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很尴尬的境地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10月4日 21点38分 PT
共 (20)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d
donghudong
接近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火坑专业,在国外独立几年,拿过几个大大小小的grant,paper也发了7,8篇中不溜的,10分左右的吧,绝对说不上很好。40出头儿,种种原因吧,比如基础研究grant竞争
激烈,动了归的念头,联系了一大圈,就没啥人搭理。感觉国内要的要么是年轻能拿
title的,要么是大牛直接长江千人的,中间这个阶层很难定位。感觉戚戚然啊~~
E
Ecotype
接近 4 年
2 楼
True...可以选择躺平或者战斗,就像人生中所有其他事。
【 在 donghudong (hehe)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坑专业,在国外独立几年,拿过几个大大小小的grant,paper也发了7,8篇中不溜的
: ,10分左右的吧,绝对说不上很好。40出头儿,种种原因吧,比如基础研究grant竞争
: 激烈,动了归的念头,联系了一大圈,就没啥人搭理。感觉国内要的要么是年轻能拿: title的,要么是大牛直接长江千人的,中间这个阶层很难定位。感觉戚戚然啊~~
y
yufengluo
接近 4 年
3 楼
握个爪,差不多的情况,躺平吧,前几年错过机会没上车,以为有更好的车上,结果连车都
没了,躺平吧
l
lazydog
接近 4 年
4 楼
国内年龄其实挺严重的。如果是在国外名校读的,早先就算文章什么的一般,靠毕业学校牌子还能进入到北京上海比较好的学校。现在国外待得越久,回国的门槛越高了。特别是在国外tenure后,现在大家眼睛都是盯着科研明星的水平才能收回到国内好点的学校。
不过我觉得如果仅仅是想回国比方说养老,跟家人团聚,就近找份工作,我觉得在国内地方2本,3本,应该也能够容得下身。不过待遇肯定就不用想跟国外或者国内好学校比了。没有好的氛围和基础设施,在地方小学校也不容易开展下一步的工作。一般的人都不会走这条路。
要不就是在国外继续拼搏,争取大器晚成,早晚搞个能够早领域出名的研究或者理论,导致自己在业内被认可,成为某个分支的带头人。我觉得这种情况在国内的好学校,应该也能被一些学院的领导人认可,可能会对年龄和资历放宽要求。待遇估计比那种回到地方上好些,但是可能也不会成为特别理想的情况。不过不管怎么说,手里有资本,在哪里都会比较有底气,能够有商量的资本。
【 在 donghudong (hehe)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坑专业,在国外独立几年,拿过几个大大小小的grant,paper也发了7,8篇中不溜的
: ,10分左右的吧,绝对说不上很好。40出头儿,种种原因吧,比如基础研究grant竞争
: 激烈,动了归的念头,联系了一大圈,就没啥人搭理。感觉国内要的要么是年轻能拿: title的,要么是大牛直接长江千人的,中间这个阶层很难定位。感觉戚戚然啊~~
d
donghudong
接近 4 年
5 楼
这可能就是应了那句话,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能成为牛人的还是极少数。
找个国内很一般的学校基本很难搞研究了,估计只有纯混了。有点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待遇养家糊口估计也都难说。
焦虑,越来越频繁
【 在 lazydog (lazy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年龄其实挺严重的。如果是在国外名校读的,早先就算文章什么的一般,靠毕业学
: 校牌子还能进入到北京上海比较好的学校。现在国外待得越久,回国的门槛越高了。特
: 别是在国外tenure后,现在大家眼睛都是盯着科研明星的水平才能收回到国内好点的学
: 校。
: 不过我觉得如果仅仅是想回国比方说养老,跟家人团聚,就近找份工作,我觉得在国内
: 地方2本,3本,应该也能够容得下身。不过待遇肯定就不用想跟国外或者国内好学校比
: 了。没有好的氛围和基础设施,在地方小学校也不容易开展下一步的工作。一般的人都
: 不会走这条路。
: 要不就是在国外继续拼搏,争取大器晚成,早晚搞个能够早领域出名的研究或者理论,
: 导致自己在业内被认可,成为某个分支的带头人。我觉得这种情况在国内的好学校,应
: ...................
