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看起来 电脑真能hifi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6月11日 12点17分 PT
共 (20)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h
hlhx
大约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朋友发了个24/96录黑胶的一首歌,我用笔记本接个24/96普通便宜声卡,再发到功放。拿来跟这歌的CD一比,感觉买CD的钱白花了。
然后又换成手机,LG V20硬解这歌,依然细节比CD强,只是动态不如声卡。
也许是现在发行的黑胶比上世纪的质量好多了,他转录的都这么强,要是黑胶机直接进功放,想想就挺开心的。刚查了,celine dion 近10年发行了很多黑胶专辑。
B
BroPingtou
大约 4 年
2 楼
Cd都40年前的标准了,只有16bit 44.1khz
那些黑胶转录或者是高音质拉下来的比如tidalmaster这种都是24/48起。新的dsd格式
都保留了更多细节
lgv20听歌不错,我也有一个,推荐用poweramp播放
o
oOOo
大约 4 年
3 楼
就黑胶那个模拟频率补偿曲线咋hifi呢?心理作用吧
j
jiangh
大约 4 年
4 楼
用电视剧《天道》里那套CD音响, 肯定比24/96 强。
s
skybluewei
大约 4 年
5 楼
如果母版是一样的话,绝大多数情况是心理作用,CD的采样频率是有原理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z
zhangch
大约 4 年
6 楼
同意,可惜没那耳福
【 在 jiangh (j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电视剧《天道》里那套CD音响, 肯定比24/96 强。
u
updayup
大约 4 年
7 楼
黑胶都是模拟信号吧,肯定没有CD高保真。
k
kz80
大约 4 年
8 楼
黑胶有自己传统的味道,这和喜欢tube rolling的人一样,高保真不是目的
【 在 updayup (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黑胶都是模拟信号吧,肯定没有CD高保真。
s
skybluewei
大约 4 年
9 楼
那应该从黑胶出来的24/96和CD音质去比较
【 在 kz80 (慢枪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黑胶有自己传统的味道,这和喜欢tube rolling的人一样,高保真不是目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k
kz80
大约 4 年
10 楼
没法比的,放个胶片抽支雪茄回忆一下从前,别人听的不是音乐是感觉。
以前遇到玩音乐的说过,analog是不间断的,而数码是采样,只是人耳听不出间断而已。想想也有道理。
【 在 skybluewei (wei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应该从黑胶出来的24/96和CD音质去比较
: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s
skybluewei
大约 4 年
11 楼
我说的是,要体现24/96的优越性,要从同一个黑胶出发,做一个24/96的数字版,再做一个CD 16/44.1的数字版,去比较两个数字版。不是说比较黑胶和数字版。
【 在 kz80 (慢枪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法比的,放个胶片抽支雪茄回忆一下从前,别人听的不是音乐是感觉。
: 以前遇到玩音乐的说过,analog是不间断的,而数码是采样,只是人耳听不出间断而已
: 。想想也有道理。
h
hlhx
大约 4 年
12 楼
感觉唱片公司比电影公司黑心多了。蓝光的声码率是CD的几倍。唱片公司应该把母带和硬盘都转成至少24/96然后线上卖。就不用折腾我们黑胶或CD了。
【 在 BroPingtou (ǢŦĦȆȐ) 的大作中提到: 】
: Cd都40年前的标准了,只有16bit 44.1khz
: 那些黑胶转录或者是高音质拉下来的比如tidalmaster这种都是24/48起。新的dsd格式
: 都保留了更多细节
: lgv20听歌不错,我也有一个,推荐用poweramp播放
h
hlhx
大约 4 年
13 楼
现在改成一张专辑两张黑胶,应该不用做这个EQ线了吧? 房间要比这个影响大得多。
我个人HIFI看重的是解析力。
【 在 oOOo (_/o!o_/)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黑胶那个模拟频率补偿曲线咋hifi呢?心理作用吧
h
hlhx
大约 4 年
14 楼
如果有比较好的音箱或者至少监听耳机,用好点的mic录个自己声音24/96就知道了,压到CD模式是能听出劣化的。只是我以前没想到黑胶差距这么大。
【 在 skybluewei (wei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母版是一样的话,绝大多数情况是心理作用,CD的采样频率是有原理的。
