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博士的归乡与失身

w
wmrencai
楼主 (未名空间)


2018年8月17日,农历七月七日,我在台风的追赶下日夜兼程,回到山东老家,开始了
为期两周的暑假。作为一个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自从读了博士,每一个暑假,每一次回家,所见所闻,都如一剂浓浓的汤药,苦得咽不下。我一次次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如果当初没有读博,面对苦难中的至亲的人,我也许可以做到更多。或许我应该选一个更热门的专业,去一个更容易赚钱的行业,最快地赚最多的钱。我此生唯一的终极的想往,便是让爱我的人不再为我受苦,让我爱的人度过安稳的余生。

01回家的第二天,父亲就出去打工了

为了等我回家见我一面,父亲将离家去打工的日子推后了一天又一天。
在我回到家的第二天,见了我一面之后,还是不得不离去。

在我们那里的农村,忙完了该季的农活外出务工已经变得和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天经地义了。听我母亲说,我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了北京当建筑工,经常是正月出门,腊月回家。那是没有电话,通讯还要靠书信的年代,因为父亲常年在外,有一次他回家,我都不认识他了,问妈妈:这个人是谁啊?父亲当时抱着我就哭了。

打那以后就不去特别远的地方打工了,临沂的各个县区,菏泽,日照,淄博,青岛——整个山东省都有他打工的身影。有一次,他半开玩笑地跟我说:我给人盖了一辈子楼,什么时候也常常住楼房的滋味啊。当时的我,还听不出话语里的辛酸和无奈,如今想来,深感愧对老父。

忙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村人,给城里人修了路盖了房,给城里人种菜,甚至还给他们扫地刷碗看孩子,一年到头却攒不下钱。他们身处其中,永远弄不明白钱去哪里了,只感觉到花钱似流水一般,却感觉不到将他们大部分劳动成果转移到了工业和城市中的“镰刀锤头差”。这比穷困一生更让人心生悲悯。

最让人心痛的,是我老父已经五十多岁了,还要为了我将来买房的钱去打工,这让我于心何忍?!随着年龄的增加,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的他已经不再灵活,有一次还从架子上掉了下来,幸好离地面比较近才没摔伤。常年吸烟喝酒,使得他的身体像一间年久失修的破屋,很想为我们遮风挡雨,风雨来时也会飘飘摇摇。夏天的室外,我们出门吃个饭都满头大汗,地面温度达到六七十度的时候,铁质的脚手架,血肉之躯站在上面,头顶的大太阳在炙烤,我不敢想象如何忍受。

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为了攒钱,将来买房子!

而我,作为一个博士,对于这一切,无能为力。这是怎样的无力感?像是在空气中抓挠,最终筋疲力尽,于事无补。

去年寒假的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看的我心惊胆战。我寒假在家的每一天都在焦虑:万一那个人是我父亲,我有文中作者那样的财力给父亲治疗哪怕是一个重型流感吗?每天几千块的ICU,一天几万块的人工肺,天呐,我博士这几年一直没停下来做兼职
,攒的钱还不够一天的费用。有时候我真的盼着父亲戒烟戒酒,原因就是我怕将来的我没那么多钱……但我知道他终归戒不了,那廉价的散装酒和自己卷的烟叶,是他苦味生活中最习惯的调味剂。

回到家,父亲花白的头发,黝黑的皮肤,瘦瘦的身躯和额头的皱纹让我很难受,他真的老了。家里的桃子已经卖完了,目前来看没什么农活要干,他也要出发了,那边的包工头已经催了几次。农民就是闲不下来,闲着就要吃饭,不挣钱,饭从哪里来?包里是几件换洗的衣服,编织袋里是工地上干活用的工具,母亲骑着电动车,送他去路边等车。我在家里,我不想去送他,因为我不忍让他走。

“工地上一天260呢。”父亲说。但我知道那260不是躺在工地上等着人去捡,是要用血汗去交换的。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一个Z大的博士,还要父亲去出卖劳动力,我感到
羞愧,无地自容。