E
Ecotype
接近 4 年
6 楼
没什么好焦虑的,想开点,哪儿都是战场和苦旅,自己琢磨点有意思的事做吧。
【 在 donghudong (heh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可能就是应了那句话,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能成为牛人的还是极少数。
: 找个国内很一般的学校基本很难搞研究了,估计只有纯混了。有点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
: 的坚持,待遇养家糊口估计也都难说。
: 焦虑,越来越频繁
Y
YangYuying
接近 4 年
7 楼
您有七八篇10分的文章(都是通讯作者吗?)应该在国内很好找吧?您找的都是很牛的学校吧?我的博后和RA各两篇10分的,都在985的学校拿到独立的正教授了。国内可能
是要看年龄:40出头看出多少,如果接近45了,就不好申请杰青了。但是一般的学校不最求杰青额。我知道一个人44岁回去,找了个不太好的学校,人家给80万年薪,1000万启动经费。(这个人在国外7年PI,没有拿到tenure。)
x
xiyuan
接近 4 年
8 楼
牛!这么多好文章,96
【 在 donghudong (hehe)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坑专业,在国外独立几年,拿过几个大大小小的grant,paper也发了7,8篇中不溜的
: ,10分左右的吧,绝对说不上很好。40出头儿,种种原因吧,比如基础研究grant竞争
: 激烈,动了归的念头,联系了一大圈,就没啥人搭理。感觉国内要的要么是年轻能拿: title的,要么是大牛直接长江千人的,中间这个阶层很难定位。感觉戚戚然啊~~
e
environmodel
接近 4 年
9 楼
个人建议不要回来。尤其是带有一丝丝幻想回国能“干”大事。
国内对海归画饼,你也要对国内画饼。
国内认帽子,所以即使你没有帽子,你要给国内单位画一种你有潜力拿帽子的饼,可惜你的年龄超过了拿帽子的年龄。
本人就是海归高校的,在美国没有继续干下去是因为在美国做的是工业界。
这里劝有想海归高校的各位,一定要想明白回国的目的。如果仅仅是对目前的comfort zone不满意,想回国干票大的,千万别回来,犹如刮彩票。如果你有非常接地气的plan (including Plan B!),并且能过虑身边噪音自己静下心来一步步去走,可以回来体验下。
a
asshole
接近 4 年
10 楼
这种都是真心实意的好建议
【 在 environmodel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建议不要回来。尤其是带有一丝丝幻想回国能“干”大事。
: 国内对海归画饼,你也要对国内画饼。
: 国内认帽子,所以即使你没有帽子,你要给国内单位画一种你有潜力拿帽子的饼,可惜
: 你的年龄超过了拿帽子的年龄。
: 本人就是海归高校的,在美国没有继续干下去是因为在美国做的是工业界。
: 这里劝有想海归高校的各位,一定要想明白回国的目的。如果仅仅是对目前的
comfort
: zone不满意,想回国干票大的,千万别回来,犹如刮彩票。如果你有非常接地气的
plan
: (including Plan B!),并且能过虑身边噪音自己静下心来一步步去走,可以回来体验
: 下。
l
lazydog
接近 4 年
11 楼
您的这两个学生,是不是至少本科也是国内的清北浙大一类的。甚至博士应该也是北美知名学校吧。
【 在 YangYuying (莫把运气当才气)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有七八篇10分的文章(都是通讯作者吗?)应该在国内很好找吧?您找的都是很牛的
: 学校吧?我的博后和RA各两篇10分的,都在985的学校拿到独立的正教授了。国内可能
: 是要看年龄:40出头看出多少,如果接近45了,就不好申请杰青了。但是一般的学校不
: 最求杰青额。我知道一个人44岁回去,找了个不太好的学校,人家给80万年薪,1000万
: 启动经费。(这个人在国外7年PI,没有拿到tenure。)
d
donghudong
接近 4 年
12 楼
国内看的是publication的最高点,更看重质量,若干篇current biology,PNAS,
elife之类的其实比不上一篇子刊。当然也有研究方向和模式生物的考量。
