许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设计出的
: 物理参数组是有一定误差哟、,也有一定的误差容许限度,可以用一种相当粗糙的估计
: ,根据一些关键量的差别来控制性质的变化。秦元勋曾把彭桓武先生的这套“绝活”形
: 象地概括为“3=oo”,意思是有两个量相比较,如果其中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大三倍时
: ,则在它们相加或相减关系时,可以在初步估计时忽略其中较小的量。
: ...................
那你扯啥,不会珠算,然后拼命吹你心目中国粹,实际引进的算盘。你这算汉奸行为不?既然提到于敏,来段氢弹计算:
1966年是氢弹原理试验年。为了确保1967年使氢弹能赶在法国人之前炸响,为稳妥起见,在1966年初九院的工作会议上,决定在年内临时增加一次氢弹原理试验。为了抢时间,决定以当时现有的备用型号产品A2923与596L中间加管子连接起来,作为新的试验产
品。这种球柱球结构产品行不行?仍需要通过计算机上的数值计算来验证,来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的数据,就需要有二维程序来计算。但是当时理论部的实际情况是尚没有一个能用于计算的二维计算程序可用,正在编制的二维程序有十一室的“椭球”程序、十二室的“三角网格”程序和十三室的“锥流管”程序;更何况当时交付可使用的最快的计算机有北京的119机和上海的J-501机,每秒五万次运算速度。计算机的内存和运算速度都限制上不了真正的二维程序。
秦元勋作为专门负责抓数学、计算、计算机的副主任,面对无程序可用的窘境,感到压力很大,感到内疚。促使他下决心,狠抓二维方法过关。他在总结前阶段二维方法探索的经验基础上,大胆地创新,提出“天然差分”的崭新思想。写出完整的很有前瞻性、非常有新意的《天然差分系统》的计算方法。但这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急紧关头是蒙特卡罗方法组的同志用半年时间编制出可适用的“切片程序”,用于氢弹原理试验模型和氢弹试验模型的计算,提供了二维效应的数据,解了“燃眉”之急。
“切片程序” 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二维程序,至多算是一维半程序,甚至是1.25维程
序。因为开始仅在引光菅和引光层中计算轴向、切向维,其它壳层皆不算,而且分点分得很粗。其原因是节约内存和“计时”。在求解二维方程时也采用双向一维交替隐式格式:即在算径向时,把轴切向的量认为巳知;而算轴切间时,把刚算出的径向量和原先量取平均作为巳知,这样交替算一遍后的结果就作为二维计算的结果。故“切片法”又称“双向一维法”。不要小看这维数上只比一维增加“一点点”,可在氢弹理论设计过程中起到别的程序无法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像“嗽叭口”,“戴帽子”,“削屁股”,“偏心”等二维效应只能靠“切片程序”耒计算。试验成功后于敏对这个程序给出高度的评价:“使我尤其高兴的是当时我们使用的计算方法精度不高,但是在几个关键物理量上,试验结果却与设计值十分符合。”
看见没计算机算的。跟算盘一点狗屁关系都没有。我忍住了没加惊叹号。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外三次方,四次方都是凸函数。我不会珠算。
: 但是设计个算法那是很容易的。只要牛顿法就可以了。中国古代类似于低阶法,比牛顿
: 法慢。
: 但是算力可以灭天才。
从下面这段看出,当时计算机水平不错了,每秒五十万次。就是这样,还是不够。没提算盘,遗憾啊。
我贴这么多了,我也说过,我看过当事人回忆没提算盘的。你能贴个当事人回忆用算盘的吗?别弄啥激情荡漾的新浪小编写的就行。你们这些粉红,天天吹牛逼,真实史料是一点不看啊。
由于当时计算机的发展水平所限,1967年可使用的北京109丙计算机,速度是每秒10万
次;上海655机速度是每秒50万次。尽管单位领导很重视,1967年氢弹试验成功后,立
即举办全所的“天然差分”学习班,组织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去研制程序,但实现过程中迂到的实际的困难是很大的,难以想象的。故暂且不论当时未能赶上后续的氢弹研制过程中发挥作用,以至于后来有以雷昌镇为代表的人,投下毕生的精力,孜孜不倦地做工作,坚持近二十多年的努力才出成果,才研制成功可以用于国家型号任务计算的实用程序,使秦元勋的这一原始思想得以实现。可见,研制出一个可真正实用的二维流体力学程序是多么地不容易!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扯啥,不会珠算,然后拼命吹你心目中国粹,实际引进的算盘。你这算汉奸行为不
: ?既然提到于敏,来段氢弹计算:
: 1966年是氢弹原理试验年。为了确保1967年使氢弹能赶在法国人之前炸响,为稳妥起见
: ,在1966年初九院的工作会议上,决定在年内临时增加一次氢弹原理试验。为了抢时间
: ,决定以当时现有的备用型号产品A2923与596L中间加管子连接起来,作为新的试验产
: 品。这种球柱球结构产品行不行?仍需要通过计算机上的数值计算来验证,来提供理论
: 依据和相关的数据,就需要有二维程序来计算。但是当时理论部的实际情况是尚没有一
: 个能用于计算的二维计算程序可用,正在编制的二维程序有十一室的“椭球”程序、十
: 二室的“三角网格”程序和十三室的“锥流管”程序;更何况当时交付可使用的最快的
: 计算机有北京的119机和上海的J-501机,每秒五万次运算速度。计算机的内存和运算速
: ...................
