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学院简历/英文简历修改指南

G
GYCS
楼主 (未名空间)

在讨论如何修改简历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的第一点是,我们为什么要追求一个好的简历?简历存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HR/Par知道你是谁、你做了什么,更是让他们在看到你简历的短短时间内产生“我想和这个人聊一聊”的欲望。好的简历是为了给你争取到一个面试的机会。

因此,如果我们用法律语言来打比方,简历写作并不是一个objective writing,而是
一个persuasive writing。简历写作不是让你写memo,我一五一十地把所有的facts、
pro、con都客观地列出来,而是写brief——我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真实依据的,然而我
的每一句话都带有自己的目的。

你的每一个句子和信息都需要为“我是值得你的面试机会的”这一个目标来服务。

因此,在你修改个人简历的时候,不妨把“自己”放在“客户”的位置上。

不论你对自己的某些背景、某些实习经验觉得多没有信心,觉得有多么的“水”、“不重要”、“没学到什么”、“就是打杂的”。不妨想一想,你会对你的客户说出这样的话来吗?如果你的客户决定要打一场官司,难道你会因为对案件前景不看好,就会客观地跟法官说我的客户该输吗?你不会这么做。

你现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法官”(HR/PAR)面前为你的客户争取到一次面试的机会。你要尽力地去挖掘你现有素材中有价值的点,去思考这些点足不足够成为一条漂亮的写在简历上的内容,可以通过怎样的语言加工、逻辑加持让这个素材变得有说服力。

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思维去看我们的简历,我们的脑海中会浮现两个问题:

A.简历提供的信息是否可以帮助到我“获得面试”这个目标?

B.如果简历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到这个目标,简历上使用的语言是否准确、有力、具有说服力地使简历达到效果?

接下来我们可以带着这两个问题去审阅我们的简历。我会按照简历的几个大的组成部分逐一讨论:

Education教育背景

A.你提供的信息是否有意义?

常见的无意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多年前的满世界游学、多年前给教授打下手的研学经历、没有深度参与的社团活动、过分冗余的奖学金堆积。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一个信息是否有意义不在于其名字有多酷炫,而是在于你是否可以讲出一个好的故事。如果你在其中参与极其有限(甚至无法想起到底做了什么)、无法说出一个好的故事,你没有必要把你宝贵的简历空间浪费在那样的信息上。

当然,如果你确实简历比较空旷、你缺乏深度参与的经验,你需要用一些东西来让你的简历丰满起来的话,请不要在意这一条,有总比没有要好。

B.如果信息有意义,你的语言是否准确、具有说服力?

常见的不够准确、不具有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将中文的奖学金名称直接翻译成英语,

e.g. Honors: Zhuchaoyang Scholarship(朱朝阳奖学金)。即使我作为一名懂中文的阅读者,我也无法从朱朝阳奖学金这几个字推测出你获得的奖学金的原由和其分量。

那么怎么将其变得具有说服力了?Honors: Merit-based scholarship (xxxx % of
tuition) 。通过merit-based我了解了这是一个根据你的能力得来的,通过xxx% of
tuition我了解到了其数额很大,因此我可以对你的一个学术水平有了一个更直观的感
受。至于这个奖学金原名是朱朝阳还是朱晶晶并不重要。

Experience 经历

在经历部分,我们将B和A的顺序进行颠倒。

B.你是否准确、具有说服力、全面地表达了你的经历?

【全面】

为小伙伴看简历的时候,我发现大家对自己的经历都没有什么自信。每当我问“你这个实习做了什么”的时候,常常要先把自己的经历贬低一番,总觉得自己做的事儿不够登上自己的简历。或者因为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比较水,喜欢“大而化之”地回答我的问题,只告诉我这个实习是“关于什么的”,对于“自己到底做了什么”这个问题回避三舍。

可事实是,当你描述自己越简略,越容易给人留下你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去打杂的印象。而当我继续逼问这个问题后,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可以给出一个很solid的答案,
每一个人都有在认真地做一些很meaningful的事情,但很多时候大家会陷入“我做的事情其实并不够重要“的误区。

但现在请把“你”当成你自己的客户。客户的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每一个事实都值得被探讨。那么我们这时候应把自己做的事情都好好进行梳理。

E.g. 做法律研究。与其笼统地说conduct legal research,你可以很细节地说你研究
了什么问题。

E.g. 参与xxx IPO项目,与其笼统地说participated in某某某项目,你可以细节地说
你做了due diligence, 你draft了什么文件,相关企业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企业(突出
industry) 等等。