【 在 YangYuying (莫把运气当才气)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有七八篇10分的文章(都是通讯作者吗?)应该在国内很好找吧?您找的都是很牛的
: 学校吧?我的博后和RA各两篇10分的,都在985的学校拿到独立的正教授了。国内可能
: 是要看年龄:40出头看出多少,如果接近45了,就不好申请杰青了。但是一般的学校不
: 最求杰青额。我知道一个人44岁回去,找了个不太好的学校,人家给80万年薪,1000万
: 启动经费。(这个人在国外7年PI,没有拿到tenure。)
j
jumbo2019
接近 4 年
13 楼
说的非常对,国内就是这样的,看最高点,并不看系统性。一篇CNS顶过多篇current
biology,PNAS,elife。这种政策肯定不对,但是人家就这样。其实我这个行业,发
CNS的文章也没有说绝对比current biology,PNAS,elife好。
【 在 donghudong (hehe)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看的是publication的最高点,更看重质量,若干篇current biology,PNAS,
: elife之类的其实比不上一篇子刊。当然也有研究方向和模式生物的考量。
b
blueicezero
接近 4 年
14 楼
同样的境:
10多年刚毕业的时候top 2中的一所很想要我,院长利用来美国出差的机会绕道来见面
,那时候国内工资待遇太低了,养家困难,我选了留在美国。现在也tenure了,在准备冲正教授。因为家庭原因想归中流985,人家都爱理不理了,需要拿下头衔再说。。。
不过呢。国内学术环境太复杂,红线太多,而且过于注重数字。不是家庭原因,我回去的意愿会基本没有。
Y
YangYuying
接近 4 年
15 楼
嗯。MITBBS 上都这么说。我其实也不了解。但是我的博后和RA回去找工作的时候感觉
国内还是看文章本身的质量。我们有一篇影响因子5的老牌杂志的文章,有个院长看了
觉得很好,加了不少分。
【 在 jumbo2019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非常对,国内就是这样的,看最高点,并不看系统性。一篇CNS顶过多篇current
: biology,PNAS,elife。这种政策肯定不对,但是人家就这样。其实我这个行业,发: CNS的文章也没有说绝对比current biology,PNAS,elife好。
Y
YangYuying
接近 4 年
16 楼
呵呵,你太高看我们了。这么牛的人能来我实验室做博后?我们在医学院做计算的,招人特别困难,,可以写代码,懂点统计模型,又愿意跳生物火炕的,还没有心理问题的人,真不多啊。
【 在 lazydog (lazy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的这两个学生,是不是至少本科也是国内的清北浙大一类的。甚至博士应该也是北美
: 知名学校吧。
h
haiguiguigui
接近 4 年
17 楼
国内不需要多一个分蛋糕的人,需要一个做大蛋糕的人。你需要证明自己是后者。
l
lazydog
接近 4 年
18 楼
那很好啊。证明国内的很多学校还是看重人才,并没有只把眼睛盯在名校和顶尖期刊上。
我其实不是特别欣赏那些沽名钓誉,削尖脑袋追求高因子高产量的风格。要想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需要排除外界的影响,能够集中精力坐下来思考问题。太急于求成造成的有可能是表面的成功,不过比较有水平的领导人,应该还是能够识别出来的。
【 在 YangYuying (莫把运气当才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你太高看我们了。这么牛的人能来我实验室做博后?我们在医学院做计算的,招
: 人特别困难,,可以写代码,懂点统计模型,又愿意跳生物火炕的,还没有心理问题的
: 人,真不多啊。
S
SpringMay
接近 4 年
19 楼
同握爪,当年以为的美国的车更好,上了这边的车
【 在 yufengluo (yuf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握个爪,差不多的情况,躺平吧,前几年错过机会没上车,以为有更好的车上,结果连车都
: 没了,躺平吧
S
SpringMay
接近 4 年
20 楼
先拿到tenure,硬通货
