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绝对是三国第一牛人

t
tfusion
楼主 (未名空间)

军事政治都是

政治上不说了。

军事上

特别人少国弱,将少兵寡,还能主动出击,绝对要比司马懿牛才行。
人们都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对谨慎的人如果不是对对手有极大的把握绝对不敢主动出击。

再看,谨慎也是主要对他后半生的评价,因为他输不起,稍犯错误就得亡国。早年并不是这样。

三国还有哪个人在国弱兵少将寡对阵司马懿的情况下敢于主动出击?
r
rihai

这个叔持同样观点, 叔的文被无耻删了
除了和诸葛有家仇的陈寿,魏晋时代没有第二个人否认诸葛的军事才能
而且诸葛是直接统帅军队的, 和萧何张良之类的谋臣完全是两回事
所以进武庙是理所当然的
盹盹盹

【 在 tfusion (雷熔)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诸葛亮绝对是三国第一牛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9 16:24:56 2020, 美东)
:
: 军事政治都是
:
: 政治上不说了。
:
: 军事上
:
: 特别人少国弱,将少兵寡,还能主动出击,绝对要比司马懿牛才行。
: 人们都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对谨慎的人如果不是对对手有极大的把握绝对不敢主动出击。
:
: 再看,谨慎也是主要对他后半生的评价,因为他输不起,稍犯错误就得亡国。早年并不
: 是这样。
:
: 三国还有哪个人在国弱兵少将寡对阵司马懿的情况下敢于主动出击?
: --
t
tfusion

诸葛亮是可以同时当文侯和武侯的

【 在 rihai (海桑虎桑柱桑等倭杂之克星)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叔持同样观点, 叔的文被无耻删了
: 除了和诸葛有家仇的陈寿,魏晋时代没有第二个人否认诸葛的军事才能
: 而且诸葛是直接统帅军队的, 和萧何张良之类的谋臣完全是两回事
: 所以进武庙是理所当然的
: 盹盹盹
: 击。

Y
YXLM

  要说国家实力强弱,魏国最强,主动跟魏国交战的,都是以弱敌强。
  要说具体某次战役兵力的强弱,则不好说。诸葛亮是否每次都弱,而跟司马懿交战的其他人是否每次都不弱?
  反正我没考证过。

  我以为:司马懿和诸葛亮,近乎默契。
  既然诸葛亮是不肯弄险,司马懿就没必要决战,正好养寇以自重。

t
tfusion

吴国基本是守吧,主动出击就算陆逊也是不行。

另外,这不是啥默契。要是司马懿能搞死诸葛亮他不会放过机会。另外诸葛亮上方谷可是差点把司马懿一锅端。奈何运气不好。诸葛亮不是不肯弄险,而是不冒那种输了就全局完蛋的险。

司马懿是不是就输过诸葛亮?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说国家实力强弱,魏国最强,主动跟魏国交战的,都是以弱敌强。
:   要说具体某次战役兵力的强弱,则不好说。诸葛亮是否每次都弱,而跟司马懿交战
: 的其他人是否每次都不弱?
:   反正我没考证过。
:   我以为:司马懿和诸葛亮,近乎默契。
:   既然诸葛亮是不肯弄险,司马懿就没必要决战,正好养寇以自重。

Y
YXLM

下面是百度来的司马懿与吴蜀交战事迹:
  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治石阳县,即今武汉黄陂西南)。司马懿击退了孙权,又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张霸,斩首千余级。

  太和三年(229年),蜀相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并占据武都(今甘肃陇南武都
区)、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二郡。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叡决定兴师伐蜀
。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八月,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长安入子午谷,左将军张郃出斜谷,司马懿自荆州溯汉水出西城,将兵分三路会攻汉中。司马懿从西城开拓道路,水陆并进,沿着沔水逆流而上,直达朐忍,攻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大雨班师。

  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率军第四次北伐魏国,包围祁山贾嗣、魏平部,
并以木牛流马运输粮草,曹叡派司马懿西驻长安防御蜀军。司马懿留部将费曜、戴陵率4000人守邽,自率主力西救祁山。张郃劝司马懿分兵驻扎雍、郿两地,以作大军后镇,司马懿不同意。挺进喻麋,对战诸葛亮。
  此次战役的结果,不同的史书有不同记载。《晋书·宣帝纪》中,司马懿大胜蜀军;但在《汉晋春秋》中,诸葛亮力挫魏军。另外,这时期魏将张郃之死也有不同的说法,《张郃传》中,张郃不听司马懿劝告,主动出击,“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诸葛)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而在《魏略》中却记载是司马懿指挥失当,“宣王(司马懿)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尚不能下定论。

  最后就是对阵五丈原,大致情节估计大家知道。
  其中有这么一段: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也来信问前线军情,司马懿回信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注:“见机”应该是“见机行事”的意思;“无权”应该是“不知权变”的意思。

