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给的祖国给不了,日本人才纷纷来华

p
poxiaoyu
楼主 (未名空间)

如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受到了中国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那就是日本有大批科研人员,都拒绝了在日本工作,而是纷纷来华,“投奔”中国。有日本媒体也报道过相关消息,他们发现中国现在对于其他国家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变大,因此这样也导致日本的人才流失相当严重。

外界对于这样的现象,也给出了分析,认为在华工作的日本人才数量增加,无非就是因为实际利益上能够满足这些学者,不然也不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来华热潮”。不过一位在华工作的日本学者野和田基晴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他表示来中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中国能给他们的东西,他们的祖国真的无法满足他们。

日本学者:不是为了钱

野和田基晴是山东大学空间天气物理与探测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员,虽然他的学位很高,但是他在没来中国以前,其从业生涯却可以用“坎坷”一词来形容,他在2005年就获得了日本东海大学的博士学位,但是之后并没有一个合适岗位,所以他只能在国内外的高校内做博士后。在结束这样一段工作经历以后,国内却还没有一个能让他安心工作的机会。在机缘巧合下,他只用一份个人简历,就获得了目前在山东大学里的职位。

由于自己在中国的职位和薪资处于较高水平,所以他也受到了一部分“人身攻击”,外界有声音指出他就是想要更好的生活,才会“背叛”自己的祖国。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来中国工作根本不是为了钱,而是日本真的没有一个能让他工作的地方,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的才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这对于一个科研学者来说,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担任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助理教授的岛袋隼士,也感同身受的表达了和野和田基晴一样的观点,他指出当自己在日本谋求职位时,适合自己的岗位相当稀少,所以他只能在国外寻求机会,以保证能在擅长的研究领域发挥才能。

在日本根本得不到这样的支持

其实从官方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现在中国不仅科研领域的岗位众多,而且中国也在努力给予国内外科研人员最大的支持。中国2019年的研发经费高达22143.6亿元人民币,
同比2018年的19677.9亿元,能看出有极大幅度提升,然而日本在2018的科研经费投入
就仅仅只达到了中国的七分之一。这种对比也很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就算日本学者在日本得到了合适的工作,但是后续的科研项目还是无法顺利展开,因此这和在日本没有工作,并无太大区别。

沟通方式促进了学术交流

野和田基晴表示,除了一些实质性的支持,让他们这些外国学者能更好的投身于科研工作,中国各领域的科研风格其实更能让他们愿意待在中国工作,因为在研究所内的各级人员都十分团结,并且人与人之间沟通也十分顺畅,所以他们的工作进展也十分顺利,学术交流更是毫无压力。所以这样来看,我国之所以能吸引国外人才,所依靠的并不全是实际利益,而是我们让这些学者看到了真正可以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