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政权与当今台湾政权

h
hurryup
楼主 (未名空间)

当刘备被曹操和孙权打出了中原核心区域,到了一个道路难于上青天的四川,建立了所谓的汉家正统政权。多年跟着刘备四处征战的北方豪强和当初短暂占领荆襄地区搜罗来的人才,一股脑的进入了四川,成了当地的统治者。1949年,蒋介石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军队、幕僚、以及抱着对蒋政权一定幻想的中间人士,疯疯扰扰的涌进了与大陆隔着海峡的台湾,如同蒋经国所说的一样,也成了台湾人。 1949
年,民国政府迁台以来,台湾的蒋家政权跟蜀汉政权一样,打出了正统的旗号。
1945年当日本投降,台湾重新回归中国时候,台湾人口大约600万,遣返50万日本人和
琉球人(没有遣返李登辉和蔡洁生)后,当时人口剩下550万左右,1948,1949年,蒋
政权的121万人迁居台湾,所以从中看出,人口比例约为4.5:1。 5-6个人中一个外省
人,这些外省人中,就有像蜀汉政权中诸葛亮这样的绝对外省能人。相比刘备带到四川的几万人,看上去蒋政权带到台湾的人数要远远多于刘备带到四川的荆襄人,但是分析来看,蜀汉在四川经营几十年以后,投降邓艾时的人口大概是100万,可以推测当时入
川时,四川人口也就是几十万人,荆襄人与四川人比大概也是1:10以内。但是相比台
湾的一次性移民,蜀汉政权又有了几次外省人口的增加,第一次,刘备打败曹操,占领了汉中,第二次,诸葛亮北伐,迁走了相当一部分雍凉的人口,还带来了蜀汉后期的最主要的将领姜维。
七,八十年代,台湾在这些治理能手的管理之下,经济起飞,政治上也逐渐开放,正如诸葛亮治蜀期间。但是随着来台精英的逐渐老去,治理的任务自然要逐渐落入人数远远占优的本省人中去。蜀汉在诸葛亮死后,第一个大将军是蒋琬,荆州人,第二任大将军就是四川人费祎了。蜀汉朝堂上貌似和气,其实暗潮汹涌,外省人和本土人的斗法,此起彼伏。诸葛亮死后,这个能镇住各派势力的超级能人再也不能平衡各方势力了(如同蒋经国死后的形式一样),然后各派势力就争斗不惜了。诸葛亮在死前曾经5伐中原,
虽然号称5次,其实只有短短的6年,比较后期姜维11次北伐,24年的时间,对蜀汉政权的消耗不可同日而语。后期以谯周为代表的四川本省人和以姜维为代表的外省人在北伐立场上的反复拉锯正是反映了这种争斗。可是姜维为什么要反复北伐,其实重点就在于姜维本人的外省人身份和当时蜀汉模糊不清的战略方针。这点与现在台湾中华民国政府的施政如出一辙。姜维凉州人,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取凉州三郡之后,投降了蜀汉。作为蜀汉中的凉州派,一生致力于攻取凉州,作为蜀汉政权的根本之计。姜维是当时蜀汉有大战略的军事家。但是形势比人强。争夺凉州同样是曹魏政权的目标。相比曹魏政权,蜀汉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甚至地理位置上都处于劣势,而 这种劣势注定在
凉州的争夺上处于下风。而这种上下风的变化,在街亭之战以后,就不可逆转了。同样,现在台湾对香港的争夺战中,在1997年后,已经无法逆转了。失去了凉州和早已失去的荆州,蜀汉政权的全国政权的正统性就越来越弱了,正如现在的台湾岛上的人,不敢说自己是中国人了,把头伸到了沙子里,只敢叫自己是台湾人了。
当263年,邓艾的魏军出现在成都城下的时候,外省人的诸葛瞻,姜维等等还在拼死抵
抗的时候,本省人的谯周却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当蔡英文,赖清德之流还在做着小朝廷的美梦的时候,当马英九之流还在说着中华民国正朔的时候,台湾的谯周早已在某个地方隐藏着,只等着开门纳降了。

h
houge
2 楼

相同点:两个都以正统自居。两个都有地理屏障。
不同点:蜀汉没有外援,台湾有。蜀汉主动出击,台湾没有。诸葛亮真的关起门来不北伐,一心一意谋发展,曹魏有可能干瞪眼。甚至先于蜀汉内乱而亡。中央政权,从来都是是非窝子。耐心等下去,最不缺的就是内乱。诸葛亮个人情感冲淡了大局观。反之今天的台湾就很明智,民主制度下政权交替,永远不会出现新中国那样的每一次都血雨腥风,夜路走多了,早晚遇到鬼。只要有一次湿鞋,内乱一锅粥,光复大陆未必没有机会。

b
bobolan88
3 楼

台湾那个更正统吧,毕竟是本人跑过去,不是别人在台湾打出孙中山蒋介石旗号
M
Math1978
4 楼

诸葛亮要是不以攻为守,让曹魏从容不迫地在陕西做进攻准备,可能早就完蛋了。

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只是口号,所以才拒绝了魏延走捷径出子午谷直取长安的建议,因为以蜀汉的实力,战线拉那么长,只能是被人家斩成几段。

他和后来的姜维连年北伐,就是让魏军不能在前线屯田作南伐的准备工作。

【 在 houge (猴哥) 的大作中提到: 】
: 相同点:两个都以正统自居。两个都有地理屏障。
: 不同点:蜀汉没有外援,台湾有。蜀汉主动出击,台湾没有。诸葛亮真的关起门来不北
: 伐,一心一意谋发展,曹魏有可能干瞪眼。甚至先于蜀汉内乱而亡。中央政权,从来都
: 是是非窝子。耐心等下去,最不缺的就是内乱。诸葛亮个人情感冲淡了大局观。反之今
: 天的台湾就很明智,民主制度下政权交替,永远不会出现新中国那样的每一次都血雨腥
: 风,夜路走多了,早晚遇到鬼。只要有一次湿鞋,内乱一锅粥,光复大陆未必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