8月的夜晚热得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挣扎着坐起身来,窗外是寂静的农村的夜和时不
时传来的鸡在树上挪动的脚步声。我好怀念父亲在我身边睡觉磨牙说梦话的那些夜晚,那些梦话我听不清,大概是他经常说的那句:”好好上学,别当庄户人”吧。

02最疼我的外婆得了肿瘤,我却没钱给她治
我知道外婆病了很久了,但我却不知道是如此严重。因为快八十岁的她仍然在忙里忙外不停歇。
记不清第一次听母亲说外婆身体不舒服了,但是她的病犯的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我开始担心她,也开始责怪我自己,因为我没有能力报答她的恩情。今年的暑假,我亲眼见到了更惊心动魄的一幕——那个外婆卷起裤腿后,大腿上凸起的馒头大的肿瘤。

我是在外婆的照看下长大的。小的时候,在外婆家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跟着她下地去干活,去压碾,去拾柴禾。现在的我,哪怕有一点点良知和善行,那都是来自外婆的教导。后来开始上学了,去外婆家的次数少了,但每次她都会给我把好吃的留着。有时候时间长,那些点心都放坏了,她自己也舍不得吃。即使现在也是这样,今年夏天回去的前几日是她的生日,外婆还给我留了一大块的生日蛋糕。

在她心目中,我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不惹事,我也一直在她面前这样表现着,想要她全部的宠爱。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后来我读了大学,感觉到自己和她慢慢地疏远了,因为她把更多的精力给了比我更小的弟弟们。我是自私的,我从未想过回报,只想着索取更多,没有得到,我便渐忘了之前的恩惠。

“树欲静而风不止”,古人诚不欺我。在听到她身体出问题时,我跟母亲说,好好带着外婆去医院看看,别怕花钱。后来钱也花了,病因也没查出,外婆是心疼儿女的人,她就不愿意去医院了。农村人得了病,小病忍着,大病多忍一会儿就好了。有时候疼得厉害,在床上打滚,还是不得不去医院,去了医院,症状又消失了。“久病床前无孝子”,折腾的次数多了,总有人不耐烦了。

暑假回去第二天,一个表弟考上大学请亲友吃饭,我和外婆都去参加了。台风过境,风雨交加,汶河水暴涨,河水浑浊不堪,摇摇晃晃地流向云蒙湖。在宾馆里,开饭前,外婆和她同辈的人一桌闲聊,我不经意看到她说起自己腿上的肿瘤,那个像拳头般大小的东西,一下子把我打蒙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吃完那顿饭的,大概那就叫魂不守舍吧。我知道肿瘤的厉害,因为博士课题就是关于癌症治疗的。让我更害怕的是,我们村最近几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农村人患癌,大约更能体会“不治之症”这四个字的含义吧。

村里最近因癌症去世的以为赵姓老人,是去年十月份诊断得癌症的,晚期。刚开始的他拒绝治疗,原因很简单:没钱。县医院说,去省里医院可以动手术切除,15万手术费,而这位老人存款只有五百元。后来在儿女的劝说下,开始化疗,好在可以报销一大部分。去年寒假我回家的时候看到他,已经完全没有人的气息了。到最后化疗也没钱了,儿女也不愿多花钱,在家里躺着等死。临死前十几天汤水不下,受够了折磨,死在了今年的六月的一个艳阳天。

作为一个月钱只有三千多的在读博士,看到这些真的很害怕。我怕身边的亲人万一哪天得了病,我更怕他们得了病我没钱给他们医治,“北京中年”至少还有一套房子可以卖掉给父亲医病,而我呢?在远方读书的我,只能通过电话里只言片语了解外婆的情况,帮不上任何忙,百无一用。

台风来了又走,汶河水涨了又退,天雨了又晴,湛蓝的天空漂着几片云彩。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坐在平房顶上,安慰着自己。