那句话有啥问题,你说了,有二十几个算法专利,几B用户量,不算数学小天才?
其次,怎么用算盘算啊,很简单开个四次方。我拿过珠算冠军,起码80年代,我是不知道怎么算开平方的。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先学会就事论事。
: “您数学小天才,怎么用算盘算啊?"
: 这话不去掉。就不理你了。
: 我讲这个算法问题,还有一个背景是重论五四。建立新复古路线。
: 从白话文的起源开始。愿意看的话,你去找我的旧帖。搜我的ID和金瓶梅就可以。
: 我理解你反感五四以后,各种“祖先也阔过”的比附。以及后来的各种粉红。
: 但那都是简化中文里的东西。我也是反对的。
: 我讲的复古,是真复古。
你这个查资料的功力我是服。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句话有啥问题,你说了,有二十几个算法专利,几B用户量,不算数学小天才?
: 其次,怎么用算盘算啊,很简单开个四次方。我拿过珠算冠军,起码80年代,我是不知
: 道怎么算开平方的。
卷六中首先提出了归除开平方﹑开立方的珠算算法。
这是百度说的明朝珠算书。你自己去查。
【 在 TheMatrix(TheMatrix) 的大作中提到: 】
<br>: 你这个查资料的功力我是服。
<br>
还是那句话。你先学会就事论事。
假如一个人品行,学问,etc一无可取的话。理都多余。
【 在 lgw(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句话有啥问题,你说了,有二十几个算法专利,几B用户量,不算数学小天才?
: 其次,怎么用算盘算啊,很简单开个四次方。我拿过珠算冠军,起码80年代,我是不知
: 道怎么算开平方的。
围观智障
还明朝珠算书? 原文呐?开个103的四次方看看。原子弹那公式里是四次方,怎么用算
盘开吧。告诉你没法开,平方还可以糊弄。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卷六中首先提出了归除开平方﹑开立方的珠算算法。
: 这是百度说的明朝珠算书。你自己去查。
:
: 你这个查资料的功力我是服。
:
出口伤人对你有什么好处?没好处则有坏处。
日损月损,你不想想未来会走到什么地方么。
或者想想你现在这个样子,是怎么来的。
【 在 pinfish (小刺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围观智障
你这个算学和数学分开算的立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算盘的历史我不清楚,算盘在五六十年代两弹一星中所起的作用我也不清楚。说实话,提不起兴趣来查资料。lgw在这一点上非比常人。
清明上河图中的算盘我看到了。说是铜钱的确牵强。
算盘是图灵完备,这个是怎么论的我不知道,但是我愿意接受,也不想考据。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卷六中首先提出了归除开平方﹑开立方的珠算算法。
: 这是百度说的明朝珠算书。你自己去查。
:
: 你这个查资料的功力我是服。
:
他回贴没有引用,你怎么知道是回你?说不定是回lgw呢。不过回贴不引用,以至于别
人都不知道回谁,也是奇葩。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出口伤人对你有什么好处?没好处则有坏处。
: 日损月损,你不想想未来会走到什么地方么。
: 或者想想你现在这个样子,是怎么来的。
三角函数表和对数表都是1600-1650年左右完成的。为什么说中国算力很牛?