【 在 donghudong (hehe)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坑专业,在国外独立几年,拿过几个大大小小的grant,paper也发了7,8篇中不溜的
: ,10分左右的吧,绝对说不上很好。40出头儿,种种原因吧,比如基础研究grant竞争
: 激烈,动了归的念头,联系了一大圈,就没啥人搭理。感觉国内要的要么是年轻能拿: title的,要么是大牛直接长江千人的,中间这个阶层很难定位。感觉戚戚然啊~~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火坑专业,在国外独立几年,拿过几个大大小小的grant,paper也发了7,8篇中不溜的,10分左右的吧,绝对说不上很好。40出头儿,种种原因吧,比如基础研究grant竞争
激烈,动了归的念头,联系了一大圈,就没啥人搭理。感觉国内要的要么是年轻能拿
title的,要么是大牛直接长江千人的,中间这个阶层很难定位。感觉戚戚然啊~~
True...可以选择躺平或者战斗,就像人生中所有其他事。
【 在 donghudong (hehe)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坑专业,在国外独立几年,拿过几个大大小小的grant,paper也发了7,8篇中不溜的
: ,10分左右的吧,绝对说不上很好。40出头儿,种种原因吧,比如基础研究grant竞争
: 激烈,动了归的念头,联系了一大圈,就没啥人搭理。感觉国内要的要么是年轻能拿: title的,要么是大牛直接长江千人的,中间这个阶层很难定位。感觉戚戚然啊~~
握个爪,差不多的情况,躺平吧,前几年错过机会没上车,以为有更好的车上,结果连车都
没了,躺平吧
国内年龄其实挺严重的。如果是在国外名校读的,早先就算文章什么的一般,靠毕业学校牌子还能进入到北京上海比较好的学校。现在国外待得越久,回国的门槛越高了。特别是在国外tenure后,现在大家眼睛都是盯着科研明星的水平才能收回到国内好点的学校。
不过我觉得如果仅仅是想回国比方说养老,跟家人团聚,就近找份工作,我觉得在国内地方2本,3本,应该也能够容得下身。不过待遇肯定就不用想跟国外或者国内好学校比了。没有好的氛围和基础设施,在地方小学校也不容易开展下一步的工作。一般的人都不会走这条路。
要不就是在国外继续拼搏,争取大器晚成,早晚搞个能够早领域出名的研究或者理论,导致自己在业内被认可,成为某个分支的带头人。我觉得这种情况在国内的好学校,应该也能被一些学院的领导人认可,可能会对年龄和资历放宽要求。待遇估计比那种回到地方上好些,但是可能也不会成为特别理想的情况。不过不管怎么说,手里有资本,在哪里都会比较有底气,能够有商量的资本。
【 在 donghudong (hehe)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坑专业,在国外独立几年,拿过几个大大小小的grant,paper也发了7,8篇中不溜的
: ,10分左右的吧,绝对说不上很好。40出头儿,种种原因吧,比如基础研究grant竞争
: 激烈,动了归的念头,联系了一大圈,就没啥人搭理。感觉国内要的要么是年轻能拿: title的,要么是大牛直接长江千人的,中间这个阶层很难定位。感觉戚戚然啊~~
这可能就是应了那句话,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能成为牛人的还是极少数。
找个国内很一般的学校基本很难搞研究了,估计只有纯混了。有点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待遇养家糊口估计也都难说。
焦虑,越来越频繁
【 在 lazydog (lazy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年龄其实挺严重的。如果是在国外名校读的,早先就算文章什么的一般,靠毕业学
: 校牌子还能进入到北京上海比较好的学校。现在国外待得越久,回国的门槛越高了。特
: 别是在国外tenure后,现在大家眼睛都是盯着科研明星的水平才能收回到国内好点的学
: 校。
: 不过我觉得如果仅仅是想回国比方说养老,跟家人团聚,就近找份工作,我觉得在国内
: 地方2本,3本,应该也能够容得下身。不过待遇肯定就不用想跟国外或者国内好学校比
: 了。没有好的氛围和基础设施,在地方小学校也不容易开展下一步的工作。一般的人都
: 不会走这条路。
: 要不就是在国外继续拼搏,争取大器晚成,早晚搞个能够早领域出名的研究或者理论,
: 导致自己在业内被认可,成为某个分支的带头人。我觉得这种情况在国内的好学校,应
: ...................