: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g
gogogo2
大约 4 年
15 楼
你们都落伍了,现在是DSD崛起, 4分钟的歌文件200M,
usb dac大陆产的很便宜了,30,50都能买了,
apple的usbc to 3.5mm adapter也是dac,才10刀, 可以用在android phone上,
USAPP好像是最好的用usb dac的播放器,避免android系统的采样频率转换,
s
skybluewei
大约 4 年
16 楼
我前面说了,你这个比较是无效的。
要体现24/96的优越性,要从同一个黑胶出发,做一个24/96的数字版,再做
一个CD 16/44.1的数字版,去比较两个数字版。不是说比较黑胶和数字版,黑胶数字版和非黑胶CD版。
【 在 hlhx (洞宾)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有比较好的音箱或者至少监听耳机,用好点的mic录个自己声音24/96就知道了,压
: 到CD模式是能听出劣化的。只是我以前没想到黑胶差距这么大。
h
hlhx
大约 4 年
17 楼
我说的24/96是格式,不是解码器。后者都是白菜价,没必要比。我开贴就讲了我的解
码器很便宜。
【 在 skybluewei (wei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前面说了,你这个比较是无效的。
: 要体现24/96的优越性,要从同一个黑胶出发,做一个24/96的数字版,再做
: 一个CD 16/44.1的数字版,去比较两个数字版。不是说比较黑胶和数字版,黑胶数字版
: 和非黑胶CD版。
s
skybluewei
大约 4 年
18 楼
我没说解码器啊。我说的是你比较的对象就不对啊。。。
你比较的是黑胶转24/96和非黑胶的CD,源就不一样,你后面用什么解码还是音响都没
用啊。
你的结果说明黑胶和CD听起来不一样(或者说你认为黑胶比CD好听),仅此而已,和用什么播放器,什么格式,24/96格式还是CD,用什么音箱或耳机,都没多大关系。
【 在 hlhx (洞宾)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24/96是格式,不是解码器。后者都是白菜价,没必要比。我开贴就讲了我的解
: 码器很便宜。
B
BroPingtou
大约 4 年
19 楼
主要是发行商把母带的声音瞎搞了几十个版本,然后选一个发行出来
搞出蓝光lossless audio stream标准那个公司又搞了了个MQA,说是按照这个格式标准发行,artists自己tune后发出来的响,跟用户听到的一样
【 在 hlhx (洞宾)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唱片公司比电影公司黑心多了。蓝光的声码率是CD的几倍。唱片公司应该把母带和
: 硬盘都转成至少24/96然后线上卖。就不用折腾我们黑胶或CD了。
o
oOOo
大约 4 年
20 楼
唱片工业的刻盘和回放都用RIAA的补偿曲线,为了控制唱针的振幅。
https://ledgernote.com/columns/mixing-mastering/riaa-curve/
就这一来一去两次模拟器件滤波,中间插入刻盘读盘引入的各种机械失真,一个针头读取相位正交的两个声道,什么hifi都只能是心理作用吧。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朋友发了个24/96录黑胶的一首歌,我用笔记本接个24/96普通便宜声卡,再发到功放。拿来跟这歌的CD一比,感觉买CD的钱白花了。
然后又换成手机,LG V20硬解这歌,依然细节比CD强,只是动态不如声卡。
也许是现在发行的黑胶比上世纪的质量好多了,他转录的都这么强,要是黑胶机直接进功放,想想就挺开心的。刚查了,celine dion 近10年发行了很多黑胶专辑。
Cd都40年前的标准了,只有16bit 44.1khz
那些黑胶转录或者是高音质拉下来的比如tidalmaster这种都是24/48起。新的dsd格式
都保留了更多细节
lgv20听歌不错,我也有一个,推荐用poweramp播放
就黑胶那个模拟频率补偿曲线咋hifi呢?心理作用吧
用电视剧《天道》里那套CD音响, 肯定比24/96 强。
如果母版是一样的话,绝大多数情况是心理作用,CD的采样频率是有原理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同意,可惜没那耳福
【 在 jiangh (j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电视剧《天道》里那套CD音响, 肯定比24/96 强。
黑胶都是模拟信号吧,肯定没有CD高保真。
黑胶有自己传统的味道,这和喜欢tube rolling的人一样,高保真不是目的
【 在 updayup (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黑胶都是模拟信号吧,肯定没有CD高保真。
那应该从黑胶出来的24/96和CD音质去比较
【 在 kz80 (慢枪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黑胶有自己传统的味道,这和喜欢tube rolling的人一样,高保真不是目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没法比的,放个胶片抽支雪茄回忆一下从前,别人听的不是音乐是感觉。
