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魏武,唐宗宋祖

Y
YXLM
楼主 (未名空间)

  毛泽东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文字对仗上有缺陷。要没缺陷,应该是“周文汉武,唐宗宋祖”。而且,中国大王朝的序列(夏存疑)是夏商周汉唐宋明清,这恰好是中间的四个。

  毛泽东非要说秦皇,显然是因为他喜欢秦始皇。

  不过,如果让我说,我想说的是“周文魏武,唐宗宋祖”。这不是我故意跟毛泽东作对,实际上,魏武帝曹操也是毛泽东比较喜欢而在传统上却比较被排斥的人物,和秦始皇的性质差不多。
  为什么选曹操呢?因为曹操说过:苟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乎。

  这四位都是篡位的。

b
biye

你说的前面这俩不是全中国之主吧?
周文是等到他儿子才伐纣成功
曹操是始终也没有统一中国吧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毛泽东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文字对仗上有缺陷。要没缺陷,应该是“周文汉
: 武,唐宗宋祖”。而且,中国大王朝的序列(夏存疑)是夏商周汉唐宋明清,这恰好是
: 中间的四个。
:   毛泽东非要说秦皇,显然是因为他喜欢秦始皇。
:   不过,如果让我说,我想说的是“周文魏武,唐宗宋祖”。这不是我故意跟毛泽东
: 作对,实际上,魏武帝曹操也是毛泽东比较喜欢而在传统上却比较被排斥的人物,和秦
: 始皇的性质差不多。
:   为什么选曹操呢?因为曹操说过:苟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乎。
:   这四位都是篡位的。

R
RichardNixon

建议用 “秦皇汉武、唐宗明祖”,宋祖篡位上台,外战战绩差,和唐宗不在一个档次
,感觉明祖勉强稍微合适一点。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毛泽东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文字对仗上有缺陷。要没缺陷,应该是“周文汉
: 武,唐宗宋祖”。而且,中国大王朝的序列(夏存疑)是夏商周汉唐宋明清,这恰好是
: 中间的四个。
:   毛泽东非要说秦皇,显然是因为他喜欢秦始皇。
:   不过,如果让我说,我想说的是“周文魏武,唐宗宋祖”。这不是我故意跟毛泽东
: 作对,实际上,魏武帝曹操也是毛泽东比较喜欢而在传统上却比较被排斥的人物,和秦
: 始皇的性质差不多。
:   为什么选曹操呢?因为曹操说过:苟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乎。
:   这四位都是篡位的。

Y
YXLM

  首先要对仗工整。
  不工整,当然也可以;但我们也没必要揪出这段文字来论了。

  从工整角度讲,最好是文对武,肯定不能是皇对武。如果唐宗宋祖不变,前面就只能周文对魏武,或者汉文对晋武。如果非要以“统治全中国”为前提,“汉文晋武”当然比“周文魏武”好。但这个前提并不是一定要有的,“汉文晋武”比“周文魏武”的知名度低太多了。
  汉文晋武,唐宗宋祖,这四位都是全中国的统治者。
  周文魏武,唐宗宋祖,这四位都跟篡位(革命)有关。
  
  

【 在 biye (早点找到工作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前面这俩不是全中国之主吧?
: 周文是等到他儿子才伐纣成功
: 曹操是始终也没有统一中国吧

C
Caravel

周文王是历史上神话级圣君的象征,魏武怎么看都差一个级别,周文汉武都比这个好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要对仗工整。
:   不工整,当然也可以;但我们也没必要揪出这段文字来论了。
:   从工整角度讲,最好是文对武,肯定不能是皇对武。如果唐宗宋祖不变,前面就只
: 能周文对魏武,或者汉文对晋武。如果非要以“统治全中国”为前提,“汉文晋武”当
: 然比“周文魏武”好。但这个前提并不是一定要有的,“汉文晋武”比“周文魏武”的
: 知名度低太多了。
:   汉文晋武,唐宗宋祖,这四位都是全中国的统治者。
:   周文魏武,唐宗宋祖,这四位都跟篡位(革命)有关。
:   
:   

Y
YXLM

  我一直没说的是:我不大喜欢汉武帝。
  我一直是这么想的,所以刚才回帖的时候,干脆把汉武帝给忘了,呵呵,不好意思。

  我以为:

  魏武帝曹操也好,唐太宗李世民也好,都没少杀人。但他们都是在打天下、篡位时杀的。既然周文王姬昌,宋太祖赵匡胤也都是篡位的,把他们并列进来,他们也没话说。

  汉武帝和秦始皇很像,喜欢瞎折腾,他们统治时期,外表风光,实际上都已经快亡国了。例如,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山贼难禁这件事就很明显,而汉武帝时期,流民也非常多。汉武帝之所以没像秦始皇那样直接诱发亡国,只是因为他后来不仅下达最己诏,而且后事安排得好。