这个版上有几个人(我怀疑是一个人)好像没什么常识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发生过什么主要的事情。
那两都是贴主的马甲。
【 在 sametime (MAS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角函数表和对数表都是1600-1650年左右完成的。为什么说中国算力很牛?
: 这个版上有几个人(我怀疑是一个人)好像没什么常识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发生过什么主要
: 的事情。
你压根不理解计算是怎么回事。
得先看邱奇论题。
因为算盘是寄存器机器,是图灵完备的。所以
凡是可计算的,都可珠算(如果算盘够大)。
再说你扯这个开平方有啥意思,你忘了1+x 平方根的泰勒展开了?
加法乘法叠加,不就可以开平方了。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明朝珠算书? 原文呐?开个103的四次方看看。原子弹那公式里是四次方,怎么用算
: 盘开吧。告诉你没法开,平方还可以糊弄。
lgw压根不会查资料。
现在简化中文网站几乎都没法看。
要看资料,得先看博物馆和期刊。
然后才看其余。
无穷大的算盘是图灵完备的。可以构造停机问题。https://www.gauravmanek.com/projects/2016/abacus-machine/
【 在 TheMatrix (TheMatrix)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算学和数学分开算的立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 算盘的历史我不清楚,算盘在五六十年代两弹一星中所起的作用我也不清楚。说实话,
: 提不起兴趣来查资料。lgw在这一点上非比常人。
: 清明上河图中的算盘我看到了。说是铜钱的确牵强。
: 算盘是图灵完备,这个是怎么论的我不知道,但是我愿意接受,也不想考据。
不管他骂谁。道理都是一样的。对不对。
就这个风范,我提醒他是为他好。不然3,5年就掉坑里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 在 TheMatrix (TheMatrix)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回贴没有引用,你怎么知道是回你?说不定是回lgw呢。不过回贴不引用,以至于别
: 人都不知道回谁,也是奇葩。
你知道宋朝是哪些年吧?
再者你考虑的是高端算力,不是普及算力。
徐光启明确感知到了算盘算力之落后,组织人学习了
笔算法。但是进程被打断了。现在三角函数等一些中文翻译就是明朝末年来的。
【 在 sametime (MAS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角函数表和对数表都是1600-1650年左右完成的。为什么说中国算力很牛?
: 这个版上有几个人(我怀疑是一个人)好像没什么常识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发生过什么主要
: 的事情。
你解个五次方程试试?
你们是不是都不知道8086啥现代PC的指令集也都是最简单的计算步骤组成的,
所以觉得珠算太简单,与复杂的计算任务联系不起来?
开平方,代数方程啥的都出来了。还有人嘲笑我是文科生。
凡是可计算的,都可以珠算。你记住算了。
要知道为什么,那很难。
核潜艇与珠算:
【 在 pinfish (小刺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解个五次方程试试?
三角函数,对数,开高方。
你牛,算一下。别不会珠算在这瞎吹。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是不是都不知道8086啥现代PC的指令集也都是最简单的计算步骤组成的,
: 所以觉得珠算太简单,与复杂的计算任务联系不起来?
: 开平方,代数方程啥的都出来了。还有人嘲笑我是文科生。
: 凡是可计算的,都可以珠算。你记住算了。
: 要知道为什么,那很难。
: 核潜艇与珠算:
: https://pic1.zhimg.com/80/v2-12ebb081ce2548ee0147cec84bfa9bec_1440w.jpg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2478135
粗粒度上可以这么看,类似于卡尔达肖夫指数,可以用来表征文明的程度。
比如有地球现在计算能力的文明,肯定已经解决了平面几何,微积分,数理逻辑等问题。
但是等级差不多的,会掩盖真实实力的差别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
: 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
: ,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
: 事业。
: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
: 。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
: 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 ...................
不说开平方,开四次方不能珠算了?