没什么好焦虑的,想开点,哪儿都是战场和苦旅,自己琢磨点有意思的事做吧。
【 在 donghudong (heh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可能就是应了那句话,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能成为牛人的还是极少数。
: 找个国内很一般的学校基本很难搞研究了,估计只有纯混了。有点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
: 的坚持,待遇养家糊口估计也都难说。
: 焦虑,越来越频繁
您有七八篇10分的文章(都是通讯作者吗?)应该在国内很好找吧?您找的都是很牛的学校吧?我的博后和RA各两篇10分的,都在985的学校拿到独立的正教授了。国内可能
是要看年龄:40出头看出多少,如果接近45了,就不好申请杰青了。但是一般的学校不最求杰青额。我知道一个人44岁回去,找了个不太好的学校,人家给80万年薪,1000万启动经费。(这个人在国外7年PI,没有拿到tenure。)
牛!这么多好文章,96
【 在 donghudong (hehe)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坑专业,在国外独立几年,拿过几个大大小小的grant,paper也发了7,8篇中不溜的
: ,10分左右的吧,绝对说不上很好。40出头儿,种种原因吧,比如基础研究grant竞争
: 激烈,动了归的念头,联系了一大圈,就没啥人搭理。感觉国内要的要么是年轻能拿: title的,要么是大牛直接长江千人的,中间这个阶层很难定位。感觉戚戚然啊~~
个人建议不要回来。尤其是带有一丝丝幻想回国能“干”大事。
国内对海归画饼,你也要对国内画饼。
国内认帽子,所以即使你没有帽子,你要给国内单位画一种你有潜力拿帽子的饼,可惜你的年龄超过了拿帽子的年龄。
本人就是海归高校的,在美国没有继续干下去是因为在美国做的是工业界。
这里劝有想海归高校的各位,一定要想明白回国的目的。如果仅仅是对目前的comfort zone不满意,想回国干票大的,千万别回来,犹如刮彩票。如果你有非常接地气的plan (including Plan B!),并且能过虑身边噪音自己静下心来一步步去走,可以回来体验下。
这种都是真心实意的好建议
【 在 environmodel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建议不要回来。尤其是带有一丝丝幻想回国能“干”大事。
: 国内对海归画饼,你也要对国内画饼。
: 国内认帽子,所以即使你没有帽子,你要给国内单位画一种你有潜力拿帽子的饼,可惜
: 你的年龄超过了拿帽子的年龄。
: 本人就是海归高校的,在美国没有继续干下去是因为在美国做的是工业界。
: 这里劝有想海归高校的各位,一定要想明白回国的目的。如果仅仅是对目前的
comfort
: zone不满意,想回国干票大的,千万别回来,犹如刮彩票。如果你有非常接地气的
plan
: (including Plan B!),并且能过虑身边噪音自己静下心来一步步去走,可以回来体验
: 下。
您的这两个学生,是不是至少本科也是国内的清北浙大一类的。甚至博士应该也是北美知名学校吧。
【 在 YangYuying (莫把运气当才气)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有七八篇10分的文章(都是通讯作者吗?)应该在国内很好找吧?您找的都是很牛的
: 学校吧?我的博后和RA各两篇10分的,都在985的学校拿到独立的正教授了。国内可能
: 是要看年龄:40出头看出多少,如果接近45了,就不好申请杰青了。但是一般的学校不
: 最求杰青额。我知道一个人44岁回去,找了个不太好的学校,人家给80万年薪,1000万
: 启动经费。(这个人在国外7年PI,没有拿到tenure。)
国内看的是publication的最高点,更看重质量,若干篇current biology,PNAS,
elife之类的其实比不上一篇子刊。当然也有研究方向和模式生物的考量。
【 在 YangYuying (莫把运气当才气)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有七八篇10分的文章(都是通讯作者吗?)应该在国内很好找吧?您找的都是很牛的
: 学校吧?我的博后和RA各两篇10分的,都在985的学校拿到独立的正教授了。国内可能