一切真的会好起来吗?
台风过后的蓝天

03物是人非,同龄人是一面最好的镜子
作为高中同学中为数不多的读博士的人,我渐渐地发现和他们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了,即使面对多年的好朋友,也时常感到无话可谈。
我谈论的话题大多时候和科研有关,他们却在讨论谁在北京买了房,谁年薪多少万,谁当了什么领导。我羡慕吗?当然,但是我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虚伪地附和。当他们真的和你聊科研时,我又感到很心虚,因为我自感是一个失败的博士,划水三年可谓一事无成,只能用一些听起来高大上的概念,比如“纳米颗粒”啊,“二维材料”啊,“光热材料”啊等一些别人听不懂的名词去吹嘘自己水平。

然而当他们问起来,你们现在做的这些有什么用处时,又要用“基础科研”啊,“科研不能急功近利”啊一些话去搪塞。因为说实话,作为一名材料博士,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做的东西除了水几篇论文送我毕业之外别有何用。有人把这个叫做材化生学科的“科研二象性”,可以说是很形象了。

暑假的时候见了两位高中同学,一位在做公务员,一位是在某房地产企业的上班。他们都是我在高中时代很好的朋友。公务员同学姑且称为小A吧。小A告诉我,他所在的部门目前的工作和科研有一些关系,还问了我一个关于稀土发光的问题,我当时就感到这博士没白念,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从稀土发光的原理到稀土的科研热点,再到稀土在各领域的应用,讲得头头是道。然而人家更关心的是山东省某地稀土矿的开采和提炼问题,这和工业相关的问题,我是彻底不懂的,我们做实验的稀土元素都是纯度高于99.99%,开采和提炼和我们有啥关系?不能说我们和工业界脱节严重,而是工业界的问题我们根本不屑于去研究,因为无法发表高水平论文,这于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是不利的。如今博导与博士比例在1:5~1:10之间,大部分博士毕业还是要去公司工作,而一个只会发
一堆无用文章的博士,真的适合去工业界吗?

在房地产公司上班的小B告诉我,幸亏自己没读研究生,现在他们公司连山东某985的研究生都挤破头想进来,就算进来了还要到郊外去下工地,他手下就有几个研究生毕业,都要跟着他干活。言外之意,研究生学历对于一个要出去工作的同学来说,远不如三年的工作经验来得实用。而我注定是要去外面工作的,这就更加重了我对当初读博这个选择的怀疑。今年夏天教育部刚出台的政策,建议高校适当扩大博士招生规模,学历贬值进入了新的阶段:本科变专科,硕士当本科,博士是入门级别。所以我是该庆幸自己选择读博还是后悔没有早点出去工作呢?

我早已不敢去参加高中同学聚会了。在高中,我是班里第一,全校第一,全县第一。毕业之后,我发现自己毕生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如人家父母给的一套房值得多,我成了倒数第一。

人与人不能比,做最好的自己就行,这句话是在比不过别人的时候最有效的安慰剂了。

又能怎么办呢?此生,很遗憾。

04有没有一条出路,通向远方?

作为一个博士,我是焦虑的,因为毕业遥遥无期,而时间却不等人。作为一个农村博士,我比别人更焦虑三分,因为年近三十而一事无成,恩养之情却无以为报。

有人说,穷人不适合读博士搞科研,古代的科学家,牛顿,卡文迪许等人都是富家子弟,他们不用担心钱不够花,可以说是超然物外,潜身科研。我也曾听过一个教授的言论,他说农村的孩子,搞科研是发家致富最快的捷径,因为搞科研只靠自己就可以了,而其他工作需要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万人相帮才可向上攀登。到底谁说的对呢?这是每个农村出来的研究生需要考虑的问题。

读博士读的是心态,需要静得下心,耐得住性。博士回报周期长,沉没成本也大,因此选择自己合适的专业和导师就十分重要。但人生的大部分选择是在无意间或随机地做出来的。所以,有的研究生会读成抑郁症,可能是当初没想好自己想要什么,稀里糊涂选择了读博,发现身边没读博的人混得都比自己好很多,科研也提不起兴趣了,因此感到厌倦。农村博士更是这样,本来家里根基就浅薄,人生中黄金一般宝贵的五年,值不值得呢?如果选择了一个就业前景差的专业,那就更难让二者画上等号了。

