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具体办事的能力还不如王安石 (转载)

z
zlltt
楼主 (未名空间)


quote:

蔡京就是因为废新法废的快,所以被司马光赏识和火箭提拔的。
如果说北宋亡于蔡京,那司马光的责任显然更大。

反对王安石的一派,常说王的措置不实用。其实如果看政治手段,
司马光更是一个二百五---他还不如王安石。
就算新法不好,那也执行了那么多年,你不可能一夜之间全废阿。

司马光 + 女中尧舜 高太后,极短的时间就废了全部新法。
这下好了。你保守党作初一,我改革派就做十五。党争越来越烈,
司马光应该承担首要责任。

【 在 minotaur (牛头怪)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定道理。党争的问题就是党派的政治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最后为反对而反对。
比如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实际上就算他自己也承认新法也存在很多好的地方,比如青苗新法就是利民而不是扰民的。最后还是决定置"国计不足"于不顾,罢废青苗法.王安石被废置后不以为意,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新法一定会有几项会保留下来的,结果没有想到保守派做得这么绝, 国家利益都不管了.

保守派的一个典型做法是"一事两用之"的态度, 即同一件事,采取不同的衡量标准, 改
革派做了是扰民,保守派做了则是便民。以这个后来被废了的青苗法为例,王安石的时
候取利二分,保守派攻击这是官放高利贷,保守派重行青苗法,还是收息二分,还自我辩解说"收息至薄"。其他的免役法市易法等无不如此。

【 在 chebyshev (chebyshev)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党轮流执政百多年。最后结局是:朝臣议论未定,金兵已过河
: 窃以为北宋末年时候,如果有个大臣作为党魁或者政治核心在,汴梁是不可能丢的。: 民主制度的缺点是,决策太慢,扯皮太多。
: 美国如果是在欧州那种环境的话,估计历史上早就被灭过n次了。

b
bobolan88
2 楼

属实。去年还是前年看那个女的讲的百家讲坛,说司马光的,好几十集,极力吹捧,说成道德完人。但是看完仔细一想,吹归吹,其实没有办成任何事,早期当言官谏官倒也罢了,最后做了宰相,仍然不行。
L
LiuQiangDong
3 楼

砸缸说明司马光是有魄力的人,从废法也能看出来

Y
YXLM
4 楼

  新法确实不应该全废。但罪魁祸首当然是王安石,怎么说是司马光呢?总不能说,王安石可以独断专行,而司马光必须温文尔雅吧?
  至于办事能力,王安石当然厉害了。但又有什么用。这本来就不是办事能力的事。王安石要办的事,是他办不成的;而司马光要办的事,则是他办得成的。

  搞革新的人,总觉得自己有权独断专行,矫枉过正。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只有这么干,才容易震慑住对手,方便自己推进事业。
  然而,这需要以他的革新没有大纰漏为前提。
  如果有大纰漏,别人来革除纰漏的时候,当然也会有样学样,来个矫枉过正。道理也相同。
  这不是报应不爽么?

  这里面真正需要“有能力”的人,不是新党,因为新党那一套换了谁也办不成;也不是旧党,因为旧党自然得反对新党。如果新党有“矫枉过正”的特权,旧党只能就事论事,那旧党输定了。
  而是认为“新法不能全废”的那些人。例如苏轼。如果这帮人本领高强,势力强大,国家才可以脱离新旧之争。
  这帮人有本事么?
  没有。呵呵。
【 在 zlltt (mitbbs完了去哪) 的大作中提到: 】
: 蔡京就是因为废新法废的快,所以被司马光赏识和火箭提拔的。
: 如果说北宋亡于蔡京,那司马光的责任显然更大。
: 反对王安石的一派,常说王的措置不实用。其实如果看政治手段,
: 司马光更是一个二百五---他还不如王安石。
: 就算新法不好,那也执行了那么多年,你不可能一夜之间全废阿。
: 司马光 + 女中尧舜 高太后,极短的时间就废了全部新法。
: 这下好了。你保守党作初一,我改革派就做十五。党争越来越烈,
: 司马光应该承担首要责任。
: 有一定道理。党争的问题就是党派的政治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最后为反对而反对。
: 比如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实际上就算他自己也承认新法也存在很多好的地方,比
: ...................