以前遇到玩音乐的说过,analog是不间断的,而数码是采样,只是人耳听不出间断而已。想想也有道理。
【 在 skybluewei (wei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应该从黑胶出来的24/96和CD音质去比较
: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我说的是,要体现24/96的优越性,要从同一个黑胶出发,做一个24/96的数字版,再做一个CD 16/44.1的数字版,去比较两个数字版。不是说比较黑胶和数字版。
【 在 kz80 (慢枪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法比的,放个胶片抽支雪茄回忆一下从前,别人听的不是音乐是感觉。
: 以前遇到玩音乐的说过,analog是不间断的,而数码是采样,只是人耳听不出间断而已
: 。想想也有道理。
感觉唱片公司比电影公司黑心多了。蓝光的声码率是CD的几倍。唱片公司应该把母带和硬盘都转成至少24/96然后线上卖。就不用折腾我们黑胶或CD了。
【 在 BroPingtou (ǢŦĦȆȐ) 的大作中提到: 】
: Cd都40年前的标准了,只有16bit 44.1khz
: 那些黑胶转录或者是高音质拉下来的比如tidalmaster这种都是24/48起。新的dsd格式
: 都保留了更多细节
: lgv20听歌不错,我也有一个,推荐用poweramp播放
现在改成一张专辑两张黑胶,应该不用做这个EQ线了吧? 房间要比这个影响大得多。
我个人HIFI看重的是解析力。
【 在 oOOo (_/o!o_/)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黑胶那个模拟频率补偿曲线咋hifi呢?心理作用吧
如果有比较好的音箱或者至少监听耳机,用好点的mic录个自己声音24/96就知道了,压到CD模式是能听出劣化的。只是我以前没想到黑胶差距这么大。
【 在 skybluewei (wei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母版是一样的话,绝大多数情况是心理作用,CD的采样频率是有原理的。
: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你们都落伍了,现在是DSD崛起, 4分钟的歌文件200M,
usb dac大陆产的很便宜了,30,50都能买了,
apple的usbc to 3.5mm adapter也是dac,才10刀, 可以用在android phone上,
USAPP好像是最好的用usb dac的播放器,避免android系统的采样频率转换,
我前面说了,你这个比较是无效的。
要体现24/96的优越性,要从同一个黑胶出发,做一个24/96的数字版,再做
一个CD 16/44.1的数字版,去比较两个数字版。不是说比较黑胶和数字版,黑胶数字版和非黑胶CD版。
【 在 hlhx (洞宾)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有比较好的音箱或者至少监听耳机,用好点的mic录个自己声音24/96就知道了,压
: 到CD模式是能听出劣化的。只是我以前没想到黑胶差距这么大。
我说的24/96是格式,不是解码器。后者都是白菜价,没必要比。我开贴就讲了我的解
码器很便宜。
【 在 skybluewei (wei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前面说了,你这个比较是无效的。
: 要体现24/96的优越性,要从同一个黑胶出发,做一个24/96的数字版,再做
: 一个CD 16/44.1的数字版,去比较两个数字版。不是说比较黑胶和数字版,黑胶数字版
: 和非黑胶CD版。
我没说解码器啊。我说的是你比较的对象就不对啊。。。
你比较的是黑胶转24/96和非黑胶的CD,源就不一样,你后面用什么解码还是音响都没
用啊。
你的结果说明黑胶和CD听起来不一样(或者说你认为黑胶比CD好听),仅此而已,和用什么播放器,什么格式,24/96格式还是CD,用什么音箱或耳机,都没多大关系。
【 在 hlhx (洞宾)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24/96是格式,不是解码器。后者都是白菜价,没必要比。我开贴就讲了我的解
: 码器很便宜。
主要是发行商把母带的声音瞎搞了几十个版本,然后选一个发行出来
搞出蓝光lossless audio stream标准那个公司又搞了了个MQA,说是按照这个格式标准发行,artists自己tune后发出来的响,跟用户听到的一样
【 在 hlhx (洞宾)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唱片公司比电影公司黑心多了。蓝光的声码率是CD的几倍。唱片公司应该把母带和
: 硬盘都转成至少24/96然后线上卖。就不用折腾我们黑胶或CD了。
唱片工业的刻盘和回放都用RIAA的补偿曲线,为了控制唱针的振幅。
https://ledgernote.com/columns/mixing-mastering/riaa-curve/
就这一来一去两次模拟器件滤波,中间插入刻盘读盘引入的各种机械失真,一个针头读取相位正交的两个声道,什么hifi都只能是心理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