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社科博士如何在硅谷找实习

y
yutuo
楼主 (未名空间)

实习申请季,我一共投递了30份左右简历,有五家公司给了面试机会,拿到一个offer
,签offer之后拒掉了两家公司未进行完的面试。我将在此文中简述从计划,简历到面
试的过程,并给出个人认为有用的建议。

计划:为什么要找实习

我的专业是communication,就是研究媒体影响和人际沟通的学科。从我硕士到博士的
前两年,我像许多其他文科博士一样,一心热爱学术期盼教职。在我博三的开始,我的导师忧心忡忡地劝告我,北美文科学术市场实在太艰难,比我发表多的还没找到教职,就算幸运找到教职,tenure也并不好混,压力大工作多,不如做两手准备,博士期间找一找业界实习,多给自己条后路,有益无害。

我当时虽然五雷轰顶,但细想来这话确实有道理。毕竟博士也是要工作生活的,学术理想并不能吃,为什么一定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事实也是证明业界对博士十分友好,而且待遇好($$$$)。

于是我从零开始,走上了找实习的(辛酸)历程。

定位:找准优势

我个人认为,社科博士在业界市场的优势在于研究能力,包括对各种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认识,尤其是什么时候用哪种方法,计划,执行,分析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我硕士做的是定性定量结合的研究,博士期间的研究主要是定量方法,研究领域是网络人际沟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于是我的竞争优势在于使用定量方
法研究人如何使用网络应用。

我找工作的主要方向,就是用户体验研究(user experience research,简称UX
research)。这是一个研究职位,也就是说你照样做你的研究项目,只不过环境换了一下而已。这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工作领域,其他还有适合的研究职位,比如市场研究(market research/consumer analytics)和NGO内的一些研究工作,我并不感兴趣也没
有太花功夫申请,在此不谈。

对统计特别头疼的定性方法博士们,不要觉得硅谷公司就喜欢会统计和编程的人。就我的观察,做访谈,观察和民族志的博士在UX领域更吃得开。看过的一篇人机交互研究的文献综述说到科技公司的UX近几年有60%的研究用定性方法,40%用定量方法。

简历:如何转换思维

跟学术简历不同的是,业界简历只有一页,并且HR们并不在意你的项目有没有发表,或者说你发表了多少论文对HR来说没什么太大的含义。在我的简历上,我的经历主要由做过的研究项目组成,每种研究方法都写了一两个,并且要写清结果(outcome),比如
简单描述研究发现了什么对公司可能有用的insights(这个词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翻译了),或者拿了什么奖之类的。

要注意的是,你在简历上写的项目,很有可能成为日后面试的谈论内容,所以不要撒谎或者夸张,并且要对项目经过十分清楚,所以建议写一作或至少二作项目。比如考官会问:你能谈谈你简历上写的XX项目吗?你如何设计的?经历了什么困难?

这里推荐一本书,The Google Résumé,作者是McDowell。PDF版本随便都能找到,对我制作简历和准备面试都有很大帮助。

Cover letter是附在简历前面写给招聘主管的一封信。我个人建议是一定要有,如果公司明确要求不需要cover letter你就不必交,但凡是没明确说明并且提供上传机会的,我一定会交。Cover letter要简单描述你为什么对此公司此职位感兴趣,以及一些你简历里没写的经历和能力。

再就是你的Linkedin账号,一定要更新,跟简历一致。

最后一项可做可不做的是portfolio,就是个人网站。我用Google Site建了一个,描述了我做过的项目,并且把网址写在简历里了。我个人认为portfolio是个有风险的事物
,花大量时间才能做好这个先不说,应聘的就是人机交互设计部门,很多主管都是设计出身,所以做得不好看容易倒打一耙毙了你。所以我觉得如果对自己的审美没有十分把握就不要做了。我的面试考官有时候会提到我的portfolio,说明还是有人看的。

在我投简历后的一个月内,我都没收到什么回音,于是我怀疑是不是简历出了问题,就预约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career center),改了简历和cover letter。就业中心一
个慈祥的大姐很负责任,从内容到排版设计都给我详细改了一遍,结论是大问题没有。于是我放心了。

投简历要趁早。我是十一月初开始的,虽然看上去比较早了,但那时候谷歌的第一轮已经截止了。下一年三四月你应该在最终面或者签offer了。所以,能多早就多早吧。

面试:准备,发挥,和如何对待失败

给我直接发拒信的有无数个公司,到最后都杳无音讯的有无数个公司,什么谷歌,三星,Intel,Uber,airbnb,一大批记不得名字的创业公司——失败是正常的,谁都会拿
拒信。

我面试的第一个公司是个做游戏的创业公司。考官是UX总监,聊了半天发现她就想要个能在用户体验新产品时在旁边快速做笔记的人,并且我不玩游戏也对游戏研究不熟悉。所以面试最后她直接说我们已经想招另外一个人了。有时候被拒,也可能是你
overqualified。