在这几年中,我渐渐地感悟到一个道理:众人皆苦。这是佛家早就说出来的,不过从自己身上悟出来还是另有一番滋味。在许多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几十年都没有质的变化,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价格差距将农民手里的钱搜刮殆尽,许多父母辛苦工作一辈子,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还不够给儿女在成立买一套房的首付。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或死或生,都是默默的,悄无声息的。

前几天打电话,母亲说父亲打工回来了,二十几天赚了五千块钱,可以还上春天买的电动车的钱了。今年的桃子价格很高,地里的花生也快熟了,又是一个丰收年。

我仿佛看到自己回到了小时候,在田里帮爸妈收花生,然后用力剥开一颗,嘴里心里都是满满的甜香。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内容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删除处理。


m
minyeon

工业界的问题不是不能发高水平论文

而是相对于灌水,对研究者的要求更高
要有丰富的行业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能从行业中提炼出理论问题,这不是校门到校门的一般在读博士生甚至教授能做的
一个大项目,既有理论设计和突破,又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何愁得不到投资人青睐?

企业研究院的水平很高,但是真赚钱的技术拿去搞专利了,也不会发论文

【 在 wmrencai (未名人才)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8年8月17日,农历七月七日,我在台风的追赶下日夜兼程,回到山东老家,开始了
: 为期两周的暑假。作为一个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自从读了博士,每一个暑假,每一次
: 回家,所见所闻,都如一剂浓浓的汤药,苦得咽不下。我一次次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 是否正确,如果当初没有读博,面对苦难中的至亲的人,我也许可以做到更多。或许我
: 应该选一个更热门的专业,去一个更容易赚钱的行业,最快地赚最多的钱。我此生唯一
: 的终极的想往,便是让爱我的人不再为我受苦,让我爱的人度过安稳的余生。
: 01回家的第二天,父亲就出去打工了
: 为了等我回家见我一面,父亲将离家去打工的日子推后了一天又一天。
: 在我回到家的第二天,见了我一面之后,还是不得不离去。
: 在我们那里的农村,忙完了该季的农活外出务工已经变得和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天经地义
: ...................

J
Jerrimine

读博就应该直接拿奖学金到国外读,至少可以保证不让家里为你付出。

作者的情况,明显不是为了科研来深造,更多的是本身专业就不好找工作,只好拼命在学位上升级。

像作者这种情况,确实不应该走博士这条路,除非导师厉害,而看文中描述应该专业和导师都不是很拔尖。

C
Carlin

作者文笔很好,能让人感到那种发自肺腑的无力感。

个人觉得,读博,整体的训练还是很好的。如果能学以致用,找到发挥自己的平台,很有可能创出一片天地。

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很大很大的事,不能被眼前的东西拖累。

要想改善经济,赶紧进入社会打拼,肯定比上学要快。 而且,如果你广结善缘的话,
可能有很多不期而遇的机会。
祝福楼主!
C
Carlin

作者文笔很好,能让人感到那种发自肺腑的无力感。

个人觉得,读博,整体的训练还是很好的。如果能学以致用,找到发挥自己的平台,很有可能创出一片天地。

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很大很大的事,不能被眼前的东西拖累。

要想改善经济,赶紧进入社会打拼,肯定比上学要快。 而且,如果你广结善缘的话,
可能有很多不期而遇的机会。
祝福楼主!
e
evans2

其实都是社会主义不好
下层人们 老无所养 老无所依
【 在 wmrencai (未名人才)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8年8月17日,农历七月七日,我在台风的追赶下日夜兼程,回到山东老家,开始了
: 为期两周的暑假。作为一个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自从读了博士,每一个暑假,每一次
: 回家,所见所闻,都如一剂浓浓的汤药,苦得咽不下。我一次次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 是否正确,如果当初没有读博,面对苦难中的至亲的人,我也许可以做到更多。或许我
: 应该选一个更热门的专业,去一个更容易赚钱的行业,最快地赚最多的钱。我此生唯一
: 的终极的想往,便是让爱我的人不再为我受苦,让我爱的人度过安稳的余生。
: 01回家的第二天,父亲就出去打工了
: 为了等我回家见我一面,父亲将离家去打工的日子推后了一天又一天。
: 在我回到家的第二天,见了我一面之后,还是不得不离去。
: 在我们那里的农村,忙完了该季的农活外出务工已经变得和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天经地义
: ...................