  当然,秦始皇,汉武帝都是伟大人物,如果不是对仗不工,把他们对在一起也挺好。但既然因为对仗不工,不能要秦皇,我就不觉得汉武很合适了。
  个人偏好啦。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文王是历史上神话级圣君的象征,魏武怎么看都差一个级别,周文汉武都比这个好

r
rihai

你哪来的印象?
对文王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文王拘而演周易
文王就是一卧薪尝胆的角色而已, 神话级圣君个屁
它要是神话圣君, 刘备刘大耳儿也是神话圣君了
lol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文王是历史上神话级圣君的象征,魏武怎么看都差一个级别,周文汉武都比这个好

r
rihai

无论汉武还是威武, 给光武提鞋都不配
lol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直没说的是:我不大喜欢汉武帝。
:   我一直是这么想的,所以刚才回帖的时候,干脆把汉武帝给忘了,呵呵,不好意思。
:   我以为:
:   魏武帝曹操也好,唐太宗李世民也好,都没少杀人。但他们都是在打天下、篡位时
: 杀的。既然周文王姬昌,宋太祖赵匡胤也都是篡位的,把他们并列进来,他们也没话说。
:   汉武帝和秦始皇很像,喜欢瞎折腾,他们统治时期,外表风光,实际上都已经快亡
: 国了。例如,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山贼难禁这件事就很明显,而汉武帝时期,流民也非
: 常多。汉武帝之所以没像秦始皇那样直接诱发亡国,只是因为他后来不仅下达最己诏,
: 而且后事安排得好。
:   当然,秦始皇,汉武帝都是伟大人物,如果不是对仗不工,把他们对在一起也挺好
: ...................

C
Caravel

文王是儒家最理想的圣人君王之一,三代之下就是周文王,待文王而后兴。文王天下归心,任用了姜子牙,武王只是最后收割了成果。

【 在 rihai (海桑虎桑柱桑等倭杂之克星)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哪来的印象?
: 对文王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文王拘而演周易
: 文王就是一卧薪尝胆的角色而已, 神话级圣君个屁
: 它要是神话圣君, 刘备刘大耳儿也是神话圣君了
: lol

C
Caravel

汉武帝这种皇帝属于力量用到了极致,这种皇帝大臣人民都不喜欢,但是这种人确实也代表了一种力量的运用。汉武帝北击匈奴,也算一种立国之战把。可能没有想的那么容易,匈奴的骑兵突袭袭扰边关很不好对付,汉武帝也是经过了一个改革军制,才能彻底打败匈奴。如果一直干不过匈奴,越到后面的皇帝会越困难,五胡乱华可能会提前。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直没说的是:我不大喜欢汉武帝。
:   我一直是这么想的,所以刚才回帖的时候,干脆把汉武帝给忘了,呵呵,不好意思。
:   我以为:
:   魏武帝曹操也好,唐太宗李世民也好,都没少杀人。但他们都是在打天下、篡位时
: 杀的。既然周文王姬昌,宋太祖赵匡胤也都是篡位的,把他们并列进来,他们也没话说。
:   汉武帝和秦始皇很像,喜欢瞎折腾,他们统治时期,外表风光,实际上都已经快亡
: 国了。例如,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山贼难禁这件事就很明显,而汉武帝时期,流民也非
: 常多。汉武帝之所以没像秦始皇那样直接诱发亡国,只是因为他后来不仅下达最己诏,
: 而且后事安排得好。
:   当然,秦始皇,汉武帝都是伟大人物,如果不是对仗不工,把他们对在一起也挺好
: ...................

Y
YXLM

  讨伐匈奴是很必要的,但汉武帝搞过头了,汉武帝想彻底解决匈奴问题,这就超出了能力范围。
  至于五胡乱华,其实是另外的原因。

  曾国藩曾经指出,贼(“起义军”)分两种,一种是“流寇”一种是“僭号之贼”。消灭的办法不一样,对于流寇,要予以围堵;而对于“僭号之贼”,则需要攻其根本。
  游牧民族的麻烦之处在于,它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切换。它觉得自己很强的时候,就会跟你正面作战,这也给了你打赢它的机会;它觉得自己不行了,在草原上流动,不跟你作战,你一点办法也没有。
  因此,归根到底你是消灭不掉它的。

  五胡乱华的根源在于:朝廷为了解决问题,而在内地安置匈奴等胡人。某种意义上讲,恰恰是汉武帝“彻底解决问题”思路的另一种表现。
  当然我不是说汉武帝就没好处。总要是需要打败匈奴的,因为如果不打败它,那就不是“消灭匈奴与否”的问题,而是“是否被匈奴消灭”的问题了。

