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型的dry lab

g
greemint
楼主 (未名空间)

之前本身也是在二线学校,全是小黄人烧炉子过柱子
据说手里几百万的经费

后来老板被排挤,同样找了老关系(已经混到副校长)
也是搬迁到了一流大学

系里那个排挤和歧视,连本科生都不鸟的
实验室安排在地下室,紧挨着厕所

总体这个lab确实是下坡路
PI年纪太大水平不够抢不到“好”钱了,要接美国的只有别家外包出来的体力活wet
lab钱
文章档次上不去,甚至很难发;这种top学校根本看不起

老板气不过,结题后也不做实验了,转行dry lab
接国内的分析单子,国内合作单位收了数据送过来叫学生写code分析代发文章
好歹能保证每年大量文章产出
ta之前招的学生至少国内211的,基础还行,所以transition还算和谐

一个Assistant Research Scientist,从读博开始跟老板到现在十来年了,80K
一个postdoc,从读博开始跟老板,70K
再加上本校转博TA的中国印度学生

转dry以后待遇高多了,之前做wet的他们的博士生才15K/year

虽然在系里还是被人看不起,因为没有美国的经费
但好歹维持下来了

j
jumbo2019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g
greemint

猜想ta之前美国那些社会关系不至于宁可废掉也不给学生用

更有可能是
学生水平不够在美国拿钱 索性不用

【 在 jumbo2019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