d
dlc

惨惨惨

读个狗屁博士啊
e
egonous


l
liufanghe

本来想过的,我们这样读过博士而现在觉得不得发挥的人太多了。
但看到“我成了倒数第一”就决定回点什么。
不知谁找得到这位作者,好想和他好好聊聊。

觉得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笔者无法改变现状的最大的包袱。

【 在 wmrencai (未名人才)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8年8月17日,农历七月七日,我在台风的追赶下日夜兼程,回到山东老家,开始了
: 为期两周的暑假。作为一个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自从读了博士,每一个暑假,每一次
: 回家,所见所闻,都如一剂浓浓的汤药,苦得咽不下。我一次次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 是否正确,如果当初没有读博,面对苦难中的至亲的人,我也许可以做到更多。或许我
: 应该选一个更热门的专业,去一个更容易赚钱的行业,最快地赚最多的钱。我此生唯一
: 的终极的想往,便是让爱我的人不再为我受苦,让我爱的人度过安稳的余生。
: 01回家的第二天,父亲就出去打工了
: 为了等我回家见我一面,父亲将离家去打工的日子推后了一天又一天。
: 在我回到家的第二天,见了我一面之后,还是不得不离去。
: 在我们那里的农村,忙完了该季的农活外出务工已经变得和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天经地义
: ...................

l
liufanghe

乡村的孩子,我为什么建议你读个博士
来源 | 科学指南针服务平台(ID:sciclubs)、募格学术

作者 | 秋木

人生就是一场场的际遇,有些观点,有些视角,

有些人遇到了可能胜读十年书,这是我读完博士后的感触。

我是一个农村出身的生物医学博士。一路过来,遭受到了许多的经济文化的冲击,从最开始的自卑封闭到后来的自信自豪,摸索着走过了很多弯路,有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相似的人。

这个标题想了好久,为什么不用农村而用了乡村?乡村有一种美的味道,countryside
,仿佛是英国唯美的乡下,稻田、麦地、牛和羊,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除了沉醉,还有种自豪。然而这并不是中国农村的现状,虽然温饱的问题多数已经解决,但教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依然远远落后。就我所在的福建沿海农村而言,过去的20年,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能上到一本的孩子很少,更不用说博士,整个村的历史上也就那么一两个。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我的小学、初中是在乡镇上的,高中由于偶然的机会到大城市免费读了3年,大学是985、211高校,后来到香港读了博士,毕业后走上了生物医药创业的道路。大学之前,我
只踏入过两个城市,从未出过省,视野和见识相当的匮乏。那个时代,网络资源接触的很少,农村与城市的资源相差巨大。

我小学时,学校的小小图书馆开放了一年,有幸能读到《一千零一夜》、《宝葫芦的秘密》和《十万个为什么》,已经算是奢侈。这么多年过去,我依然记得小学某次城里的小孩来访问,教我们念英文,围上去,满满的都是炽热的崇拜。高中就更不用说了,来到了城市里,发现人家已经在流行哈佛女孩刘亦婷了,而我在初中毕业之时对清华北大都毫无知觉,哪里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个哈佛。

那段时间一直觉得自己很忧郁,幸运的是学校的图书馆藏书还比较丰富,在那里我可以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从书里,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这个世界的东西,知道了常春藤名校,看到了很多天之骄子或天之娇女描述他们在美国的高中和大学里的生活,这些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个种子,让我有了一种向往。现在有点缺憾的是,高中时身边有许多有趣的人,他们并不会因为出身而排斥你,反而是我,把自己从他们中隔离了出来。

大学期间,我继续在图书馆里飘荡,冲着心中所向往的那种生活匍匐前进。除了一个文学社外,我没有参加其他的社团。我唯一专注的活动是一个叫 iGEM 的合成生物学比赛。大学已经不是贵族学校,我也有了专注的领域,以前累积下来的自卑情绪慢慢的消散了。因为参加 iGEM,我有一个机会出国到 MIT 参加比赛。虽然只有仅仅的4天,但这
个机会成了我人生的新起点。