: 是要看年龄:40出头看出多少,如果接近45了,就不好申请杰青了。但是一般的学校不
: 最求杰青额。我知道一个人44岁回去,找了个不太好的学校,人家给80万年薪,1000万
: 启动经费。(这个人在国外7年PI,没有拿到tenure。)
说的非常对,国内就是这样的,看最高点,并不看系统性。一篇CNS顶过多篇current
biology,PNAS,elife。这种政策肯定不对,但是人家就这样。其实我这个行业,发
CNS的文章也没有说绝对比current biology,PNAS,elife好。
【 在 donghudong (hehe)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看的是publication的最高点,更看重质量,若干篇current biology,PNAS,
: elife之类的其实比不上一篇子刊。当然也有研究方向和模式生物的考量。
同样的境:
10多年刚毕业的时候top 2中的一所很想要我,院长利用来美国出差的机会绕道来见面
,那时候国内工资待遇太低了,养家困难,我选了留在美国。现在也tenure了,在准备冲正教授。因为家庭原因想归中流985,人家都爱理不理了,需要拿下头衔再说。。。
不过呢。国内学术环境太复杂,红线太多,而且过于注重数字。不是家庭原因,我回去的意愿会基本没有。
嗯。MITBBS 上都这么说。我其实也不了解。但是我的博后和RA回去找工作的时候感觉
国内还是看文章本身的质量。我们有一篇影响因子5的老牌杂志的文章,有个院长看了
觉得很好,加了不少分。
【 在 jumbo2019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非常对,国内就是这样的,看最高点,并不看系统性。一篇CNS顶过多篇current
: biology,PNAS,elife。这种政策肯定不对,但是人家就这样。其实我这个行业,发: CNS的文章也没有说绝对比current biology,PNAS,elife好。
呵呵,你太高看我们了。这么牛的人能来我实验室做博后?我们在医学院做计算的,招人特别困难,,可以写代码,懂点统计模型,又愿意跳生物火炕的,还没有心理问题的人,真不多啊。
【 在 lazydog (lazy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的这两个学生,是不是至少本科也是国内的清北浙大一类的。甚至博士应该也是北美
: 知名学校吧。
国内不需要多一个分蛋糕的人,需要一个做大蛋糕的人。你需要证明自己是后者。
那很好啊。证明国内的很多学校还是看重人才,并没有只把眼睛盯在名校和顶尖期刊上。
我其实不是特别欣赏那些沽名钓誉,削尖脑袋追求高因子高产量的风格。要想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需要排除外界的影响,能够集中精力坐下来思考问题。太急于求成造成的有可能是表面的成功,不过比较有水平的领导人,应该还是能够识别出来的。
【 在 YangYuying (莫把运气当才气)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你太高看我们了。这么牛的人能来我实验室做博后?我们在医学院做计算的,招
: 人特别困难,,可以写代码,懂点统计模型,又愿意跳生物火炕的,还没有心理问题的
: 人,真不多啊。
同握爪,当年以为的美国的车更好,上了这边的车
【 在 yufengluo (yuf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握个爪,差不多的情况,躺平吧,前几年错过机会没上车,以为有更好的车上,结果连车都
: 没了,躺平吧
先拿到tenure,硬通货
【 在 donghudong (hehe)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坑专业,在国外独立几年,拿过几个大大小小的grant,paper也发了7,8篇中不溜的
: ,10分左右的吧,绝对说不上很好。40出头儿,种种原因吧,比如基础研究grant竞争
: 激烈,动了归的念头,联系了一大圈,就没啥人搭理。感觉国内要的要么是年轻能拿: title的,要么是大牛直接长江千人的,中间这个阶层很难定位。感觉戚戚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