  
【 在 tfusion (雷熔) 的大作中提到: 】
: 吴国基本是守吧,主动出击就算陆逊也是不行。
: 另外,这不是啥默契。要是司马懿能搞死诸葛亮他不会放过机会。另外诸葛亮上方谷可
: 是差点把司马懿一锅端。奈何运气不好。诸葛亮不是不肯弄险,而是不冒那种输了就全
: 局完蛋的险。
: 司马懿是不是就输过诸葛亮?

g
gjstx

司马懿经常会说些大话给自己解嘲。宣帝的脸皮在三国里是一流的。五次北伐司马懿占据了兵力和主场的优势,一开始就背渭水、武功水而阵,阻断了诸葛亮东渡武功水和被渡渭水的路线。结果再向下看史书记载,发现诸葛亮不仅成功渡过了渭水,还东渡了武功水,全据了武功水两岸,有力保障了自己的后路。司马懿只能闭门不出。这就是司马懿所说的多谋少决?还是你所评价的战场指挥能力不行?开什么玩笑。司马懿查看蜀军营垒后还说过诸葛是天下奇才呢。中国两千年历史中能赶上诸葛亮军事水平的也没几个。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下面是百度来的司马懿与吴蜀交战事迹:
:   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
: 自率军进攻江夏郡(治石阳县,即今武汉黄陂西南)。司马懿击退了孙权,又击败诸葛
: 瑾,并斩杀张霸,斩首千余级。
:   太和三年(229年),蜀相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并占据武都(今甘肃陇南武都
: 区)、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二郡。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叡决定兴师伐蜀
: 。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八月,魏明帝命曹
: 真率主力由长安入子午谷,左将军张郃出斜谷,司马懿自荆州溯汉水出西城,将兵分三
: 路会攻汉中。司马懿从西城开拓道路,水陆并进,沿着沔水逆流而上,直达朐忍,攻克
: 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大雨班师。
: ...................

g
gjstx

诸葛亮自比管、乐被人误解为他自认为有管仲和乐毅的水平。其实诸葛亮是自认为他是管仲和乐毅的组合体,上马可领军,下马可安民,文武双全的人物。就是王猛那样的。

【 在 tfusion (雷熔) 的大作中提到: 】
: 军事政治都是
: 政治上不说了。
: 军事上
: 特别人少国弱,将少兵寡,还能主动出击,绝对要比司马懿牛才行。
: 人们都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对谨慎的人如果不是对对手有极大的把握绝对不敢主动出击。
: 再看,谨慎也是主要对他后半生的评价,因为他输不起,稍犯错误就得亡国。早年并不
: 是这样。
: 三国还有哪个人在国弱兵少将寡对阵司马懿的情况下敢于主动出击?

Y
YXLM

  看营垒只能发现筑垒奇才。
  实际上,司马懿并无在公开场合贬低诸葛亮的动机,他和诸葛亮相持不下,贬低诸葛亮有他什么好处?反过来说,诸葛亮被神化,倒有司马懿的功劳。
  我上面引用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贬评,是司马懿对自己弟弟说的,跟弟弟就没有拔高诸葛亮以自重的必要了。

  还是那句话,司马懿没必要和诸葛亮决战。
  如果输了,那自然大坏。如果赢了,此时司马懿还没有掌握魏国的大权,还需要养寇以自重,赢了有什么好处?

【 在 gjstx (gjstx) 的大作中提到: 】
: 司马懿经常会说些大话给自己解嘲。宣帝的脸皮在三国里是一流的。五次北伐司马懿占
: 据了兵力和主场的优势,一开始就背渭水、武功水而阵,阻断了诸葛亮东渡武功水和被
: 渡渭水的路线。结果再向下看史书记载,发现诸葛亮不仅成功渡过了渭水,还东渡了武
: 功水,全据了武功水两岸,有力保障了自己的后路。司马懿只能闭门不出。这就是司马
: 懿所说的多谋少决?还是你所评价的战场指挥能力不行?开什么玩笑。司马懿查看蜀军
: 营垒后还说过诸葛是天下奇才呢。中国两千年历史中能赶上诸葛亮军事水平的也没几个。

s
shaodian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营垒只能发现筑垒奇才。
:   实际上,司马懿并无在公开场合贬低诸葛亮的动机,他和诸葛亮相持不下,贬低诸
: 葛亮有他什么好处?反过来说,诸葛亮被神化,倒有司马懿的功劳。
:   我上面引用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贬评,是司马懿对自己弟弟说的,跟弟弟就没有拔高
: 诸葛亮以自重的必要了。

what is shit? this is shit! "司马懿对自己弟弟说的,跟弟弟就没有拔高诸葛亮以
自重的必要了。" an arbitrary conclusion was thrown out without any rational thinking.

m
manchester9

不太同意。主要是诸葛亮这边人才也来越少。曹操那边能人越来越多。好像去曹操那边的,即使不是能人,去了很快就变成能人,随便扒拉一个,立即变勇将。诸葛亮这边似乎埋没了人才