在那4天,我放纵自己徜徉在 MIT和哈佛的校园里,我坐在 MIT 图书馆的沙发上,对着落地窗和查尔斯河,眯着眼看夜幕慢慢笼罩河畔的黄叶,我惊讶于那个小小农村里长大的小孩,居然有一天也可以看到这个世界最美的风景。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去尝试,因为翻过这个山头,你可能就见到了世界。

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王家新《在山的那边》

博士选的是生物化学,大学学的是工科,博士期间就想试试理科,我抱着这样的想法。因此,在以前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我在专业的认知上向癌症和免疫学拓展了。待到博士毕业之后,仔细去回顾,还是发现由于认知的不成熟,导致自己成长缓慢了许多。这些认知的不成熟,有大部分是因为成长的环境以及阅历太浅导致的,所以,我想谈谈几个潜在的问题以及试着给出一些解决方案。

博士方法论:学会去完成一件事情

我所认识的不少农村孩子,对生活的适应力都很强,但同时也容易随遇而安,缺乏目标。你的目标可以是发 CNS 论文,拿博士学位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又或者是进学术圈当
教授。现在博士的门槛不高,进来的人太多,如果大家都只有一个目标——当教授,显然是不可能的。

博士的本质是专业的训练以及科学方法体系的建立。我个人认为博士应该做到两点,一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足够专业,这证明你没有浪费你的读博时间,即便你不喜欢,这也可能会成为你以后的资本;二是博士读完,你应该学会如何去完成一件事情,不管这件事是不是科研,因为你建立了科学的方法体系,而方法体系具有一般适用性。

钱对于乡村出身的博士来说,是个首当其冲的问题。读博的年纪差不多是到了养家糊口的时候了,在农村,同龄人都是当爹当妈的了,这无形中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对海外的博士还好一些,奖学金除了够自己生活外,还能有一些剩余。在国内就比较难受了。

我想说的是,钱在未来不会是大问题,关键是你是否去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完善了自己的认知体系。

足够的专业,可以使得知识变现成为可能。掌握了科学的方法体系,你就知道如何去把知识变现。发好的论文是套路,賺钱也是套路。你把賺钱当作一个科研课题,相信只要时间足够,你也可以攻克。对有些博士来说,常常想着怎么賺钱而不是科研可能会有内疚感。事实是当你对社会如何运转有了足够的认知后,你会发现钱确实是最大的自由度。不过,在追求个人财务自由的路上还是要保持自己的本心,避免迷失在金钱的漩涡里。

学会投资自己

去环游世界拓展视野,这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对很多人来说并不现实。读博士的好处是,学校一般会给学生出国开学术会议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只要自己花少量的钱,就可以去体验一下未知的世界。

博士期间,我去欧洲开了两次会,对自己影响很大。一方面是学术,在会议上结识一些人,感受一下世界人民都是怎么做科研的,看看学术圈是个什么样子的,对未来自己做选择有不小的帮助;另一方面是世界很大,我真的出去看看了。在德国,在奥地利,欣赏着醉人的美景时,也回顾着几十年前的世界大战,沧海桑田,活在这个世界,总该做点什么。

投资还可以放在学习的资源上。在这个互联网改变生活的世界里,过于丰富的信息反而容易让人迷失。因此,只投资精品内容。我是一个开放的人,愿意去吸纳新的知识,新的观念和新的视角,以此来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现在互联网上的许多平台都有不错的内容订阅,如Coursera/edX 上的各类开放课程。自然科学类的博士,懂一些经济,懂
一些人文社科的东西,好处就真的只有自己知道了。

博士有不少的零碎时间,如你总需要做一些根本不需要动脑的实验,或者实验中间总有那么多的等待间隙,放弃去刷朋友圈,你会发现,一本本的书很快就都读完了。如果你有心要改变自己,请坚持学习和思考,收获的喜悦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才会懂,站的高才能看的远。