x
xiaohehe123
5 楼

具体办事是指超出党派做出对国家有利的事,不是指打压对方争权夺利厉害。说司马光具体办事的能力当然也是指他做了多少利国利民的事,而不是指他反对了多少改革派多少事。

b
bobolan88
6 楼

司马光办成了什么事?只能说是跟砸缸类似吧?破坏新法救了很多百姓?直接办成利国利民的事情,好像没有。
z
zlltt
7 楼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司马光办成了什么事?只能说是跟砸缸类似吧?破坏新法救了很多百姓?直接办成利国
: 利民的事情,好像没有。

他写资治通鉴 也没黑王安石吧 算君子之争

但对新法好的部分 也为了反对而反对 全废 是不是太极端

b
bobolan88
8 楼

宋朝文人大多还是对事不对人 这点还是好的 尽管观点可能极端

【 在 zlltt (mitbbs完了去哪)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写资治通鉴 也没黑王安石吧 算君子之争
: 但对新法好的部分 也为了反对而反对 全废 是不是太极端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m
molen
9 楼


资治通鉴根本没宋朝,黑不了王安石

但是,其实也可以说已经黑了

他把历史上所有和王安石在某个地方有点类似的人物,全黑了个遍

不仅是政治和经济观点类似,包括生活不讲究,不贪财的,特别俭朴的,只一个老婆,不好女色的,都说成不正常的大奸恶。

此后中国文化就有了一个思路:凡是看起来圣贤一般的,不是真圣贤,就是大奸恶。但是圣人哪里有呢,所以,,,,

【 在 zlltt (mitbbs完了去哪)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写资治通鉴 也没黑王安石吧 算君子之争
: 但对新法好的部分 也为了反对而反对 全废 是不是太极端

Y
YXLM
10 楼

  就是“破坏新法救了很多百姓”,呵呵。
  进步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是不对等的。这就比方说,警方、控方是抓人,把人判刑的;而辩护律师就是给人脱罪,把人救出来的。
  好坏姑且不论(双方都可能好,也都可能坏),你拿“抓人的本事”来衡量辩护律师,那肯定是没意义的。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司马光办成了什么事?只能说是跟砸缸类似吧?破坏新法救了很多百姓?直接办成利国
: 利民的事情,好像没有。

b
bobolan88
11 楼

但问题是士大夫的智能不是固定的啊。放言官就当QA,放执政就当DEV,应该都能的。
司马光晚期执政,证明执政能力不行。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破坏新法救了很多百姓”,呵呵。
:   进步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是不对等的。这就比方说,警方、控方是抓人,把人判刑
: 的;而辩护律师就是给人脱罪,把人救出来的。
:   好坏姑且不论(双方都可能好,也都可能坏),你拿“抓人的本事”来衡量辩护律
: 师,那肯定是没意义的。

Y
YXLM
12 楼

  元丰八年(1085年),司马光六十七岁。三月七日,神宗病死,年仅10岁的赵煦继位,是为哲宗。哲宗年幼,由祖母皇太后当政。皇太后向司马光征询治国方略
  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初一 [10] ,司马光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这个晚年执政,时间如此窘迫,而且显然重病缠身,你觉得能证明什么?
  当然,实际上,司马光就是执政能力不行。就算没“证明不行”,至少也没“证明行”。根据常理,大部分人都没有执政能力,不能因为司马光能编通鉴,就证明他有执政能力。

  “应该都能”的想法,是儒家理想化的。
  而儒家之所以认为士大夫应该无所不能(除了下贱事以外),就是因为他们对“能”的标准定得很低。根据儒家标准,司马光也不需要我们所谓的“执政能力”,只要司马光把新法都废了即可。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问题是士大夫的智能不是固定的啊。放言官就当QA,放执政就当DEV,应该都能的。
: 司马光晚期执政,证明执政能力不行。

b
bobolan88
13 楼

属实。看来司马光没有执政能力,或者至少没机会表现出来,已经是共识了。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元丰八年(1085年),司马光六十七岁。三月七日,神宗病死,年仅10岁的赵煦继
: 位,是为哲宗。哲宗年幼,由祖母皇太后当政。皇太后向司马光征询治国方略
:   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初一 [10] ,司马光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   这个晚年执政,时间如此窘迫,而且显然重病缠身,你觉得能证明什么?
:   当然,实际上,司马光就是执政能力不行。就算没“证明不行”,至少也没“证明
: 行”。根据常理,大部分人都没有执政能力,不能因为司马光能编通鉴,就证明他有执
: 政能力。
:   “应该都能”的想法,是儒家理想化的。
:   而儒家之所以认为士大夫应该无所不能(除了下贱事以外),就是因为他们对“能
: ”的标准定得很低。根据儒家标准,司马光也不需要我们所谓的“执政能力”,只要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