【 在 tfusion (雷熔) 的大作中提到: 】
: 军事政治都是
: 政治上不说了。
: 军事上
: 特别人少国弱,将少兵寡,还能主动出击,绝对要比司马懿牛才行。
: 人们都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对谨慎的人如果不是对对手有极大的把握绝对不敢主动出击。
: 再看,谨慎也是主要对他后半生的评价,因为他输不起,稍犯错误就得亡国。早年并不
: 是这样。
: 三国还有哪个人在国弱兵少将寡对阵司马懿的情况下敢于主动出击?

g
gjstx

司马懿信中说诸葛亮有十万之众就是吹牛的说法,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蜀国北伐人不过五万而已。下面再贬低下诸葛亮好让司马孚别为他担心。他对诸葛亮佩服的不止是筑营之法。司马灭蜀之后,专门派陈勰学习了“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为司马家军队之用,练就了天下强兵。后来晋朝的马隆平定秃发树机能使用的厢车战术也来自八阵图。你说司马懿养贼自重,他首先要有那个本事。明朝诸总兵可以养闯王、一只虎这些流寇,因为他们是乌合之众。司马懿野战中也打不过诸葛亮,他哪有本钱养寇自重?全力对付都很吃力。诸葛亮是司马懿人生罕见的对手,你居然说他不能独当一面?这也太离谱了。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营垒只能发现筑垒奇才。
:   实际上,司马懿并无在公开场合贬低诸葛亮的动机,他和诸葛亮相持不下,贬低诸
: 葛亮有他什么好处?反过来说,诸葛亮被神化,倒有司马懿的功劳。
:   我上面引用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贬评,是司马懿对自己弟弟说的,跟弟弟就没有拔高
: 诸葛亮以自重的必要了。
:   还是那句话,司马懿没必要和诸葛亮决战。
:   如果输了,那自然大坏。如果赢了,此时司马懿还没有掌握魏国的大权,还需要养
: 寇以自重,赢了有什么好处?
: 个。

r
rihai

这又不是诸葛一个的问题
东吴在陆逊之后也出不来上将了
诸葛这边好歹还有胃炎和姜维
曹魏其实也是靠司马懿撑着

这完全是曹刘死后,牛人锐减的普遍现象
盹盹盹

【 在 manchester9 (W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太同意。主要是诸葛亮这边人才也来越少。曹操那边能人越来越多。好像去曹操那边
: 的,即使不是能人,去了很快就变成能人,随便扒拉一个,立即变勇将。诸葛亮这边似
: 乎埋没了人才
: 击。

J
JustStopBy

以现代的观点来看,也就尔尔。 诸葛亮身处弱国却再三挑战强国,不明大势,是为不
智;愚忠以虚妄的恢复汉室为己任,漠视民众疾苦而一再挑起战端,是为不义。
r
ridgeren

战术上NB, 木牛流马,诸葛弩,无产马地远征,跟曹魏重骑兵野战还占优,比离了水即败的吴国强得多。战略上差了些,国力,人才储备都不行,无法速胜的话长期必败。

【 在 JustStopBy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现代的观点来看,也就尔尔。 诸葛亮身处弱国却再三挑战强国,不明大势,是为不:智;愚忠以虚妄的恢复汉室为己任,漠视民众疾苦而一再挑起战端,是为不义。
:

r
rihai

你和楼上的战略就是混吃等死
这是刘禅的战略
盹盹盹

关羽失了金州, 刘备被陆逊大败之后, 蜀国已经没戏了
诸葛所作所为,无非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乃是大英雄
比混吃等死强一百万个李奇微
盹盹盹

【 在 ridgeren (Ridg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战术上NB, 木牛流马,诸葛弩,无产马地远征,跟曹魏重骑兵野战还占优,比离了水即
: 败的吴国强得多。战略上差了些,国力,人才储备都不行,无法速胜的话长期必败。

h
hlhx

楼上有些人掉进了 YXLM的逻辑坑。

就算诸葛亮真有什么不佳,也是文盲遍地的儒生王朝的奇迹了。你非要骂他,那只能让小青年们觉得儒生王朝的其它人更烂。一个公司常年半死不活的,你不去骂儒生董事会,偏偏爱骂诸葛亮这部门经理。谁还敢进你公司的门?呵呵。

三国这笔烂账,就是东汉儒生们挖好的。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
Y
YXLM

  不是儒生王朝,文盲率会很低吗?
  你拿诸葛亮和“遍地”的人去比较,论奇迹,这个出发点是不是太low了?

  一个民族的高下,在某种程度上,恰恰取决于其崇拜对象的高下。作为崇拜对象,诸葛亮显然不够高。你非要用“是否够低”来做标准?

【 在 hlhx (洞宾)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上有些人掉进了 YXLM的逻辑坑。
: 就算诸葛亮真有什么不佳,也是文盲遍地的儒生王朝的奇迹了。你非要骂他,那只能让
: 小青年们觉得儒生王朝的其它人更烂。一个公司常年半死不活的,你不去骂儒生董事会
: ,偏偏爱骂诸葛亮这部门经理。谁还敢进你公司的门?呵呵。
: 三国这笔烂账,就是东汉儒生们挖好的。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诸葛亮《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