第二个公司是Facebook。一面比较简单,跟HR聊聊背景,确认我是定量组的。二面是技术面,考官是个学统计出身的,我吓得赶紧把我的统计课讲义都复习了一遍,事实证明这十分有用。我居然被问到regression的assumption是什么这种简单但绝杀的问题。我正好都复习到了,顺利通过。三面也是技术面,半小时presentation讲述自己一个研究项目,之后问答。这里我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我的三个考官都是搞大数据的,我居然选了一个实验项目,而且是有六个实验组的项目。边讲边觉得考官都没什么兴趣。第二天就不出意外收到拒信。后来反思觉得最后一面确实讲得不好,并且我的性格跟FB的企业文化不搭。所以被拒也可能是你性格不合,来了也注定不开心。

第三个公司是一个做云计算的创业公司。一面是HR文化面试比较简单。二面跟UX研究一个组员聊了半天我做过的项目,以及场景问题,聊得非常开心,顺利通过了。三面是研究练习,给了我一道题目,一周内交一份研究设计。这里吐槽一下此公司效率太低,我十二月初交简历,一月末一面,二月末二面,三面到三月末还没有约时间,我offer都
签了。

第四个公司,就是给我发offer的公司,是提供线上调查服务的,职位是survey
research。这里赞扬此公司效率高。我二月初交简历,二月末给我发邮件约一面,我早上回复,当天下午就面了。二面是技术面,聊了自己的项目,以及几道简单的survey技术问题。最终面是组长技术面,我把我survey方法课的教科书和讲义都复习了一遍,事实证明也很有帮助——建议技术面千万别马虎,复习讲义从来对我只有好处。三月中旬就给我offer了,薪资感人,我跟导师谈过后就签了。最后一点,我申请此公司时,因
为喜欢公司和职位对口,专门花时间按职位要求改了cover letter。不管招聘主管有没有看,cover letter还是很有价值的。

第五个公司是twitter,令人发指地慢。十二月末告诉我初筛过了,三月末通知面试。
不好意思我已经签掉offer了。

面试靠的是讲故事的能力。文化面试有章可循,准备上四五个故事就差不多可以应付了。技术面如果问到自己做的项目,要简单清晰有逻辑地讲一遍研究设计过程,挑一到两个有意思的结论讲一讲,不要用太多理论术语。方法术语是可以挂嘴边的,什么
generalizabilit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factor analysis.

面试时要自信。公司招博士实习不是为了train你让你学习的,而是一个试用期,表现
好就转正的。所以要对自己的研究项目,领域,方法都有很好的理解,并在面试中侃侃而谈,展现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

另外不要惧于让考官解释问题,FB的HR面有一个问题我没明白什么意思,我让他反复解释了三遍(汗……),二面考官一个问题说得云里雾里的,我追问了半天搞明白原来只是在问常用的ANOVA post hoc有哪些。

面试时英语口语流畅清楚,是最最基本的要求。有口音没事,但一定要清楚。面试时多笑,别让考官觉得博士一丝不苟不好相处。

其他的tips

很多人都说内推有用。理论上内推确实有用,但在我身上没用。我拿了谷歌,linkedin,airbnb的内推,没有一个公司给我面试。太桑心了,有内推都没有面试。我拿到的面试,都是我自己在网上传简历的。所以对内推也不必过于执迷。其他套瓷例如在
Linkedin上跟招聘主管勾搭这种事,我也做了,都没什么下文,可能我就是没这个运气,在他人身上可能有用。

博士可以申请的职位肯定是比本科生少的。我因为家庭的缘故只能申请湾区硅谷的职位,如果可以暑期去外地,也可以申请其他的tech hub,比如纽约,西雅图,芝加哥。选择面就广了。

失败与成功,运气也是关键。我也算是运气好。我的一个比我学术牛的师姐去年找过一轮实习,并没有拿到offer。我另一个师姐去年只投了谷歌和FB,就拿了FB的offer。

不要太焦虑,虽然很难不焦虑。美国实习面试不会速战速决一周给offer,面试间等几
周一个月都是可能的。等待期那叫一个煎熬啊……就算被拒了也没什么,继续投,实在不行咱们还可以回学校教课。

对大公司不要有执念。能去谷歌亚马逊FB很好,我觉得工作压力也特别大,感觉工作完全不能出错才对得起公司。虽然我对FB面试失利特别惋惜,但我对我的offer很满意,
公司也是大公司,待遇跟FB是一样的,压力却感觉小了很多。

最后,找实习和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工作,没有捷径,不要偷懒。Cover letter该写就写,技术内容该复习就复习。

总而言之,文科博士在北美业界还是很有市场的。希望每个博士都能顺利找到工作,过上(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