我早就贴了“凡可计算者,都可以珠算”的理论根据。
你跟课本较劲有多大意思。
再说这几个基础函数。
这些基础函数,哪个不能用bisection?或者拉格朗日插值,查表等等办法。
我说你是不是离开大学就没用过数学。还好意思说我是文科生。
你会珠算,那是算法之消费者。
我早就说了,消费者是看不懂生产者的话的。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角函数,对数,开高方。
: 你牛,算一下。别不会珠算在这瞎吹。
另外你以后发链接,看一下自己贴的东西,好吧。别那么大派头。
就这句话“由于当时国内没有手摇计算机,制造过程中大量的复杂运算只能噼里啪啦地打算盘。为了保证运算结果的准确,黄旭华和同事们往往是两个人一起算一组数字,只有答案一样才能通过。而那些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部件配重,他们就在入口放一个磅秤,凡是拿进船台的都要过秤。”
你信吗?我前面贴了那么多,都是讲用手摇计算机的。到他这没有。
看样子还是九院的人踏实,有啥说啥。
顺便贴个图,56年我国一个县财会部门就用上手摇计算机了。十几年后核潜艇总师说国内没有手摇计算机。当时国内计算机每秒已经50万次了。
怪不得中国核潜艇这么差劲,学风决定的。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是不是都不知道8086啥现代PC的指令集也都是最简单的计算步骤组成的,
: 所以觉得珠算太简单,与复杂的计算任务联系不起来?
: 开平方,代数方程啥的都出来了。还有人嘲笑我是文科生。
: 凡是可计算的,都可以珠算。你记住算了。
: 要知道为什么,那很难。
: 核潜艇与珠算:
: https://pic1.zhimg.com/80/v2-12ebb081ce2548ee0147cec84bfa9bec_1440w.jpg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2478135
算力碾压的情况下,未解决的问题,或者说算力之外的问题,会被淘汰的。
我怀疑华夏历史上不是没有理念为基础的mathematics萌芽。但是是被淘汰了。
历史都是一圈圈的。今日之数学(我说的不是mathematics)其实也是如此。
mathmatician只能越来越往算力靠拢,不然占用人类研究资金之比例只能逐步归零。
整个地球还剩下几个诗人,你看看就知道了。这是一样的情况。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粗粒度上可以这么看,类似于卡尔达肖夫指数,可以用来表征文明的程度。
: 比如有地球现在计算能力的文明,肯定已经解决了平面几何,微积分,数理逻辑等问题。
: 但是等级差不多的,会掩盖真实实力的差别
你算一个。我还可以说凡可计算者都可心算呐。
我贴这么多了,总结下,1,两弹计算和算盘没关系。2,所谓解放军储备八岁孩子练算盘准备核战后,那或者是胡说,或者是害人。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说开平方,开四次方不能珠算了?
: 我早就贴了“凡可计算者,都可以珠算”的理论根据。
: 你跟课本较劲有多大意思。
: 再说这几个基础函数。
: 这些基础函数,哪个不能用bisection?或者拉格朗日插值,查表等等办法。
: 我说你是不是离开大学就没用过数学。还好意思说我是文科生。
: 你会珠算,那是算法之消费者。
: 我早就说了,消费者是看不懂生产者的话的。
有手摇计算机那还要有人会用才行。按照电影和其相关资料,
最早美国发卫星,买了IBM,仍然主要也是靠手算。原因很简单,程序员还没培训出来
呢。
再说了,原子弹一事,有链接说那时候手摇计算机有几台。
另外,这个照片怎么解释?
我早说了,做这种项目,必然是能有什么计算资源就用什么计算资源。
考虑那时候计算资源之分布,不用算盘才是不对头的。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外你以后发链接,看一下自己贴的东西,好吧。别那么大派头。
: 就这句话“由于当时国内没有手摇计算机,制造过程中大量的复杂运算只能噼里啪啦地
: 打算盘。为了保证运算结果的准确,黄旭华和同事们往往是两个人一起算一组数字,只
: 有答案一样才能通过。而那些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部件配重,他们就在入口放一
: 个磅秤,凡是拿进船台的都要过秤。”
: 你信吗?我前面贴了那么多,都是讲用手摇计算机的。到他这没有。
: 看样子还是九院的人踏实,有啥说啥。
: 顺便贴个图,56年我国一个县财会部门就用上手摇计算机了。十几年后核潜艇总师说国
: 内没有手摇计算机。当时国内计算机每秒已经50万次了。
: 怪不得中国核潜艇这么差劲,学风决定的。
“
由于资料封锁、设备简陋,安装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里的精密零件的形状和体积,是靠简单手摇计算机甚至算盘计算出来的;”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10/14/nw.D110000gmrb_20201014_1-06.htm
你要找什么链接,各方都可以找出来无数种。
最好的办法是看那时候的计算资源分布。然后考虑项目实际情况。
从理论的角度来讲,
你压根就不知道计算是怎么回事。
从实践的角度来讲,你问的都是啥基础函数。
你这些胡扯八道有多大意思。前面我给了理论根据的链接。
你慢慢学吧。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算一个。我还可以说凡可计算者都可心算呐。
: 我贴这么多了,总结下,1,两弹计算和算盘没关系。2,所谓解放军储备八岁孩子练算
: 盘准备核战后,那或者是胡说,或者是害人。
人家在1600年左右建立对数表和三角函数表,说明人家有这方面的计算需求。而中国没有。 这是事实吧?
