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什么再渴也无人敢吃

q
qqlingling
楼主 (未名空间)

西瓜是炎炎夏日的最佳消暑瓜果。我国是西瓜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适合种植西瓜。关于西瓜的起源,说法不一。较为主流的观点认为,西瓜起源于非洲,由西域传入中国,故称之为“西瓜”。


西瓜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葫芦目-葫芦科-南瓜族-西瓜属下的成员。在西瓜的大家族中
,有些品种极度耐干旱,甚至可以在沙漠中生存。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都喜欢到沙漠旅游探险,体验不一样的风情,但由于沙漠非常干旱,很容易导致游客缺水。而沙漠中的一些区域可以能看到遍地生长的“西瓜”。在沙漠这样荒凉的地方,有西瓜吃那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导游会极力劝阻游客再渴也不要摘这样的西瓜吃,否则后果很严重。为什么这么说呢?此“西瓜”非彼西瓜!


西瓜属于葫芦科西瓜属,西瓜品种有很多。根据功能来,可分为食用、饲用、药用类西瓜。

我们平常吃的甜美多汁的食用西瓜,是野生西瓜驯化的结果。在远古时代,野生西瓜还没有被驯化时,不红也不甜。在被人类驯化,人工培育后,西瓜果实的大小、果肉含糖量、质地、味道、瓤色、口味都变得越来越适合人类的需要。现在还会用一些人工育种和基因编辑的技术得到无籽的、耐虫害的西瓜等等。

饲用西瓜,在非洲种植得比较多,不苦也不甜,所以用来当饲料。

药用西瓜,很苦,非常不适合食用,因含有大量的葫芦素,葫芦素具有一定要药用价值。


沙漠中生长的西瓜,虽然和我们食用的西瓜长得很像,但却不是真正的西瓜,而是一种名为“药葫芦”的植物,又名“药西瓜”。药葫芦和西瓜同是葫芦科下的物种,它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只需要一点儿水分就可以存活。


药葫芦生长在干旱缺水的沙漠之地,所以并不具有食用西瓜甘甜多汁的果肉,而是无水分的海绵状白色果肉,因此无法用它解渴。然而,沙漠里的“西瓜”不能吃,并不是因为不好吃,而是因为它有毒。药葫芦的藤蔓和果实都具有毒性,也就是说它全身上下都有毒,不仅不能吃,也不要轻易触碰,当地人更是“绕着走”。


一旦不慎误食了这种“毒西瓜”,刚开始可能会有腹泻、头痛等症状,如果在沙漠环境中无法得到及时救治,随着病情的恶化,严重者最终可能就会导致肾衰竭直到死亡。而即使不致命,在沙漠里上吐下泄,过度失水也是很崩溃的。万一不小心触摸到了,感觉不舒服,喝牛奶能稍微抑制一下。

所以大家一定要谨慎,无论有多饥渴,也千万不要冒险去吃,在沙漠里头做“吃瓜群众”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药葫芦之所以会有毒性,是因为沙漠里的水资源十分匮乏,沙漠里的植物好不容收集的水分,当然不想随便被吃掉。所以沙漠里的有些植物为了储存自己的水分,就会有应对措施进行自我保护。药葫芦在进化的过程中渐渐产生了毒素——葫芦素,防止被吃,葫芦素具有细胞毒性,使其他植物、动物以及人类都不太敢靠近,更不敢尝。

药葫芦虽说无法直接食用,但也并非一无是处,虽有毒,但经过一些处理后,是可以作为药材使用的。它们还被用来做成杀虫剂。

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对于不了解的东西,一定不要随便触摸,更不要轻易去尝试,避免出现危险,安全第一!