  我的意思是说,对于棘手的问题,把它遏制住往比解决掉更好。这是保守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儒家的基本倾向。
  汉武帝这个人,虽然嘴上说“独尊儒术”,其丰功伟绩和几乎亡国,都还是法家思路的体现。只不过他终究要受儒家影响。所以到了最后,汉武帝还是下达了“轮台诏”并根据儒家伦理安排好了后事。
  注:我不是说儒家就比法家好。法家很容易从办事变成瞎折腾,而儒家很容易从不办事变成混吃等死。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武帝这种皇帝属于力量用到了极致,这种皇帝大臣人民都不喜欢,但是这种人确实也
: 代表了一种力量的运用。汉武帝北击匈奴,也算一种立国之战把。可能没有想的那么容
: 易,匈奴的骑兵突袭袭扰边关很不好对付,汉武帝也是经过了一个改革军制,才能彻底
: 打败匈奴。如果一直干不过匈奴,越到后面的皇帝会越困难,五胡乱华可能会提前。: 思。
: 说。

r
rihai

你也知道是儒家“塑造”的
lol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周文魏武,唐宗宋祖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21 01:09:04 2020, 美东)
:
: 文王是儒家最理想的圣人君王之一,三代之下就是周文王,待文王而后兴。文王天下归
: 心,任用了姜子牙,武王只是最后收割了成果。
:
: 【 在 rihai (海桑虎桑柱桑等倭杂之克星)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哪来的印象?
: : 对文王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文王拘而演周易
: : 文王就是一卧薪尝胆的角色而已, 神话级圣君个屁
: : 它要是神话圣君, 刘备刘大耳儿也是神话圣君了
: : lol
:
:
:
: --
r
rihai

汉武历史评价低在于内政
不在于外战, 外战是功绩, 它获得庙号的原因
盹盹盹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周文魏武,唐宗宋祖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21 01:19:59 2020, 美东)
:
: 汉武帝这种皇帝属于力量用到了极致,这种皇帝大臣人民都不喜欢,但是这种人确实也
: 代表了一种力量的运用。汉武帝北击匈奴,也算一种立国之战把。可能没有想的那么容
: 易,匈奴的骑兵突袭袭扰边关很不好对付,汉武帝也是经过了一个改革军制,才能彻底
: 打败匈奴。如果一直干不过匈奴,越到后面的皇帝会越困难,五胡乱华可能会提前。:
:
: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一直没说的是:我不大喜欢汉武帝。
: :   我一直是这么想的,所以刚才回帖的时候,干脆把汉武帝给忘了,呵呵,不好意
: 思。
: :   我以为:
: :   魏武帝曹操也好,唐太宗李世民也好,都没少杀人。但他们都是在打天下、篡位时
: : 杀的。既然周文王姬昌,宋太祖赵匡胤也都是篡位的,把他们并列进来,他们也没话
: 说。
: :   汉武帝和秦始皇很像,喜欢瞎折腾,他们统治时期,外表风光,实际上都已经快亡
: : 国了。例如,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山贼难禁这件事就很明显,而汉武帝时期,流民也非
: : 常多。汉武帝之所以没像秦始皇那样直接诱发亡国,只是因为他后来不仅下达最己诏,
: : 而且后事安排得好。
: :   当然,秦始皇,汉武帝都是伟大人物,如果不是对仗不工,把他们对在一起也挺好
: : ...................
:
:
:
: --
C
Caravel

我也更喜欢李世民胜过于汉武帝,但是他花了巨大力气毕竟干成了事情,苦了一代,但是可能轻松了200年。像北宋一朝,太宗没打下来幽云16州,此后代代都要在华北平原
上浴血奋战,永无安宁。

【 在 rihai (海桑虎桑柱桑等倭杂之克星)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武历史评价低在于内政
: 不在于外战, 外战是功绩, 它获得庙号的原因
: 盹盹盹
: 位时
: 快亡
: 也非
: 诏,
: 挺好

Y
YXLM

  汉武帝北伐匈奴肯定是对的,但从细节角度讲,他搞过头了。这就如同明成祖的北伐。实际上,汉武帝和明成祖自己最后也都承认搞过头了(至少可以这么理解)。
  如果让我们在“搞过头但好歹还算是收住了”的皇帝,和“根本不搞”的皇帝之间选择,前者也还是比后者好。
  但前者也是很成问题的。这不仅仅是从人道角度讲,他们对民力的耗费太大;而且他们这么搞,很容易搞伤了,让后人更加胆怯。

  还有一点就是,宋太祖和宋太宗也不是不搞,他们是搞不赢。
  我们当然可以鄙薄宋朝的制度,认为它不拿军人当人,自然没好下场。但宋太祖就是军人出身,他连北汉都打不下来。
  我们还是略微避点嫌比较好。我的意思是说,中国古人的通病,就是文人藐视武人,对战争想当然。

  汉武帝、明成祖面临的形势和宋朝不一样,汉武帝和明成祖面临的形势,是胡虏没能力正面作战。在此背景下,是一个能否“除恶务尽”的问题。而宋朝面临的形势是:不仅胡虏有能力正面作战,而且就在汉地跟你作战,你还打不赢。

  从整个欧亚大陆的形势上看,宋朝恰恰处于游牧民族的巅峰时期。

【 在 Caravel (克拉维尔)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更喜欢李世民胜过于汉武帝,但是他花了巨大力气毕竟干成了事情,苦了一代,但
: 是可能轻松了200年。像北宋一朝,太宗没打下来幽云16州,此后代代都要在华北平原
: 上浴血奋战,永无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