如果连对数表和三角函数表都不需要,你要说计算能力很高,不令人信服。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知道宋朝是哪些年吧?
: 再者你考虑的是高端算力,不是普及算力。
: 徐光启明确感知到了算盘算力之落后,组织人学习了
: 笔算法。但是进程被打断了。现在三角函数等一些中文翻译就是明朝末年来的。
“徐光启明确感知到了算盘算力”这确实是事实。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知道宋朝是哪些年吧?
: 再者你考虑的是高端算力,不是普及算力。
: 徐光启明确感知到了算盘算力之落后,组织人学习了
: 笔算法。但是进程被打断了。现在三角函数等一些中文翻译就是明朝末年来的。
> 告诉我算盘怎么算?怎么开三次方,四次方。
探讨一个纯技术问题: 当年朱载育是怎么用算盘算2的开12次方的?这个好像不能避开开三次方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接着来
: 1962年10月,在九所院内安装了一台乌拉尔(M—103)电子管计算机,每秒1千次浮点运
: 算速度,可以在“三号院”内进行计算了。
: 秦元勋最善长定性分析,对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在不同区域中的解的的定性行为作出分
: 析。他又善长学习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的量纲分析和量级分析技巧,两者相结合,可以
: 给出较为准确的解的近似表达式。对原子弹的设计是允许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设计出的
: 物理参数组是有一定误差哟、,也有一定的误差容许限度,可以用一种相当粗糙的估计
: ,根据一些关键量的差别来控制性质的变化。秦元勋曾把彭桓武先生的这套“绝活”形
: 象地概括为“3=oo”,意思是有两个量相比较,如果其中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大三倍时
: ,则在它们相加或相减关系时,可以在初步估计时忽略其中较小的量。
: ...................
就一个数用2分法试还是可以的。
【 在 nowwhat2012 (Judgment da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告诉我算盘怎么算?怎么开三次方,四次方。
: 探讨一个纯技术问题: 当年朱载育是怎么用算盘算2的开12次方的?这个好像不能避开
: 开三次方
朱载育怎么算的我不知道。
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你从1到1.1之间找1万个点,求其12次方。
这12个(x,y)点连接起来的折线,就是12次方这个曲线的一个逼近。
然后你插值或者插表就可以了。
【 在 nowwhat2012 (Judgment da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告诉我算盘怎么算?怎么开三次方,四次方。
: 探讨一个纯技术问题: 当年朱载育是怎么用算盘算2的开12次方的?这个好像不能避开
: 开三次方
最暴力的办法是建立12次方的表。然后反过来查一下。
现在计算机里面算exp(x)最快最稳的办法之一就是查表。
2分法写个能用的,对一般人有点难度。
高级类似查表的办法有CORDIC等等。
【 在 sametime (MAS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一个数用2分法试还是可以的。
朱就是解一个数,他不是要建立一套系统。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暴力的办法是建立12次方的表。然后反过来查一下。
: 现在计算机里面算exp(x)最快最稳的办法之一就是查表。
: 2分法写个能用的,对一般人有点难度。
: 高级类似查表的办法有CORDIC等等。
对, 老朱就是算一个数。
我原以为他建立了一个通用的算法来算开12次方。
【 在 sametime (MAS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朱就是解一个数,他不是要建立一套系统。
有啥问题需要他建立了一个通用的算法来算的?炮弹的抛物线,还是股票的投资汇报率?