当然,你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是与法律相关,尤其JD同学们常常有着五花八门的背景。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去思考,该怎么把自己的经历和“律师”的要求联系起来。

E.g.之前的实习经历偏人力资源、行政。那么我们可以考虑用到“coordinate"\"
communicate"\"teamwork"\"interview"\"review"\"draft"等常见的法律简历词语来突出自己的能力。

在之前实习中你Interview的人是面试者,而未来Interview的人是你的客户,这两种技能点中有许多的共性。对于很多人来说,看简历的时间都很短,你可以用短小精悍的动词来突出你的技能点,就容易让人记住。

【具有说服力】

1. "你"做了什么,而不是你 “帮助”别人做了什么。

许多人会在简历中写I assist lawyers in(+具体工作)。

大家害怕自己用一些直接简练的语言会给人一种(这个人竟然能干这么厉害的事情的)错觉。实际上,因为你之前的岗位是实习生等,大家知道你draft的东西会被别人改动
、你参与这个项目只是辅佐。当你用“draft”这个动词时,不会有人产生“你draft的文件直接发给了客户”的错觉。

用更加精准的动词描绘自己做的事情,不要强调你在帮助别人、你只是做辅佐工作。

2.把最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经历放在前面

简历通常是按时间顺序排列你的过往经验,但同一个实习经历下可以放不少bullet
point,在这个时候要prioritize你最抓眼球的经验。很可能这一条经历,是你花的时
间较少的等等。重申最开始提到的,这不是objective writing,你要把你觉得最会让
人眼前一亮的经历放在最前。

3.精准地使用动词

相较于"write" ,使用“draft";相较于”read" ,使用"review"。如此类推。

A.你提供的信息是否有意义?

如果你按照我们上面的步骤梳理你之前做的事情,你应该会发现你竟然做了很多很多、你的简历可能都写不下了。我希望你可以为你自己之前的成就感到骄傲。

在此基础上你可以去思考你的简历(一页纸)是否容得下所有的内容,如果容不下去的话,你要如何去删减。

删减的话,我们可以分析这个经历(或者这个Bullet point) 是否冗余/发生时间在太
遥远的以前/和法律过分不相关/你其中花的时间过少等等。

总体来说一个原则:如果对方在面试中问你相关经历,你是否可以提供一个好的故事?

Additional Information 其他信息

在美国法学院简历中,通常会在尾巴处留下一些地方来放一些额外的信息。请大家尽量要保证自己拥有“Interest"这一栏。一叠简历中,兴趣爱好是可以很好地区别你和他
人的内容、让你用了更加生动活泼的“非Professional”的那一面。在面试中如果你和面试官有相似的爱好的话更加可以激发话题,百利而无一害。

Interest部分,不要过分多,三四个就足够,但是可以写得更为详细。

E.g. 我喜欢钢琴

读者疑惑:又是一个小时候被家长逼着上过钢琴课的人吗?

不如扩充到:我喜欢钢琴(最爱是贝多芬)加了点点细节就potentially可以增加更多
的话题,也让你这个人看起来更全面丰满。

格式与其他

就像写任何一份法律文件一样,我们希望我们的语言准确、没有语法错误、没有拼写错误、没有格式错误。

常见的拼写错误包括memorandum 和 memoranda (单复数之间的区别)。

常见的语法错误有A,B, and C … B,C之间少了个逗号。

常见的缩写错误有在缩写月份的时候,随意决定放几个字母...其实每个月份都有自己
固定的缩写模式,不能自己随便决定。

常见的格式错误是在日期和日期之间”-“长度不一致,不同经历的日期没有对齐等。

一写就写了很多。我写的只是一家之言,兼听则明。

写在最后的话:

在帮小伙伴做resume review时,我感受到大家对于未来深深的不安,也从大家的简历
中看到了很多让我惊艳、让我觉得可以表述得特别漂亮的经历。从她们身上,我也看到了一段时间前迷惑和不安的自己。像所有人一样,我一遍遍地proofread我的简历,害
怕一个typo可以摧毁我的未来,但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好像在这条跑道上的所有人都已经远远地超越了我。

有一个女生问我说,想到未来不知道自己最终会走向哪儿很迷茫、问我的意见。我看着她的简历、听着她电话里相似的语气,我想,原来作为第三人的眼光会是如此不一样。

我说,虽然你现在没有在一个很好的位置,但是我看到你的简历,看到你现在做到了那么多的事情,我就知道不管把你放在哪个地方,你的能力都可以给自己找到一条好的路。你不要害怕,你的能力会让你在哪儿都有个好的未来。

就用这个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