博士终极奥秘:做有效的科研

有效的科研,这也是我到毕业之时才领悟到的。

这个可以类比有效学习,我们肯定都见过不少学习上非常勤奋的人,每天起早贪黑,但成绩就是不好,也有些人,整天看着轻松随意洒脱,却名列前茅。世界真的很有意思,你抓住了关键点,可能离成功就不远了。

我相信,对博士而言,起早贪黑熬夜做实验并不少见。但问题是,你努力究竟有没有回报?很多问题并不是你努力做就可以解决的,尤其是你博士时间并不长。你可能一直在错误的方向上不断努力着,越走越远。你可以抱怨你老板什么都不懂,虽然事实上这不太可能,他可能真的不懂你在做的东西,但至少他在其他方面有一些经验,有一些人脉。而你要做的就是利用他的这些资源。

首先,把自己放到世界这个层面上来,你做的东西可能哈佛 MIT 的人也在做。学术圈
的好处是,至少大家都不会太高冷,教授们总是会说没有什么问题是幼稚的问题。所以,如果你的老板不懂,你可以请教懂的教授,发个邮件,甚至让你老板邀请他过来做个访问。机会好的话,你还可以到对方实验室学习下。

其次是有效的合作。科研课题有时候不是自己一个人可以解决的,找找你需要的资源在哪,想办法或者借助你老板拿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和合作。不要拒绝和同学合作,互相帮助互相署名,也不用担心产出不够。

三是确定好科研的框架,降低试错成本。博士仅仅是科研训练的开始,你可以去学习去模仿。CNS 的论文一般框架、逻辑和故事性都不错,这是可以学习的套路,学习怎么去验证一个假设,如何严谨的做那些实验对照以及如何处理好数据。如果有机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学习下统计学和论文写作,了解下如何更科学的设计实验。

借用工具,避免疲于奔命。对实验的中短期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说,随性安排实验的人比比皆是,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想做某个实验,却发现没有提前准备好材料试剂,没有订好机器,导致实验做不成,或者需要在深夜凌晨来做。安排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二是让自己的实验更有效。一天紧凑点就可以做完的实验,为什么要拖个两三天?可以平行做的实验,为什么要单线程?短期的计划包括两三天内所有的实验,中期的可以是几周或一两个月的。不做计划的人最大的借口就是,实验成败意外多,计划赶不上变化。其实有什么关系呢,有变化就修正,每天睡前刷朋友圈的那10分钟就足够了。

后记

关于未来,我个人的看法是,实现了博士的那两个目标,即足够的专业和构建出来自己的科学方法体系,无论你做出哪一种选择,你一定会有相应的能力去把它做好做成。

这篇文章写到最后似乎跟乡村关系不大了,但这些作为我个人的真实体验,还是有一些参考意义。没有什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乡村出身的博士,可能在认知和视野上有些欠缺,但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获取知识的成本已然很低了,只要有方向地努力,差距随时可以弥补。

最后,如果你有机会读博士,去试试,没有机会,那么保持终身学习,第一代的奋斗是最艰难的,但路在前方,踏出了第一步,以后走起来也就慢慢稳当了。

本文来源:科学指南针服务平台(ID:sciclubs)、募格学术,作者:秋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不好意思,没有联系这个秋木就转了。大家觉得这个回复如何?
w
woshiwoshi

读博 是 赌博
l
lilyamao2

乡村出来怎么办呢?本身确实因为中国城乡的不平等,和父母的低收入,和城里人起点不一样。

读博士是苦的,但是熬到10几年之后路就很稳了。
m
mermaidyu

确实能申请到拿奖学金到国外来读是更好的选择。
但我觉得作者的另一个压力是性别压力,这时候当儿子不如当女儿轻松,特别是在山东。
【 在 Jerrimine (Jerri)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博就应该直接拿奖学金到国外读,至少可以保证不让家里为你付出。
: 作者的情况,明显不是为了科研来深造,更多的是本身专业就不好找工作,只好拼命在
: 学位上升级。
: 像作者这种情况,确实不应该走博士这条路,除非导师厉害,而看文中描述应该专业和
: 导师都不是很拔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