【 在 nowwhat2012 (Judgment d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 老朱就是算一个数。
: 我原以为他建立了一个通用的算法来算开12次方。
实际计算的算法都是跑在对数的规定上的。
例如ieee 浮点数。再比如数值计算书上有的浮点数公理啥的。
纯数学算法则是另一回事,有的是极难说清的。
【 在 nowwhat2012 (Judgment d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 老朱就是算一个数。
: 我原以为他建立了一个通用的算法来算开12次方。
有啥难说清的。拿本numeric recipes不就基本都知道了。
不要神秘话知识。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计算的算法都是跑在对数的规定上的。
: 例如ieee 浮点数。再比如数值计算书上有的浮点数公理啥的。
: 纯数学算法则是另一回事,有的是极难说清的。
用算筹啊。
算筹比算盘高级多了,可以堆公式
算盘被一通口诀做做加减还可以。推不出新东西来。算筹可以。
【 在 nowwhat2012 (Judgment 02da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告诉我算盘怎么算?怎么开三次方,四次方。
: 探讨一个纯技术问题: 当年朱载育是怎么用算盘算2的开12次方的?这个好像不能避开
: 开三次方
numeric recipes不是纯数学算法。
纯数学算法是处理数学对象的,不是真实数字。
【 在 sametime (MAS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啥难说清的。拿本numeric recipes不就基本都知道了。
: 不要神秘话知识。
上句话你说的对,我看错了你的意思。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numeric recipes不是纯数学算法。
: 纯数学算法是处理数学对象的,不是真实数字。
结构
我也知道结构好。Dieudonne的《现代分析引论》国内有翻译。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完
全被shock了。觉得这是图书馆第一宝典。
然而人不能跟时代较劲。多年前我持此论,几乎得罪了数学版所有人。他们误以为我的意思是数学很简单。
但是事实如何呢?你写个python 查查历史上数学版和java版之重叠ID。成堆的人骂完
我没几年,就转马工了。----这不是个拿大包多赚钱的问题。
往具体的计算上靠拢。
实是符合数学之理念本质的发展趋势。
当然,如果你奥赛金牌,名师名校,愿意也有条件以生命写诗。那也没啥。
我亦从未放弃诗歌创作。
历史研究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其可以与现实对正。
不是为了键盘。
以我的浅见,从事mathematics 的人,只能是越来越少。因为其从学理上
来说,不是数学之核心。这就好比同一道数学题,依赖算力的办法,灭elegant
solution。
mathematician 会越来越少。mathematics 越来越难。
【 在 affineV()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构
没有正确的物理模型中提取出正确的计算需求这个前提下,计算能力有个毛线的用处?
你造原子弹用上了算盘不过因为有前面的前提而已,
有谁是不用算盘的就造不出原子弹的?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
: 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
: ,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
: 事业。
: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
: 。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
: 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 ...................
之前我说"数"是要明人事通鬼神的,与道不二(秦九韶说的)。
所以不可通过与mathematics比附来衡量其地位(这是吴文俊干的事)。
没人懂。
提出算力这个测度,是为了用另一个办法来论证,
以“数学”比附mathematics可导致悖谬。
算力不仅仅在物理项目中有用。财务,建筑,...都有用。
你读下史记张丞相列传(张苍,荀子之徒,秦朝图书管理员。九章算术作者之一)。
中国数学这些工作,被系统性的贬低为没有系统,不公理化,....
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珠算口诀,教学,应用,...属于其他科系。不是mathematics。
你用mathematics的标准衡量“数学”。
就好比用mathematics衡量
physics,ee,cs,me...等计算格式设计,那是看不下去的。
我记得法国有个大数学家二战时期躲到巴西教ME,
他就觉得那些课都是弱智。
还有本数学书要公理化摄动计算,可耻的失败了。
你老学物理的,这个道理应该是显然的。
【 在 qed (小白兔终于熬成了大灰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正确的物理模型中提取出正确的计算需求这个前提下,计算能力有个毛线的用处?
: 你造原子弹用上了算盘不过因为有前面的前提而已,
: 有谁是不用算盘的就造不出原子弹的?
自古打算盘世界第一的国度,数学应该是世界老大
自古掌握镀铬技术的国度,冶金技术应该是世界老大
那为啥要买洋枪、洋炮?自己造、自己算不香吗?
那为啥没见弄出牛顿三定律、相对论、电学、通信理论、计算机科学?
现代数学家反而不需要多少计算能力,当年华罗庚等人没有计算机也照样做学问,华罗庚常年带着算盘,还是金坛当学徒打下的根底,加上算盘,华罗庚算力能跟当年的搞速算的史丰收打个平手。
丘成桐上央视,结果倍主持考了一个绕来绕去的小学数学题,当场没算出来,只好自嘲道数学家一般不会加减法。
东亚之外,没有“数”学这回事。
科学危机,mathematics逐渐消失。
全世界会走到数学。
数学的定义为:
周教六艺,数实成之。学士大夫,所从来尚矣。其用本太虚生一,而周流无穷,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讵容以浅近窥哉?若昔推策以迎日,定
律而知气。髀矩浚川,土圭度晷。天地之大,囿焉而不能外,况其间总总者乎?爰自河图、洛书,闿发秘奥,八卦、九畴,错综精微;极而至于大衍、皇极之用。而人事之变无不该,鬼神之情莫能隐矣。圣人神之,言而遗其粗;常人昧之,由而莫之觉。要其归,则数与道非二本也。
【 在 Roshou16 (肉手儿)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古打算盘世界第一的国度,数学应该是世界老大
: 自古掌握镀铬技术的国度,冶金技术应该是世界老大
: 那为啥要买洋枪、洋炮?自己造、自己算不香吗?
: 那为啥没见弄出牛顿三定律、相对论、电学、通信理论、计算机科学?
你把“数学家”三个字改成mathematicans,这样就顺畅多了。
数学的定义,按照秦九韶的书:
周教六艺,数实成之。学士大夫,所从来尚矣。其用本太虚生一,而周流无穷,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讵容以浅近窥哉?若昔推策以迎日,定
律而知气。髀矩浚川,土圭度晷。天地之大,囿焉而不能外,况其间总总者乎?爰自河图、洛书,闿发秘奥,八卦、九畴,错综精微;极而至于大衍、皇极之用。而人事之变无不该,鬼神之情莫能隐矣。圣人神之,言而遗其粗;常人昧之,由而莫之觉。要其归,则数与道非二本也。
五四之简化中文大规模的disinformation古籍,导致人视而不见。这段话我贴了不止一遍了。
你学个mathematics能“顺性命”吗?能“经世务”,"类万物"?显然,数学不是
mathematics。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代数学家反而不需要多少计算能力,当年华罗庚等人没有计算机也照样做学问,华罗
: 庚常年带着算盘,还是金坛当学徒打下的根底,加上算盘,华罗庚算力能跟当年的搞速
: 算的史丰收打个平手。
: 丘成桐上央视,结果倍主持考了一个绕来绕去的小学数学题,当场没算出来,只好自嘲
: 道数学家一般不会加减法。
btw,你这段话的意思我同意。
Tao有个blog专门说此事。我记得他说
mathematicans的计算是关于math objects/concept的。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代数学家反而不需要多少计算能力,当年华罗庚等人没有计算机也照样做学问,华罗
: 庚常年带着算盘,还是金坛当学徒打下的根底,加上算盘,华罗庚算力能跟当年的搞速
: 算的史丰收打个平手。
: 丘成桐上央视,结果倍主持考了一个绕来绕去的小学数学题,当场没算出来,只好自嘲
: 道数学家一般不会加减法。
专门灌水的老傻逼的帖子也mark。 F2老傻逼,你是不是感觉很好。
神马玩意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东亚之外,没有“数”学这回事。
: 科学危机,mathematics逐渐消失。
: 全世界会走到数学。
: 数学的定义为:
: 周教六艺,数实成之。学士大夫,所从来尚矣。其用本太虚生一,而周流无穷,大则可
: 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讵容以浅近窥哉?若昔推策以迎日,定
: 律而知气。髀矩浚川,土圭度晷。天地之大,囿焉而不能外,况其间总总者乎?爰自河
: 图、洛书,闿发秘奥,八卦、九畴,错综精微;极而至于大衍、皇极之用。而人事之变
: 无不该,鬼神之情莫能隐矣。圣人神之,言而遗其粗;常人昧之,由而莫之觉。要其归
: ,则数与道非二本也。
依我看,中国人用算盘,纯属多余,因为连三岁小孩都会掰手指做加减,不用学习任何算法口诀,所以按照算力要以全民参与度的多少来衡量这个标准来说的话,中国人用算盘
是中国数学倒退的标志,要深刻反省。
【 在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的核心是算力。不是你学校学的公理,概念,公式,定理证明。
: 希腊传统的数学当然非常高妙。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算力上来。没有计算算力,不同
: 的数学体系和诗歌一样,只能比美。
: 作为一个诗人,我当然知道美是很重要的。然而美是无法取得大范围的共识的。简言之
: ,以美为标准,或者以一种reveal能力为标准的数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少数范围的
: 事业。
: 如果考察人类的数学史。那么算力是唯一可行的比较标准。数学定理均可以折算为算法
: 。算法加上计算装备的设计可以折算为算力。
: 以比美为标准的数学史,无法成为独立的数学历史。只能依附于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之
: 上。以算力为核心则完全不同。
: ...................
F2是个什么梗?
【 在 straybird00 (bigwatergun马甲) 的大作中提到: 】
: 专门灌水的老傻逼的帖子也mark。 F2老傻逼,你是不是感觉很好。
珠算口诀限制数学想象力。
国内就有报道珠算班小孩子,没算盘不会算加减了。毁人
【 在 novawt (novawt) 的大作中提到: 】
: 依我看,中国人用算盘,纯属多余,因为连三岁小孩都会掰手指做加减,不用学习任何
: 算法口诀,所以按照算力要以全民参与度的多少来衡量这个标准来说的话,中国人用算盘
: 是中国数学倒退的标志,要深刻反省。
我觉得,这里面有语文问题。
数学的核心不是算力,科学的核心才是算力。这就如同说,你作为一个人,核心是什么?这个其实不太好说。但如果你任职当程序员,那你担任程序员这个职位的核心能力,应该就是编程能力。
有算力和用算力是两回事。
例如,西方军队、警察很有武力,但是到处施暴扰乱法律和秩序的,却是穆斯林和黑命贵。为什么?因为西方政府不肯用武力镇压坏人,军队和警察的武力是他们用来保卫政客安全,防止人民抗议的。
这种情况下,武力就很没用。
在历史上,中国的算力长期有优势,但却未必能体现在科学和社会中。
我觉得没啥语文问题。他的思路就是过去发动群众大炼钢铁那一套:没有高炉,土法上马,依靠人多,就能赶英超美。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这里面有语文问题。
: 数学的核心不是算力,科学的核心才是算力。这就如同说,你作为一个人,核心是
: 什么?这个其实不太好说。但如果你任职当程序员,那你担任程序员这个职位的核心能
: 力,应该就是编程能力。
: 有算力和用算力是两回事。
: 例如,西方军队、警察很有武力,但是到处施暴扰乱法律和秩序的,却是穆斯林和
: 黑命贵。为什么?因为西方政府不肯用武力镇压坏人,军队和警察的武力是他们用来保
: 卫政客安全,防止人民抗议的。
: 这种情况下,武力就很没用。
: 在历史上,中国的算力长期有优势,但却未必能体现在科学和社会中。
你太蠢了。
要说开三次方不行还能吓唬人。
能开平方咋就不能开四次方?
开四次方就是开两次平方,笨蛋。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明朝珠算书? 原文呐?开个103的四次方看看。原子弹那公式里是四次方,怎么用算
: 盘开吧。告诉你没法开,平方还可以糊弄。
中国算盘上梁有2个珠子,下梁有5个,而日本算盘简化为1个珠子和4个珠子。
事实上如果只计算十进制,就用日本算盘足够,然而中国算盘是可以算16进制的。
传统上16进制的应用是算重量,因为中国的重量是16进制的。
明代有个掌柜的,专门研究了各种珠算,包括16进制的各种计算,后来流传到日本。
16进制的算盘,本质上就等于计算机,这是毋庸置疑的。
【 在 chebyshev (......)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是不是都不知道8086啥现代PC的指令集也都是最简单的计算步骤组成的,
: 所以觉得珠算太简单,与复杂的计算任务联系不起来?
: 开平方,代数方程啥的都出来了。还有人嘲笑我是文科生。
: 凡是可计算的,都可以珠算。你记住算了。
: 要知道为什么,那很难。
: 核潜艇与珠算:
: https://pic1.zhimg.com/80/v2-12ebb081ce2548ee0147cec84bfa9bec_1440w.jpg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2478135
练珠算口诀,和设计珠算口诀是两回事。
做题家跟出卷子的,不能是一伙的。
毁人这就对了。这世界哪里需要那么多数理化的。
【 在 lgw (abcdefg) 的大作中提到: 】
: 珠算口诀限制数学想象力。
: 国内就有报道珠算班小孩子,没算盘不会算加减了。毁人
: 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